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这一次咏善半点没留情,直把咏棋做得晕过去才算。

痛快酣畅发泄了少年血性,掀开一边被角悄悄一看,自己也不禁倒抽口凉气,咏棋雪白的身子上多了几处青紫伤痕,不用说也是自己刚才兴奋起来掐的,满以为控制着手劲,没想到如此严重。

褥子上的双腿微开,大腿根部一塌糊涂,黏着罪证般的体液,秘处红肿肿的看着可怜,心疼是心疼,偏偏又让人血脉贲张,下腹一阵发热。

咏善赶紧别过眼,穿了一条亵裤,披着外套下床。

不免懊恼。

这样不知轻重,本末倒置,从来不是他的做事风格。明明知道他病着,还咬伤了嘴,怎么居然真的硬做到了最后?

他责备着自己,到桌子边取了炉上的热水,端了盆子毛巾过来给晕过去的咏棋擦洗。

这位殿下伺候别人的经验不多,手脚却极麻利,心思也多,一边怕棉被掀开太久冷着哥哥,一边又怕动作太大把哥哥惊醒,还担心胳膊不留神往后赠,会把水打翻,小心翼翼一番功夫做下来,把咏棋擦洗好了,自己却出了一身冷汗。

端着半凉的水放回桌上,一晃眼,瞥见咏临悄悄把头探出棉被。

咏善走过去,瞅着咏临屁股的地方,隔着棉被用力一拍,压低声音道:“小毛孩,敢偷看大人?”

咏临把被子往身外一扯,坐起来哂道:“你比我大多少?我是小毛孩,你倒是大人了?”

“小声点。”咏善做个手势,忽然极诚恳地朝咏临笑了一笑,“多谢了。”

咏临朝另一边床上看了看,鼻子皱了皱,无奈地放低音量,“先说好,这种事只此一次。我的哥啊,你们这做的叫什么事嘛?光顾着自己高兴就好了,不用管我的死活?一个牢房里又哭又闹的,我又不是聋子。”发了两句牢骚,忽然觉得自己越说越尴尬,闭上嘴瞪着咏善,隔了一会儿,讪讪的问:“他怎么了?”

“晕过去了。”咏善眉头一拧,很快慢慢松开,缓缓道:“哥哥身子比先前还不如,也不知道这段日子到底出了什么事。按理说,丽妃是他母亲,无论如何也会护住他的,怎么不在我眼前几天,就虚弱成这样?”

咏临哼道:“你不知道的事,我怎么可能知道?陈太医不哼不哈的,问什么都不给个明白话;图东也是小角色,谁问得出来他在外面被谁欺负了?说不定是咏升。或者是因为害了你,他心里内疚,心魔一起,百病缠身。”

两人正低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外面一声扯着喉咙的高喊从牢门外飙着闪进来,“这算什么罪?我不信!滚开!放开我!我要见父皇!父皇!”犹自狂吼不断。

咏临咦了一声,跳下床凑到牢门处,贴在门上听了半晌,露出个古怪笑容,“这声音听起来怎么……好热!哈!”

他举起手在牢房上匡匡匡匡一轮乱敲,吆喝道:“有人没有?外面有人没有?”

咏善暗怪他鲁莽,不过已经来不及阻止,赶紧回到咏棋身边,把厚厚的棉被掖好,又在他耳边放两个小软枕,以免被吵醒。

自从炎帝对两位关在内惩院的皇子下了恩旨,咏善咏临的待遇一日好过一日,为了预备召唤,还在门外安排了一个低等杂役值班。

咏临一叫,牢房立即就开了,钻进来一个杂役,垂手问:“殿下有什么吩咐?”

咏临坐回炉子旁,搓着手,大模大样地问:“外面刚刚有人大吵大叫的,怎么回事啊?”

“回殿下,是咏升殿下。皇上刚刚下旨,把咏升殿下暂押内惩院……”

“好家伙!”咏临一跃而起,哈哈大笑,“我就说是他,真是大快人心!”转头对咏善拍着手道:“哥哥,这也算造化吧,恐怕要青史留书了。一代圣君,四个儿子通通都丢内惩院里来了,真真千古佳话。喂,快把你们的头儿孟奇叫过来,告诉他,咏临殿下请他把咏升安置过来,我们四兄弟聚一聚,也算团圆。我可很想念这位五弟呢!”最后一句是对那杂役说的。

十指攥拳,松了又紧,关节发出不怀好意的格拉格拉声。

“咏临是说着玩的,你别当真,下去吧。”咏善一挥手,把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杂役遣退,看着他关上门,才对咏临道:“我知道你前阵子受了咏升的气,恨不得一拳还一拳。不过大家都是兄弟,又都落难到这里,还要窝里斗,算什么好汉?怎么说也是皇子,给点风度让人瞅瞅。”

咏临一腔高兴,被咏善泼了一盆冷水,顿时悻然,哼一声道:“我没有哥哥你这么如海度量!别忘了,要不是有个宣鸿音拦着,他早一铁杖打断你的脊梁了,什么时候想过我们是兄弟手足?”

咏善知道再接下去说,只会又是拌嘴,索性抿一下唇,低头帮未醒来的咏棋顺额角的细发,反正咏临性子直心肠软,大不了嘴上发一通火。

果然,咏临嘟嘟囔囔了一会儿,就闷声不吭了。

他又耐不住一个人憋着,在屋里来回踱了几个圈,忍不住主动和咏善开口,“哥哥,你说父皇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好端端的,把我们关进来,这还说得过去,毕竟牵连了一个御史谋害大案,可接着又把咏棋哥哥关进来,罪也定得蹊跷。现在轮到咏升了,他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不过也不该犯什么大罪吧?把四个儿子都关内惩院,父皇到底想干什么?他是不是太老了?”

“闭嘴,”咏善沉下脸,“咏临,你再敢对父皇不敬,小心我不饶你。”

“我说的是实话,父皇难道没有老?天下间,哪里有把自己儿子都往牢狱里送的父皇?”

“这事不好懂,你别问了。”

“你能懂,我就不能懂?有什么不好懂?哥哥,你说啊,说了我就能懂。”

咏善被他缠得烦,又怕他吵醒咏棋,目光蓦地一厉,“圣人不仁,你懂不懂?”

咏临一愣,怪老实的摇头,“不懂。”

咏善本来想发火的,反而被他惹得莞尔一笑,伸手抚着他后脑勺道:“等我们出去了,再慢慢教你。你呀,就坏在不肯用功读书。”

其实,咏善一听杂役说被关进来的是咏升,已经对炎帝的计划心里有数。

要开始料理咏升身边的人了。

炎帝雷霆手段,却真是用心良苦,明面上是打压咏升,又何尝不是先把咏升丢在内惩院保护起来,免得他越陷越深。先狠狠弹压,挫败他的妄想,从此以后修心养性,才能安享天命。

到了晚上,咏棋也幽幽醒来,咏善那一轮如狼似虎的侵犯,让他双腿依然不断打颤,脸色也很苍白。咏善心里愧疚,亲自伺候穿衣,还打算继续喂饭。

咏棋见咏临偷偷瞅他,知道原因,困窘得无地自容,如果还躺在床上让咏善喂饭,只会更加尴尬,再三坚持要下床在桌边吃饭。

咏善拗不过他,只好道:“随哥哥了,不过既然能下床了,今晚一定要多吃点才行。”贴着他脸颊低声道:“要是吃得不够,我可是会惩罚哥哥的。”

想到咏善以往的“惩罚”,咏棋脸上闪过一抹羞涩。

从前明明只有惧怕痛恨,现在回忆起来,却暗香四溢,旖旎得令人熏熏欲醉。

杂役们把热菜热饭端上来,一一摆好,三兄弟共一个桌子坐下。

“小子们真懂事,送来的酒货色越来越好了。”

咏临天性豁达,虽然不甘心咏棋偷信害咏善,但看见咏棋瘦骨伶仃,又和咏善好上了,今天疼得直叫唤也用身体抚慰了他咏善哥哥一顿,不由心软。

再说,毕竟从前和咏棋是好兄弟,自己生了咏棋这么多天的气也够了。

他索性把过去事一笔抹掉,端起酒倒了三杯,“来,咏棋哥哥,咏善哥哥,我们三个干了这一杯,从前的事,我也下想说了,反正吃最大亏的不是我。别怕,酒温过的,不冰。我先饮为敬。”一仰头,咕噜灌了自己一杯。

咏棋进入内惩院后,就已经察觉咏临对他带了怨恨。

他从小就最疼爱这个弟弟,现在不但连累咏善,连咏临也一起连累了,自己又确实做了对下起他们兄弟的事,一直在咏临面前抬不起头,每次被咏临拿眼睛瞪着,心里刀割似的难受。

今天和咏善做了那事,更加没脸面对咏临,早准备了被咏临冷嘲热讽,没想到咏临一端杯,却说出如此贴心的一番话,咏棋眼眶顿时一热,不肯让咏善拦着,自己举了杯道:“这一杯是一定要干的。”

咏临烈酒下肚,也颇有一笑泯恩仇的良好自我感觉,顿时豪气大发,点头道:“好!喝了这杯,我也和咏善哥哥一样,就是那一句,我们兄弟,谁也不欠谁的了。”

咏棋正仰头喝了半杯,猛地一呛,咳得脸脖紫红。

咏善赶紧帮他抚胸拍背,和他说,“哥哥慢点,早叫了你不要喝酒。”一边冷冷瞪了捅娄子的咏临一眼,沉沉笑道:“好啊,你倒真的竖起耳朵听了全程?”

咏临张大了嘴,呆了片刻,蓦然哈哈大笑,直认不讳,“大家在一个屋里嘛,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在,棉被都盖头上了,声音还是要往我耳朵里钻,我有什么法子?”

他说得这样明白,两个哥哥都一愣,回心一想,也对,做了都做了,明知道他在一旁的,何必还要硬装正经。

见咏棋不好意思地一笑,咏善才总算放下心,敲了咏临一个爆栗,坐下给咏棋布菜。

这么一闹,尴尬的气氛反而去了八九分,咏棋被咏临纠缠着又喝了小半杯,脸颊晶莹中透出粉红,偶尔瞅隔壁的咏善一眼,乌黑眸子又大又亮,目光柔和,连冰都能被他瞅化了。咏善开始还怕他对着咏临就把自己搁在一边,一直暗中警惕,发现咏棋不时悄悄瞅自己:心里才安定下来,浑身舒泰,越发意气风发。

一桌酒菜,在谈笑中去了大半,连咏棋也不知不觉吃了不少。

“等着吧,父皇这几天就会把我们放出去。”

咏善听他说得太笃定,故意捉弄他,一笑道:“你懂父皇的心思?”

“饶了我吧哥哥,什么圣人不仁,我当然不懂。王太传说的那些书,我听着就想瞌睡,亏你们还津津有味的。就当我空想,想象一下过几天会被放出去好不好?”咏临一边嚼着一块鹿肉,一边大剌剌道:“如果放出去,我要干什么好呢?哦,首先拆了咏升的住处,把他的珍宝都砸个稀巴烂……”

“咏临。”

“知道了!要有度量嘛!过过嘴瘾都不行么?那好,我说个正经的。”咏临低头思忖了一会儿,露出一点正经神色,“等我出去,先好好陪母亲几天。进来这阵子,恐怕她要担心坏了,前阵子她要我在淑妃宫陪她,不要到处捣乱,我还和她斗气来着,现在想起来,自己真是不孝。”叹了一口气。

他这么一说,勾动他人情肠。

咏善本来就担心炎帝对淑妃动手,自己枉自当了,对这件事一直没能想出办法,照炎帝说的,若新皇和咏棋纠结不断,丽妃和淑妃隐伏在后宫,党羽众多,盘根错节,居然真的是个死结,非折损人命不能解决。

但要是连亲生母亲都保不住,自己当皇帝又有什么意思?

咏棋想起丽妃,心肺扯痛,脊背又冒出一股寒气。

好好的一顿饭,被咏临一句罕见的正经孝顺话打坏了气氛,咏善和咏棋不知不觉都停了筷,沉默不语。

咏临不知道两个哥哥想的东西远远超出自己想象,奇道:“怎么都不说话了?别这样啊!我虽然贪玩,也是有孝心的。偶尔说这么一句有情意的,不夸我也罢了,还活像见鬼了似的。对了,听说丽妃也从冷宫里放出来了,前一阵子不是住到殿里头了吗?我看咏善哥哥出去,丽妃八成要从殿挪出来,父皇大概会重开丽妃宫吧。咏棋哥哥,你是和丽妃一块住,还是依旧和咏善哥哥一块?”

咏棋正忆起那段被丽妃日日灌药,不见天日的日子,闻言猛地一颤,失声道:“我不要和她一块!”声音尖锐激动。

咏善吃了一惊,身子朝咏棋那边靠过去,“哥哥怎么了?就这么怕和我一块?”抓着咏棋的手一握,汗涔涔,冷得像冰块一样。

“不是……”咏棋反握着咏善的手,仿佛怕被咏善甩开似的。片刻冷静了一点,声音也不像刚才那样激动,慢慢抬起头,带着央求的意思小声道:“我不要和母亲一块,要是出去,我想住在殿……”

咏棋一向孝顺,这样异常的请求,绝不合他的性子。

咏善疑心顿起,脸上扯起一抹令人安心的从容微笑,徐徐道:“哥哥想和我一块,我求之不得。不过就算搬过来,也可以常去丽妃宫请安,毕竟那是你母亲……”

看见咏棋低着脸,只管摇头,咏善更加笃定其中有蹊跷,顺着绕了一圈,转道:“丽妃在宫里对哥哥做什么事了?”

咏棋身子僵了一下,半晌,把头晃了晃,平板地道:“母亲对我很好。”

咏善还想问,却被一阵牢房门打开的铁锁匡当声打断了。

房门推开,首先进来图东和两个杂役,入门朝三位皇子匆匆行礼,立即退到门边,垂手低头站在一旁,后面跟着主管内惩院的孟奇。

孟奇也不是主客,他是扶着一个手里托着一轴明黄卷于的官员缓缓走进来的。

三人一见来人,都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站起来。

咏善素来高傲,此刻见到这苍苍白发,却不禁一阵激动,走前两步,按捺着叫了一声,“太傅。”

王景桥身穿朝廷一品大员正装,满脸严肃刻板,混浊的眼珠往咏善身上一扫,掠过一丝慈爱欣慰,转眼就隐没了,咳嗽一声道:“圣旨到,请三位殿下接旨。”

三人忙都出座跪下,静等宣旨。

王景桥站定了,展开明黄绫子包封的圣旨念道:“传,大皇子咏棋,至体仁宫面圣。钦此。”

这圣旨总共就那么十几个字,太傅年老,念得瓮声瓮气,中间还加几个断句,慢吞吞地念完了,好一会儿,下面三个皇子才怔然,知道除了要咏棋见驾,竟再没有别的旨意。

咏棋道:“儿臣遵旨。”叩头谢恩,动作虽然慢,倒透出一股从容,像一直等待的事终于临头了,反而没想象中的惧怕。

咏善和咏临电光石火间对个眼神,都有些凛然,一起拖着膝前行两步,道:“太傅,我也要求见父皇。”

咏临仰着头看着王景桥,加了一句,“反正太傅也要带咏棋哥哥去复旨,刚好,把我们带上。”

王景桥低头打量他们一眼,语气毫无起伏,只道:“面君有面君的规矩,两位殿下是皇子,自然很清楚,天家君臣父子一体,皇上既是两位殿下的父皇,也是两位殿下的君主,不是说见就见的。这样吧,老臣会转达两位殿下的请求,等皇上定夺。”说罢,目光转到咏棋身上,低声道:“咏棋殿下,皇上正等着,请吧。”

咏棋从地上站起来,腿脚无力,膝盖软软的,视野也有些摇晃。他怕咏善担忧,咬着牙勉强站稳了,朝两个弟弟露出一个微笑,“没想到父皇还念着我,这是好事。”迈步要走。

“哥哥!”咏善抢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臂,欲言又止。他回头看看一脸高深莫测的太傅,又看看一脸懵懂不解的咏临,关系到咏棋,竟有些不知所措,只管抓着咏棋的手臂不放,倒像抓着玩具不肯放手的孩子。

王景桥见这不是办法,劝道:“,让咏棋殿下去吧,这是圣旨,就算是,也不可不遵圣旨。”他叹了一口气,走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道:“殿下,你这股气,要沉到最后啊。”

咏善目光霍地一跳,转头盯着王景桥,像要把他看透了。

良久,长长舒出一口气。

“哥哥过来一步说话。”他抓着咏棋的手,把他带到牢房一角,审视他一番,低声道:“哥哥答应我,见到父皇,不管他问什么,都照我说的四个字办,知道吗?”

咏棋目光往王景桥处幽幽一晃,问咏善,“哪四个字?”

咏善把嘴靠过去,附耳道:“一字不言。”

头移回来,凝神看着咏棋,问:“记住了?”

“嗯。”咏棋点点头。

咏棋跟着王景桥,前后围了十六名体仁宫侍卫,说是护卫,其实就是监视。

从内惩院到体仁宫,夜里寒风阵阵,穿过大半个皇宫,又在殿外等吴才通报,冷得直打哆嗦。

好不容易吴才奉旨叫进,咏棋奉旨,独自进殿,一跨入门就被迎面的热气熏得脑子懵懂,身上骤寒骤热,难受得直蹙眉,好一会儿视线不再摇晃,才看清楚炎帝拥被坐在正前方的龙床上,早就看着他了,慌忙跪下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咏棋。”

“在。”

炎帝的声音并不高,带着一点病人的虚弱,但不疾不徐,不怒自威的温和,“你跪过来点,朕有话问你。”

咏棋挪着沉重的膝盖靠前,跪到炎帝床边,低着头,嗫嚅道:“父皇……父皇要问儿臣什么?”

“回宫后,你是不是在内惩院里,擅自求人帮你给丽妃传递信件?”

咏棋没想到炎帝会先问这个,默默一怔,脑海里闪过咏善说的“一字不言”四字,却随即要摆脱这个念头似的摇了摇头。

炎帝问:“怎么?没有这事?”

“不,有的。”咏棋深吸一口气,满殿的炉火热气,熏得肺里滚烫,他沉了沉声,忽然大着胆子抬起头,直视着自己的父亲,“儿臣在内惩院,确实曾经私下传递信件,不过那是因为挂念母亲,写的请安信,里面并没有违禁的字句,请父皇明察。”

“信件,只是小事。肤今天召你过来,并不只为了这个。”炎帝不置可否,淡淡道:“内惩院的事,殿的事,肤都有耳闻。朕问你,是不是咏善逼迫你?不要怕,你们两人都是朕的骨血,肤谁也不偏袒。你据实说,朕自然公道处置。是咏善开的头?”

“不是。”

“你再说一次。”

“不是咏善开的头。”

炎帝神色微变,认真打量自己最柔弱的长子,四目相交,竟火石撞击一样进出火花。

咏棋答了上一句,一颗心反而定下来,也不等炎帝再问,一字一字清晰地奏道:“这些事,说出来亵渎圣聪,不过父皇过问,儿臣不敢隐瞒。和咏善的事……是儿臣起的头。儿臣从封地被押回内惩院,满心惶恐,不知如何自救,所以想出这么个见不得人的主意。咏善只有十六岁,年少可欺,又血气方刚……”

头上瞬间死寂一般。

咏棋料想炎帝震怒在即,不过自己已经豁出去了,也不在乎凌迟还是活剐,这一刻心里清明,竟事事想得周到,口齿也异常伶俐,又道:“这事开了头,咏善一时也被我这哥哥骗住了,替儿臣说了好话,把儿臣带到殿反省。可这位本来是儿臣的,咏善虽然对儿臣极好,儿臣心里还是不自在,嫉恨难当下,趁咏善不留神,从他密格里偷了恭无悔的信,烧掉了泄愤。父皇明鉴,恭无悔的信是儿臣烧的,儿臣亲眼看过那信,上面明白写了,咏善到天牢是训诫教导恭无悔,并没有半点加害的意思。”

他顿了顿,还加了一番话,“听见咏善被关进内惩院,儿臣开始还高兴了一阵,所以在殿住的那阵子,一直默不作声,不曾向父皇自首。本来满心以为除了咏善,父皇会重新爱重儿臣。没料到父皇一道旨意,把儿臣关进内惩院,现在又召来问话,可见父皇烛照千里,对内情已经洞若观火。事到如今,儿臣不说也不行了,勾引咏善,偷信烧信,隐匿实情不报,都是儿臣一人之罪。父皇,儿臣不孝通天,亵渎人伦,白白受了父皇母亲教诲,求父皇判儿臣以极刑,以昭雪无辜!”伏在地上不再作声,只有剧颤双肩表达出心中的激动。

偌大体仁宫,霎时一点声息也没有。

九五之尊的雷霆之怒,却不见踪迹。

咏棋伏在地上,半晌,才听见上方沉沉一声叹息。

“一篇假文章,破绽处处。”炎帝语气平静得令人难以置信,仿佛嚼了一嘴黄连,满满的苦涩。

“父皇?”

“咏棋,朕问你,你怎么知道咏善手上有恭无悔的亲笔信?”

“儿臣……偷偷搜咏善密格的时候无意中找到的。”

“那又怎么会知道恭无悔的信要紧呢?这么多东西不偷,只挑这一件偷?”

“儿臣不知道这个是否要紧,要全偷怕咏善发现,原先只是打算随意偷一件,烧了泄愤,没想到鬼使神差,真的偷了一件关系咏善性命的。”

炎帝不冷不热地一笑,“那你告诉朕,在内惩院里帮你私下传递书信的人是谁?”

果然姜是老的辣,这一针戳在死穴上,咏棋除死无大碍,却被这问题弄得浑身一僵。

“你身在内惩院,总不能自己去送信。送信人必定会有名字,说,是谁?”

咏棋深深垂着脸,摇了摇头。

炎帝低声道:“朕知道,你是不愿答了。”

仰头,长叹一声。

老迈的眼睛里闪着幽幽黯淡光芒,语调竟然比先前温和了些,问道:“那日,肤亲自去殿看望你,你躺在床上,话都不能说。你这身子一向不好,但也不致于一回来就病得不能开口,这是怎么回事?”

咏棋心里一震,不敢犹豫,答道:“儿臣真的病了,儿臣没用,这身子骨比不上几位弟弟,一到冬天就全身乏力,喉咙干涩。”

“和丽妃无关?她没有从中插手,不许你向朕坦陈内情?”

“父皇!”咏棋大呼一声,伏地颤声道:“母亲对儿臣之疼爱,人人皆知。儿臣生病,母亲衣不解带日夜守护在旁。儿臣身负数罪,死不足惜,但父皇这样无端猜疑母亲,母亲实在无辜!”

炎帝没有被咏棋的痛呼撼动,脸上仍是悲喜参半,良久,道:“咏棋。”

“儿臣……在。”

“今天,你告诉了朕很多内情。朕投桃报李,也告诉你一些内情。”炎帝挪动身子,让自己坐得更端正一点,俯视着脚下的长子,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咏善在内惩院,受了几次刑,却还是一字不答。”

脚下匍匐的身躯,骤然颤动。

“你弟弟他,一口咬定,从来就没有什么恭无悔的亲笔信。”

咏棋起初咬牙忍着,听了这句,心肺仿佛被人从中间撕开一般,两手死死扣在床前铺着的厚毯上,放声痛哭起来。

咏善!

咏善!

那种搅碎心肠的痛苦无法形容,连魂魄都一起化成滚烫的白雾,瞬间散到四面八方,不复存在。

脑海里浮起咏善的笑脸时,世上再没有别人,没有父皇,没有母亲,也没有咏临。

咏棋肝肠寸断。

他不明白自己凭什么得到咏善的珍视,不明白为什么老天把他安排在这样一个位置,塞给他一段幸福,又让他亲手摔碎,看着它活生生在眼前四分五裂。

喉咙发腥,猛一下狂咳出来,看着点点猩红溅在面前绣着如意百蝠的厚毯上。

他没理会沿着嘴角蜿蜒的鲜血,十指接地,死死挠着,仿佛就靠着这么一点力量支撑身体,断断续续道:“求父皇……赐……赐死儿臣……”

一句话未说完,眼前骤然发黑,栽倒在地上。

“咏棋!”撕心裂肺的尖叫传来。

丽妃从殿后帘子里冲出来,满头青丝短短数日白了半数,凌乱得令人惊诧,冲到御床前,跪下把晕过去的咏棋抱在怀里,“咏棋!咏棋!母亲在这里,你醒醒啊,孩子!”

见怀里咏棋昏死过去,嘴角鲜血尚未凝固,缓缓往下淌,又心疼又愤恨,一时连帝王之威都不畏惧了,抬头恨恨看着坐在床上静静目睹这一切的炎帝,哀痛道:“皇上好狠的心!虎毒尚且不食子,咏棋毕竟是皇上的亲骨肉,你真要生生逼死他吗?”

帘后追出几个内侍。他们是奉命看住丽妃,让她老实待在后面听炎帝和咏棋对答的,没想到丽妃情急之下力气骤大,被她挣脱出来。看见丽妃已经跑到炎帝床前,内侍们赶紧跪下请罪。

“他能不死吗?”炎帝挥挥手,叫内侍们退下,目光移到丽妃脸上,顿时一沉,“就算此刻不死,妳也听见了,按他刚才认下的罪,日后也要处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上这样圣明,一个半大的孩子说谎,您会看不出来?”丽妃一句顶回去。

炎帝紧闭着唇,一言不发。

丽妃被他深沉的目光盯得浑身一寒,积威之下,不自禁低下头。

她也是聪明人,连续遇上变故,咏棋无端被再次关入内惩院,自己又被囚禁在殿,加上今夜临时召见,在帘后听炎帝一番话,已经猜到炎帝是要把宫里祸患一一料理干净。

暴雨将至,避无可避。

天下有谁能抗得过昭昭皇权?

只片刻,丽妃就已想明白。

炎帝对一切早洞若观火,意在请君入瓮。

要偿罪,不过一死而已!

她恋恋不舍地看着怀里咏棋俊俏年轻的脸颊,用力咬着下唇,让自己更清醒一点,抬起头,破釜沉舟似的道:“臣妾跟随皇上近二十年,还有什么看不透的?不要再逼咏棋,臣妾全招了就是。恭无悔的信,是臣妾逼咏棋偷的,就连恭无悔,也是臣妾联络从前旧故,在天牢里毒杀的,不但臣妾,连谨妃娘家人也牵连在里头。皇上如要细问,如何联络,哪些人送毒,哪些人下手,臣妾立即默写出来。孽是臣妾造的,臣妾一人承担。只求皇上一件事,咏棋天性单纯,善良懦弱,他确实没有害人,求皇上……求你这父皇放过他吧!”

她放下咏棋,忽然扑到炎帝脚下,抱着炎帝双腿大哭。

炎帝一阵感伤。

天下人都觉得当皇帝好,人人扑到皇帝脚下,只求皇帝一颔首,一开恩,就是雨过天晴,春暖花开。

谁知道九五之尊,是个荆棘丛中,从来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脚下的丽妃,和淑妃同一年入宫,当年第一眼,就在这体仁宫外的大广场上。

斜云髻,石榴裙,回眸一笑,就是二十年夫妻。

现在,人未老,容颜不再,两鬓已白。

老一代已快到头,儿子们,却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炎帝回过神,发现自己的手已搁在丽妃长发上,正像当年一样,缓缓爱抚。

“妳做的事,已不可赦。但皇家还要脸面,朕不能将妳正法。”炎帝轻轻托起丽妃的脸,叹道:“等朕百年之后,妳就一道陪朕走吧。妳若有这份赎罪之心,朕就保我们的儿子一世平安。”

这是明白的要丽妃殉葬了。

丽妃一震,立即又平静下来。

她认了如此大罪,横竖逃不过一死,殉葬是最体面的了,缓缓点了点头,默了默,低声问:“皇上打算如何发落淑妃?”

炎帝一阵失望。

早猜到丽妃会有这么一问,但丽妃未开口前,仍残留一丝希望,但愿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宫里的旧事恩怨可以多少放开点。

听丽妃终究还是开了这个口,老皇帝满腔悲意涌上喉头,默默叹息。

沉凝半晌,才痛苦地道:“妳和淑妃,看来是要同生共死了。”

当着丽妃的面,招殿外的吴才进来,“吴才,你立即去淑妃宫,向淑妃宣旨。”

炎帝顿了顿,想到这事不能留之笔墨,只能口传,闭了一会儿眼,才张开眼睛,一字一顿道:“宣朕的口谕,朕百年之后,丽妃和淑妃都要殉葬。”

吴才万万没想到半夜宣旨,居然是传这等要命的口谕,吓得浑身一软,扑腾跪在地上。

头顶上继续传来炎帝冷淡无情的声音,“你见到淑妃,告诉她,想要咏善平安登基,她这个母亲就要有取舍。母死,子留;母留,子死。让她自己挑吧。”

吴才犹在地上哆嗦。

“还有一番话,每个字都记清楚了,代肤转给淑妃听。”炎帝抚着胸口,剧咳一阵,半日才喘过气来,慢慢道:“不要怪朕狠心。朕也是人,也知道二仅夫妻百日恩,不是不怜爱自己的妃子。无奈肤就这么几个伶仃骨血,不能冒这个险,在朕百年之后,又让人糟蹋掉一个两个。有淑妃在,容不下咏棋,也容不下咏升。后宫的祸患,肤要一并带下黄泉。”

说到后面,字字铿锵,眼中却已满盈泪光。

炎帝强忍着,往外一挥手,“去,快去宣!”

吴才淌着泪从地上爬起来,擦着眼角退出殿门。

外面寒风趁着他开门瞬间,呼地闯进来,在空荡荡的殿中四处冲撞,带起一股凄凉呜咽。

炎帝说完了口谕,遣走吴才,转眼间变得似乎苍老了十年,怔坐了一会儿,回过头,看着脚下瘫坐的丽妃,惨笑道:“妳满意了吧?”

丽妃目睹炎帝宣旨,赐淑妃一同殉葬,本该心满意足,此刻却脑子一片空白,只有心一寸一寸寒得快结冰,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抖着声道:“皇上……”

炎帝止住她,叹道:“别说了,什么都别说了。来人!”

唤来内侍,指着地上的咏棋道:“把咏棋送回内惩院,叫陈炎翔给他看看,要好生看顾,不要再落下病根了。”

两名内侍应了一声,走过去小心翼翼抱起咏棋。

“还有,和内惩院的孟奇说一声,朕把咏升关进内惩院,是教训一下他不知天高地厚,要孟奇办事精细点,不要虐待。咏升虽然有过错,但如果折损在内惩院里,朕要他孟奇填命。”炎帝说完,摇头叹了一声,“人人都说朕的儿子们中咏临最顽劣,哪是这么回事?知子莫若父。咏棋咏善违逆人伦,让朕难堪;咏升窥视帝位,让朕悲痛。只有咏临,看似任性惹祸,其实最让人省心,他那点子过错算什么?都说朕偏爱宠溺,唉,一群瞎子。”

第十三章 第四章 第十五章 第30章 第二十一章 文案第九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六章 第39章 第十八章 第16章 第44章 第八章 第38章 第十九章 第37章 第40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20章 上第十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文案第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34章 第十一章 第34章 第36章 第十三章 第34章 第15章 第三十五章 第30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第38章 第二章 第二十章 第26章 第15章 第二十七章 第35章 第20章 上第二十五章 第36章 第二十三章 第四章 第十九章 第41章 文案第十七章 第43章 第八章 第33章 第31章 第30章 文案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二章 第38章 第十八章 第20章 上第32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三章 第七章 第20章 上第39章 第八章 第十九章 第38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 第八章 第八章 第十四章 第39章 第二十五章 第16章 第十七章 第20章 下第二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15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十三章 第四章 第十五章 第30章 第二十一章 文案第九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六章 第39章 第十八章 第16章 第44章 第八章 第38章 第十九章 第37章 第40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20章 上第十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文案第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34章 第十一章 第34章 第36章 第十三章 第34章 第15章 第三十五章 第30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第38章 第二章 第二十章 第26章 第15章 第二十七章 第35章 第20章 上第二十五章 第36章 第二十三章 第四章 第十九章 第41章 文案第十七章 第43章 第八章 第33章 第31章 第30章 文案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二章 第38章 第十八章 第20章 上第32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三章 第七章 第20章 上第39章 第八章 第十九章 第38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 第八章 第八章 第十四章 第39章 第二十五章 第16章 第十七章 第20章 下第二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15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