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推荐

薄荷口中的三少爷指的自然是蒋榆华。他今年开始参加童子试,二月里考过了县试,前些日子又去参加了府试,现在府试过了,就是童生了。

桃华正不想跟蒋杏华鬼扯,闻言立刻起身:“这真是喜事,该去向大伯母道贺。”

别看只是个小小的童生,这可是科举的起点,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运气不好,一辈子就停在童生的位置上呢。蒋榆华今年才十四,虽算不得天纵英才,也要算聪明会读书的了。

桃华过去的时候,众人已经都聚在了正院里。于氏搂着蒋榆华眉开眼笑,景氏近来心情好,也是凑着趣地夸奖蒋榆华,几句话说得既新鲜又喜庆,逗得于氏对这个素来看不顺眼的庶子媳妇也露出了笑脸。

蒋榆华自己倒是不当一回事似的,笑嘻嘻地道:“这算不得什么。童生又不是功名,总得秋天过了院试,那才算有个功名呢。”

过了院试就是秀才了,就有了最低的功名。于氏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我们榆哥儿有志气。”

景氏将手一拍道:“这么着再过些日子榆哥儿和松哥儿就是一起去考试了,若是都过了,我们家岂不一下子多了两个秀才?到时候母亲更要欢喜了。”

于氏果然笑得更开心:“就你会说吉祥话儿。”

蒋松华站在一边,脸上既有欢喜,又有些忧虑的模样。

桃华怪可怜他的。虽然二房的下人不是包打听,但也知道蒋铸对蒋松华不大满意。去年他没考中秀才,蒋铸就不高兴,今年蒋榆华都中了童生,想来他的压力就更大了,万一今年院试蒋榆华过了他却没过……

“二哥哥,其实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学问扎实了,时机一到总有施展的机会。”

蒋松华感激地看了桃华一眼:“谢谢三妹妹。”

小于氏也听见了这句话,脸却一下子沉了下来,待众人都散了,便拉了蒋松华到一边:“松儿,别听桃姐儿混说,你今年一定能中秀才!”

“母亲——”蒋松华连忙看看四周,幸得除了荷素之外并没别人,“三妹妹也是宽慰我。”

小于氏怒冲冲地道:“什么宽慰,分明是咒你!”她说着便要红了眼圈,“什么大器晚成,你休要听她的。母亲知道你读书刻苦,定能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跟你爹一样!”她也知道蒋铸对长子寄予希望,蒋松华科举越是不顺,身上的压力便越大。

蒋松华有些无奈:“母亲,我知道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已经将亲热的“娘”换成了正式却略有些疏远的“母亲”,不是他不想跟母亲亲近,而是母子之间越来越多地说到科举、考试、中举之类的话,他的生活里似乎除了这些已经没有别的了。

“你好好回去念书。”小于氏抹了抹眼角,拉着长子的手舍不得放开,“叫凌霄和长春好好伺候,有什么想要的,只管来跟母亲说,你只要好生读书就行了。什么都别想,今年一定能中的。”

蒋松华只得答应着走了,小于氏望着儿子高瘦的背影,心里打算着叫儿子房里的两个丫鬟熬些什么补汤做消夜,半晌才转回去,只见蒋榆华还在于氏面前撒娇,蒋丹华坐在一边,嘟了嘴看着双胞兄弟。这些日子她被小于氏忽略了不少,大约又抽了一点儿身条,看起来就瘦了些。

小于氏心里不由得有些心疼,忙上前拉了女儿的手道:“你弟弟中了童生,多好的事儿。娘晚上给你做龙井虾仁吃好不好?”

蒋榆华笑嘻嘻转过头来:“娘,是我中了童生,为什么给丹姐儿做虾仁吃,不应该是给我做吗?”因为姐弟两个前后只差一盏茶的时分出生,蒋榆华顽皮起来就不肯叫蒋丹华做姐姐。

小于氏看着机灵的小儿子,脸上忍不住浮起笑容:“你又不爱吃虾仁,娘给你做冰糖蹄膀好不好?今年你们两个生辰也没有好生过,等你过了院试,娘还给你做最爱吃的菜。”

蒋榆华拍手笑道:“好啊!娘做的冰糖蹄膀最好吃,厨娘做的味道都不对。”说罢又道,“娘,我在书院里识得了一位庶吉士,他告诉我好些院试的事儿,今年我一定能考取秀才!”

小于氏惊讶地道:“你识得一位庶吉士?书院里还有进士?”

一般考中了进士都能做官,很少有转去教书的,大部分给人教书的先生都是举人或秀才。蒋榆华读书的书院虽然不错,但也没有进士教书,而是有好几位饱学的老举人。

“是位姓刘的进士,他中了进士之后就在翰林院里做庶吉士。”蒋榆华细细地道,“如今他有空闲,书院就请了他来,给后年参加春闱的举人们讲课。”

书院里的先生都只是举人,对春闱自是少些心得,能请个进士来讲一讲,自然大有裨益。连于氏都不由得点头:“你们山长想得周到,也难得能请到人。”

蒋榆华笑道:“听说这位刘先生家中清贫得很。他中了进士之后,因为没钱打点,便候不到缺,索性考了庶吉士,进翰林院里再读三年书。只是京城米珠薪桂的,少不得要再找些事情贴补家用。横竖庶吉士没什么正当差事,来书院讲学也是一举两得。”

“果然是不易。”于氏点头道,“如今风气就是这般,不打点,任你有才学怕也要埋没。”

蒋榆华道:“可不是祖母说的这般。刘先生给我讲了些应试的门道,我听着大有帮助呢。”

小于氏不由得欢喜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转念又道,“若是今年你过了院试,便该给这位刘先生送份谢礼。难得你识得一位进士,若能多多指点,必有好处。对了,你哥哥呢,难道他没有听?”

“我自然也叫了哥哥去听的。”蒋榆华一拍胸脯,“刘先生本是只给举人们讲课的,也是跟我投缘,才特地讲给我和哥哥听的。”

“你哥哥方才怎的没跟我说起……”小于氏喃喃自语了一声,又把这心思抛开了,“罢了,你们兄弟两个都好了才好。”

蒋丹华才高兴一下,母亲的话题又转到了弟弟身上,不由得把脸又拉了下来。可惜并没人注意到她,于氏和小于氏又絮絮问了蒋榆华好些话,才让他走了,回头才见蒋丹华沉着脸,不由得道:“这样的喜事,怎么拉着脸呢。”

蒋丹华将头一扭:“不过是中了童生罢了,又不是中进士。”

“你懂什么。”小于氏不由得教导起女儿来,“这饭都是一口口吃的,童生、秀才、举人、最后才是进士,你爹爹当年就是这么一步步来的。”说着又高兴起来,“你弟弟今年若能中了秀才,就比你爹爹当年还要早些呢。”

“那也等他中了秀才再说吧。”蒋丹华更不服气了,“娘,大姐姐怎样了?你不是说要带我去见大姐姐的吗,几时才去?”

小于氏语塞:“这个,先等一等吧……”陆宝林现在不知道怎样了,但皇帝已说了此事不可宣扬,可想而知,下次就是进宫,也还是只能带着桃华去。

蒋丹华气愤地扭头就跑了。小于氏有些无奈:“这孩子,太不懂事。”

于氏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这时候才慢慢地道:“上回你带桃姐儿进宫,可是出了什么事?”

小于氏有些心虚,她至今还没告诉于氏蒋梅华已经决定放弃太后的事,只得道:“并没有什么事,不过是去看看梅姐儿。梅姐儿如今脸色已好多了,身形也瘦了些呢。”

于氏微微抬了抬眉毛:“是吗?难怪看你上次回来很是高兴的模样……”

“是高兴,是高兴……”高兴根本不是为了蒋梅华的身形……

于氏皱眉看了她一眼。这个侄女在眼前十多年了,脾气如何她都揣摸得透彻,眼下这样子,十之八-九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呢,她正要问,外头已经有丫鬟进来报:“宫里来人了,要宣三姑娘进宫!”

“宣三姑娘进宫?”小于氏心里一喜,难道是因为陆宝林好了,皇帝要奖赏桃华?然而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劲儿——当初皇帝可是说此事不可宣扬的,怎么这会儿反倒自己宣扬出来了?

正要再问,就见后头帘子一掀,竟是沉香跟了进来,脸上的神色可不大好看:“老太太,夫人,不好了,是太后要宣三姑娘!”

于氏还有些茫然:“太后为何要宣桃姐儿?”

沉香看了一眼小于氏,不得不答道:“婕妤娘娘让三姑娘给陆宝林治病的事儿传出去了。吴宝林在太后面前荐了三姑娘,太后这就宣三姑娘进宫,给太后诊脉。”

“什么什么?”于氏听得都糊涂了,“梅姐儿让桃姐儿给谁治病?”

沉香过来,原是想找着小于氏商议的,没想到小于氏正在于氏这里。宫里来人宣召,这时间又耽搁不得,也只能当着于氏的面说了。

“你让桃姐儿去给那陆宝林看病?”于氏变了脸色,指着小于氏,“宫里自有太医,要你多什么事!”那是皇后要挪去冷宫的人哪!什么误诊,宫里太医难道连肺痨和梅核气都分不清?那分明是皇后不想让人给陆宝林治病,蒋梅华做什么要跟皇后对着干?

小于氏也没防到这事能捅到太后跟前儿,硬着头皮道:“梅姐儿也是想给皇上分忧——母亲,梅姐儿到底是要跟着皇上才能出头,太后和皇后是靠不住的。”

于氏气得头昏眼花:“分忧也不能明着跟皇后作对!如今太后来宣召桃姐儿了,若是桃姐儿治不好太后的病,那该如何?”

小于氏心里咯噔一下,勉强道:“不会吧……我看桃姐儿医术委实还不错,才给陆宝林诊了诊就看出不是肺痨……”

“你,你真是蠢!”于氏气得也顾不上丫鬟在侧要给儿媳留脸面了,“你当太医们真不知道陆宝林不是肺痨吗?可太后这个病症,却是太医院的院使都没法子的!”

太后自打被黄公公气着了之后,就时常胸头作恶,呕吐不止。以太后之尊,太医院自然是倾尽全力,可就是拿这病没法子,既找不出原因,又止不住呕吐。如今黄公公担着气病太后的罪责,已经被皇帝骂了两回了。

“何况这种气出来的病,太后说好了就是好了,说不好就是不好,你懂不懂?”于氏暗恨自己没早点给儿媳立立规矩,她若是跟旁人家的媳妇一般,侍候过婆母的头痛脑热就会明白,有些病,好不好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病人本人说了算的。

小于氏已经被骂得懵了,沉香见势不好,只得上前道:“老太太,宫里的内侍还在外头等着呢,三姑娘得赶紧进宫,这——”

“进宫又有什么用!”于氏恨不得给沉香来一耳光,只是怕带出幌子被宫里人看见不好,“看你从前也还妥当,怎么不知道劝着你主子!太后若说桃姐儿不但治不好病,还治得更坏了,你主子还要不要活!”

小于氏战战兢兢道:“可,可也不是梅姐儿让桃姐儿去给太后治病的啊……”

“谁会容你辩驳这个!”于氏快气死了。可是现在就算打小于氏一顿也来不及了,“去叫桃姐儿,准备进宫去吧。银柳,你去,跟她讲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叫她进了宫小心应付,最好是说治不了,不要给太后开药。”

小于氏头昏脑胀,喃喃道:“桃姐儿跟陆宝林相识,就算梅姐儿不在皇上面前荐她,她也会去给陆宝林诊治的……”

于氏眼睛一亮:“就让梅姐儿这样说——”话才说了一半又黯淡下来,“罢了,都是姓蒋的,怎么脱得开干系?”

“那,那怎么办啊……”小于氏快要哭了,“母亲,当初你也说梅姐儿入宫会得太后喜欢,你想想办法啊……”

于氏叹口气站起身来:“罢了,我和桃姐儿一起去吧。她一个小姑娘家,独自进宫也不合规矩,我去也勉强说得过。来人,给我换身素净点的衣裳,不要那些镶金戴玉的狄髻,拿个黑纱的来就行,首饰也捡规矩的。”

于氏急急收拾好了,内侍在外面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还是管家连着塞了两个荷包过去,才将他稳住,见蒋家马车出来,才骑了马在前头走了。

于氏一上马车,就见桃华坐在车里,神情冷淡,顾不得别的,先将她头上身上都看了一遍,见饰物不多,中规中矩,既不招摇艳丽,也不致失仪,这才松了口气道:“进了宫,说话可要仔细,若上头贵人不问,就不要说话。”

桃华憋了一肚子气,嗤地笑了一声:“伯祖母这些话怎么不跟婕妤娘娘去说呢?若是婕妤娘娘明白这个道理,伯祖母也不必今天提心吊胆跑这一趟了。”

于氏脸腾地发起热来,沉香急忙道:“这事儿并不是我们娘娘说出去的。”

“是啊,你们娘娘嘴可牢了,从来也没跟皇上说过什么呢。”桃华讥讽地道,“从来也没有一心为了讨好皇上,就不管别人愿不愿意,硬把人推出去。”

沉香的脸也胀得通红,勉强道:“难道我们娘娘不说,三姑娘就不去给陆宝林诊治了吗?再说,若是没有我们娘娘在宫里,陆宝林病了,三姑娘怕根本就见不到她呢。”

桃华冷笑:“你道理很多,但愿你这些道理今日能让太后娘娘高兴,也能让我替太后娘娘治好了病。否则你这些大道理,运气好点去冷宫里说,运气不好就要去地下跟祖宗讲了。”

沉香白了脸,于氏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勉强道:“太后娘娘也不是嗜杀的人,你只要按规矩来,若是治不好,就承认自己医术不精,想来娘娘也不能怪你的。毕竟你年纪还小,又不是宫中太医。”

这些话倒还靠谱一点,而且于氏估计也不知道蒋梅华的主意,桃华便勉强把肚子里的气平了平,冷冷地问沉香:“你可知道太后娘娘是什么病?”

沉香知道得并不多,也就是宫里头都知道的那点儿事,桃华听了一遍也不得要领,只得不再问。

马车到了宫门口,于氏身上并无诰命,桃华更是个民女,当然只有走路进去的份儿,且连个丫鬟都不能带。桃华也就罢了,于氏一路走到寿仙宫,已经气喘吁吁,要不是沉香和桃华左右架着,说不定走到半路就倒了。

桃华两次进宫,都来寿仙宫门口磕过头,可能进寿仙宫还是头一回。到了寿仙宫,先得在宫门外等着,里头通报了,又要到廊下等着,这么一层报一层的,磨蹭了半天,总算踏进了寿仙宫的正殿。

正殿深且广,里头的人居然很多。桃华微低着头,跟在于氏身边往里走了几步就跪下去行礼。

没有人理她们。殿内的人正在说笑,仿佛根本没看见多了两个人。

桃华用眼角余光瞥了一下于氏。她有点捉摸不定,于氏今天为什么要来?按说太医虽也是有品级的,可没资格给妻子请封诰命,所以于氏也就是个平民而已,没有太后的宣召,她就算在家里急死也不该进宫。于氏不像小于氏那么糊涂,那她为什么敢做这种不合适的事呢?难道她真的觉得自己姓于,就能让太后消减对蒋梅华的不悦吗?

正殿的地面铺着水磨青砖,死硬死硬,桃华跪了这一会儿就觉得膝盖疼起来,于氏年纪大了,更有些摇摇欲坠。直到这时,才听上头传来淡淡的声音:“哪个是蒋三姑娘?”

总共就来两个人,一个老妇一个少女,哪个是蒋三姑娘难道还用问吗?不过是有意让她们多跪一会儿罢了。

桃华腹诽着,口中却还要回答:“民女蒋桃华,叩见太后娘娘。”

“哦——抬起头来我看看。”

桃华稍稍抬头,顺势往四周掠了一眼。太后的宝座离她还很远,不过她眼力好,看得倒还是很清楚。太后年纪已经五十多了,但看起来还如同四十许人,保养得极好,不过脸色有些憔悴,想来是这些日子不时呕吐折腾的。

离太后最近的女子穿着红色大袖衣,衣襟上是织金凤纹,想来就是皇后了。不过她跟太后的相貌倒是无任何相似之处,倒是眉梢高挑,带着股子乖戾劲儿,看着就不是省油的灯。

桃华这一眼也就看清最要紧的两位,至于两边的妃嫔们她也来不及看,估摸着太后也看清楚她的脸了,便又微微垂下头,免得被扣个失仪的帽子。

太后却又不跟她说话了,倒像是刚发现于氏似的:“怎么还让人跪着呢,年纪也大了,快扶起来赐座。”

所谓赐座,其实就是个小墩子,年纪大点的人坐在上头憋屈得难受,恐怕还不如站着呢。但是于氏也只能先是推辞不敢,之后连连谢恩,艰难地坐下了。

她是坐了,桃华却还只能跪着,心里骂娘,脸上却不能带出一点儿不平来。正在猜想还要跪多久,便听外头内侍的声音高声道:“皇上到,安郡王到。”

满殿的妃嫔们赶紧都起身来,桃华被宫女推了一下,只能移动僵痛的膝盖往旁边挪了挪,便见两个人影从身边过去,一个赭黄一个大红,一起向太后行礼。

“皇上怎么过来了?”太后也动了动身体,“小四也来了,今日有事进宫?”

“安郡王听说母后身子不适,特地来问安,并送了一盒党参来。”皇帝带笑地说。

“是吗?”太后语气中带了几分讽刺,“我还当皇上听了蒋家女的消息过来的呢。”

这会儿除了皇后,其余的妃嫔因为有安郡王来,向皇帝行过礼之后就都避到偏殿去了,太后说话倒是没了忌讳。不过她随即就意识到,当着安郡王的面,她不该给皇帝难堪,只是又拉不下脸说句软话,只得对身边的宫女发脾气道:“怎么不给皇上加锦垫?别看现在是夏日里,那瓷墩子冰凉冰凉的,皇上从外头大日头底下过来,若受了凉激了汗可是不好。”

皇帝忙笑道:“多谢母后关怀。”接了锦垫自己垫上,又道,“母亲方才说蒋家女,可是蒋婕妤做错了什么?”

太后轻轻哼了一声,指了指桃华道:“我说的是蒋婕妤的妹妹。”

第63章 设计第185章 比较第72章 心病第241章 疯狂第80章 推荐第95章 施救第236章 内斗第144章 中秋第56章 热心第246章 谋划第229章 害怕第19章 偶遇第242章 毒计第240章 癫狂第246章 谋划第158章 生死重症第45章 辛苦第115章 错了第64章 上香第67章 阳虚第55章 骗局第23章 有孕第86章 乌龙第46章 来访第212章 子嗣第96章 对坐第253章 逼迫第69章 病症第85章 成绩第205章 百态第118章 嫉妒第106章辩药第115章 错了第199章 逃跑第76章 误诊第177章 病第221章 回来第250章 暂停第256章 就计第137章 谈判第170章 医术动气第129章 许诺庄子第222章 脉枕第197章 自受第107章心曲第101章恩典第259章 宫变第35章 心思第91章 赌注第18章 郡主第139章 大赦第169章 算计第26章 委屈第43章 反抗第227章 蛰伏第197章 自受第213章 运道第106章辩药第18章 郡主第144章 中秋第90章 争胜贪心第194章 回来第132章 救人第169章 算计第48章 上巳第150章 沾光第204章 失控第91章 赌注第31章 变化第159章 残酷居家第124章 新年第65章 仇家第107章心曲第72章 心病第129章 许诺第41章 计划第246章 谋划第168章 后宫第163章 推行第55章 骗局第257章 大胜第167章 无隙第203章 突变第236章 内斗第142章 六礼第248章 自作第220章 虚劳第74章 风波第167章 无隙第27章 闹事第224章 纳妾第193章 预警第229章 害怕第55章 骗局第89章 观猎
第63章 设计第185章 比较第72章 心病第241章 疯狂第80章 推荐第95章 施救第236章 内斗第144章 中秋第56章 热心第246章 谋划第229章 害怕第19章 偶遇第242章 毒计第240章 癫狂第246章 谋划第158章 生死重症第45章 辛苦第115章 错了第64章 上香第67章 阳虚第55章 骗局第23章 有孕第86章 乌龙第46章 来访第212章 子嗣第96章 对坐第253章 逼迫第69章 病症第85章 成绩第205章 百态第118章 嫉妒第106章辩药第115章 错了第199章 逃跑第76章 误诊第177章 病第221章 回来第250章 暂停第256章 就计第137章 谈判第170章 医术动气第129章 许诺庄子第222章 脉枕第197章 自受第107章心曲第101章恩典第259章 宫变第35章 心思第91章 赌注第18章 郡主第139章 大赦第169章 算计第26章 委屈第43章 反抗第227章 蛰伏第197章 自受第213章 运道第106章辩药第18章 郡主第144章 中秋第90章 争胜贪心第194章 回来第132章 救人第169章 算计第48章 上巳第150章 沾光第204章 失控第91章 赌注第31章 变化第159章 残酷居家第124章 新年第65章 仇家第107章心曲第72章 心病第129章 许诺第41章 计划第246章 谋划第168章 后宫第163章 推行第55章 骗局第257章 大胜第167章 无隙第203章 突变第236章 内斗第142章 六礼第248章 自作第220章 虚劳第74章 风波第167章 无隙第27章 闹事第224章 纳妾第193章 预警第229章 害怕第55章 骗局第89章 观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