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宫变

一场献捷轰动京城,即使后宫嫔妃们并不能前去观看,也都情不自禁地关注此事。

“这会儿放心了吧?”陆盈听了外头传回来的消息,一颗心也算是放下了,笑吟吟地问桃华,“王爷一点事都没有呢。”人人都看见了沈数英姿焕发的模样,显然是做不得假的。

桃华想的是另外一件事,然而看着陆盈的笑脸,心里也轻松了许多,笑着也点了点头。

“那早些歇着吧。”陆盈这一天也觉得疲劳,不停地叫人去打听外头的消息,这献捷大礼从午时一直搞到此刻天都黑了,前朝皇帝和官员们固然累得不轻,后宫的嫔妃们因为利益相关,也一样要跟着操心。

“王爷和诸位官员已经出宫了吗?”桃华追问了一句。

樱桃连忙回答:“听说祭礼已经结束,应该是要出宫了。”宗庙毕竟与后宫不在一处,打探消息也不是那么方便的。

“娘娘,赵充仪来了。”外头宫人匆匆进来报信,听得陆盈一怔:“这般晚了,她怎么来了?”

“恐怕是来找我的。”桃华立刻起身,“我避一避。”

这会儿前头已经传来了喧哗之声,桃华避到后殿,陆盈便迎了出去,只见赵充仪带来的宫人正在前殿跟秋凉殿的宫人缠成一团,竟是要直接闯进来的意思了。

“充仪姐姐这是做什么?”陆盈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可是嫌我出迎晚了?晖哥儿今日睡得早,我这才晚了一步,姐姐见谅。”

往常只要抬出晖哥儿来,赵充仪早就不说什么了,今日却仿佛没听见似的,径直冲着陆盈就过来了:“陆修仪,安郡王妃可是在你这里?”

“姐姐说什么胡话!”陆盈一惊,立刻沉下了脸。虽说秋凉殿如今能进内殿伺候的宫人也都是忠心的,可此事又岂是能当着宫人们的面说的?

樱桃连忙使了眼色,秋凉殿的宫人们一拥而上,把赵充仪带来的几个宫人拉了出去。赵充仪倒也并未反对,眼看着殿内只剩下了她和陆盈,还有樱桃三人,便道:“陆修仪,我想见见安郡王妃,我知道她在你这里!”

“我看姐姐是糊涂了。”当初皇帝把桃华送过来的时候就已经交待过陆盈,陆盈又怎会在赵充仪面前承认,“安郡王妃的事,难道姐姐是不知道的?”桃华还活着,她也说不出“安郡王妃已经死了”的话,只好含糊过去了。

赵充仪有些消瘦的脸上,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仿佛火堆将要熄灭时那最后爆出的几点火苗,总是格外明亮些,但却注定短命:“我没糊涂!陆修仪,你让我见见她,我一定得见她!”

自从西北大胜,赵尚书从宫外把消息送进来,赵充仪也同样陷入了恐慌之中——若是于家再度得势,她在后宫哪还有活路?

赵家跟安郡王联手,是因为看见皇帝也想联手安郡王扳倒于家,但现在皇帝夺了安郡王妃,还怎么联手?若是如此,安郡王府完蛋了不要紧,赵家可怎么办?

其实如果真的见到安郡王妃,又能说些什么?或者说,又能改变什么事实,赵充仪也不知道。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旁敲侧击地打听,可陆盈每次都搪塞了过去。今日宗庙大祭,去打听消息回来的内侍告诉她,赵尚书的脸色十分不好,她便突然按捺不住了。

献捷是文治武功的大事,如果让于党因此一举立功,那情形恐怕就要翻转。赵充仪在这一股冲动的支配之下,带着几个心腹宫人,就直冲到秋凉殿来了。

“赵充仪!”虽然品级相同,但论起封号来,如今陆盈还在赵充仪之前呢,板起脸来的时候也有几分威严,“安郡王妃之事,宗人府已发下讣文,连丧事都备好了,只等安郡王回来发办。你这会儿胡言乱语,闯到我的秋凉殿来大闹,究竟是何用意?你说安郡王妃在我宫中,又是何意?莫非,安郡王妃之事竟是我假传出去的消息不成?”

赵充仪来的时候一路上脑袋里都像一锅沸粥一般,除了找到安郡王妃之外竟没有别的念头装得下,这会儿被陆盈一番训斥,仿佛迎头泼了一瓢冷水,突然清醒了些——是啊,安郡王妃的事儿,陆盈哪里安排得来,定然是皇帝做的呀!现在皇帝想将此事遮掩下去,若是被她抖了出来,用不着于党重新站稳脚跟之后皇后来收拾她,眼前皇帝只怕就容不下她了!

“我,我不是……并无此意……”无论如何,君夺臣妻的事儿是说不得的。

“你并无此意就好。”陆盈冷冷地道,迅速下定了决心,“你方才带来的人,带两个回去,其余的人都得留在这里!”万一有出去胡说八道的呢?

赵充仪张了张嘴。她今日急冲冲过来,怕是宫里也都知道了。到了明日,再听说她只带回两个宫人,其余的都被秋凉殿扣下了,那她的脸面还往哪儿搁呢?不过事情是自己办莽撞了,真要是漏出去,别说脸面,怕是性命都要没了。

“是——”赵充仪最终也只能低了头,带着两个平日里贴身伺候的心腹宫人,蔫头蔫脑地出了秋凉殿。

“娘娘,这——这如何是好?”两个心腹宫人也没了半点主意。其实赵充仪要来秋凉殿的时候,她们就觉得不妥,可是也再想不出别的法子。如今更好,连宫里的人都被秋凉殿扣下了,不说日后,就说明日该怎么面对宫里众嫔妃的讥笑呢?

赵充仪没精打采地正要说话,忽然抬起头来:“什么声音?”

宫里的夜总是安静的,守空房的人总不会有什么心情笑闹,何况还有宫规管着。故而每到亥时左右,后宫差不多就会静得跟没人住似的,若不是到处有灯火,还有巡逻的侍卫,真会像座大坟墓了。

正因如此,但凡宫里有什么动静,声音总会传得很远,让很多人都能听到。即使是从宫外传进来的声音,有时也能听得颇为清楚。

“好像是外头的声音……”一个宫人竖着耳朵听了听,“像是,像打雷一般……”沉闷地滚滚而来,时隐时现,却一直在持续着。

“是京城里出什么事了?”另一个宫人惊骇地道。京城有宵禁,这会儿虽然不至于如宫里一般沉寂,却也不该有这么大的动静。

赵充仪不禁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了几步:“好像是开远门……”开远门在京城西北面,离皇宫不远,故而那边的声音,在这样的静夜里隐约能够听得见。

“娘娘,那边也有声音了……”一个宫人忽然转身,指着南边道。

的确,南边也出现了声音,但那声音却比西北边传来的更清晰,而且还在迅速靠近。

“不对,这是宫里的——”赵充仪听了片刻,刚刚觉得不对劲儿,就见前头出现了隐约的灯光,而且还星星点点连成一线,显然有一群人正往这边来,“快把灯笼灭了,咱们躲一躲!”

幸而秋凉殿较为偏僻,从那里往春华殿走,沿途有假山花木。若是在白日自然是藏不住人的,但是夜色之中,勉强隐住三人倒也可以。

只片刻之间,那一队灯火就到了眼前。赵充仪凝目看过去,只见一群内侍宫人拥着一架肩舆,灯火之下明黄耀眼,正是皇后穿着常服高踞其上,一闪而过的脸上满是疯狂之色。

这一队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路边还藏着人,事实上他们对两边根本看都不看,径直就冲着秋凉殿的方向去了,转眼走远,又把赵充仪三人留在了黑暗之中。

“娘娘,这,这是怎么回事?”等皇后过去了很远,一个心腹宫人才声音有些打颤地问。虽然方才只是一眼,但她也看见了皇后脸上的表情,令人不由自主地后背发凉。

赵充仪又能知道什么呢?但是皇后去的方向,只有秋凉殿住了人,这是冲着陆盈去的无疑了,或许还有安郡王妃?

一念至此,赵充仪只觉得浑身都在打战。自从安郡王妃的死讯传出去之后,这宫里看起来仿佛一切如常,就连皇后都没露出什么异样来。

原先她是觉得,皇后也不愿为了一个蒋氏与皇帝翻脸,将这丑闻揭破开来。可是这会儿,若是皇后真的冲着安郡王妃去的,又为何会在此刻突然反常了起来呢?莫非说,今夜就会——发生什么事情,让皇后有恃无恐,不必再顾忌皇帝了吗?

“我们,我们——”赵充仪想说回春华殿去躲起来,可是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整个后宫都在于氏的掌握之中,躲在春华殿又有什么用呢?

“若不然——”心腹宫人牙齿打战地道,“去,去找皇上?”

“对对对!”赵充仪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就朝着明光殿的方向走,只是才走几步她就又站住了,“皇上,皇上如今在哪儿呢?”皇帝不在后宫啊!

皇帝此刻,正在宗庙东配殿中。

这里是供奉历代皇帝神位之地,墙上挂着一张张的画像,前头供奉灵位与香烛,香烟袅袅,让画像上的脸看起来都有些模糊不清,仿佛真是从香烟之中降下来的什么神灵似的。

本朝虽说自称传于唐,但礼数上其实是承宋的,这宗庙之地,除了一些大典中规定由皇后主持或参与的祭祀之外,平日里是不许女子进入的。而太后因为并没有什么需要参与的祭祀,基本上就是只有死后灵位才能到这里与先帝一同配享了。

然而此时此刻,太后却正站在皇帝面前。

宫里人人都知道,太后已经断断续续病了有大半年之久,而新任的太医院院使医术远不如从前的郑院使,始终没能让太后病情好转。可是此刻站在东配殿里的太后,看起来却根本不像传说中那个卧床不起的病人,反倒是脸上有些发红,双眼明亮,瞧着比谁都有精神似的。

这场景实在是诡异和反常,令皇帝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母后怎么会在这里?太庙——可不是母后应该来的地方。”

太后短促地笑了一声:“是啊,依着本朝的规矩,我得到死了,灵位才能进来陪先帝呢。”她声音还跟从前一样响亮,只是话音短促,毕竟是不如从前那么气息充足了,一句话说到最后,就有点儿气不大够用的感觉。也只有这一点儿气促,才让人觉得她的确身子不大好。

“这是规矩。”皇帝转头看去,殿内除了他和太后之外,再没别人,倒是门口站了两个中年宫人,看起来膀大腰圆的力气不小。

太后又笑了一声:“皇帝说规矩,那当着历代先祖的面儿,我倒要问问,这不让皇后有孕,也是规矩吗?”

“母后今日过来,是专门兴师问罪的吗?”皇帝说着又往外看了看,“杜鱼呢?”

杜鱼,就是杜内监。刚才皇帝在东配殿里叩拜先祖,自然是杜内监守在殿外,此刻人却没了,显然是被太后弄走了。

“放心,我现在还不急杀他。”太后掸了掸袖子,环视了一下殿内。然而这地方并没有桌椅之类,只有地上放着黄缎蒲团,是供人叩拜而不是用来坐着歇脚的。太后没找到能坐的地方,只好动了动身子,将重心换到另一只脚上:“他还活着呢。”

“那母后究竟要做什么?”皇帝眉头皱得更紧。

“自然是来问你的。”太后紧紧盯着皇帝,“从皇后一进宫,皇帝就没打算让她有孕吧?我辛辛苦苦扶你上位,你就这般防着于家?”

皇帝与她对视片刻,嘴角缓缓绷紧:“朕原有元配皇子妃。”

“果然是为了夏氏!”太后点了点头,“你还真是个多情种子,这点倒是像了先帝,当年他也是如此,贤妃一死,他就灰了心……”

她似乎有几分感慨,但随即便收起了情绪:“只是做皇帝,太过儿女情长可不行呢。就为一个夏氏,你就不顾大局,不让中宫有子,宁愿自己都不要嫡出子了?”

皇帝冷冷一笑,似乎也不想再掩藏自己的情绪了,“皇后身为中宫,迫害妃嫔,残害皇嗣,这又是什么规矩?”

“那是因为你不让她有子!”太后提高了声音,“若是皇后早些生下嫡子,后头嫔妃们再生育,她自然不会干涉。”

皇帝轻蔑地笑了一下:“是啊。到时候于氏又坐稳了第三朝的富贵权势,自然可以宽容些了。”

“所以你就是忌恨于家。”太后瞧了他一会儿,摇了摇头,“你自小就养在我膝下,若是没有我,没有于家,你如何能得大位?想不到如今,你就这样狼心狗肺,你对得起我养育之恩么?”

“若是要对得起太后的养育,就对不起朕生母的生育之恩了。”皇帝淡淡地道,并没有因为太后那句狼心狗肺而有什么激动和愤怒,然而他已经将母后的称呼换成了太后,那生母两个字,更是如同惊雷一般,让太后悚然一惊:“你,你知道了?”

“也是——”太后才问了一句,就自嘲般地一笑,“你连夏氏的事儿都知道,还能十余年不让皇后有子,这份儿城府,想要打听你生母的事儿也不难。”

“那太后是承认了?”皇帝仍旧淡淡的,“只不知道朕的生母是怎么死的,是否跟先贤妃用的是一样的药,就像前几年皇后给袁氏和赵氏用的药一样?”

“果然你连这个也知道了。”太后不怎么在意地一点头,“是蒋氏帮你查出来的吧?蒋氏的确是有些本事,也难怪你看上了她。不过,我早说了,做皇帝的,太过儿女情长可不是好事。你不是跟老四都联上手了吗,怎么敢夺他的人呢?”

皇帝脸颊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朕并没有夺人之妻。”

“所以这是怪我了?”太后嗤笑了一声,“是啊,若不是当初我把蒋氏指给了老四,你就要纳她进宫了,所以说起来,先是老四夺了你的人?只是你纵然要她,也该等事成之后才是,这会子急什么呢?是怕老四回了京城,就再没有机会了?还是觉得如此就能不必撕破脸皮,大家仍旧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朕能给安郡王府平安。”皇帝冷冷地道。

太后啧了一声:“皇帝觉得,这样老四就能忍下夺妻之恨了?”她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完全不顾平日里端庄雍荣的形象,“巧得很啊,老四也像先帝,一样是个多情种子,为了蒋氏,那也是不管不顾的。说起来,蒋氏真是红颜祸水啊!”

“母后今日来,到底是要说什么?”皇帝似乎有些忍耐不住了,“此事与蒋氏无关!”

“到这会儿还护着呢。”太后又啧了一声,不过到底换了话题,“皇帝别急,再等等。”

皇帝眉毛一扬:“等什么?”

“等那个——”太后回手往西北方指了指,“方才,皇帝可听见那边有响动了,就像打雷似的?”

“哦——”皇帝不怎么在意地点点头,“大约是要下雨了?”

“不是下雨。”太后笑了,“那是开远门被打开,西北兵马入城的喊杀声。哦,两营军虽然赶过来了,却被关在城外,这会儿正在攻打开远门呢。不过想来,一时半时的他们是攻不进来的。”

不知是巧合还得怎么,东配殿里这会儿忽然有股子风吹了进来,烛火晃动起来,照得皇帝的脸半明半暗,看不清是什么表情:“西北兵马?是沈数?”

“不是他是谁呢。”太后好整以暇地道,“除非登上那大宝之位,否则他又如何能夺回蒋氏呢?”

“他胆子竟如此之大,是要造反了?”皇帝转头看向殿门处,那里有更大的喧哗声传了过来。从这个方向,他的脸就完全隐藏在暗处,太后根本看不清楚:“只是,他与于家就没有仇了?等他登基,于家就能继续富贵荣华了?”

太后又笑了:“当然不能。虽然我没能毒死他的生母,最终贤妃是死在蒋大太医之妻偷换的药丸上,但那也是于氏女,老四这个人记仇,将来得了势,绝不会放过于家的。”

“既然如此——”皇帝仍旧看着殿门外,“想来他只是于家的一把刀了?”

太后笑而不答,只往外指了一下:“这会儿,百官们也回来了,皇帝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

文武百官方才在祭礼结束之后已经离开了宗庙,应该是各自出宫回家,这会儿太后却说他们都回来了,自然是不对劲的。皇帝侧耳听着外头的动静,问道:“朕该做什么?”

“自然是退位。”太后站到这会儿,已经觉得很累了,两边太阳穴又突突地跳起来,胸口也有些烦闷憋气,勉强支持着道,“到底你我母子一场,你若不生事,我也不忍杀你。”

杀你两个字,就是如此轻易地从太后口中吐了出来,仿佛在说摔个杯子盘子似的。皇帝看了她一眼,笑笑:“那之后呢?国赖长君,于家是准备让晖哥儿一个娃娃登基,于阁老做周公么?”

太后摇了摇头:“让晖哥儿登基,三十年后无非又是一个皇帝罢了,还得是于氏血脉才能令人放心呢。”

“于氏血脉?”皇帝脸色微微变了变,“哪里来的于氏血脉?”

“自然是皇后腹中之子。”

“皇后根本无孕!”皇帝紧盯着太后,“你这是混淆皇室血脉,是篡位!就不怕百年之后,无颜去地下见先帝和列祖列宗吗?”

太后大笑起来:“无颜见先帝?当初我于家殚精竭虑,才把先帝扶上皇位,结果呢?他宠爱贤妃,置我于何地?我无颜见他?他才是该无颜见我吧?” ωwш.тt kдn.¢〇

她抖了抖袖子,门外的两个宫人立刻走进来,一个扶住太后,另一个盯着皇帝:“皇上请出去瞧瞧吧。”随着她这句话,门外人影晃动,又冒出几个内侍来,齐声道:“皇上请移驾!”

皇帝站着没动:“皇后呢?”

“自然是去了秋凉殿。”太后真的觉得疲惫了,“你也知道,皇后是个急性子,等不及了。”

皇帝脸色变了变,环视四周,最终笑了笑:“图穷匕见了。好吧,朕就出去瞧瞧,你们究竟想要怎样。”

第134章 约束第192章 侧妃第259章 宫变第85章 成绩第129章 许诺第227章 蛰伏第147章 大婚第258章 献捷第46章 来访第197章 自受身份第112章 失望第21章 后族第165章 挡箭第255章 将计第109章得封第212章 子嗣第36章 上第112章 失望第130章 腿疾处置第188章 受伤第154章 侯府第23章 有孕第159章 残酷第166章 徒劳第211章 结案第194章 回来第258章 献捷第258章 献捷第205章 百态第207章 染指第44章 谋官第35章 心思第65章 仇家庄子第116章 无孕第232章 生子第200章 私心第236章 内斗第71章 惊喜蒋家第209章 欲擒第238章 生育第107章心曲第68章 私谈第163章 推行第72章 心病第215章 警觉第135章 报复第149章 炭疽第51章 诉苦第231章 结盟第52章 喜事第178章 归来第80章 推荐第120章 药箱第201章 拿获第49章 秘密动气第172章 私下第23章 有孕第100章药师第140章 圣寿第52章 喜事第218章 宫宴第165章 挡箭第134章 约束第221章 回来第252章 分别第258章 献捷第160章 牛痘第74章 风波第135章 报复第246章 谋划圈套第113章 蹊跷第130章 腿疾第217章 有孕第50章 皇子第167章 无隙第188章 受伤第228章 真病第169章 算计第219章 喜讯第187章 远行第262章 癫狂第222章 脉枕第185章 比较第53章 丫鬟第249章 弃卒第246章 谋划第213章 运道第186章 回门药堂第180章 争吵第22章 拜佛第123章 托梦第84章 夏氏第92章 再胜
第134章 约束第192章 侧妃第259章 宫变第85章 成绩第129章 许诺第227章 蛰伏第147章 大婚第258章 献捷第46章 来访第197章 自受身份第112章 失望第21章 后族第165章 挡箭第255章 将计第109章得封第212章 子嗣第36章 上第112章 失望第130章 腿疾处置第188章 受伤第154章 侯府第23章 有孕第159章 残酷第166章 徒劳第211章 结案第194章 回来第258章 献捷第258章 献捷第205章 百态第207章 染指第44章 谋官第35章 心思第65章 仇家庄子第116章 无孕第232章 生子第200章 私心第236章 内斗第71章 惊喜蒋家第209章 欲擒第238章 生育第107章心曲第68章 私谈第163章 推行第72章 心病第215章 警觉第135章 报复第149章 炭疽第51章 诉苦第231章 结盟第52章 喜事第178章 归来第80章 推荐第120章 药箱第201章 拿获第49章 秘密动气第172章 私下第23章 有孕第100章药师第140章 圣寿第52章 喜事第218章 宫宴第165章 挡箭第134章 约束第221章 回来第252章 分别第258章 献捷第160章 牛痘第74章 风波第135章 报复第246章 谋划圈套第113章 蹊跷第130章 腿疾第217章 有孕第50章 皇子第167章 无隙第188章 受伤第228章 真病第169章 算计第219章 喜讯第187章 远行第262章 癫狂第222章 脉枕第185章 比较第53章 丫鬟第249章 弃卒第246章 谋划第213章 运道第186章 回门药堂第180章 争吵第22章 拜佛第123章 托梦第84章 夏氏第92章 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