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袁绍来使

对于张绣这个人,单单就才华来说,李易还是比较欣赏的。

跟着董卓的时候还不明显,再加上张绣上面还有个叔父,那时候的张绣只是以个人武艺见长,但也闯出了一个北地枪王的名号,等到追随曹操之后,张绣在北方战场上的表现就极为出彩了,立下了不少战功。

只可惜,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虽然曹操大度没有直接追究,但这件事终究是个隐患,以至于张绣没能绽放更多的光彩便早早亡故,不然曹魏五子良将,未必不能有张绣一席之地。

所以,张绣这人领兵打仗很不错,是个好手,现在有了机会,李易自然是非常愿意招揽的。

至于说两人之间曾经的矛盾,那在李易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历史上张绣杀了曹昂、曹安民、典韦,这样他都还能跟着曹操效力,到死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叛的举动,对比之下李易与张绣之间的矛盾只是毛毛雨罢了。

更何况,张绣从来都没有主动招惹李易,而是李易一直咬着张绣不放,现在张绣已经主动表露了投奔的意思,只要李易点头接纳,最多再给张绣一个台阶,今后两人相处绝对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而且,李易如果招揽了曾经跟他有矛盾的张绣,这也是李易胸怀宽广的表现,方便吸引更多的人才在今后投奔他。

唯一需要李易在意的就是张绣他们的军纪问题。

西凉军的战斗力很强,但军纪也是最差的,当初李易虽然是故意找张绣麻烦,但也是张绣自己确实存在问题,连屠村这种事都做的出来。

李易当了这么久的上位者,再加上如今还是乱世,他自然不会一根筋的因为张绣曾经做过的恶事就将张绣拒之门外,不然天下就没几个可用之人了,不过,这也不代表李易就会选择放任,在今后对张绣严加管束是肯定的。

为了表示对张绣的诚意,李易少有的亲笔写了一封书信,送往南阳,让人转交张绣,表示在张绣入荆州之时,自己会亲至南阳相迎,同时,李易还许诺入荆州后,会任命张济为中郎将,张绣为骑都尉。

李易唯一的要求就是,张绣带来的兵马必须接受李易的改编调整,不能让他们继续率领旧部。

李易相信,张绣肯定会答应他的要求,而且李易也是要让这种事情成为一种惯例和规矩,今后不管是谁投靠他,麾下兵马必须接受整编。

张绣的事情对李易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有定论,不过,糜竺那边却是实实在在的给李易送上了一大份的惊喜。

糜竺在广陵上任之后,除去治理地方教化百姓,也花了很大力气寻找地方上的有才之士,希望可以向李易举荐,功夫不负有心人,糜竺的确有所收获,比如他这次向李易举荐的两个人才。

一为步骘,一为张纮。

步骘原本是下邳人,在曹操入侵荆州的时候,步骘认为时任下邳国相的笮融才能不足,肯定不能抵挡曹操,便早早的带着族人逃离了下邳,前往广陵落脚,观望形势,如果形势危险的话,就准备继续往南逃遁,远离战祸。

不过,没等步骘继续跑,李易就去了徐州,步骘认为徐州有了李易,曹操就算不败,也难大声,便暂时留在了广陵。

步骘在广陵的日子主要就是耕种读书,拜访当地有才学之人,彼此学习探讨,虽然时间不长,却也传出了一些才名。

糜竺听说了之后,便登门拜访,一番试探之后,认为步骘才学不俗,便在书信中介绍了步骘的情况,向李易引荐。

至于张纮,却是人家本身就有不小的名气,而且张纮年长,有心出仕,糜竺的引荐其中有一半也算是张纮的自荐。

对于这两位的出现,李易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以江东二张的名气,才华自然不用多说,张昭已经在他麾下麾下,如今张纮也出现了,李易自然要让他们整整齐齐。

步骘,虽然名头比二张稍微弱了那么一点,但人家也是江东重臣,并且张纮所学颇杂,看其历史上的表现,既能上马治军,亦可下马治民,虽然单一方面拿出来都不是出类拔萃的程度,但人家胜在全面,李易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全才,甚至,让李易给一个综合评分的话,步骘还要在张纮之上。

张纮家中乃是广陵大族,家中有不少产业,对与张纮李易便回信让糜竺将张纮请到九江,李易自会与其相见。

而步骘这边,李易了解到步骘是因为逃难去的广陵,并且他还有一些族人拖累,如今生活颇为困顿,于是李易很大方的大手一挥,在襄阳给步骘划了个宅子,让他先带着族人先到九江去,今后跟着大军一起上路。

李易对步骘的大方程度让身边荀攸张辽等人颇为不解,想不通李易欣赏步骘也就算了,为何连带步骘的族人也要照顾,荀攸问询李易,但李易对此只是笑而不语,任由他们胡乱猜测。

如此又过了数日,鲁肃从会稽传回了消息。

会稽那边整体顺利,鲁肃最先接触到的是贺家,贺家的表现可谓是“惊喜”,在鲁肃完全表露目的之前,贺齐便主动表示,恳请鲁肃代为引荐,他希望投身李易麾下,为李易效力,建功立业。

对于贺齐的配合,鲁肃自然不会推辞,这件事很轻松的就敲定了,然后贺家可能是为了讨好李易,也可能是为了给贺齐的前程铺路,非常大方的送出了两千精锐家兵,供李易驱使。

贺家的情况,基本是在李易的预料之中,毕竟现在莫说东南,就是整个天下也少有李易的敌手,并且李易还很年轻,名满天下,文武双全,在当即乱世之中前程不可限量,所以,这时候贺家要是还梗着脖子跟李易作对,那不是勇敢,而是脑子不正常。

而且,这次鲁肃奉命前往会稽,虽然是传递善意,请当地世家“上船”,这对于会稽世家来说是个机会,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份“最后通牒”。

现在上船的,是自家人。

拒绝的,那关系可就不好说了……

有了贺家的开门红,鲁肃在谢家那边的交涉也没什么波折,主要问题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不过因为谢家的女儿是给李易做妾,说出来不好听,所以,谢家的意思是这件事情不要着急,容他们多准备准备,将事情办得风光热闹一些。

对此,李易欣然应允,因为谢家托的越久,事情办的越大,送的陪嫁自然也就越多,李易实在没有拒绝的道理。

然后就是李易非常期待的虞翻了,不过让李易出乎意料的是,虞翻数日前离家云游,目前不在会稽,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虞翻跑到哪里去了,鲁肃算是扑了个空。

鲁肃无奈,一番旁敲侧击之后,大概断定虞翻并非是对李易有意见,故意躲着李易,于是只能作罢,将虞翻的事情暂且搁置。

和这些会稽世家交涉之后,鲁肃又去见了会稽刺史唐瑁。

唐瑁那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不过鲁肃告诉李易,唐瑁意志消沉,在和鲁肃谈话的时候,再度透露了想要辞官的想法。

对此,李易的处理还是老样子,安抚唐瑁,让他在会稽呆着,李易暂时并不想往会稽伸手,不然显得他攻击性太强,容易让豫州以及徐州等地对他生出警惕。

到这里,会稽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李易便准备返回九江,然后回到荆州,不过,在即将动身的时候,却是耽搁了下来,因为,袁术的使者到了,而且这个使者还是李易的熟人——许攸!

当初李易还是布衣之身,入盟军大营求斩华雄,最先见到的就是许攸,也是因为许攸的引荐,李易才能见到袁绍等人,因此,两人虽然交往不多,但要说关系却是不惨,故而,袁绍让许攸为使者,倒是非常合适。

不同于对天子使者的怠慢,荀攸到来的时候,李易是亲自出城相迎,将许攸请如城中,然后大摆酒宴,让一众文武作陪,可谓盛情。

酒宴上,李易许攸比邻而坐,荀攸与李易干了一杯酒,感慨道:“攸一生识人无数,素来自诩勉强有几分眼力,相人少有差错,也时常以此自喜得意,然而,自从遇到襄侯,攸便再也不敢妄言善于相人了。”

李易给许攸将杯中酒满上,好奇问道:“先生这话从何说起?”

许攸摸了摸嘴边的两撇小胡子,说道:“当初初见襄侯,虽然襄侯一身布衣,但攸便知襄侯不凡,而襄侯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叫攸佩服至极,即便是到了如今,这句话依然不时响彻耳畔,使攸勉励自身。”

说到这里,许攸对着李易躬身一礼,很是客气,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感谢李易“点拨”的模样。

“哎哎,先生这话说的,当真是折煞人了,李易实在承受不起。”

李易伸手搀扶荀攸,脸上表情甚至还带着几分惶恐,完全没有因为荀攸话语中的恭维就感到飘飘然。

许攸看了李易一眼,缓缓坐起身,在旁边坐陪的荀攸看着两人动作,忽然笑道:“子远这话说的可不太对啊。”

“哦?”

许攸转头看向荀攸,眨了眨眼睛,一脸真诚的问道:“不知在下哪里不对,还请公达指正。”

两人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彼此言语也很温和,是以李易并未出言,而是一脸好奇的看着两人,想知道荀攸或说什么。

荀攸笑了笑,道:“子远以相人之术自谦,又以我主做比,言我主有异于常人,然,我主如今贵为一州之主,子远此言岂不就是自相矛盾?”

“哈哈哈……”

许攸听了荀攸的话,忍不住放声大笑,顿时,厅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许攸的身上,不知道他这是为何,即便李易心中也不明白,许攸倒是是想到了什么。

过了好一会,许攸的笑声才停了下来,似乎是笑得太厉害了,他还擦了擦眼角,这才摇头说道:“公达却是误会了,我之所以用襄侯做比,是因为攸乃是肉眼凡胎,虽然能够识人,但只能识别俊杰,却不能分辨英雄!”

随着“英雄”二字出口,李易微笑饮酒,而再做张辽徐晃则是齐刷刷的看着李易,认为许攸是赞叹李易乃当世英雄,一个个不由面露笑容,感觉与有荣焉。

不过,荀攸却是看着许攸眯了眯眼睛,虽然脸上同样有着笑容,却是那种“职业化”的笑容,并非是法子真心的。

荀攸又问:“子远这是何意,让某好生不解。”

许攸笑了一声,说道:“俊杰之人,何其多也!”

许攸起身伸出左手,对着厅堂中众人示意了一遍,说道:“再做诸位,皆为当世俊杰,当初攸初见襄侯,便以为襄侯今后必为俊杰,或是为他人出谋划策,或是领兵征战一方。”

“等到后来,惊闻在长安诛杀国贼的那位李太白,其实就是当日温酒斩华雄的李云龙,攸震惊非常,但当时依旧认为,襄侯只是俊杰翘楚。”

“直到襄侯舍长安,入荆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年逾功夫,便摇身一变,成为荆州之主,攸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盟军帐中初见,攸非是看对了俊杰,而是错过了真英雄啊!”

话音落,许攸转身看向李易,目光灼热,完全就是一副小粉丝看到偶像的模样。

不过,被许攸赞为英雄的李易却是没有丝毫得意,相反李易非常谦虚,连连摆手道:“先生此言当真折煞我了,袁公在河北带甲之士数十万,威震天下,且四世三公知名,天下无人不敬仰,也只有袁公如此方为真英雄,李易却是万万不敢相比的。”

听到李易对袁绍的赞许,荀攸哈哈一笑,重新坐回李易身边,说道:“我主自然乃是英雄,但襄侯作为后起之秀,崛起之快亘古未见,如今又得扬州,襄侯只要以荆扬两地为根本,待得两三年后,襄侯麾下精锐怕是丝毫不弱于我主,中原之地难有人能与襄侯争锋,如此,襄侯还当不得英雄之名么!”

第420章 道不同第168章 杀还是不杀第285章 不会辱没诸葛之名第595章 司马氏第384章 狮子大开口第49章 藏刀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56章 老夫与你有何仇怨第183章 打死这个登徒子第5章 待我归来再饮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623章 算计豫州第523章 孙策自立门户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612章 飞仙崖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267章 又见庞季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75章 迁都之始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176章 宝马赠英雄第213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阳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201章 别怕,是我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第480章 夏侯渊认了第761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623章 算计豫州第147章 扑倒张文远第481章 刘备献计第6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75章 为竖子不顾大局第455章 陈登第39章 赤诚君子李太白第139章 挑拨离间 谢谢“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赏!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废第139章 挑拨离间 谢谢“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赏!第102章 貂蝉第59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第4章 不臣之心刘玄德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771章 投降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476章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740章 马超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750章 农商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涣第421章 你不怕遭报应么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误第2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75章 迁都之始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334章 蔡玉来了第187章 荆州版挟天子以令诸侯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756章 西路军,李傕!第679章 根基尽毁第222章 刘琦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31章 高顺升官第33章 董卓问计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证清白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51章 怒火中烧王司徒第604章 活死人第327章 无法化敌为友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285章 不会辱没诸葛之名第734章 大义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196章 只为取尔性命第25章 虎牢关下吕布重伤第469章 散了吧第342章 一封书信第365章 这是一个枭雄第749章 矛盾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
第420章 道不同第168章 杀还是不杀第285章 不会辱没诸葛之名第595章 司马氏第384章 狮子大开口第49章 藏刀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56章 老夫与你有何仇怨第183章 打死这个登徒子第5章 待我归来再饮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623章 算计豫州第523章 孙策自立门户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612章 飞仙崖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267章 又见庞季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75章 迁都之始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176章 宝马赠英雄第213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阳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201章 别怕,是我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第480章 夏侯渊认了第761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623章 算计豫州第147章 扑倒张文远第481章 刘备献计第6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75章 为竖子不顾大局第455章 陈登第39章 赤诚君子李太白第139章 挑拨离间 谢谢“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赏!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废第139章 挑拨离间 谢谢“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赏!第102章 貂蝉第59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第4章 不臣之心刘玄德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771章 投降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476章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740章 马超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750章 农商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涣第421章 你不怕遭报应么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误第2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75章 迁都之始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334章 蔡玉来了第187章 荆州版挟天子以令诸侯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756章 西路军,李傕!第679章 根基尽毁第222章 刘琦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31章 高顺升官第33章 董卓问计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证清白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51章 怒火中烧王司徒第604章 活死人第327章 无法化敌为友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285章 不会辱没诸葛之名第734章 大义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196章 只为取尔性命第25章 虎牢关下吕布重伤第469章 散了吧第342章 一封书信第365章 这是一个枭雄第749章 矛盾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