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挖坑自埋

楼云一等和离书发出去,就后悔了。

他赶紧着就要出楚州城,去西大营把八百里加急追回来。

然而他还没有出城,西大营里的季青辰就已经决定去金国中都一趟。

她和赵端宁说起时,只提了要走海路去青州,看看她家的海船有没有损失。

顺便说服杨妙真。

赵端宁正想试探王世强对他这个官家还有几分的忠心,她保证一定安全后,就直接答应了。

王世强听到这个风声后,并没有阻止。

“国夫人收到楚州来的加急军情了?”

王世强笑问着。

楼云公器私用,用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急报送来的明显赌气的和离书。

虽然是直接送到了季青辰的帐子里,但王世强身为本营的统军镇抚,很容易就了解到了内容是什么。

他觉得一切进行顺利。

季青辰没有什么反应,收了离婚证塞到了衣箱子里面,再没有多看。

眼前的要事,仅是修复和赵端宁的关系了。

“什么时候回来?”

送她出营时,王世强轻声问着季青辰,“我去接你。”

“不劳王副相了。”

她想讥讽一句王夫人还在楚州城等着见他,但再一想,毕竟是没出声。

官家要回驾京城的消息传出去,现在快近开春时节。

战败逃散的宋官都向西大营聚集过来。

北方天寒雪厚,他们都是南方人,四处躲藏没有冻饿而死就算是命大。

外面立新帝的传闻,他们大半到了西大营才听说。

赵端宁心情自然越来赵好。

而他身边的那些中书舍人、知制诰,甚至内阁子女官范夫人的眼里。她和楼云的分手都被看成了是官家回驾之前的策谋安排。

他们不知道她刚拿到了和离书。

但他们从赵端宁与她对答的只字片语里,早已经认定:

谢皇后和陈王太妃——阎淑妃的意见不合,端仪国夫人和楼相公想必也要分道扬镳了。

多的是人暗中议论,季、楼两人毕竟还是夷人出身。

还没有到抄家问罪的地步,怎么就能如此不顾伦常?

季氏自可以别府另居,楼相公也可以另纳美妾聊解寂寞,夫妻岂可轻易和离?

远不及王夫人楼氏那样出身书香。谨守两姓之礼。

至于王副相。商家庶子你和他讲伦常,他听得懂吗?别以为大家不知道那大选试是怎么回事。

“我去接你。”

黄河渡口上,王世强坚持着。微微而笑。

现在他和季青辰都是孤家寡人,没有婚配的男女了。

“以前我们就说好过,等我从大宋回来,就接你到明州老宅拜见父母大人。然后去京城新宅里成亲的。”

……

金兵从楚州解围而去,也已经二月里了。

赵端宁御驾来到了徐州城。

“王副相。”

楼云在徐州城下和王世强打招呼时。那一脸的假笑让赵端宁看到了都觉得瘆人。

开春前,楼云去过西大营一趟,季青辰已经离开。

他知道,因为心里一直不服气当初妻子撇开他和陈文昌订亲的事。他这回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坑了。

陈文昌在徐州城外受了伤,被一处道观的女道士救去藏了起来,根本没能赶去西大营。

王世强却是算准了他会后悔。抢在他来之前就打发了季青辰离开西大营。

“楼相公。”

王世强拱手答礼。

他见着楼云,也不见得有多顺眼。楼云可是他前妻的旧情人,将来妻室的前夫。

眼见得楼云和王世强之间剑拨弩张,赵端宁只能出面打了个圆场,道:

“徐州此次大胜,正是两位卿家合力之功。”

他本来接受了贾似道的提议,趁着楼云、王世强、端仪国夫人三角恋的时候,顺水推舟让王世强和楼云两人相争的。

但王世强很听话的让国夫人离了营,又主动献策,领军夹击了徐州金兵,夺回了徐州城。

赵端宁觉得,只要他权谋制衡的手腕足够,王世强毕竟还是和他一条心的。

如果不是王世强夺回徐州城,打通运河通路,他这一次北伐惨败就真是一事无成了。

他回京城,还要从大散关去西南,走长江水路才能到楚州。

那真是颜面无存。

“国夫人的二弟辰龙,可在?”

赵端宁在徐州城召见季辰龙,而贾似道又极力举荐季辰龙出任徐州制置使。

季青辰听到这个消息时,难免叹了口气。

她和李墨兰说起道:

“贾似道逼反了山东军,二郎为了守徐州城杀了李全,贾似道保了他就是保自己了。”

她坐船从金国中都回来了。

船上除了李墨兰,她还带着瓦娘子,海船停靠在了青州港口。

春夏之交的海面湛蓝,波翻浪卷。

青州军尽管知道这位季娘子的二弟杀了李全,还是让她的海船靠了岸。

“不许她进城!”

有李全的旧部如此严令。

要不是季氏货栈和黄氏货栈仍然控制着海上的粮道。季青辰并不怀疑,青州军会一把火烧了季氏货栈,把她烧个死无全尸。

只不过,第二天城门还是对她敞开,季青辰坐了车直接进了杨妙真的府中。

杨妙真快要生了。

因为连番大变,她的胎位不正。

“请禀告杨娘子,我依约带了医婆来了。”

兵败之前,杨妙真写信来时,就曾央着季青辰在宫里请一两位擅长接生的医婆去青州。

她怀着李全的孩子。

李全很盼着这孩子是个儿子,是他的嫡子。

季青辰那时就和李墨兰说好,让她回去中都通知瓦娘子。

她会亲自去接她。

“季夫人。”

杨妙真脸色苍白地躺在了围屏床上,高高鼓起的肚子里是李全的遗腹子。

“你放心,这是我在唐坊时的随身妈妈。她三十年来的医术了,在坊里每年都少不了接生十来个孩子。前两年还在大宋宫里接生过陈王殿下。元妃娘娘李氏听闻她的名声,重金请她去了中都。如今李娘娘的葛王殿下也快一岁了。”

这样的介绍之下,她又确实是从金国过来的,杨妙真脸色好了一些。

瓦娘子走到哪里都是眼里没人的傲慢模样。

对着青州这乡下地方的接生婆,她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但她毕竟就是有真能耐。

连着二十七天每隔两个时辰的按摩和针灸后,杨家自己请来的名医一诊脉,连忙道喜。

胎位移动了,孩子的头开始转向产道口了。

杨妙真还要一个月就要生产,不仅是季青辰松了口气,杨妙真身边的心腹,还有守在府里的李、杨两氏族亲们都放了些心。

“这位是孙道长。”

杨妙真也没有食言,她为季青辰引见了坐镇在青州的全真教太初观主。

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里唯一的女道士,孙不二。

青州城里,不仅是李全的旧部,杨妙真的族亲、全真教的分坛,还有原来山东十八寨的旧部,都等着杨妙真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不论男女,至少能让各家的人马继续名正言顺地合在一处。

是儿子就更好。

最要紧母子平安。(未完待续)

314 开城出降055 世易时移059 楚歌山鬼346 养兄为子283 夫妻重逢235 残月私语138 绝断退亲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225 相安无事203 寻梅吃醋284 私奔真情368 脱困回家234 渐渐成人113 粉墙花树219 契丹婚事259 以妻告夫055 世易时移281 逃亡路上353 伤心太过267 不再娶妻192 不可强求220 笑语生疑176 孤单一人145 文昌书信243 老婆争功338 妻妾不分109 坊学教本068 睁眼世界124 顺之则昌156 意外相逢352 孤单一人210 赶人出城362 两家议亲(下)293 休妻另娶(下)177 小小心愿276 无心失礼081 啼笑姻缘(中)160 似是旧爱158 楼云教女369 临别寄语(上)269 两宫相争054 落地生根097 恍然而悟098 嫁妆箱子345 小小蛮夷241 吃饭娶亲190 将计就计325 夫妻仳离305 母虎相争073 物尽其用094 出嫁招婿345 小小蛮夷349 碉寨同行098 嫁妆箱子363 大喜之日191 眼障心障099 对面相逢274 鸳梦重温061 国使来信160 似是旧爱327 并骑而逃268 官家病危289 妒夫嘴脸222 宴无好宴145 文昌书信165 婚后安排365 婚后婚前097 恍然而悟080 啼笑姻缘(上)067 国使登岸065 公子文昌093 三年不出149 我心已定215 儿时旧事341 寂寞难耐100 一屋同檐086 在水一方(下)235 残月私语224 旧日相好225 相安无事103 鼓影心声244 情深情浅229 回转楚州336 道观情缘071 火中化灰156 意外相逢303 两家寻仇288 夷寨初恋078 阴差阳错(中)362 两家议亲(下)157 另订婚事109 坊学教本215 儿时旧事097 恍然而悟167 情之所至126 不远不近161 聘礼之争179 病中相会195 往复迟疑311 皇城宫变
314 开城出降055 世易时移059 楚歌山鬼346 养兄为子283 夫妻重逢235 残月私语138 绝断退亲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225 相安无事203 寻梅吃醋284 私奔真情368 脱困回家234 渐渐成人113 粉墙花树219 契丹婚事259 以妻告夫055 世易时移281 逃亡路上353 伤心太过267 不再娶妻192 不可强求220 笑语生疑176 孤单一人145 文昌书信243 老婆争功338 妻妾不分109 坊学教本068 睁眼世界124 顺之则昌156 意外相逢352 孤单一人210 赶人出城362 两家议亲(下)293 休妻另娶(下)177 小小心愿276 无心失礼081 啼笑姻缘(中)160 似是旧爱158 楼云教女369 临别寄语(上)269 两宫相争054 落地生根097 恍然而悟098 嫁妆箱子345 小小蛮夷241 吃饭娶亲190 将计就计325 夫妻仳离305 母虎相争073 物尽其用094 出嫁招婿345 小小蛮夷349 碉寨同行098 嫁妆箱子363 大喜之日191 眼障心障099 对面相逢274 鸳梦重温061 国使来信160 似是旧爱327 并骑而逃268 官家病危289 妒夫嘴脸222 宴无好宴145 文昌书信165 婚后安排365 婚后婚前097 恍然而悟080 啼笑姻缘(上)067 国使登岸065 公子文昌093 三年不出149 我心已定215 儿时旧事341 寂寞难耐100 一屋同檐086 在水一方(下)235 残月私语224 旧日相好225 相安无事103 鼓影心声244 情深情浅229 回转楚州336 道观情缘071 火中化灰156 意外相逢303 两家寻仇288 夷寨初恋078 阴差阳错(中)362 两家议亲(下)157 另订婚事109 坊学教本215 儿时旧事097 恍然而悟167 情之所至126 不远不近161 聘礼之争179 病中相会195 往复迟疑311 皇城宫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