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一)

黄昏,夕阳如血,染红了半片天空,此时的下邳城头旌旗林立,庄严肃穆,无数士兵挺枪而立,那刀锋上的寒茫被残阳所染,竟也灼灼发光!

萧大就站在距离下邳城不远的一座山头上,就在今天上午,他率兵到达下邳,并将其围困,等待刘协的到来,可是时间不等人,就在他刚刚整顿完军务,吕布便率领大军来攻,原本萧大是可以避其锋锐的,毕竟那日在开源酒楼之上他见识过吕布的厉害,而他手底下也并无武将,许昌总共就那么几个人,所以如果吕布叫阵,萧大便撤,只要以下邳为中心,围绕布阵,必定能牵制住吕布,让其不敢轻举妄动!可事情却出乎萧大的预料,领兵出阵的并非吕布,这也就激起了萧大的好胜心,他明白自己的武艺与吕布之间是不可比的,但别人却又不一样了,虽然在吕布面前萧大有自知之明,但同样他也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当初在侍卫中混的时候,又有哪个是他的对手呢?

所以萧大立刻摆开阵型迎战,就在两军对阵之时,一将从万马之中翩然而出,也许萧大当初并没听说过此人,但在通过名姓后,他却知道这个人叫做张辽,也是日后大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微风吹过萧大的鬓发,肩头隐隐传来一丝疼痛,好在张辽那一刀被自己格了下来,只伤到皮肉,否则自己这条膀子怕是就废了!此时下邳城头人影攒动,萧大眉头一皱,只觉得模糊中,似乎下邳城门大开,有无数士兵涌出!就在这时,一个斥候飞马来报:“萧将军,下邳有万余兵马出动,正往我军阵中袭来!”

萧大一愣,自己战败,退兵五十里,已过去半日时光,看来吕布已经看出自己是在等待什么,所以才会趁着刚刚大胜,士气高昂之时发兵攻击,逼迫自己撤退!想到此,双眉一紧:“撤!”说罢起身下了山坡,集结兵马往东奔去!

吕布军的首领正是张辽,张文远,今日晌午,他率兵大败刘协军,吕布大喜,本要设宴庆功,但刘协军虽然战败,但阵势未散,退居五十里外!

张辽与高顺面面相觑,这说明什么?刘协军是在等待,也许是援军,也许是等待某个时机,虽然并不知道具体等待的内容,但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他可以断然肯定,如果不在眼下士气大振之时冲垮刘协军,那么这将是一个隐患!所以当下请求吕布让自己领兵出击!

吕布却犹豫了,刘协兵马驻扎不动,是否是想引自己上钩,他无从得知,以前这些事情都是陈宫替他拿主意,可现在失去这个智囊他才渐渐明白陈宫的重要性!经过良久的沉思,吕布终于决定还是相信张辽一次,于是下令准许张辽带领一万兵马,势必逐出刘协军!然而这个时候却已近黄昏,张辽无奈之极,这天已快黑,这让他如何追赶?可自己先前还请求吕布让自己发兵,但如果这个时候打退堂鼓倒会让吕布极度不满,这些年的相处,对于吕布,他还是有很深的了解的,所以当下领命而去,只希望凭借眼下的势气压制住刘协军!

此刻马背上的张辽已经远远望见刘协的兵马开始移动,但看架势似乎正往东撤离,张辽一策马鞭,高声呼道:“大家加把劲,势将那敌军赶出我徐州境地!”

与张辽同步的萧大,正带领全军疾速前进,如今自己负伤又败了一阵,这势气上是如论如何不能与刚刚得胜的吕布军相比,既然不能一战,那只能选择撤离,马背上,萧大将目光望向天空,此时夕阳将尽,天就要黑下来,只要熬到天黑,那么在黑暗之中自己就能够隐遁行藏,吕布军的追击也将受到限制,而眼下关键的就是尽量避免让吕布军追上且不能让下邳脱离视线,想到此,萧大不禁默默一叹:“圣上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赶过来呢!”虽然心中担忧,但萧大也是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当下一策马,挥手叫道:“大家加紧步伐,咱们只是到下邳探探虚实,圣上将会带援军随后赶到,到时候咱们就可以放手一搏,将上午的屈辱讨回来!”说罢只听士兵们集体欢呼,无论如何,圣上亲临这个消息还是十分能够振奋人心的!

两组兵马都是骑兵搭配的步兵,张辽队七千骑兵三千步兵,而萧大队三千骑兵,一万七千的步兵,但因为先前一战,步卒损失竟两千余人,所以此刻步兵尚不足一万五千余人,虽然张辽的兵力与萧大相差近半,但因为领兵武将已经受伤,且军中除了萧大再无其他大将,一旦两军对峙,若萧大有个损伤,那么这一万八千的兵马又由谁来指挥,谁来组织?而张辽因为先前一阵已然看出这一点,所以追击之时更无顾忌,就算当真两军对峙,那么只要他想办法击杀对方主将,那么自然不战而胜!

此时两军之间的距离尚在千步之外,不过因为吕布军骑兵众多,士气高昂的缘故,所以这距离正一点一点缩短,当然,当初张辽是问吕布讨一万骑兵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瞬间追赶上刘协军,但因为吕布原本就有所顾忌,最终只同意拨给七千骑兵给张辽,不过就这样,也已经耗尽了下邳城大半的战马!而眼下步卒的速度已经拖住张辽的后腿,让他无法尽力前进,张辽忽然从马镫上站起,只见刘协军顺着自己的追赶竟从下邳西门顺势往南门而去,且与西门的距离保持在五十里左右,又过了一会,刘协军又从南门往东门而去,张辽微微一愣,这是和自己绕上圈子了?眼见自己被步卒所累,不能发挥骑兵队全力,不禁把心一横,转身对一个裨将道:“从现在开始,你立刻领三千步卒撤回城去!”

那裨将一愣,转瞬明白了张辽的意思,有些犹豫道:“将军,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了,敌方可是我军两倍的人数?”

张辽忽然露出一丝冷笑:“两倍吗?我们的骑兵可是他们的两倍!”说罢神色一转:“这些你不用管,照命令执行!”

那裨将见张辽主意已定,立刻领命,率着三千步卒直往来路撤回!

“报,萧将军,大事不好!”

萧大转头见一个斥候慌慌张张来报,立刻问道:“什么事?”

那斥候忙道:“萧将军,吕布军撤走步卒,七千骑兵已经奋力追来!”

萧大一寒,纵马上了一座高坡,眺目望去,只见身后尘烟四起,七千吕布军如狼似虎般奔来,看样子是要将自己一口吞掉,萧大微微感叹,这个领军的将领当真好气魄啊!想到此,又不禁担心起来,虽说自己兵力强于吕布军,可如今新败,势气不如吕布军不说,还有骑兵队数量上的不足,要知道步兵的天敌就是具有强大冲击力度的骑兵部众,面对着七千骑兵如果自己正面迎敌,那么必将有一场恶战,而自己凭借人数的优势,虽然不至于参败,但两败俱伤是必然的,可刘协让自己来下邳的目的并非与吕布血拼,而是只要拖住吕布,等待刘协前来,萧大知道刘协现在正谋划着夺取小沛,手上兵马也只有五千余众,如果攻下小沛,那么必须安排至少三千人驻守,所以刘协能够带来的兵马也就只有两千,而对于许昌现在的兵力萧大也十分清楚,为保存实力,许昌那边也应该不会加派人手,所以刘协要拿下下邳,只有依靠自己手上的近两万的部众,这也就注定在刘协赶到之前,萧大是绝对不能与吕布火拼,一但造成重大伤亡,到时候就算刘协赶来恐怕也已经无济于事了,想到此,萧大一时沉默不语,在速度上,自己带着一万五千余众的步兵,这是无论如何不可与吕布军相比的,当然,自己也不可能放弃这占大多数的步卒,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三千骑兵阻挡吕布的七千骑兵,为步兵撤退争取时间,总之,就算拼尽这三千骑兵也不能让吕布军动了这一万五千多兵马的根本,有这些,刘协才有翻盘的机会!于是萧大立刻立马,吩咐一个亲卫道:“传我军令,步兵全速前进,所有骑兵原地待命!”只要等到天黑,那么步卒就能迅速隐藏起来!

那亲卫一听,急道:“将军,这边就交给小人,您带领步兵赶快离开!”

萧大眉头一皱,作为主将他必须坚守此处,为步兵争取撤离时间,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主将率先逃走,那军心如何能稳?况且只要撑到天大黑,那么他也能全身而退,想到此,立刻正色道:“军令如山,违令者斩,这个你不懂吗?”

那亲卫一听,脸色一红,只得率领步兵大队急奔而去,而官道上,萧大率领三千骑兵静静地矗立于此,只见不远处马蹄飞溅,尘土弥漫,张辽的七千骑兵眼看就到近前!

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蜀道难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五)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戮战樊城(四)铁骑横渡荆襄地 西凉来客(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千古绝句铁马金戈书勤政 许昌新政(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夺小沛(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孙权设宴(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四)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徐州危机(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阴谋(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八)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六)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刘璋与张鲁铁马金戈书勤政 陈宫之祸(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风起龙争虎斗许昌城 刀兵将起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柳源的亲戚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八)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六)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府内奸(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神医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七)铁马金戈书勤政 官渡来客(三)铁骑横渡荆襄地 横祸(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回归许昌龙争虎斗许昌城 谋划(一)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联军刘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水军统领铁骑横渡荆襄地 突来一战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二十)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铁骑横渡荆襄地 江夏战事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五)铁骑横渡荆襄地 突来一战(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江夏战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江东巨变铁骑横渡荆襄地 二狼分虎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五)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杨彪设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荀攸献计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六) 2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完结)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袁绍的败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徐州危机(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十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相命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五)龙争虎斗许昌城 谋划(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袁术大将铁马金戈书勤政 青云道人(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虎豹骑(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儿恨(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府内奸(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七)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大战(四)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曹操南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孙权设宴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神箭(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九)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锦帆贼(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应策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新年铁马金戈书勤政 发兵徐州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刺探小沛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二狼分虎龙争虎斗许昌城 锦帆贼(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夺城(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七)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布是狼铁马金戈书勤政 螳螂捕蝉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新年(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策反(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四)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龌龊的勾当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三)铁骑横渡荆襄地 西凉来客(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螳螂捕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十八)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七)铁骑横渡荆襄地 樊城内部(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六) 2铁骑横渡荆襄地 调虎离山龙争虎斗许昌城 凯旋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铁马金戈书勤政 梧县山贼(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江东事变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九)铁马金戈书勤政 许昌新政(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奇兵(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完结)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各自筹谋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江东势危
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蜀道难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五)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戮战樊城(四)铁骑横渡荆襄地 西凉来客(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千古绝句铁马金戈书勤政 许昌新政(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夺小沛(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孙权设宴(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四)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徐州危机(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阴谋(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八)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六)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刘璋与张鲁铁马金戈书勤政 陈宫之祸(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风起龙争虎斗许昌城 刀兵将起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柳源的亲戚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八)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六)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府内奸(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神医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七)铁马金戈书勤政 官渡来客(三)铁骑横渡荆襄地 横祸(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回归许昌龙争虎斗许昌城 谋划(一)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联军刘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水军统领铁骑横渡荆襄地 突来一战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二十)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铁骑横渡荆襄地 江夏战事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五)铁骑横渡荆襄地 突来一战(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江夏战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江东巨变铁骑横渡荆襄地 二狼分虎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五)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杨彪设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荀攸献计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六) 2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完结)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袁绍的败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徐州危机(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十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相命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五)龙争虎斗许昌城 谋划(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袁术大将铁马金戈书勤政 青云道人(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虎豹骑(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儿恨(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府内奸(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七)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大战(四)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曹操南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孙权设宴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神箭(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九)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锦帆贼(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应策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新年铁马金戈书勤政 发兵徐州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刺探小沛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二狼分虎龙争虎斗许昌城 锦帆贼(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夺城(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七)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布是狼铁马金戈书勤政 螳螂捕蝉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新年(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策反(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四)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龌龊的勾当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三)铁骑横渡荆襄地 西凉来客(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螳螂捕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十八)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七)铁骑横渡荆襄地 樊城内部(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六) 2铁骑横渡荆襄地 调虎离山龙争虎斗许昌城 凯旋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铁马金戈书勤政 梧县山贼(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江东事变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九)铁马金戈书勤政 许昌新政(三)龙争虎斗许昌城 奇兵(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完结)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各自筹谋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江东势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