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

我坐在山顶上,估量着眼下的形势。此刻我心里并不快乐。得以逃生的欢欣,完全被肉体上的巨大痛苦冲淡了。硝基炸药的浓烟已使我严重中毒,鸽楼顶上几个钟头的烤晒更是火上浇油。我头痛得像要裂开一样,全身衰弱得像只病猫。肩膀的伤情也十分严重,我最初以为只是点皮肉擦伤,而现在整个臂膀肿了起来,左胳膊完全不能动弹了。

我打算先去藤布尔先生家,把我的衣服等杂物要回来,尤其是斯卡德的那个小笔记本。然后往铁路干线方向走,坐火车回南部去。看来越早与外交部的瓦尔特·布里万特爵士联系上,我就越安全。我仍然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更多的证据说服他,他可能相信我,也可能不相信,但无论如何,在他手里总比落入那些狠毒的德国佬手中要好得多。我发现我开始对英国警方有点好感了。

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星光灿烂,路也好找。我从哈里爵士的地图上知道这里的地形,只要往西南方向再稍微偏西一点,我就能走到遇见养路工的那条小溪附近。跑了这些日子,我从没注意过地名,但我相信这条小溪一定是特维德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估计我离那儿有三十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天亮前我到不了那儿,得停下来在哪儿躲过白天。我这副可怕的模样不能在光天化日下被人看见。我没穿上衣,也没穿背心,既无帽子,又无衬领,裤子也烂得一塌糊涂,手和脸都在爆炸中给熏得漆黑。我猜我的眼睛也一定十分可怕,充满血丝。总之,绝不能到大路上,让那些信教的老实乡民看到我的这副样子。

天刚破晓,我就到山涧里去洗了把脸,然后找到一个牧羊人的小屋,希望能找点吃的。牧羊人不在,屋里只有他老婆,方圆十公里之内再没有其他人。这女人是个持重的老妇人,也挺有胆量。她看见我虽然吃了一惊,但马上抄起一把斧头在手,防备我图谋不轨。我赶紧对她说,我摔了一跤才成了这个样子,没说别的。她看我的样子,也知道我病得不轻,就什么也没再问,端给了我一碗牛奶,还掺了一点威士忌酒在里面,又让我进屋在厨房火炉旁坐了一会儿。她说要为我洗一洗肩膀,我因为痛得厉害,没敢叫她碰。

我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我的,是个洗手不干了的盗贼?也许是吧。因为接下来,当我为了付她牛奶钱,掏出身上面值最小的一英镑金币给她时,她摇头不收,还说什么“哪来的钱,就还回哪去吧”。我听了,急忙极力地辩解,她才算是相信了我的清白。她收了钱,但又回送我一条暖和的苏格兰方格呢披肩,还把她丈夫的一顶旧帽子也一并给了我。她还教给了我怎么裹披肩,所以,当我离开她那小屋时,简直就成了彭斯诗集插图中古代苏格兰人的活样板。但不管怎么说,我身上总算穿上一点东西了。

幸亏有了这个披肩。快到中午时变天了,下起了蒙蒙细雨。在小河湾处,我找到一块悬空的岩石,便躲到下面去避雨。岩石下面堆积了一大堆干枯的欧洲蕨,正好躺上去,还算舒服,我便在那里对付着睡觉,一直睡到天黑。醒来时,只觉得浑身酸困僵直,肩膀钻心一样地疼痛。我吃了那老妇人给我的燕麦饼和奶酪,天黑前又起身上路了。

那一整晚,我就在山间的泥泞之中跋涉,真是吃尽了苦头。我两次迷了路,几次栽到了泥塘里,摔得鼻青脸肿。本来直线只有十五公里的路程,因为错走了弯路,走了差不多三十公里。走最后一段路时我已头昏眼花,只有拼命咬紧牙关,才勉强挺了过来。我敲响滕布尔先生的门时,已是第二天的清晨,四周晨雾弥漫,站在小屋门口,竟连公路都望不见。

滕布尔先生自己来给我开的门。他人显得很精神,精神得有点出人意料。他打扮得很整齐,穿了一套旧式的,但保护得很好的黑西服,胡子刮得很干净,大概是昨晚才刮的,里面还穿了一件白色亚麻硬领,左手拿着本袖珍《圣经》。他一下子设认出我来。

“你是什么人,星期天大清早,撞到我这里来?”

我已经忘了日子,原来今天是星期日,难怪他穿得这么整洁。我的头还晕得厉害,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不过他马上便认出了我,还看出我病了。

“你把我的眼镜带来了吗?”他问道。

我从裤子口袋中掏出眼镜,交还给他。

“你是来取你的衣服和背心的吧?”他说,“进来吧。噢,老弟,你这腿都要不行啦,先挺一会儿,我给你找把椅子。”

这时,我觉得我的疟疾发作了。我以前得过疟疾,身上留下了病根,这阴冷潮湿的一夜,把旧病引发了。加上肩膀的剧痛和炸药毒烟的影响,难受得挺不住了。在迷糊之中,滕布尔先生帮我脱了衣服,让我躺在了厨房墙边的一个橱柜里。

患难见真情。这位老养路工真正是我在危难中的朋友。他的老婆几年前去世了,自他女儿不久前结婚以后,他就独自一人过着日子。在我来到之后的十多天里,他无怨无悔地担负起了照顾我这病人的义务。每当高烧发作时,我就想一个人安静地睡着,等高烧退去。每当皮肤凉下来时,觉得肩膀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

我恢复得十分缓慢。虽然五天后就能下床,但又养了许多天,才慢慢有了走路的气力。

他每天上工之前先给我弄好一天的牛奶,然后锁好门出去。晚上回来就坐在烟囱边的角落里,默不作声。附近也从不见别的人影。我渐渐好起来了,他也仍然没问任何问题来打扰我。有几次,他带回前几天的《苏格兰人》报给我,从报上可以看出,波特兰大厦凶杀案的热潮已经过去,再没人提起。报上除了一个大概是教会活动的“全体大会”而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引起我的注意。

一天,他从一个紧锁着的抽屉里取出我的皮带。“这里面有很多很多钱,”他说,“你最好数一数,看有没有少。”

他甚至从来也没问过我的名字。我问他,我顶替他在路边干活以后,有没有人来查问过。

“噢,是的,来过一个开汽车的人。他查问那天是谁顶的我的班。我先装作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他盯住不放,我便说,也许他说的人是我那个从乡下来的堂兄弟吧,他有时来给我帮忙。那人长得一脸怪样子,说的英语我大半都听不懂。”

最后几天,我已非常焦急。所以一待身体复原,便决定马上离开。但我真离开时,已是六月十二日了。那天,正好有个叫希斯劳普的人赶牛去莫法特的集市,他早晨经过我们那小屋时进来吃早饭,并自告奋勇要带我一起上路。

我费了很大劲,才说服滕布尔先生收下了我的五英镑,作为我这些天的食宿费用。我从没见过像他这么自尊的人,我逼他收钱,他一下子变得面红耳赤,认真发起脾气来,以致最后收下钱时,连声谢谢也没说。我告诉他,我欠他的太多了。他听了,嘴里只咕哝着说了句:“善有善报。”你要是见了这告别的场面,没准儿会以为我们是吵了场架,不欢而散呢。

希斯劳普是个快乐的家伙。我们爬过山口,下到阳光明媚的安南山谷,一路上他不

住嘴地唠叨。我也大侃加洛韦的市场情形和绵羊的价格,弄得他大概认定我是个什么地方来的绵羊贩子。也许真有点像吧,我身披花格呢披肩,头戴旧毡帽,活脱脱一副苏格兰乡民的样子。不过,赶牛却是件磨人的活计,我们花了整整大半天,才走完二十公里路。

如果是在平时,不这么心急的话,我会很享受这段时光的。阳光灿烂,天空晴朗,一路上,步移景换,一会儿是棕黄的山野,一会儿是绿茵的草场,满耳只听得云雀的鸣啭,麻鹬的嘁喳和溪水的潺潺。但我没有心思欣赏这初夏的景色,也没有兴趣倾听希斯劳普的絮叨。我的心思被忧虑和焦急所压倒,六月十五日这个命运攸关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我要完成的任务还困难重重,看不到任何希望。

到了莫法特,在一个简陋的客栈吃了点晚饭,我便向三公里外的铁路交叉站走去。往南去的夜间快车要到半夜才到,为了消磨这段时间,我走进山里,在山坡上躺了下来。白天走路走得太累了,所以一下子就睡着了。我睡得过了头,跳起来跑回车站时,只差两分钟就开车了。三等车厢里的坐垫又脏又硬,弥漫着陈浊的烟草味,但我心情却快活了起来,无论如何,我觉得现在我又开始了我的工作,一切又在我的掌控之中了。

半夜一两点钟我在克鲁维下了车,等到六点钟才搭上去伯明翰的列车。当天下午到达瑞丁,再换乘支线列车深入巴克夏地区。不久,车就行驶在了草木青葱,溪水潺湲的平原地区。晚上八点钟时,我风尘仆仆,旅途劳顿,模样大概像个农工或者牧工,在一个叫做阿廷斯维尔的小站下了车。我手臂上搭着我的苏格兰黑白格子呢披肩,因为一出苏格兰边界进入英格兰,我就不敢再披着它招摇过市了。车站月台上闲散着几个人,我想了想,没敢向他们问路,想想还是等他们走了再说。

我走的这条路穿过一大片山毛榉树林,伸进一个平缓的山谷,从丘陵的绿色山坡上,可以隐约地望见远方的树林。离开苏格兰,进入英格兰之后,到处可见一丛丛的椴树。栗树和丁香正开放得花团锦簇,空气不再那么干爽、凛冽,而变得温润而芳香。

不一会儿,我来到了一座桥边。桥下夹岸雪白的水毛莨间,一条清澈的溪水缓缓在流淌。桥前方有一座水磨坊,堰槽上泄下一股清凉的流水,发出悦耳的撞击声,在宜人的暮色中回响。置身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一下子心神怡然,轻松了许多。我望着深绿的树木,情不自禁地打起了口哨,吹出了那首叫做《安妮·劳莉》的曲子。

这时,一个渔夫从水边走上桥来。他一边走近,一边也吹起了口哨。奇怪,难道音乐也有传染性?他吹的竟然和我是同一个曲调!

来人体格魁梧,穿了一件宽松的绒布衣,头戴一顶宽边便帽,肩上挂着一个大帆布包。他向我点点头,我想,我从未见过他那么聪明的眼睛,那么和善的面孔。他把他那三米长的精致鱼竿靠到桥上,站下来,和我一起看着水面。

“水很清,是吧?”他快活地说,“每有重大事情时,我总会回到这肯纳河上来。快看那条大鱼!足有两千克,一两也不会少。可惜天晚了,没法诱它上来了。”

“在哪儿?我没看见!”我问。

“瞧,在那儿!离那丛水草一米远的地方。”

“现在看到了!我还以为是一块黑石头呐。”

“是吗?”他应道,随即吹出了《安妮·劳莉》中的一个小节。

“你名叫退斯顿,对吗?”他说道,头也不转过来,眼睛仍然盯着溪水。

“不,”我答道,“哦……不,不。我的意思是说,是,是的!”我差点忘了,这正是我与哈里爵士约定好的假名。

“要做个好侦探,就得记住自己的名字呀!”他说道,一边咧着嘴笑,眼睛却望着一只刚从桥下暗处伸出头来的水鸡。

我直起身子,定睛看着他。他有一副宽阔下颚,笔直的浓眉,两颊皱褶坚实,一双有点古怪的蓝眼睛深邃而锐利。我立刻就认定,我最终找到的这个同伴,是一把能干可靠的好手。

突然他眉头一皱,“这真是丢脸!”他扬声叫道,“太丢脸了!你这么个手脚齐全的人,竟然也来乞讨!你可以到我厨房里去吃口饭,但甭想从我这里拿到一分钱!”

我不解地抬头一看,原来正有一辆双轮轻便马车从我们身边经过。驾车的年轻人举起鞭子向老渔夫致意。等那人过去了以后,渔夫也收起了他的鱼竿。

“那就是我的家,”他指着一百米之外的一扇白色大门说,“你过五分钟再绕过去,从后门进去。”说完便走了。

我照他说的走了过去。这是一所很漂亮的农舍,房前的草坪一直通到小河边,小径两边种着一簇簇美丽的绣球花和紫丁香。

后门敞开着,一个面色恭谨的管家正在等候着我。

“这边走,先生,”他说着,引我走过一条长长的过道,从后面的楼梯上楼,来到一间很舒适的卧室。卧室的窗户俯视着前面的小河。屋子里已为我准备好了一整套衣物和所有的配饰:有一套咖啡色的法兰绒西服,有衬衫、衬领、领带、刮脸用具、梳头刷子,甚至还有一双款式独特的皮鞋。“瓦尔特爵士觉得雷吉先生的衣物可能比较适合你,先生。”管家对我说,“他总留有一些衣物在这儿,因为他每个周末都来这里。隔壁是洗澡间,我已经给你放好了热水。晚餐还有半小时,到时您会听到铃声的。”

恭谨的管家退下。我坐到印花布面的安乐椅里,愣愣地待着。这一切简直像是童话剧中的情节:上一刻我还是个乞丐,下一刻便坐在了舒适与奢侈之中。显然,瓦尔特爵士已经完全信任了我,虽然原因我现在还不太明白。我在镜子里打量自己,我的样子粗野而憔悴,脸色焦黑,胡须半个月没刮过了,眼睛和耳朵里都是灰尘,穿着俗气的衬衫和老式的不成样子的花格呢外套,没有衬领,脚上的靴子也有大半个月没擦过了。总之,我看上去十足一个流浪汉或者牲畜贩子。而就是这个我,现在却被这位一本正经的管家请进了优雅富贵的殿堂!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对我做了这一切,却连我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

我决定不再多费脑筋,且放心领受上帝对我的这份恩赐。于是,我刮了脸,奢侈地洗了个澡,穿上干净的衬衣和挺括合身的外套。待我整饬完备,镜子里的我便成了一个体面潇洒的翩翩青年。

餐厅里灯光幽暗,瓦尔特爵士在点着银烛的小圆桌旁等着我。他显得自信、高雅而坚定。脸上的神情好像在表明,他就是国家、法律和制度的化身。看到他,我心里忽然一阵胆怯,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多管闲事的外来者。我想,他大概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否则他不会这样款待我。我该怎么办?

我不能就这样蒙混着接受他的盛情。

“我真难以表达对你的感激,先生。但我必须把事情说清楚,”于是我开口说,“我虽然清白无辜,但我是个警方正在追捕的人,我必须把这一点告诉你。你要是马上赶我走,我也不会见怪。”

他露出微笑,“没有

关系,别让这事影响你的胃口。我们吃完饭再谈这个吧。”

这顿饭我吃得前所未有地香甜。一整天来,除了在火车上的一个三明治外,我再没吃过一点东西。饭后瓦尔特爵士还请我喝了上好的香槟和珍藏的葡萄酒,真是对我给足了面子。我坐在那里,由管家和一个男仆殷勤地伺候着。想想我这二十多天来日子过得像个土匪,每个人都与我作对,心情便激动得无法抑制。我高兴地与瓦尔特爵士聊了起来。我说了在非洲赞比西河有一种厉害的虎头鱼,一不小心,它就会咬掉你的指头。我们还讨论了世界各地的户外活动,他年轻时经常打猎,所以这是他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我们到他书房里去喝咖啡。这间书房四壁全是书籍和奖杯、银盾,又宽敞,又整洁,又舒适。我当时就下定决心:等我办完这件大事,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也要搞这么一间书房。喝完咖啡,杯盘撤走之后,我们点上了雪茄。我的主人双腿横搭在椅子一边的扶手上,舒服地躺着,吩咐我开始讲述我自己的经历。

“我这一切都是照哈里信中的指示做的,”他说,“他说我能得到的回报是,你将告诉我一些令人兴奋的故事。我现在洗耳恭听,汉内先生。”

我注意到他称呼我的真名,心中一怔。

我开始从头讲起。我讲了我在伦敦时的百无聊赖,我那晚回家在门口碰见斯卡德,他急切求助的情形。我把斯卡德后来告诉我的,所有关于卡洛里德斯和外交部茶会的事,一一告诉了他。听到这里,他撮起了嘴唇,发出了轻轻的笑声。

然后我讲到斯卡德的被杀,他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接着他又听我讲了送奶工的事,我在加洛韦荒原地区的亡命,以及我在小旅馆里破译斯卡德笔记的情形。

“笔记都在你手上?”他急切地问。见我从口袋里掏出那小本子,他才舒了一口气。

我没讲那些笔记的内容。接下来我讲了与哈里爵士的会面,以及在会议厅里的演讲。听到这里,他放声大笑了起来。

“哈里讲了些废话,是不是?我想一定是的!他倒是个挺好的年轻人,只怪他那白痴一样的叔叔给他灌了满脑袋的垃圾。好了,继续讲,汉内先生。”

我那天装做养路工的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要我仔细地讲了汽车里那两个家伙的样子。一边听,一边似乎在记忆中搜寻这两个人。听到乔普利那个白痴在我手里倒了霉,他又开心地笑了出来。

但再听我讲到荒原农舍中的那个老绅士时,他的神情又严肃了起来。他又要我仔细讲那个人的每一个特点。

“温和,秃顶,眼睑像鸟儿一样盖住眼睛……听上去像只凶险的乌鹫!他把你从警察手里救下来以后,你却炸掉了他的老巢!哈,你干得真带劲,真漂亮!棒!”

到这儿,我讲完了我的历险记。他缓缓起身,立在壁炉边的地毯上,俯视着我。

“你现在不必怕警察了,”他说,“你在这里可以完全放心,他们不会再抓你了。”

“太棒了,苏格兰场!”我欢呼道,“他们抓住凶手了吗?”

“没有。不过两个礼拜前他们就已把你从嫌犯名单中删去了。”

“为什么呢?”我惊讶地问。

“主要是因为我收到了斯卡德的一封信。我了解斯卡德的情况,他曾经为我办过几件事。这个人,一半是天才,一半是怪才,但绝对诚实。糟糕的是他有一种喜欢单干的毛病,这使得几乎所有的特工组织都没法用他。对他这样一个有特殊才能的人,这实在是太可惜了。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从不畏惧,绝不退缩。我五月三十一日收到了他的一封信。”

“可那时他已经死了一个星期了。”

“信是二十三日写好寄出的。他当时显然没料到他很快会死。他的信通常要一个星期才能到我手中,总是先寄到西班牙,又绕到纽卡斯尔,然后才回到我这里。他有一种偏执,你知道,总要千方百计地掩藏自己行踪。”

“信里说了什么?”我探问。

“没有什么。只说他遇到了危险,在一位好朋友处躲了起来。还说六月十五日前我还会收到他的来信。他没告诉我地址,只说他住在波特兰大厦附近。我认为他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你开脱,以免有什么事情发生时把你牵连进去。我收到信后就去了苏格兰场,仔细检阅了审案记录,确定你就是他信中所说的那位朋友。我们对你的情况又作了调查,汉内先生,证明你是位令人敬佩的人。我想我理解你躲起来的动机,不仅是躲避警方,还有另一拨人。直到收到哈里的信后,我便猜到了其余的情形,所以这一星期来我一直在等候你。”

你可以想见,听到他这番话我多么高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又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我现在不再需要提防我自己国家的执法机构,只需集中全力对付邪恶的敌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你那个小笔记本吧。”瓦尔特爵士说。

我们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看完笔记。我解释了密码的解法,他立刻就明白了。他在几个地方订正了我的解读,但总体上说,我破译得相当正确。读到末尾时,他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严肃,一言不发地坐了许久。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说,”最后他说道,“在有一点上斯卡德说对了,就是后天要举行高级军事会议。可这消息怎么会泄露出去呢?这一点本身就够糟糕的了。至于其他的东西,什么战争啦,什么“黑石头”阴谋集团啦,听上去简直像是天方夜谭,狂想而已。说实在的,我对斯卡德的判断能力有点怀疑。他的毛病就是过于想入非非,他那种艺术家的气质,总想把故事编得比上帝的安排还高明。他还有许多古怪的偏见,譬如说,一提起犹太人,一提起金融界巨头,他就恼火,就反感。”

“还有什么‘黑石头’, ”他用德文重复了一遍这个词,“‘黑石头’,简直就是廉价小说中的情节嘛。关于卡洛里德斯的种种说法,更是站不住脚的。我恰好知道一点关于这位可敬的卡洛里德斯,他一切都好,肯定会比你我活得都更长久。全欧洲没有哪一个国家想要他死。何况,他近来对柏林和维也纳极尽讨好之能事,惹得我的上司很不满意。不!斯卡德想得太离谱了。坦白地说,汉内,我不相信他说的这部分内容。的确有人在搞见不得阳光的勾当,斯卡德对此挖掘得太过火了,因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但我敢保证,这些勾当不过是些普通的间谍活动而已。某个欧洲强国搞间谍活动成瘾,其手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是按件付钱的,所以下面的喽啰们不会只盯在一两件凶杀事件上,他们也要收集我们的海军布防情报,为他们的海事部门编辑资料。这不过是收集资料,备而不用,如此而已。”

这时管家走了进来,“伦敦来的长途电话,瓦尔特爵士。是伊斯先生来的,他要你亲自接听。”

我的主人走出去听电话。

五分钟后,他走回来,面色苍白,“我向斯卡德的在天之灵道歉,”他说,“今晚七点多,卡洛里德斯被暗杀了。”

(本章完)

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
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四章 激进派的候选人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七章 垂竿等候的钓鱼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二章 送奶工上路了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六章 秃顶的收藏家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一章 一个死了的人第三章 爱好文学的小旅店主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第五章 戴眼镜的养路工第八章 “黑石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