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咏善在前朝花了半天功夫,和大臣们周旋,下午又到体仁宫向父皇请安。

原以为会像前几次那样,被侍卫们挡在廊下吹西北风,不料只站了一会儿,就有人来宣旨,召太子见驾。

咏善无端地心里一凛。

他自己也明白,自从上次御前对答后,明显失爱于父皇。

这在位多年,如今缠绵病的皇帝,一向对儿女情长显得不屑一顾,要为帝皇,必须先有帝皇应有的铁血心肠。

咏善,也许犯了炎帝这方面的忌讳。

他跟着内侍进到宫内。

里头的地龙烧得比前次更热,进门就让身穿厚裘的咏善出了一身大汗。

咏善不由皱眉,想不到父皇已经虚弱到如此地步。

“儿臣给父皇请安。”

炎帝似乎一直不曾下过床,半躺着,腰靠在紫金方枕上,脸几乎和那紫金枕的颜色差不多,只多了一份病人特有的青气。

炎帝把咏善叫起来,神采不足却仍留着几分犀利的视线,缓缓打量着儿子,

“好不容易病好点了,才有精神召你来见。太子,最近都忙些什么?”

咏善恭谨答道:“遵父皇嘱咐,除了辅看六部的奏章外,也常听太傅讲课。”

“嗯。”炎帝缓缓点头,“王景桥的老庄,讲得不错。”

“是,儿子受益良多。”

两人干巴巴地说了两句,都沉默下来。

虽然亲如父子,却仿佛彼此间隔着一层捅不穿的硬壳,气氛变得压抑。

良久,炎帝面无表情地问:“上次,故事未说完,太子就走了。这一次,太子要听下去吗?”

咏善蓦然一震。

他聪敏机灵,怎可能听不出炎帝的口气。

太子殿的事,父皇早已洞若观火,现在是给他最后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若想保住自己,唯一的办法就只有立即向炎帝保证和咏棋切断联系,舍弃咏棋。

但这样一来,即使自己能逃过一劫,咏棋却势必背上厚颜无耻囧囧储君的大罪,哪里还有活路?

咏善心中发冷,目光却非常坚定,想了片刻,跪了下来,沉声道:“父皇,这故事的结尾,儿子不想听。”

炎帝脸色微变,缓了缓,哑然失笑,“你这算是要朕闭嘴了?”目光极为严厉。

咏善半分也不犹豫,居然顶了上去,“儿子君前无礼,任凭父皇处罚。”伏在地上,纹丝不动,硬挺得像钢铸般。

头顶上又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朕知道了。”一会儿,炎帝的声音传进耳膜,“太子。”

“在。”

“你下去吧。”

咏善朝炎帝磕了头,站起来,静静侧着身退出去。

炎帝看着儿子离开,那深邃的黑瞳里藏着谁也看不透的东西,深得无边,冷冷的,让人心里渗着寒气。

眼看着高大挺拔的背影在门外一闪,转到再也望不见的地方去了,他才长长吁了一口气,低声道:“你们都出来吧。”

殿后的垂帘伸出,走出两个人来。

一个是善讲老庄的太傅王景桥,另一个,却是炎帝极信任的老太医陈润同。

炎帝免了两人的礼,要他们坐到床前的两个绣墩上,问:“太子的话,你们都听到了?”

两人都相当沉默,老脸上的皱纹每一条都显得沉重,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炎帝叹道:“他今天来,竟是向我这个当父亲的摊牌的。为了这件事,朕这个太子,别说太子之位,恐怕是连xing命都不顾了。他难道就不怕朕一狠心,真要了他们这两个逆子的命?”冷哼一声,目中厉色忽现。

王景桥见皇帝动怒,站起来道:“皇上请听老臣一言。”

老态龙钟地朝炎帝作了一揖,才徐徐道:“宫廷内藏污纳垢,向出世人所料。两位殿下的事,确有不妥,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国家大政,稳定为主。老臣听见外头传言,近日咏升殿下频频和外官联络,还几次暗中到其舅家中,谨妃的兄弟也多次在朝中妄言,这都不是小事。请皇上三思。”

“你是他的太傅,师生之谊,自然护着他。”炎帝把视线投向陈太医,“爱卿怎么不说话?”

陈太医垂头想了想,站起来,磕了一个头,答道:“这是陛下家务事,臣不敢妄言。如何处置,只陛下一人能断。”

“你这是推托之言了。”炎帝说了一句,却不如何恼怒,思索片刻,脸上显出疲倦,轻轻挥手道:“下去吧。唉,这两个孩子,唉,朕的皇子们啊。”

咏善回到太子殿,心情沉重。

常得富从里头赶出来迎接,见面就禀报,“殿下要小的送到咏升殿下那的东西,小的都派人送去了,咏升殿下当时不在,说是出宫去了,谨妃娘娘看了东西,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殿下心细。”

咏善没理会他,把马鞭丢给侍从,径自往殿里走,习惯xing地就绕到了咏棋住的房门处,又忽然剎住步子。

常得富跟在后头,见他站住了,偷瞧他脸色。

这太子也真是的。

不是疼得咏棋殿下如珠如宝吗?怎么一时变了心意,又给信物让咏临殿下把人带走?

现在恐怕是反悔了。

猜到太子殿下心里一定不怎么痛快,常得富小心起来,轻声道:“今天咏临殿下来了,小的本来想拦住的,可他拿着殿下给的信物,说殿下答应了让他把咏棋殿下带走。”

咏善闷了一会儿,才问:“已经走了?”

“是,咏临殿下来后,和咏棋殿下说了两句,两人立即就走了。”

咏善轻轻“哦”了一声,轻轻道:“走了好。”对常得富吩咐道:“你忙自己的事去吧,别让人打扰我。”

“那咏棋殿下……”

咏善不耐烦了,沉下脸,“咏棋的事,以后不许你啰嗦。”

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刚才还云淡风轻,现在脸一黑,把常得富唬得噤若寒蝉,赶紧告退识趣地囧囧的活去了。

咏善打发了常得富,缓缓迈入房中。

咏棋当然不在。

他左右看看,只觉得不舍,想到不久前咏棋还住在这屋子里,物物处处都有他的痕迹。

打开柜子瞅了瞅,里面都是满满的。

咏棋去得那样迫不及待,自己寻来送他的,哄他高兴的东西,一样也没带走。

未免也太无情了。

咏善虽然感叹,却生不出一丝怨恨,在房中东抚一下,西摸一下,深觉得这里头什么都可亲可爱,却又孤单得可怜。

如今,只有自己陪着这些东西了。

他独自在房中走了一圈,最后在床边坐下,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

可咏棋已经跟着咏临走了,那些曾经围绕过咏棋的空气,也剩得不多了,终会散去的。

留下住。

咏善心底一阵一阵发凉。

他也不觉得太难受,这样的感觉,他很早就体会过了,只是没今日这样强烈。天下虽大,可有谁会喜欢自己这样冰冷无情的人?

咏棋?

咏棋确实是他亲口承诺放走的,但即使走了,怎么连封信笺都不留,连样念记的东西都不带上?

咏善感觉着胸膛里缓缓翻腾着冰做的泥浆,那东西似乎把一切都捣烂了,冷冷地堵在那讥讽着。

他曾经以为那哥哥对他有一点什么的。

其实,什么也没有。

走得痛快。

咏善独坐在房中,忽然发出一声苦笑。

走得好,免得也被拖累了。

他今日斗胆妄为,虽没有立即招致惩罚,却不可能没有后果。

父皇是何等厉害角色,他太明白了。

若是废黜,会用什么借口呢?

咏善冷静地思索。

处理奏章,他向来都秉承旨意,不在职权范围内,绝不轻易插手,应该不会有足以加罪的差错。

结交大臣,更是无比小心,不该说的话,从不敢多说一句,太子不该结交的外臣,也谨慎地拒绝接触。

唯一让父皇无法接受的,就是和咏棋的事。

但家丑不能外扬,就算父皇震怒,兄弟**这个罪名,也是绝上不了台面的。

否则,皇帝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咏善想了想,无法得到答案,索xing不再烦恼。

反正该来的,总会来的。

他站起来,走到墙那头的大檀木柜子里,取出一幅字卷,在书桌上平铺开来。

上面笔迹端庄中正,正是咏棋写的“圣人不仁”四字。

咏善沉沉凝视那字,一会儿,唇角逸出一丝温柔到极点的微笑,低声道:“哥哥,你到底还是留了此一东西给我。”

抚着那字卷,小心翼翼的,仿佛抚着咏棋细嫩的肌肤一般。

痴看了那四个字,任凭时间从身旁无声无息的滑过。

咏棋从冷宫出来,一头栽入咏临怀里,晕死过去,顿时把咏临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当时大雪覆地,冷宫门前连个避寒的地方都没有,也顾不上叫人召太医,抱着咏棋就直奔太医院。

到了太医院,急得连门都一脚踹了,进院就嚷:“来人!快来人!”

正当班轮值的太医们全在厢房里烤火闲聊,当即全丢下瓜果杂物出来,一看咏棋纸样的脸色,都不敢怠慢。

毕竟是一位皇子,死在这里,保不定众人都要被牵连。

当即命小侍们抬的抬,搬的搬,把咏棋安置到房里,提药箱,断脉案,乱忙了一阵,才由一个老资格的黄太医过来,对咏临禀报,“咏棋殿下脉沉无力,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阳虚气陷,又有脏腑yin盛阳虚之征……”

咏临急得跺脚,指着太医鼻子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和我背药经,痛快点说,我哥哥到底怎么了?”

“嗯,咏棋殿下身子骨向来赢弱,该是受了风寒,另又有思虑过度郁结于心,所以一时气血不畅……”

“得了!那就是风寒了?药方呢?开了没有?”

太医把写好的药方递过来,咏临对这些也不精通,大概扫了一眼,递给专门司职太医院煎药的小侍,“去煎,快,快!”

忽然想起一事,又道:“对了,我还有一个补身子的方子,写出来给你,也帮我熬好。”拿起太医写了药方后剩下的笔纸,潦潦草草把从淑妃那听来的药方抄了一下,拿着问黄太医,“你是内行,帮我瞧瞧,这是不是个补身子的良方?”

他是太子胞弟,又被炎帝宠爱,这种小事太医院当然配合。

黄太医捧着药方,瞇起老花眼逐行看了,上面朱砂、羌活、紫贝草都是寻常药材,确实对人有补益之效,只是也不算什么高明秘方。

黄太医在宫里混久了,当然不会当面说这方子效用寻常,得罪咏临,皱着老脸轻笑道:“是个温和补益的上方,常用能使人体质好转。”

咏临再无疑虑,放心道:“这方子是我用来给咏棋哥哥调理身子的,从今天开始,太医院每天熬好派人送到我那去。”

当即抓药、煎药、喂药,又一阵忙活,咏棋也醒了。

咏临见咏棋醒了,总算放心,又嫌太医院没有地龙,太冷了,命人把加厚的暖轿取来。

本想带咏棋去母亲宫中,但想起咏善分手前说过,必须把咏棋带到咏临自己的地方,咏临不想节外生枝,便改了想法。

不去淑妃宫,改去安逸阁。

那是他当皇子时在宫中的住处,虽然炎帝已经把他封了江中王,安逸阁还暂替他保留着。

咏临这次回来,多时都暂住在淑妃那里陪伴母亲,反而没怎么回安逸阁。

现在把咏棋接来,咏临又上上下下忙碌一番,命人把地龙燃上,又要人将自己卧房清扫干净。

一切妥当后,咏临亲自把咏棋小心翼翼地抱到房里,放在特意加了两层厚棉垫的床上,松了咏棋颈上的如意扣,帮他掖好被子,低头看着他,露出个大笑脸,

“咏棋哥哥,现在你总算平安了。”

想到好不容易把咏棋救出魔掌,连他这粗神经的人心里也十分感慨。

一时舍不得走,坐在床边有一句没一句逗咏棋说话。

一会儿问:“哥哥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爬过的那棵大松树吗?昨天雪大,松树质脆,居然压折了小半枝干。”

一会儿又问:二丽妃在里头好不好?过两天我们兄弟一起去见父皇,给丽妃求个情,要是能放出来,那岂不大好?”

不管他说什么,咏棋都像没听见似的。

睁着又清又冷的一双晶眸,也不知他到底看着哪里,眸中一圈一圈涟漪,只管默然不语轻漾开去,水色迷离。

看似哀伤若泣,仔细一看,却一滴眼泪也没有。

咏临心里嘀咕,哥哥也不知是因为知悉咏善对他下药,心情悲愤,还是安全后,才开始害怕在太子殿中曾受的囚禁折磨。

他知道咏棋敏感纤细,也不敢直接问咏棋怎么了,更不敢提咏善的名字,在一旁装傻扮混,只盼咏棋别再想那些混账事。

喋喋不休呱噪大半天,咏临口水都说干了,咏棋还是一点声响也没有,要不是瞧他睁着眼睛,还以为他睡着了。

咏临对他却极有耐心,仍然笑嘻嘻的,“天都暗下来了,哥哥肚子饿吗?我可饿坏了,叫人传饭好不好?”

正要传饭,内侍从外面进来禀报,“太医院送药来了,说是殿下要他们按方子熬的补药,一日三次,饭前饮的。”

咏临一拍额头,“哎呀,差点忘了呢。快点端进来。”

今日在太医院已经实时熬煮了一碗,喂给咏棋,这是按方熬制的第二碗。

汤药送进来,咏临怕内侍笨手笨脚,自己亲自拿了药碗,扶咏棋坐起。

他见咏棋今非昔比,沉默得吓人,不敢再提囧囧的事,只说,“哥哥喝药吧,等身子好了,我带你打雪仗去。”

咏棋自从知晓咏善下药一事,又在丽妃面前烧了恭无悔的信,只觉得心田像被人从底下剐了大半,装什么进去,全漏得一点不剩,都是空空的。

天下事竟像再和他没有任何干系,连自己的xing命也不过河间浮萍,无足轻重,喝药不喝药,都没什么大不了。

但他xing情温和仁善,见咏临百般照顾体贴,不忍拂他的意。

药碗被咏临端着送到嘴边,他便张开唇,慢慢地,全喝了下去。

咏善独在房中,默默过了二仅,次日还是如常梳洗更衣,用了早饭,按惯例出门到体仁宫给炎帝问候请安。

常得富恭送到殿门外,咏善上了马,刚要离开,却发现体仁宫的内侍头子吴才正踩着雪,在几个小内侍随同下踏雪走来。

咏善心里一冷,连忙下马。

果然,吴才是传旨来的,也没像寻常一样和咏善寒暄两句,脸刻板得好像木头似的,见了咏善,干巴巴道:“皇上有旨。”

众人都在雪里跪下。

吴才捧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日偶有不适,极思静。众皇子大臣,恩免每日常例请安,以减接见之繁。有事可让咏升代奏。钦此。”

咏善磕头谢恩,接了圣旨,站起来,笑道:“辛苦了。这旨意是独传给我的?还是各位皇子都有一份?”

吴才不敢直视他精明的双眸,低头掩饰道:“小的听命办事,领了圣旨就来了,到于别的……小的就不知道了。”

以咏善的聪明,怎会听不出里面的意思。

他垂下眼去盯着地上积雪,觉得五脏六腑比那踏在脚底的雪还冷。

免去每日请安问候,又说有事让咏升代奏,现在自己这个太子,竟连见皇帝一面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他双手拢在长长厚厚的毡毛袖简中,十指指骨不听使唤地猛一阵颤抖,可眨眼又冷静下来,吸了一口冬天寒透心的冷空气,轻叹道:“希望皇天保佑,父皇身体早点痊愈。”

转头命常得富取钱来赏给传旨的几个内侍。

吴才得了赏钱,道了一声谢,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咏善也不必去请安了,转回太子殿。常得富也瞧出不对劲来了,缩着脖子跟在咏善后面伺候,脸上赘肉一个劲乱抖,大气也不敢出。

咏善到了书房,对他道:“去,到前面把新到的奏折节略取来。”

常得富点点头,双腿却像僵了似的,硬在那里动不了,可怜兮兮地看着咏善。

咏善天生外面就比常人多了一层硬壳似的,虽心乱如麻,面上却收敛得一丝不露,从容得不象话。

见常得富没动,他抬起头扫一眼,“怎么?”

“殿下……”

“有话就说,别碍着我的事。”又低下头去看书。

常得富露出挣扎犹豫的表情。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常得富跟着伺候咏善,咏善风光,他就风光,咏善倒霉,他绝对倒霉,可谓坐上一条船。

这种时候,凡事贴身伺候的人,都会竭尽心力出谋划策,免得自己坐的大船触礁沉默。

常得富平日不掺和这些,现在,似乎不能不关心了。

他站了半天,斗着胆道:“这个圣旨……蹊跷……小的想……殿下要不要请淑妃娘娘过来商量……”

咏善轻轻“咦”了一声,再次抬起头,两颗闪着幽光的眼眸盯着常得富,“蹊跷?父皇的圣旨,你区区一个内侍总管,也敢随便评论?”言辞蓦然冷厉。

常得富吓得几乎趴下,“不敢,小的不敢。”

咏善又一笑,淡淡道:“不该你管的,不要多事。父皇只是下旨要我别去请安,可并没有下旨要我停止处理奏折等事。去吧,把东西取来。”

常得富这才忧心忡忡地去了。

常得富还未回来,又有贵客到了。

书房外廊下传来一阵轻微动静,似乎是匆匆的脚步声和裙襬拖曳在地上的声音。

一把尖尖的嗓子轻声轻气道:“淑妃娘娘驾到。”

咏善把书放下,刚站起来,头戴凤冠,一身瑰丽宫装的淑妃已经踏入书房。

“母亲?”

淑妃双唇紧闭,挥手遣退跟随身边的众宫女内侍,示意咏善把书房的门关上,看着咏善关上门窗返回自己面前,淑妃端丽雍容的俏脸上才露出焦急神色,问:

“皇上竟允许咏升骑马过宫,太子知道吗?

“知道。”

“什么?你已经知道了?”淑妃一愣,眉头拧得更紧,“那你怎么应付?”

咏善沉吟片刻,苦笑着问:“母亲知道吗?父皇刚刚派吴才来太子殿宣旨,要我不必每日去请安问候,若有事情,只需告诉咏升,咏升会代我禀奏父皇。”

淑妃倒抽一口凉气,沉声道:“他……他要废太子吗?不可能,不可能……”不敢相信地摇头,颤栗之极,头上凤钗垂珠互撞敲击,一阵清脆作响。

她在宫廷中待了二十年,什么没见识过,骤闻惊变,略现于颜色,深深喘了几口气后,立即按捺自己的慌张,逼自己冷静下来。

“是因为咏棋?”淑妃低声问。

咏善浅浅一笑,转头直视淑妃,“到了这种境地,母亲还要为这件事责骂我吗?”

淑妃俏脸猛然泛出怒色,想到这确实不是母子翻脸的好时机,收敛了怒意,无奈叹道:“责骂你有何用?如果你怕我责骂,又怎会弄成这样?”

她看看咏善,声音柔和了点,逸出担忧和爱怜,“皇上近日对咏升的宠爱,已经超过对一般皇子的喜爱。咏善,你一定要想想办法。唉,有咏棋的先例在,你自己也知道,被废黜的太子,绝没什么好下场。”

见咏善沉吟不语,淑妃走到儿子面前,压低了声音道:“你父皇身体不好,病情日渐沉重,若万一……”

后面的话,说出来太惊心动魄,她顿了顿,才续道:“孩子,宫里的事情,母亲见得多了,帝位是国家重器,为了这皇位,父子兄弟争得头破血流,兵戎相见并下少见。在沙场上成王败寇,这宫里何尝不是?咏升那小鬼心胸狭窄,稍受重用就已经目中无人,若真被他夺了太子位,我母子还有活路?咏善,你可要快点拿定主意。”

她苦口婆心说了一番,咏善却只是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淑妃又道:“现在外朝之臣,对你多有赞誉,你的太傅王景桥,也是极赞赏你的,他当官数十年,又掌管过科考,门生众多,影响巨大。你两个远房舅舅,前阵子升了官,管着吏部和刑部,你表姨父张回曜也刚当了廷内宿卫大将军,这些都是我们自己人,只要你一句话,能为你抛头颅洒热血。不妨先联络他们,派人密送太子手谕,要他们想法子除了咏升,再筹划如何让你父皇回心转意。否则,有咏升在你父皇身旁一味奉承,大事必然不妙。”

这上面都是淑妃一门辛苦多年,在朝廷中积聚起来的实力。

现在一股脑说出来,内中含意自不必多言。

咏善却还是沉默以对。

淑妃又焦又气,“你这孩子,向来拿得起放得下,做事果断利落,怎么到了这时候,反而成了一团软泥?你还记得前年武亲王谋反案,他可是先帝嫡子,你父皇的亲兄弟,你的亲叔叔,不就是一时犹豫,当断不断,落得个惨死的下场?皇位之争,谁还讲什么亲情?枉你当了太子,却连决断大事的胆子都没有,我实在错看了你!”

咏善这才终于开口,问的却是一个截然不相干的问题,“母亲是什么时候知道父皇允许咏升骑马过宫的?”

“我一知道,立即就来找你了。”淑妃骤然停下,脸上露出惊恐之色,“你是说……”

咏善点头,叹道:“骑马过宫是昨天早上的事,母亲却现在才收到消息。父皇已经开始对付母亲的耳目了。这皇宫,毕竟还是父皇的皇宫啊。”

淑妃脸上血色尽失,冷然道:“但我们也绝不可以坐以待毙。你现在就联络可以联络的可信大臣,希望在事情不可挽回前,先发制人。”

访善摇头。

淑妃奇道:“你都看出来,难道还不敢动手?”

“这是父皇给我排的棋局,我有自己的下法。”咏善淡淡道:“母亲请回吧,太子殿已经不是善地,请不要再来了,也不要让咏临来。”

亲自打开房门,躬身站于门旁。

淑妃站在书房中,惊疑不定的打量着儿子,半晌长叹一声,终于轻移莲步。

经过房门时,她略停了停,从袖中探出柔若无骨的玉手,拉住咏善垂下的手,用力握了一握,低声道:“你那日鞭打咏临,如此无情辣手,母亲已经明白了。”

松了手,一脸凄然地领着守候在远远廊下的宫女等人离开了。

咏善看着母亲远去,眼眶一阵发热,被她握过的掌心仍旧感到温暖。他不想泄漏心中感觉,走出书房,转到后殿回廊处,负手站在阶上,静静凝视着庭院中积起的厚雪,平复心情。

庭院角落处,两个年纪尚小的内侍不知他到了,正偷空拿地上的白雪握小雪球互砸玩耍。

刚好常得富捧着奏折穿廊而来,听见小内侍嬉笑,已经眉头大皱,一抬眼瞧见咏善正站在那里看着,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朝那两个小内侍喝骂道:“这是什么地方,让你们耍着玩的?都给我跪到下厢房去,看我回去剥了你们的皮!”

吼得两个小内侍跪在雪地里直发抖。

咏善出奇的宽厚,“难得这一地白雪,他们玩他们的,何必责骂他们?奏折拿来了,都摆到案上吧。”

等常得富捧着奏折进去,咏善也转回书房。

他虽然失了炎帝宠爱,却仍是名义上的太子,有代批奏折之权。

看了摆在桌案上的大堆奏折,咏善先看上奏者是何人,将递上奏招的人分成两类。

一类是他赏识的能办事的,或直一言敢谏的大臣,还有和母亲一门有关系的,刚才淑妃提及的那此一人,都在其中。

剩下的一类,是普通无深交,又并无发现敏捷能干优点的庸禄臣子。

咏善看着桌上两堆分类的奏折,沉思一会儿,开始逐一批阅。

对一般臣子,按照平日的习惯处置,当夸则夸,当训则训。

对第一类的,能干的臣子等,则无一例外,不管好坏,通通痛斥一番,骂得狗血淋头,言辞之凌厉,是他当太子代批奏折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奏折批好,咏善用了大半天神,略觉疲惫,把笔搁下,拇指按在太阳囧上轻轻揉着。

一抬眼,刚好瞅见房门外人影闪过,好像谁在外面偷偷探头往里面看。

“常得富,”咏善道:“鬼鬼祟祟的干什么?进来。”

外头的果然是常得富,正想进又不敢进,听见咏善说话,赶紧进来,低头站着。

咏善扫他一眼,“抬起头,别耷拉着脑袋。是听到外面什么风声?”

常得富抬眼偷瞅他,吞吞吐吐,“殿下说了,不许我啰嗦的……”

咏善被他弄得不耐烦,骂道:“再这么黏黏糊糊,我……”冷不防地想起昨晚和常得富说的话,猛地一激灵,脸色变了,“是咏棋?”

常得富点点头。

知道是咏棋的消息,咏善从脸色到声音,都倏地冷下来,冻得人发寒,沉声道:“说吧。”

常得富这才凑上来,“小的听说,咏棋殿下病了。”

“病了?”

“听太医院的人说的,咏棋殿下是体弱受寒,再加上忧困郁结伤及肝腑,”常得富压低声禀报,“昨天是咏临殿下亲自抱咏棋殿下去太医院的,把整个太医院都闹翻了,太医们忙了大半个时辰,才把人救醒。”

咏善直瞪着书房角落里摆的青瓷铜器,恍了恍神,半日没说话。

半日,才问:“还在太医院?”

“咏临殿下把他送到安逸阁去了。”

咏善听了,叹道:“咏临这个呆子,总算还有一点脑子,没把咏棋送母亲那边去。”嘴角扯动着,笑得十分苦涩。

他摇头笑了一会儿,沉默下来,英俊的脸好像铁铸似的,让人瞧不出一丝端院。

常得富被这种又冷又绝望的气息压得喘不过气来,潜意识地想逃开,小声探间:“殿下若没有别的吩咐,小的……先下去?”

咏善叫住他,想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了,“现在究竟怎样了?”

“这个……只听说还在每天三顿的吃药。安逸阁里头的事,小的也不清楚。要不小的派个人过去打听一下?”常得富试探着问。

咏善硬生生压住点头的囧囧,摇头道:“不必。”

接着又问:“每天三顿的吃药?什么药,哪个太医开的方子?”

他在咏棋身上罕见的用心,常得富早就知道的。攸关咏棋的事,常得富总比别人打听得细致,现在果然派上用场。

一见咏善问药方,常得富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素笺,展开了递上去,“咏棋殿下的事是黄老太医身边的小学徒丘安说的,小的琢磨着殿下大概会问,把吃什么药也仔细问了,都写在这里头。他说,咏棋殿下现在吃两帖药,一个是黄老太医开的六合去寒煎,一个是咏临殿下说的补身方……”

“胡扯,咏临又不懂药理,他说得出什么补身方?”咏善随口驳了一句,转眼疑心骤起,悚然道:“谁给他的方子?不好!”

下一秒已从椅上猛跳起来,抢出房门。

第33章 第六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5章 下第二十二章 第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32章 第十三章 第五章 文案第30章 第30章 第十九章 第42章 第七章 第二十一章 第15章 第29章 第38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29章 第二十四章 第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27章 第十二章 第30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16章 第29章 第十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三章 第七章 第二十章 第十八章 第40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九章 第42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四章 第44章 第八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第42章 第三十四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30章 第八章 第15章 第三章 第15章 第七章 第33章 文案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四章 第42章 第十八章 第31章 第十七章 第五章 第29章 第38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40章 第27章 第六章 第27章 第十四章 第31章 第二十五章 第三章 第十九章 第32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四章 第十八章 第43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15章
第33章 第六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5章 下第二十二章 第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32章 第十三章 第五章 文案第30章 第30章 第十九章 第42章 第七章 第二十一章 第15章 第29章 第38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29章 第二十四章 第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27章 第十二章 第30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16章 第29章 第十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三章 第七章 第二十章 第十八章 第40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九章 第42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四章 第44章 第八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第42章 第三十四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30章 第八章 第15章 第三章 第15章 第七章 第33章 文案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四章 第42章 第十八章 第31章 第十七章 第五章 第29章 第38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40章 第27章 第六章 第27章 第十四章 第31章 第二十五章 第三章 第十九章 第32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四章 第十八章 第43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