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荆州版挟天子以令诸侯

“嘉数日前自河北归来,母亲告知襄侯竟不辞劳苦登门相请,嘉感动莫名,当即动身,不敢延误,只是待寻得襄侯兵马所在,方知闻襄侯本人已在襄阳,嘉只好再次上路,今日终见襄侯真容!”

郭嘉说着,轻轻挣了挣,退后向李易行了一礼,继续道:“襄侯威名远扬,天下皆知,嘉亦是早有听闻,心中倾慕不已,然世人素来好夸夸其谈,名不副实者比比皆是,襄侯一路披荆斩棘所得更是非常人能够想象,所以,嘉心存疑虑,这才假借醉酒试探,冒犯了襄侯,还请享受恕罪!”

郭嘉说的并不全是实话,但他的解释却是很巧妙,不仅为装醉试探找了个好借口,同时还大大的送了李易一个马屁。

毕竟郭嘉已经决定要在李易麾下做事了,自然不能让自己留给李易的第一印象是个醉鬼。

李易听了郭嘉的话很是高兴,再次拉住郭嘉的手臂,又亲自将郭嘉丢在地上的酒壶捡了起来,大笑道:“好,好,奉孝来了便好,我当设宴为奉孝接风!”

看着李易的一举一动完全是出自内心,并没有丝毫作伪,郭嘉心中很是感动,道了声谢便被李易拉着入府,而之前那些仆役见到这一幕,一个个惊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这不是个邋遢醉汉么?

为何能得到李襄侯的如此青睐?

醉汉难道还是什么厉害人物不成?

大多数人看着郭嘉只是单纯的好奇或者羡慕,但其中有个别人,却是目光闪动,然后不动声色的避开众人视线,悄悄离开,看离去的方向,赫然便是刘表的府邸所在。

宅子与仆人都是刘表赠与的,李易早就知道他在这里的一举一动必然避不开刘表耳目,所以他从没想过隐瞒,也压根不在意有人去向刘表说什么。

反正以郭嘉的出身,在刘表眼中估计最多也就是个郡县的书佐,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李易叫下人准备宴席,他知道郭嘉好饮酒,便将蔡瑁送的酒水取来招待郭嘉,而李易自己虽然已经用过午饭,但仍端着酒盏在一旁作陪,不时的为郭嘉添汤切肉,可谓极是礼遇,就差亲自动手将食物放到郭嘉口中了。

李易的这种作态放在后世可能会比较肉麻,甚至都有点膈应人,但在此时真的非常好使,郭嘉本就感动于李易的礼遇,现在见李易如此,险些就要哽咽了。

不过,这种待遇也就是郭嘉了,李易作为穿越者对郭嘉的性情还是了解一些的,不怕因此就会让郭嘉变的骄纵,换个人来纵然有大才,李易就不一定会如此下本了。

用了午膳,李易邀郭嘉在府中花园散步,先是闲聊,李易问了郭嘉家中情况,郭嘉基本如实说了,包括他老母催促他来见李易的事情。

李易大笑,不过并没有贸然说出叫郭嘉搬家的话。

至于郭嘉为何从袁绍那边回来了,郭嘉没有提,虽然他不喜欢袁绍,但袁绍为人还是不错的,没有对不住郭嘉的地方,郭嘉也不想在背后说袁绍坏话,而李易也很默契的没有发问。

因为郭嘉之前说他去过李易的军营,李易便顺便问了问那边的情况,这才知道,原来郭嘉是以难民身份去的,还白吃了一顿饭,不过却没有报上姓名拜访。

郭嘉说这些的时候稍显有些尴尬,李易一想也就明白,当时的郭嘉显然还没有投靠的心思,生怕报上名号之后被李易的人给扣下。

根据郭嘉所述,李易的大本营状况很是不错,聚拢的逃民是真的过万了,尽管营地驻扎在南阳边上,但袁术的兵马都远远避开了,并没有挑衅的意思,一切情况都很好。

闲聊过后,两人已经到了花园中央,李易挥退伺候的侍女,邀郭嘉相对而坐,这时两人的神色比之前严肃了不少,因为都明白,该说正事了。

郭嘉率先开口,很是直白的问道:“襄侯不留在长安,却来南阳,可是欲取荆州?”

李易道:“自然,刘景生虽有治民之才,却无保民之能,明明坐拥一州之地却对袁术束手无策,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使荆州百姓平白多了许多苦难,易身为南阳太守,为荆州百姓计,自当挺身而出。”

郭嘉忍不住张开嘴无声的笑了笑,实在是李易这话说的太过不要脸了,明明想要抢刘表的地盘,却说是为了百姓,而且还脸不红心不跳,当真是厚颜无耻。

不过李易的这种无耻,郭嘉不但不厌,反而非常欣赏。

一个纯粹好好先生或者道德榜样,在乱世中顶多只能治理一县一城,想要建立一份功业,却是绝无可能。

相反,只有李易这种很无耻的人,才拥有在乱世中挣扎上进的机会。

郭嘉又问:“那襄侯具体打算如何?”

见郭嘉敢开口问自己如此紧要的事情,李易不由暗喜,知道郭嘉的这一声主公是喊定了,于是,李易也不保留,将他之后准备的诸多计划徐徐道于郭嘉,就连他要攻略蔡玉的事情也没隐瞒。

说完之后,李易很是期待,尽管这些种种都是他之前与贾诩商量过的,虽然两人智谋都不差,可郭嘉能号称鬼才,说不定可以指出其中一些不足。

听了李易针对将来的计划,郭嘉心中是很佩服的,因为按照李易的谋划,拿下荆州几乎是必然之事,无非是时间长短罢了。

只是对于郭嘉个人来说,这情况就不太好了。

李易以国士待他,他若是没有国士之谋,又有何颜面受李易礼遇?

而且郭嘉要做的是查漏补缺,既不能彻底推倒李易现有的策略,又不愿弄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来糊弄人,还要彰显自己的眼光,这就很不好办了。

不过,郭嘉终究是郭嘉,约莫盏茶功夫过去,便有了腹稿。

郭嘉拱手道:“敢问襄侯,之前如何能在董卓身边得其信任,无论献言献策,还是加官进爵,皆是无往不利?”

李易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诧异,他没想到郭嘉会说这个,这问题叫他怎么回答,难道说自己演技好,脸皮够厚,心够黑?

郭嘉看到李易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微微一笑,直接说道:“此中原因种种,但归根究底,却是因为襄侯的出身!”

“出身?”

李易怔了一下,旋即目露了然之色,知道了郭嘉所指。

只听郭嘉续道:“襄侯那时虽然心有大志,身却有如无根浮萍,董卓见襄侯才华过人,当即招之,又见襄侯无世家利益牵扯,便以高官厚禄收襄侯之心,照常理来看,以襄侯的身份若想富贵一生,只能依附于董卓羽翼之下,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襄侯杀董卓的前一刻,天下间大概无一人认为襄侯会杀董卓,然而,襄侯有大魄力,大手段,反其道而行之,方能得那滔天功劳。”

郭嘉侃侃而言,似乎是说上了瘾,也不再问李易,直接继续道:“如今襄侯欲取荆州,在嘉看来,与杀董卓如出一辙。”

“让出南阳诸县官员任命之权,以身犯险独居襄阳,正是叫刘表如同董卓一般对襄侯放下戒备,然后暗中积蓄力量,拉拢世家,训练精兵,只待时机一到,内外呼应,如忠义军入长安一般对刘表一击必杀。”

李易忍不住点了点头,若非郭嘉指出,他都没注意到自己用的竟然是一个套路。

不过李易想了想,问道:“奉孝如此说,可是觉得此策有何不可?”

郭嘉摇头道:“若襄侯只取荆州,确切说只取荆北三郡,自然可行,可襄侯若欲取荆州全境,乃至……难矣。”

李易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抱拳郑重道:“还请奉孝教我!”

郭嘉微微欠身,算是还礼,然后道:“嘉于路上听闻袁术欲与襄侯结为同盟,不知可否属实?”

李易道:“此乃纪灵二虎竞食之计,想要易与刘表争斗,然后袁术好坐收渔利。”

说罢,李易停顿片刻又道:“依我所见,此计虽然应当出自纪灵之手,袁术并不知情,然而,纪灵敢如此行事,也可见袁术态度,所以,易以为,将来当真与袁术结为同盟也未尝不可。”

这是早就出现在李易心中的一个可选战略,以袁术的才能,只要李易得了荆州就不怕袁术来攻,而且,与其同袁术争斗,还不如结为同盟,互为依仗。

至于没了传国玉玺的袁术还会不会称帝,李易却是不在乎,所谓盟友,背后捅刀子简直不要太方便。

郭嘉微笑着摇头道:“襄侯若取刘表代之,与袁术结盟必然不成!”

“为何?”

“呵呵……”

郭嘉笑了一声,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襄侯以白身诛杀董卓,成就太守之位,不过区区半年时光,所作所为已经叫天下豪杰侧目,若襄侯再以年余时间取代刘表,即便不计荆南四郡,这天下间除去袁本初,还有益州刘焉,哪家诸侯治下人口能与襄侯相比?”

“刘焉,汉室宗亲,鲁恭王之后!”

“袁绍,袁氏四世三公,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

“此二人之强乃经年累计,顺势而为,放眼其余诸侯也是类似,唯独襄侯崛起于微末,且势不可当,这叫天下诸侯作何感想?”

“所谓结盟,乃是二者实力相当,弱弱联合以对强,如此方为盟,若一为幼虎,一为卯兔,如何结盟?”

李易听着听着,脸色渐渐有些发白,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了。

郭嘉继续道:“襄侯若取刘表代之,安定荆北三郡不难,而南四郡之前不服刘表,将来多半也不服襄侯!”

“而且,刘表处事温和,荆州南四郡只要愿意以名义上以他为主,刘表便不会过多苛责,大家得过且过,但襄侯一身锋芒必不愿意如此,既得荆北,收拢荆南四郡也势在必行。”

“四郡太守心中惶恐,欲抵挡襄侯兵锋,首选便是借助外力!”

“而襄侯以雷霆手段先得荆北,再图谋荆南,袁术心中必然惶恐,二者勾结也是必然,以袁家的声望,袁术只需一封书信,以朝廷名义为荆州拨乱反正,再许下数县之地为饵,自中原引得两三路兵马,加上袁术本部,以及荆南兵马,便是二十万大军威压荆州。”

“甚至,只要袁术舍得,引益州兵马东来也不是难事,如此,襄侯危矣……”

听郭嘉说完,李易只觉后背一片冰凉,他一直得意自己取荆州的谋算,不想在荆州之外却是暗藏如此杀机!

李易用力捏了捏眉心,让自己冷静了一下,方才看着郭嘉唏嘘道:“幸有奉孝,否则李某自掘坟墓尚不自知啊!”

郭嘉适才那番话已经算是小小证明了自己,此刻显得极为谦虚,躬身道:“襄侯言重了,嘉所指乃是凭空推测,不见得成真,而且以襄侯智慧,就算没有嘉,于危机前自当有所察觉,又岂会真的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李易笑了笑,压下心中最初的紧张之后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攻略荆州的战略是李易与贾诩共同制定的,但因为当时种种信息局限,两人定下的只是一个大方向,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慢慢补充,至于郭嘉说的问题,即便李易忽略了,贾诩将来也当能够发现。

不过,无论怎样,郭嘉的这一番话也证明了郭嘉的眼光长远,无愧鬼才之称。

李易调整好心态,问道:“奉孝既然看破其中弊病,心中定然已有解决之法了?”

郭嘉微微一笑,道:“嘉这里的确有一法,可叫襄侯数年之内不引诸侯忌惮!”

“还请道来!”

郭嘉一点头,然后缓缓说道:“襄侯于南阳秣马厉兵,寻机提精兵入襄阳,之后不必取而代之,大可继续奉刘表为荆州之主,然后以刘表号令荆南诸太守入襄阳,如不来,襄侯可以此为由,亲率大军为刘表讨之!”

“此乃名正言顺之举,如袁术之流纵然看出其中端倪,但轻易不会动兵,盖因出师无名,难以说动其余诸侯共讨襄侯,除非袁术对扬州不管不顾,否则绝难威胁到襄侯。”

“如此假以时日,待襄侯彻底掌握荆州七郡,由刘表上书天子以州牧之位让于襄侯,生米已然煮成熟饭,旁人纵然眼馋,也只能徒呼奈何。”

“好,奉孝好谋划!”

李易大声赞叹,不过心中除却赞赏之外却还有几分古怪,因为郭嘉说的对策赫然就是一个荆州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726章 东平陵内乱第236章 两全其美第474章 捡柴火的小姑娘第660章 豫州规划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771章 投降第644章 我与许褚有一面之缘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426章 曹操吕布拜把子第252章 再见刘琦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221章 请州牧速速杀之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439章 张闿来投第137章 敢为朕效死者,唯有李爱卿!第92章 疑兵之计?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00章 程昱愿降第305章 袁术要断李易后路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420章 道不同第575章 孙策去也第732章 赵云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712章 袁谭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646章 多谢将军手下留情第62章 差点就被感动了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95章 对不住了第587章 试探第517章 钟离城破第60章 封官许愿第569章 郑家堡第455章 陈登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586章 袁绍来使第328章 主从相见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图第534章 又得贤才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624章 谋定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543章 李襄侯单刀赴会,孙幼台纳头便拜第521章 文人的节操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16章 芳踪飘渺无觅处第206章 枪王童渊第603章 张苞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754章 西凉事了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740章 马超第740章 马超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624章 谋定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95章 对不住了第485章 吕布起兵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706章 臧霸第112章 新军第6章 谁敢与我一战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637章 将军乃忠义之士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774章 破门第371章 你让我很失望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211章 地上凉,穿鞋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774章 破门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
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726章 东平陵内乱第236章 两全其美第474章 捡柴火的小姑娘第660章 豫州规划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771章 投降第644章 我与许褚有一面之缘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426章 曹操吕布拜把子第252章 再见刘琦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221章 请州牧速速杀之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439章 张闿来投第137章 敢为朕效死者,唯有李爱卿!第92章 疑兵之计?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00章 程昱愿降第305章 袁术要断李易后路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420章 道不同第575章 孙策去也第732章 赵云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712章 袁谭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646章 多谢将军手下留情第62章 差点就被感动了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95章 对不住了第587章 试探第517章 钟离城破第60章 封官许愿第569章 郑家堡第455章 陈登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586章 袁绍来使第328章 主从相见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图第534章 又得贤才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624章 谋定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543章 李襄侯单刀赴会,孙幼台纳头便拜第521章 文人的节操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16章 芳踪飘渺无觅处第206章 枪王童渊第603章 张苞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754章 西凉事了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740章 马超第740章 马超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624章 谋定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95章 对不住了第485章 吕布起兵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706章 臧霸第112章 新军第6章 谁敢与我一战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637章 将军乃忠义之士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774章 破门第371章 你让我很失望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211章 地上凉,穿鞋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774章 破门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