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刘尚

刘尚的头很痛,他正通宵奋战在三国10的世界中不可自拔,明知道精力已到极限,但是为了最后的统一,他也要咬着牙坚持打完这最后一个城池。突然,电脑屏幕一黑,一道电流传入他的体内,刘尚浑身僵硬,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模模糊糊的一大片杂乱的记忆涌入他的脑袋,他感到身体麻木,隐隐的阵痛让他的心里十分的不舒服,可是,他连动一下的力气都没有,半梦半醒之间,一幕幕画面从脑海之中飞速的闪过。

策马扬鞭的将军,浴血奋战的士卒,巍峨的城墙,还有现代世界根本不可能见到的艨艟斗舰,这一切就像是个梦,但是身体的疼痛刺激着他的神经,这一切都表明他并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现实中。

不知过了多久,刘尚疲惫的睁开眼睛,他转了转眼珠,适应了一下屋子里的光线。这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丝绸的被褥,精致的瓷器,还有各种名贵香木做成的古典家具。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又熟悉,新奇的是,这些东西他只在电视上看过,熟悉的是,这里的每一样东西他都能叫出名字。

“公子,你醒了?”一个侍女脚步轻缓的走了进来,她的手中端着一盆清水,木盆的边沿,一条白色的毛巾叠放的整整齐齐。

“放在桌子上吧,你先出去,我想静一静。”刘尚没有心情体味贴身侍婢的服侍,摆摆手,让她退了出去。

侍女微微鞠躬,不敢拂逆他的意思,她把木盆放在桌上,转身出了房间,轻轻的掩好门,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就跟她来时一样。

挥退侍婢,刘尚坐在桌子边,木盆内,清澈的水面倒影出一张憔悴的脸,微有髭须,面容端正,说不上帅,也说不上丑。

“哎,不过玩玩游戏,也能穿越到三国的世界,这也太特么离奇了。就算要穿,你让我穿到哪里不好,非要让我穿到刘繇的儿子身上,现在可是兴平二年啊,小霸王平定江东的时候,就他这小身板,真要是孙策来了,他啥也不用做了,双手一伸,老老实实做个阶下囚吧。

不过刘尚可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更何况这里的世界还是他梦寐以求的三国时代,这个群英荟萃,英雄辈出的年代,作为一个有着血性的现代宅男,又怎肯甘心作一个旁观者?

“也不知道孙策破了曲阿没有,要是曲阿尚在,我那个便宜老爹还是有机会保住这份基业的。”刘尚一边洗脸,一边努力回忆有关兴平二年发生的大事,只是想来想去,除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有几分映像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知,倒是原来刘尚的记忆纷至沓来,不一会就和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

“咚咚咚!”门外传来敲门声,音调急促,随之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三公子,你伤势恢复了吗?”

“东莱太史慈!”刘尚脑中闪过一道光束,就像彗星划破了夜空。他一崩三尺高,速度飞快的扑向大门。

“来人可是太史将军?”刘尚来不及整理仪容,手忙脚乱的打开房门,门外,一个雄壮的身躯立在他的面前,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太史慈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映像中的刘尚一直温文尔雅,还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的这样热情的时候,更不要说他现在还衣冠不整。不过刘尚毕竟是刘繇的三儿子,“正是末将,三公子伤势好些了吗,末将一直在军营操演士卒,照顾不周还望公子恕罪!”

刘尚满面红光,站在自己面前的可是太史慈啊,武力突破90大关的一流武将,能与五虎将比肩的东吴支柱!现在,他正一脸关心的询问自己的伤势,这份殊荣,这份激动,刘尚都有了唱歌的冲动,虽然他从来没有唱过歌。

太史慈眼中担忧之色一闪而逝,刘尚的态度过于怪异,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害怕刘尚落下了什么病根,“三公子,你没事吧,哪里还不舒服,慈马上叫大夫过来。”

“咳,不用了,尚身体已然无恙,多谢太史将军救命之恩!”刘尚退后一步,躬身施礼道。

太史慈大惊,赶忙让在一边,扶住正在施礼的刘尚道:“三公子严重了,慈乃主公帐下,救助公子不过是分内之事,三公子万万不可行此大礼!”

刘尚敛容答道:“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何况子义救我于危难,如此大恩可昭日月,尚区区一礼,恐怕轻慢了将军!”

两个刘尚的记忆融合,刘尚也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刘繇不用太史慈为大将,加上兵力分散,被孙策个个击破。牛渚失陷,邸阁钱粮尽为孙策占有,秣陵薛礼,笮融具为孙军所败。刘繇认为曲阿孤城,无法守备,于是弃江南,退保豫章。

刘尚本来是和刘繇的家眷一起撤离的,不过经过山野的时候被山贼拦路,经过一番厮杀,刘尚身中流矢生命垂危,又与大部队失散,不得已,刘尚的亲兵听说太史慈在泾县招兵,于是抬着刘尚过来投奔。只是现在此刘尚已非彼刘尚,见到三国中一流大将,当然要做足了功夫笼络其心。

见到刘尚语气坚决,太史慈知道他不受这一礼,刘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他坦然受了一礼,语气略带温和的问道:“公子可用过早膳?如果没有,末将这就命人准备。泾县残破,孙策大军旦夕将至。听闻主公屯驻彭泽,据有豫章,末将已遣人备好车马,正午时刻公子就可出发前往彭泽与主公相会。”

刘尚一惊,看意思太史慈并不打算和他一起撤离,史书上太史慈投降孙策就是在泾县被攻破的时候,他可不能让历史重演,这可是他未来的班底,怎能让孙策染指,于是他急忙问道:“子义不与我同去见父亲吗?”

“泾县多山林,乃是江东险要之地,我军新败,不能在此挡住孙策,挫挫孙军的锐气,末将担心孙策会长驱直入,趁势攻取豫章。”太史慈道。

“子义此言差矣!”听到太史慈是为了阻止孙策进军才留下来坚守泾县,刘尚不由微微一笑。

“哦。难道公子有妙策退敌?”太史慈惊奇的看了一眼刘尚,刘家三兄弟,长子刘基以孝闻名,次子刘铄敏达干练,唯有三子刘尚年方及冠,名声不显,难道他还学过兵法不成?

“妙策没有,愚见倒是有那么一点。”刘尚抖擞精神,知道关键时刻到了,要是无法说服太史慈,穿越来遇到的第一个大将就要飞走了。

“愿闻其详!”太史慈道。

“孙策渡江是以救吴景为名,现在父亲被逐于豫章,秣陵、曲阿尽在他手,唯有泾县未下,一旦泾县落入孙军手,孙策也就失去了继续攻打豫章的借口。毕竟父亲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坚守泾县正是孙策所乐意见到的,这样一来,他就有了继续攻打豫章的借口。”刘尚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太史慈脸色凝重,刘尚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谁又能保证孙策夺取了泾县之后会不会在找一个借口继续进攻。

刘尚察言观色,颇为了解太史慈的担心,于是他又说道:“孙策虽有丹阳,但是吴郡严白虎,会稽王朗皆为其心腹之患,吴郡严氏兵马众多,会稽钱多粮广,两者合力,足以力敌孙策大军。加之父亲虽败,犹能聚敛上万士卒,孙策有后顾之忧,必不会全力攻击。所以,我们只要避其锐气,然后撤离泾县经略上缭,孙策必定转而攻打江南之地。”

太史慈脸色惊奇,刘尚侃侃而谈,和平日传言的木讷样大相径庭,加之分析的合情合理,哪怕是他也一时找不出理由辩驳。

刘尚见到太史慈沉吟,心中又多了几分说服他的信心,于是他乘热打铁,很尖锐的问道:“将军手下有多少兵士?有多少粮秣,泾县城墙低矮,可有足够守城器械?孙策精兵数万,如果全力进攻,我们如何抵挡?”

太史慈蹙眉道:“孙策新得曲阿,人心未附,吴郡会稽在其后,他不可能为了小小泾县倾其全力吧。”

刘尚摇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将军此言差矣,孙氏素有威信于江东,孙策所过之处,百姓踊跃,豪杰蚁附,怎么会说人心不稳?泾县地处宣城,自古南宣北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何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太史将军乃是万人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孙策必定亲自挂帅!”

“三公子谬奖,慈不过粗通武艺,如何敢以万人敌称之!”太史慈眼神复杂,孙策真的对他这么重视,为此不惜亲自出征?

刘尚叹了口气:“扬州武人虽多,但是说道万人敌,除了小霸王孙策,当属东莱太史慈!可惜父亲不能重用将军,以至于败走豫章!”

太史慈心中一惊,刘尚此言颇为诛心,他赶忙说道:“三公子严重了,末将初来乍道,贸然登上高位只会让众人不服,泾县尚有兵马三千,慈愿悉以从三公子左右,护卫周全。”

刘尚心中暗爽,总算忽悠住了一员大将,只要拐走太史慈,泾县丢不丢关他屁事!只是对不起伯符大大了,谁让咱们是对手来着。

第二九六章 亲事2第一百二十四章 唇亡齿寒第二六一章 掀起第三四零章 谋划4第二七四章 风波6第七十一章 火烧三江口第一百章 连根拔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释囚第六十章 并黄祖1第二六三章 收服2第三一二章 何人2第俄二三三章 桂阳3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七十五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第二七七章 家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伏击高翔第二八六章 家事10第二五八章 息甲4第二十四章 刘尚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赚将第二一二章 湘水1第三三零章 兵临江陵2第二六六章 归顺2第七十三章 宛城张绣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第六十七章 并黄祖8第四十八章 整顿内政第九十二章 冒名顶替第三十五章 甘宁归降第二十六章 江夏兵到第一百八十八章 说服第八十三章 魏文长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六十九章 并黄祖10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一五章 湘水4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巾3第二一一章 攸县完第二十三章 扬州无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计议第二二二章 零陵2第一百七十一章 胜第三二五章 蛮地9第二四二章 衡阳7第二十八章 甘宁来袭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二十六章 亲越之策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四十八章 整顿内政第三三八章 谋划2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马威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巾3第二一五章 湘水4第七十二章 襄阳刘表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三三一章 兵临江陵3第二六九章 风波1第二一零章 攸县7第一百四十三章 溃败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将第一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二九一章 国事4第三十九章 孙策军到第八十六章 全民垦荒第二八九章 国事2第一百一十一章 苍梧纷乱第一百四十六章 远征第三二七章 杀2第三零七章 余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争先第九十一章 这小妞会武功第二六七章 相会1第二八一章 家事5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十二章 占领皖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邀战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称帝第三零八章 余波2第七十一章 火烧三江口第三一三章 商议第三五五章 结束上第三五三章 大火2第六十七章 并黄祖8第一百三十七章 对阵第一百零九章 破南海城第二十六章 江夏兵到第二七四章 风波6第二二四章 零陵4第二三九 衡阳4第九十二章 冒名顶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奇谋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三十二章 攻打武昌第十八章 湖口之叛
第二九六章 亲事2第一百二十四章 唇亡齿寒第二六一章 掀起第三四零章 谋划4第二七四章 风波6第七十一章 火烧三江口第一百章 连根拔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释囚第六十章 并黄祖1第二六三章 收服2第三一二章 何人2第俄二三三章 桂阳3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七十五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第二七七章 家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伏击高翔第二八六章 家事10第二五八章 息甲4第二十四章 刘尚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赚将第二一二章 湘水1第三三零章 兵临江陵2第二六六章 归顺2第七十三章 宛城张绣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第六十七章 并黄祖8第四十八章 整顿内政第九十二章 冒名顶替第三十五章 甘宁归降第二十六章 江夏兵到第一百八十八章 说服第八十三章 魏文长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六十九章 并黄祖10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一五章 湘水4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巾3第二一一章 攸县完第二十三章 扬州无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计议第二二二章 零陵2第一百七十一章 胜第三二五章 蛮地9第二四二章 衡阳7第二十八章 甘宁来袭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二十六章 亲越之策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四十八章 整顿内政第三三八章 谋划2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马威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巾3第二一五章 湘水4第七十二章 襄阳刘表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三三一章 兵临江陵3第二六九章 风波1第二一零章 攸县7第一百四十三章 溃败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将第一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二九一章 国事4第三十九章 孙策军到第八十六章 全民垦荒第二八九章 国事2第一百一十一章 苍梧纷乱第一百四十六章 远征第三二七章 杀2第三零七章 余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争先第九十一章 这小妞会武功第二六七章 相会1第二八一章 家事5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十二章 占领皖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邀战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称帝第三零八章 余波2第七十一章 火烧三江口第三一三章 商议第三五五章 结束上第三五三章 大火2第六十七章 并黄祖8第一百三十七章 对阵第一百零九章 破南海城第二十六章 江夏兵到第二七四章 风波6第二二四章 零陵4第二三九 衡阳4第九十二章 冒名顶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奇谋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三十二章 攻打武昌第十八章 湖口之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