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实业联合

荷兰兴起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荷兰通过股票形式将国内松散的资本进行集中,成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贸活动,这无疑是荷兰真正称霸17世纪世界贸易的原因。``资本的集中使用让荷兰在商贸活动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正是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最后彻底打破西班牙等老牌强国的垄断,并让荷兰最终走向崛起之路。

萧云贵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耐心的向在座的工商总会诸人讲述荷兰崛起的故事,最后萧云贵缓缓说道:“如今的世界已经是强国林立,洋人的各种货品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假如我们这一代人再不奋起直追,那我们将失去崛起的机会,将来百余年间,我们的子孙将只能靠出卖廉价的原料和劳力,换取洋人用廉价原料和劳力生产出来的货品过活。在座各位现在的工厂、作坊也将敌不过洋人廉价货品的冲击而逐渐消亡,从此国内再无实业!”

萧云贵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苏浙等地的民族实业体系在经历苏福新政之后,出现了数年的大发展,这种发展是因为新政策的刺激与政府的扶持,可一个产业体系特别是实业的循环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政策刺激和扶持,她必须要有能够独立面对外来商品的冲击。

经历了数年时间之后,英法等国商贸的政策也有所调整,随着太平军取消内地各种厘金杂税、鼓励工商、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之后,更多廉价的商品开始冲击太平军治下的市场。渐渐的底蕴不厚的弱小国内实业开始陷入了困境。

历史上清朝开办洋务运动之后,满清一些有识的汉人大臣也官办过很多实业,在李鸿章等人主持下兴办了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械局等等。但都因为生产的产品物不美、价不廉,缺乏竞争力,而无法自力更生,于是这些实业没有成为赚钱的机器反而成为李鸿章等人每年都要投大笔银子下去的吃钱机器。

萧云贵在占领上海之后就很注意扶持实业的方式,官办与民办结合,重点扶持民办实业,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也不可能天国政府像李鸿章那样无止境的往里面投钱。比如说军服制作,订单虽然可以交给民办实业,做一套军服需要花费两枚银币。但若是有洋商能花一枚银币就能置办,一次两次天国政府还能咬牙采购本国商品,但若是次数一多,傻子都会知道该选择便宜的商品。

而萧云贵在太平天国施行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扶植起本国的资本实业来。他可不希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开创的局面陷入绝境。而国内民办实业松散且多是各自为战。出路在哪里呢?联合资本,集中资本、技术的优势,或许能够打开一个新局面!所以荷兰那种股份联合式的东印度公司便成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

“如今的世界贸易几乎都被英法等列强垄断,就连美利坚国也受到英国商品的冲击而出现经济危机,我们国内的实业要想接着发展下去,就必须从资本和技术上都实现联合,而联合的最好形式莫过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模式!”萧云贵的语气很平稳,但不啻于在诸人耳边炸响了一枚炸弹。

自古国人就有一种很奇怪的自我保护潜意识。很多技艺都喜欢在自己人内部流传,所谓不传之秘不外传等等。导致很多技艺流失,所以说国人是保守的。如今萧云贵提出的这种联合,让很多商人一时无法接受,一些民间作坊能够支持下去,靠的就是人无我有的不传之秘,这些技术一旦传开就不值钱了。资本联合还好说,技术与专业人才共享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赵朴斋站起身来缓缓将技术联合的担心说了之后,萧云贵没有接口,一旁的陶恩培说道:“赵公不必担忧,最近天国将颁行一部新的法令,名唤《太平天国专利法》,这部法令是参照英美等国的专利法进行制定的,就是为了让独门绝技能有国家法度的保护。今后就算技术联合了,有此法令保护,技术的提供之人也能每年得到专利费,而使用技术的公司每年也要缴纳专利费。这技术嘛,也需要交流才能进步,大家都藏着如何能够进步?不是么?”

经过陶恩培的解释,一些人打消了疑虑,一些人观望,但总体上对这个提议的抵触心理降低了不少,萧云贵趁热打铁接着说道:“如今洋人的商行、公司能够承接咱们的矿产开采、铁路修建、船只建造等等大型实业,技术原因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一各方面是他们有雄厚的资本,而我们在座的诸公虽然每一位都很富有,但单独出来与洋人竞争就显得势单力薄了。技术如今我们和洋人合作了这么多年,多少也知道了一些门道,现在我们要将今后一些大的实业拿来自己做,那就必须进行资本联合。”

萧云贵顿了顿接着说道:“如今两广、云南等地尽皆克复,贵州、四川等地不出一年也可克复,西南之地多矿产,要开采这些矿产,我们需要新建更多的铁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没有雄厚的资本是无力顾及。试想一下,假若西南数千公里的铁路都由我们创办的公司投资修建,沿线的矿产都有公司承包开采,将来这是多么大的一笔收益,后世子孙躺在钱上睡觉都可以,何必花钱买地继续做收租公呢?”

萧云贵继续鼓动着:“矿产开采出来之后,必定有销路,而我们自己也可以建立更加大型的钢铁厂、造船厂等等,周边小国对军火、船只、各种金属五金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资源和资本以及邻近的优势,逐渐独霸东亚的整个市场,将洋人商品彻底挤出去!然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扩张,向太平洋东面、南下印度洋,最终我们必定能像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成就一代伟业。诸公请试想一下,商人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赚钱,当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用着中国制造商品的时候,相信诸公大名将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萧云贵那富于渲染力的演讲还是那么的具有煽动性,中国的商人除了赚钱之外,也很注重名声,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赚了钱之后,喜欢修桥铺路做善事,他们喜欢留下一个名声来,而萧云贵那流芳百世的话语打动了像郁松年这样的大富之商,而小商小户则希望跟着大商户能够从资本联合中得到实惠,于是商人们注重名利的本性,也可以说是人的本性开始显露了出来,大家的目光都热切了起来。

郁松年起身拱手道:“殿下,按照殿下的构想,此类似荷兰东印度公司之联合实业势必成为国内第一大实业公司,将来势必会有诸多事务裁决,那这公司谁做主呢?”

沈万本道:“自然是谁出资出力最大,谁就做主。”赵朴斋却道:“这是什么话,既然人人都有出资出力,自然是大家做主,否则有欠公允。”

话题一开诸人开始了热切的辩论,说来也奇怪,人类社会的每个集合体都从没有商人这个集合体这样容易产生民主的,农人们喜欢家族大家长式的制度模式,士林以才德为先,工匠们以技艺超群之人马首是瞻,军队更是将领们的一言堂,唯独商人这个阶层最容易产生民主,盖因商人都是来自五湖四,大家的目的就是名利赚钱,目标是高度统一的,而商人市侩精明,更加知道连横合纵之法,更加知道联合的力量,而联合的基础就是大家共同议事决事!

没等萧云贵给出建议,一群人已经自行商议妥当,按照工商总会选举会长的模式,所有股东参与创办股东大会,选举出一个类似常务执行的公司机构,再由这些执行常务中选出整个实业公司的首脑来,然后由首脑与执行常务机构共同管理整个公司的日常运作,而股东大会进行监督,并且重大事项必要时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投票决策。

看到这一幕,萧云贵笑了,他知道自己通过这个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从松散走向集中,集中之后走向初始的民主,而开启这种民主自觉的恰恰是原来这个社会中地位极为低下的商人们。这一瞬间他似乎也找到了为何自古国内很没有民主自觉性的原因,那就是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将能够萌发这种自觉性基础的阶层给抑制住了,所以人们一直都习惯的有圣主明君在头上坐着,没有丝毫的当家作主观念。

热切的讨论暂告一个段落之后,商人们开始担忧起来,这种资本联合的实业体是一个庞然大物,将来可能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天国能够容许他的存在吗?至少在满清那边是不行的,绝对不行的!

当郁松年战战兢兢的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萧云贵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是全民都可参与的股份实业公司,那本王也会参与其中。”跟着他轻松的指了指贵云商号的魏鹤翔道:“其实贵云商号一直便是本王的私人产业,魏老板是本王指派的大掌柜,本王既然提议与大家做买卖,自然是会参与其中的。”

诸人扭头看着肥头大耳的魏鹤翔那笑眯眯的脸,一时间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第125章 静观其变第261章 通宝和尚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542章 后山夜战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118章 大军南下第643章 刺刀溃敌第270章 大江密会第687章 蚁多咬象第72章 心中顾虑第657章 顺理成章第349章 破镜难圆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章 魂飞天外第373章 攻陷庙街第649章 声南击北第98章 必有近忧第740章 是战是和第39章 锦绣女营第475章 不必担心第143章 上虞备用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633章 天津巷战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57章 顺理成章第553章 散朝之后第711章 略作补偿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708章 失魂落魄第39章 锦绣女营第31章 苦肉之计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212章 请君入瓮第693章 太平动向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82章 天王国宗第75章 下诏罪己第347章 无慢檄文第338章 清军部署第486章 进兵之忌第601章 助纣为虐第420章 大沽之战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132章 开诚布公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70章 胡搅蛮缠第492章 意外冲突第104章 出尔反尔第645章 骑兵对决第374章 偶然接触第158章 盛陈威仪第58章 同是一道第719章 与我何干第247章 互相试探第611章 驱狼吞虎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119章 内部争斗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613章 三座大营第455章 如何选择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218章 不测风云第146章 离京南下第686章 舟山海战第270章 大江密会第206章 当机立断第70章 胡搅蛮缠第118章 大军南下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24章 围城入城第48章 入城寻兄第133章 西王远征第156章 定都之议第674章 大军出川第530章 攻克浔州第632章 气急败坏第21章 升斗小民第634章 河西务镇第265章 经济特区第650章 长芦盐商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155章 各有苦恼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70章 胡搅蛮缠第403章 大案初显第521章 稳定战线第676章 徒伤和气第269章 胜保兵至第665章 小桶战术第718章 秉国协定第379章 何乐不为第406章 天堂再会第496章 挂万漏一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613章 三座大营第571章 实现夙愿
第125章 静观其变第261章 通宝和尚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542章 后山夜战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118章 大军南下第643章 刺刀溃敌第270章 大江密会第687章 蚁多咬象第72章 心中顾虑第657章 顺理成章第349章 破镜难圆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章 魂飞天外第373章 攻陷庙街第649章 声南击北第98章 必有近忧第740章 是战是和第39章 锦绣女营第475章 不必担心第143章 上虞备用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633章 天津巷战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57章 顺理成章第553章 散朝之后第711章 略作补偿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708章 失魂落魄第39章 锦绣女营第31章 苦肉之计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212章 请君入瓮第693章 太平动向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82章 天王国宗第75章 下诏罪己第347章 无慢檄文第338章 清军部署第486章 进兵之忌第601章 助纣为虐第420章 大沽之战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132章 开诚布公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70章 胡搅蛮缠第492章 意外冲突第104章 出尔反尔第645章 骑兵对决第374章 偶然接触第158章 盛陈威仪第58章 同是一道第719章 与我何干第247章 互相试探第611章 驱狼吞虎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119章 内部争斗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613章 三座大营第455章 如何选择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218章 不测风云第146章 离京南下第686章 舟山海战第270章 大江密会第206章 当机立断第70章 胡搅蛮缠第118章 大军南下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24章 围城入城第48章 入城寻兄第133章 西王远征第156章 定都之议第674章 大军出川第530章 攻克浔州第632章 气急败坏第21章 升斗小民第634章 河西务镇第265章 经济特区第650章 长芦盐商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155章 各有苦恼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70章 胡搅蛮缠第403章 大案初显第521章 稳定战线第676章 徒伤和气第269章 胜保兵至第665章 小桶战术第718章 秉国协定第379章 何乐不为第406章 天堂再会第496章 挂万漏一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613章 三座大营第571章 实现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