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赶人出城

“来人!”

楼云在书房里一直忙到了深夜。

他把身边的家将们指使得蹿上跳下,把军衙门里的公文旧案翻了个底朝天。

他总算翻出了关于山东海运的历朝记录。

然后,他失望了。

这条海路在秦汉时就有记载。

从太仓出发,沿着江苏、山东的沿海州县北上。

隋唐时为了攻打高丽和渤海国,这条海船甚至还运粮送到过辽东一带的港口。

“大人,季坊主应该是和东海女真做交易时,打听到了这条海路。”

张学礼也被请了过来帮忙。

因为负责安排送到山东的粮食,所以他对此兴趣极大。

“这条路确实可以用。”

楼云看着公文上记载的海势地形和日期,仔细盘算了许久,还是叹了口气,

“送粮给李全他们是足够了,但这旧文书上记载,因为沿途浅滩太多,船行很慢,再加上季风影响。来回一次就要八个月。”

在他的频频叹息中,张学礼知道,他是可惜这条海船不能在战时运军粮。

兵贵神速,粮草运得太慢就接济不上。

“大人何不去和季坊主再问问?八个月的运期如此长,她做起生意来,赚回来的钱还不够她在太仓买的荒地本钱呢。”

……

季青辰坐车到了如意坊之前,自然就已经把李全和杨妙真的底细打听得一清二楚。

劳四娘如今也到了她身边,她本来是旧京城开封附近的匠户人家,也曾听说过山东青州的女匪首杨妙真。

“大娘子。”

劳四娘倒没把李全当回事,反倒是警惕了起来,她在马车上就提醒着季青辰。

“听说这李全过几天还要去拜见三郎。许娘子少不了要和这位杨夫人交结一二。匪人寨子里都是没有规矩的,许娘子要是学了杨夫人的行止作派……”

季青辰这几日何尝没有想过这个事情。

她虽然没有住季府,不掺合弟弟和弟媳的事,但经了劳四娘的嘴,不想知道她还是知道。

她到如意坊前下了车,提裙上楼时,才叹了口气道:

“我已经和淑卿说过了。她不愿意成亲。我是一定帮她的。但她要是成了婚。到了楚州,再想要和三郎和离我是帮不了她的。她也得想想,她如今也是九品的诰命夫人。她要是和离。兴盛船帮里的人不提,唐坊里迁到楚州来的男女以后怎么和本地人家说亲?”

这几年过去,明州城的季蕊娘都十三岁快满十四岁了。

她们那一辈小儿女的婚事马上就要开始准备了。

楚州是边州,民风朴实。规矩不多,平民小儿女手牵手在街上走也不时可以看到。

但夫妻和离这样的事情毕竟叫人侧目。

否则她季青辰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金国送佛舍利。她是为了什么?

这固然是空明大师的遗愿,是替官家卖命去见季辰龙。

但她那退亲的事,不经过这样的风险,谁又会愿意相信她是为了向高僧尽孝心?

她还托了谢皇后。等她回来后,就要在西湖灵隐寺里办一场盛大佛会。

她会把空明大师让她带回大宋的梵经原本,全都献出来。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后手。足以让京城的众多高僧都与她结交,她才敢那样断绝地和陈文昌退亲。

京城里的旧家大族。书香门第里都有族人与高僧往来。

清贵文人里多的是佛、道、儒三者同修的雅士。

经由他们的嘴,用佛学里的孝道来洗刷她退亲的流言菲语,已经足够。

坊里别的孩子不提,季蕊娘能嫁给什么人家,和她季青辰的名声关系太大了。

她总不至于让季蕊娘和小韩大人家里的小舅子结亲吧?

“她和三郎要是过不下去。她要和离我不拦她。但她也不是当初的小姑娘了,是她自己非要成亲的。怎么把事情摆平她得自己想办法。我不能出面领她回京城,她六个哥哥哪一个又会让她回娘家?”

劳四娘不过是探她的口风,听她没有袒护许淑卿的意思,顿时就在她身边附耳道:

“大娘子,我看许娘子和飞云社的社主,关系太近了些……”

季青辰此时已经缓步上了三楼,看到了打开的包厢格门。

格门里走出的人影,是向她迎出来的楼云。

她各种思绪不定,见得楼云的笑脸,也不禁心中欢喜。

“淑卿和迟社主能有什么事?”

她侧目看向劳四娘。

她见过迟冀北后暗中打听清楚,她并不觉得迟冀北是敢如此乱来的人。

他是地头蛇,在楚州的亲朋戚友之多只要他们一口一口吐沫,都能淹死他。

“并没有什么事,我只是有些担心……”

劳四娘虽然是这样说,她心里就犯了疑。

劳四娘前些日子是和季妈妈一起在住在季府里的。

脚步声响,楼云走近过来,低语着道:

“怎么了?”

她知道这当口不能说这些,笑着摇了摇头。

楼云便悄声叮嘱了她一句,道:

“有我在,你的粮价一丝不让,李全他也不敢如何的。”

她瞥过了门后李全、杨妙真的夫妻身影,笑着瞅了楼云一眼。

她这里减一些粮价,楼云手上就可以少送一些平价粮给山东义军。

他当然还是盼着这笔生意谈成的。

她便小声道:

“我减一分价。你帮我把迟冀北赶出山阳城,过两年再让他回来。”

“……”

楼云不知她怎么突然提起这事,顿时瞠了目,拿不定应该说什么才好。

他完全没听说这小子干什么坏事惹到了她。

“青娘,这件事……”

他连忙要劝说,季青辰就笑着向包厢去了,客气笑道:

“李大人,杨夫人。有劳久候了——”

*年前,李全经由楼云那一回潜入金境招安,他就受封了宋官的军职。

这几年也升到了从六品京东路青州团练使。

至于杨妙真,她还是正六品,比李全的官大。

这是接了她父亲杨安儿的青州招讨使正职。

“季东主说笑了,都是楼兄弟帮衬着我,否则我哪里能在我家娘子面前抬得起头来?”

李全哈哈大笑着。

虽然觉得官位不能吃,但李全并不是个全无野心的人。

楼云这回帮他讨了一个从五品的武官虚职,让他比老婆高了一阶,他当然还是高兴的。(未完待续)

142 鹤立鸡群238 绝无此事334 挖坑自埋340 一场夫妻258 奸情真像069 深夜潜行368 脱困回家342 金宫之变077 阴差阳错(上)179 病中相会313 传位诏书294 情变之前107 坊学书院204 路遇奸-夫314 开城出降095 宋法蕃法192 不可强求245 死梦重现341 寂寞难耐366 爱恨之间333 夫妻翻脸305 母虎相争228 金阁大火099 对面相逢270 私奔旧事307 巡回演讲139 哭诉一场328 久别重逢296 家庭暴力130 岳父大人056 明心自见109 坊学教本180 女子用心092 县主婚事069 深夜潜行288 夷寨初恋124 顺之则昌121 皇后太后092 县主婚事357 奉旨入宫134 改嫁为妾095 宋法蕃法116 京城租妾155 弟弟前程270 私奔旧事351 曾经喜欢265 七夕情爱198 不可偏心259 以妻告夫313 传位诏书242 群雌争先332 措不及防370 临别寄语(下)078 阴差阳错(中)061 国使来信126 不远不近175 冷落生气166 早知私情189 偏爱之心230 同船一夜(上)317 逐妾出府(上)293 休妻另娶(下)366 爱恨之间239 亲事在即186 欲拒还迎174 正统之争225 相安无事312 宫门劝降169 说穿旧情362 两家议亲(下)271 同姓旧恋129 心腹爱妾350 只求安心316 打击报复(下)363 大喜之日222 宴无好宴246 海路军功129 心腹爱妾155 弟弟前程167 情之所至297 纳妾之请324 和离争吵224 旧日相好118 终归是错299 安心之家281 逃亡路上251 二次退亲141 不期而遇097 恍然而悟270 私奔旧事310 临别嘱托054 落地生根219 契丹婚事307 巡回演讲198 不可偏心288 夷寨初恋066 家宅家事084 溯流而上(下)069 深夜潜行299 安心之家
142 鹤立鸡群238 绝无此事334 挖坑自埋340 一场夫妻258 奸情真像069 深夜潜行368 脱困回家342 金宫之变077 阴差阳错(上)179 病中相会313 传位诏书294 情变之前107 坊学书院204 路遇奸-夫314 开城出降095 宋法蕃法192 不可强求245 死梦重现341 寂寞难耐366 爱恨之间333 夫妻翻脸305 母虎相争228 金阁大火099 对面相逢270 私奔旧事307 巡回演讲139 哭诉一场328 久别重逢296 家庭暴力130 岳父大人056 明心自见109 坊学教本180 女子用心092 县主婚事069 深夜潜行288 夷寨初恋124 顺之则昌121 皇后太后092 县主婚事357 奉旨入宫134 改嫁为妾095 宋法蕃法116 京城租妾155 弟弟前程270 私奔旧事351 曾经喜欢265 七夕情爱198 不可偏心259 以妻告夫313 传位诏书242 群雌争先332 措不及防370 临别寄语(下)078 阴差阳错(中)061 国使来信126 不远不近175 冷落生气166 早知私情189 偏爱之心230 同船一夜(上)317 逐妾出府(上)293 休妻另娶(下)366 爱恨之间239 亲事在即186 欲拒还迎174 正统之争225 相安无事312 宫门劝降169 说穿旧情362 两家议亲(下)271 同姓旧恋129 心腹爱妾350 只求安心316 打击报复(下)363 大喜之日222 宴无好宴246 海路军功129 心腹爱妾155 弟弟前程167 情之所至297 纳妾之请324 和离争吵224 旧日相好118 终归是错299 安心之家281 逃亡路上251 二次退亲141 不期而遇097 恍然而悟270 私奔旧事310 临别嘱托054 落地生根219 契丹婚事307 巡回演讲198 不可偏心288 夷寨初恋066 家宅家事084 溯流而上(下)069 深夜潜行299 安心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