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一家所累

庆丰、奕匡、文祥、李棠阶等人离开太平军大营之时还恍如身在梦境之中一般,说是前来谈判,但太平军根本没有什么谈判的意思,西王的话反倒是像在下最后通牒一般。

李棠阶在走出西王大帐之后,口中兀自愤愤不平的嘀咕道:“一群乱臣贼子,偶尔兵威嚣张,便不可一世了……”话还没说完,庆丰却打个哈哈,指着南苑大营内的太平军说道:“人家有嚣张的本钱呐!”

适才入营,各人各怀心事没有注意太多,此刻庆丰指点之下,众人才注意到,整个南苑大营之内,一队队太平军正在整队开拔,军容肃穆,火器精良。那些太平军士兵们个个都是身强力壮之辈,更难得的是,他们身上都透着浓浓的杀气,一看便是百战余生的老兵。

各种型号的大炮也不避忌他们,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一架架的套上骡马,拉着就往大营外而去。同时,大营东面又有源源不断的有太平军新到的兵马前来进驻,还有数不清的运送粮食、被服等各种物资的马车、牛车到来,看来太平军的兵力正源源不断的朝着京城而来啊。

李棠阶看了之后,心头甚是忧愁起来,他本是坚定的主战派,但看到太平军如此精锐的人马和火器之后,他也心头打鼓起来。庆丰似笑非笑的说道:“这些长毛啊,羽翼已丰,去岁以四万之众在津塘之地大破英法洋夷两万余众,据说光是抓洋人俘虏就有上万人之多。各位爷们可看清了,这大营之中还有不少洋人在帮着他们干活呢。”

李棠阶顺着庆丰的指点望去,果然见到不少身穿中国服饰的洋人在帮着太平军运送物资粮草,看来太平军果真是击败了英法洋兵的,是想去岁那两万多洋兵可是骁勇异常,僧格林沁等人统带十余万兵马都不是洋兵的对手,而如今京城里剩下的那些个八旗老爷兵会是击败洋兵的太平军之对手吗?

明显感觉底气不足的李棠阶不在出言谩骂,只是嘀咕着:“实在是不甘心啊,为何一群广西偏僻地方出来的乱民就将我大清江山逼迫到这般地步?”

庆丰打个哈气笑道:“李大人。这大清江山说到底还是咱们满人的,咱们都还没那么心疼,你着个什么急?走吧,快些回去了。本王的烟瘾犯了,还要回去先抽两口再向两宫圣驾复命。”说罢当先便走,只留下李棠阶一个人涨红了脸落在后面。

一行人在太平军士兵的护送下安然回到了京城,护送他们的那队太平军骑兵甚至直抵南面城门之下,然后耀武扬威的在城下绕行一圈。城上的清军都偃旗息鼓,没一个敢露头或是开上一枪、放上一箭的,就这样仍由太平军扬武扬威一番之后,目送他们回去。看到这般景象,李棠阶苦笑起来,喃喃自语道:“看来真是胜负已分,士无战心,大清亡矣!”

回到京城之后,几人稍作更衣便进宫去复命,庆丰等人还抽空吸了两口大烟过过瘾。回到宫中之后。在乾清宫内几人见到了西太后以及一众还在等消息的文武朝臣们。

听完庆丰等人的回复之后,众大臣都是一片哗然,纷纷痛骂长毛伪西王无君无父、乱臣贼子等等,末了杏贞发话问该当如何时,却又一个个的安静了下来。

清廷皇室宗室之内,稍有骨气的如恭亲王、肃顺等人已经身死,老成持重的绵愉等人反出了朝廷,擎天重臣僧格林沁被赐死,就连稍有些硬骨的醇亲王奕譞这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默不作声,只有庆丰、奕匡、载铨等懦弱之辈在。看到众人都不说话,庆丰等人又开始鼓吹起投降论来。

只听奕匡朗声说道:“太后,诸位臣工,如今国已经去了大半。幸能偏安,亦难持久。如今太平军队已经大举围困京城,观城外太平军已有5万之众,加上袁甲三等部叛军兵力,计有不下十万之众围城,而我军前将士皆无战意。只凭城墙守护,然京城内如今钱粮匮乏,斗米万金之价,军心、民心皆不在我,实在难以久守。果能融合满汉,退位让国,似不妨和衷商办。若因固执而至决裂,则满人均为我一家所累。”

此言一出,堂内不少满人已经放声哭了起来,而汉臣御史梁泰素等人却站出身来指斥奕匡贪赃误国,得罪列祖列宗,我大清国二百余年之天下,一手坏之,当议谋逆大罪论处云云。庆丰、奕匡等人当即反唇相讥,反问这些汉人御史能有更好的办法吗?

一时间又争吵起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大多数汉臣居然斥骂想要投降的满人出卖祖宗,到让人摸不着哦头脑,谁才是谁的祖宗?

“够啦!”西太后一声娇叱之后,堂内逐渐安静了下来,杏贞凤目含泪,搂着吓得呆住了的小皇帝载淳哭着说道:“事已至此,再争吵也是无益,本宫感念天下满人今后生计艰苦,而先帝又只留下这一点骨血,断不想因固执己见而断送天下满人和先帝骨血的活路,本宫决定答应太平的要求!”

此言一出,众人似乎都松了口气,国人就是这般的好面子,就算改朝换代了,也要演示一副忠贞不屈的样子来,此刻太后已经发话,心头大石都落下了。堂内跟着便是一片哀苦之声传来,更有些汉臣跪地磕头不止,哀求太后收回成命,情真意切之下,倒是令人伤感,看有这么多的汉人忠臣护国,真是天可怜见。可惜如若说要让这些人拿上刀枪上战场,或许又是另一幅光景了吧。

当下西太后下旨,命庆丰、奕匡两人再赴太平军大营商谈投降之事,要求太平军优待清室、不再杀戮满人等等一共提了八项条件。庆丰两人得了旨意之后,当即出宫马不停蹄的赶往太平军大营,这差事办得倒是十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到了太平军大营之内,两人还是得到了太平天国西王的接见,看完两人带来的八项投降要求之后,西王笑着说道:“优待清室、善待满人,这两条只是主旨,如何优待?如何善待?本王看来,这清廷皇室退位之后,到可以封个归命侯的爵位圈禁起来,宫中其余妃嫔宫女太监人等,本王也养不起那么多,只能说是发付一些路费遣散各自回家。善待满人嘛,本王也只能说是给予国民待遇,日后是务农务工还是经营其他营生,也是看各自的努力,满人也该自食其力了,本王治下国中不养闲人。那些个八旗兵倒是可以挑选一些精锐人等充入军中,其余老弱病残抽鸦片的一律打发成为平民,不在当兵。”

庆丰两人互望一眼,迟疑的说道:“西王殿下,那我们这些宗室之人如何安排呢?”

西王看了看两人,嘴角浮起一丝阴笑来,口中说道:“前明灭亡之时,你们满人大肆掳掠了不少前明宗室,本王本来也是想这样干的,但念在你们这次是主动投降,那就这样吧,像你们这样对促成投降之事有功的宗室,可以封个伯爵之位,家中原有财产也可以保留,但其余宗室,本王就要按律法来论处,有罪的自然是不会放过,无罪的也要捐输浮财出来纳献!”

庆丰两人闻言额头上都是一阵冷汗直冒,犹疑着不敢答应,西王冷笑道:“本王执掌天国,有功当赏,有过该罚,京城那些个宗室对我天国无寸功,凭什么还安享民脂民膏?本王不伤他们性命,只是没收财产已经是宽大处理了!不过你们也不用为难,告诉这些宗室大臣,日后要是他们能主动为天国效力,为国立功,本王还是会赏赐他们,如果立下大功的,可以考虑发还原来没收的财产!”

两人闻言之后,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思虑再三之后同意西王的处置方案。跟着西王又说道:“既然宗室这样处理,那第三条和第四条中,保全宗室文武身家财物就得改一改,其余文武大臣也是这般处理,官声好的本王可以接着任用,有贪赃枉法、迫害百姓的,只要有人出告,便按律法处置。”

连宗室都要经过清洗,百官自然逃不掉,庆丰两人也不敢提出什么异议,跟着西王说道:“第五、第六条是说满人的去留问题,这个也好办,各地满人就地安置,本王刚才说了,可以给予满人国民权利,但要自谋生路,之前凡有犯罪的,也一般的按照律法处置。”

庆丰两人冒着背负葬送清室的名声干逼宫之事,也是为了自保而已,如今西王许了伯爵之位,还保两人身家财产,两人已经满足,更不会理会天下满人如何处置,这天下大变,就连皇亲宗室都自身难保,其余小民就自求多福吧,当下两人也没有什么话说。

看到最后两条,西王道:“你们那小皇帝和太后还提出希望保留皇室田地、财产、宫中器物,希望能够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这是不可能之事。既然本王许诺封载淳为归命侯,那按着天国官制,归命侯自然有侯爵的一份爵俸,要那么多田产来做什么?继续居住紫禁城,那本王住哪里去?这两条也是不准的!”

当时太后提出这两条来之时,庆丰两人也觉得是异想天开,哪有改朝换代了,前朝皇帝还占着皇宫和田产的?自然都是要拿来换取性命的了啊,当下两人也不提什么,一股脑的首肯下来,寻思着怎么回去劝服太后人等,断不可被他们一家所累……。

第532章 江塘之战第430章 成败一举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392章 西王专列第487章 声北击南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534章 文艺复兴第520章 战后检讨第205章 坏事连连第229章 宁波海盗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716章 为己而战第294章 让路换城第137章 三桂宝藏第35章 浏阳农女第216章 智慧猎枪第79章 一马一獐第107章 北征东伐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406章 天堂再会第271章 无间之道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542章 后山夜战第169章 红单船来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33章 天津巷战第344章 渔人之利第261章 通宝和尚第471章 恰当时机第533章 西王任务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396章 计划忽变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445章 依兰到手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505章 与虎谋皮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567章 破而后立第97章 人无远虑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29章 设伏包抄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148章 闹剧连连第87章 鸦片之用第56章 栽赃陷害第17章 夺门之战第133章 西王远征第70章 胡搅蛮缠第277章 沿途轶事第748章 各人际遇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410章 制造麻烦第230章 欲擒故纵第687章 蚁多咬象第425章 天京之乱第148章 闹剧连连第687章 蚁多咬象第517章 火烧城池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431章 英法备战第71章 季高家世第711章 略作补偿第108章 政教之务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32章 西王风采第358章 战略利益第535章 复兴之路第546章 放虎归山第392章 西王专列第398章 攘外安内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117章 抛妻弃家第279章 如何解结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323章 宗族之议第324章 海禁海贸第142章 御前侍卫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30章 衙仓纳捐第153章 推背图颂第312章 古城新风第86章 还施彼身第659章 机会来了第422章 逼封万岁第314章 句号起点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81章 用民以战第526章 韬光养晦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691章 最后尝试第520章 战后检讨第736章 细细红线第38章 燕子岭上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94章 两片离愁第556章 授旗仪式
第532章 江塘之战第430章 成败一举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392章 西王专列第487章 声北击南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534章 文艺复兴第520章 战后检讨第205章 坏事连连第229章 宁波海盗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716章 为己而战第294章 让路换城第137章 三桂宝藏第35章 浏阳农女第216章 智慧猎枪第79章 一马一獐第107章 北征东伐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406章 天堂再会第271章 无间之道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542章 后山夜战第169章 红单船来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33章 天津巷战第344章 渔人之利第261章 通宝和尚第471章 恰当时机第533章 西王任务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396章 计划忽变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445章 依兰到手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505章 与虎谋皮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567章 破而后立第97章 人无远虑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29章 设伏包抄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148章 闹剧连连第87章 鸦片之用第56章 栽赃陷害第17章 夺门之战第133章 西王远征第70章 胡搅蛮缠第277章 沿途轶事第748章 各人际遇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410章 制造麻烦第230章 欲擒故纵第687章 蚁多咬象第425章 天京之乱第148章 闹剧连连第687章 蚁多咬象第517章 火烧城池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431章 英法备战第71章 季高家世第711章 略作补偿第108章 政教之务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32章 西王风采第358章 战略利益第535章 复兴之路第546章 放虎归山第392章 西王专列第398章 攘外安内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117章 抛妻弃家第279章 如何解结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323章 宗族之议第324章 海禁海贸第142章 御前侍卫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30章 衙仓纳捐第153章 推背图颂第312章 古城新风第86章 还施彼身第659章 机会来了第422章 逼封万岁第314章 句号起点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81章 用民以战第526章 韬光养晦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691章 最后尝试第520章 战后检讨第736章 细细红线第38章 燕子岭上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94章 两片离愁第556章 授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