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下官职问题。

俸禄:

1)万石:三公等(豹子的车骑大将军应该在此),月谷350斛(注:1斛=1石),一年4200石;

2)中二千石:九卿等,月谷180斛,一年2160石;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谷150斛,一年1800石;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谷120斛,一年1440石;

5)比二千石:光禄大夫等,月谷100斛,一年1200石;

6)千石:丞相长史等,月谷90斛,一年1080石;

7)比千石:太中大夫等,月谷80斛,一年960石;

8)八百石:汉成帝时除,就六百石;

9)比八百石:谏大夫,俸禄不详,后除;

10)六百石:州刺史等,月谷70斛,一年840石;

11)比六百石:博士等,月谷60斛,一年720石;

12)五百石:县长,后除。

13)四百石:大县县丞、县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

14)比四百石:五官侍郎等,月谷45斛,一年540石;

15)三百石:次县长,月谷40,一年480石;

16)比三百石:五官郎中等,月谷37斛,一年444石;

17)二百石:县丞、县尉等,月谷30斛,一年360石;

18)比二百石:月谷27斛,一年324石;

19)百石:御史属等,月谷16斛,一年192石;

20)比百石:不详,后除;

21)斗食:月谷11斛,一说每日1斗2升;

22)佐史:月谷8斛,另一说佐史也并入斗食中。

东汉时禄秩变化不大,从万石到斗食佐史共17级(或16级),但给付方式改成半钱半谷,东汉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月钱9000,谷72斛;真二千石月钱6500,谷36斛;比二千石月钱5000,谷34斛;千石月钱4000,谷30斛;六百石月钱3500,谷21斛;四百石月钱2500,谷15斛;三百石月钱2000,谷12斛;二百石月钱1000,谷9斛;百石月钱800,谷4斛8斗。另外,两汉的节日赏赐实际上成为常俸外的加薪,如《汉官仪》中记载仅“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通典》记载在立春之日赐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大将军各60匹,执金吾、诸校尉各30匹。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

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

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

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

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

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

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

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

宁朔将军,

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司律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

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

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

军或护军)

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

宁远将军,

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

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

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

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

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

(以上为杂号护军)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职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秩俸千石,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秩俸二百石,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主历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掌星历.

望气佐,主望气.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秩俸百石,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秩俸百石至斗食,协助令,丞.

祝人,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主厨.

屠者,主屠牲.

卫士,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主宗庙.

寝郎,主守寝.

园郎,主守园.

员吏,

卫士,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秩俸千石,

车郎将,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秩俸六百石,为皇帝谋事.

仆射,秩俸比千石,主宾赞受事.

谒者,秩俸比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秩俸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秩俸四百石,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卫尉丞,秩俸千石,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秩俸六百石,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щшш ✿т tκa n ✿C○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文学,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俸禄职掌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秩俸六百石,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兰台属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

侍御史,秩俸六百石,分五曹办事.

御史员,秩俸六百石,留台治百官.

尚书属官:

尚书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

尚书丞,秩俸四百石,佐尚书仆射.

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

户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

客曹尚书,主外国四夷事.

三公尚书,主断狱事.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掌诸医.

协律都尉,掌校正乐律.

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

织室令,主织.

东园匠令,做陵内器物,有十六丞.

钩盾令,主近苑囿.

尚方令,主作器物.

尚书待治,尚书令的属官.

御府令,主天子衣服.

采珍宝金玉令,主才珠宝金玉.

太官令,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

汤官令,主饼饵.

导官令,主择米.

若卢令,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协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输令,有四丞.

均输丞,协助均输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辑濯令,

钟官令,主铸钱.

技巧令,

六厩令,掌天子六厩.

辩铜令,主分辨铜之种类.

黄门令丞属官:

黄门令,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黄门,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驸马,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谒者,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署长,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执金吾的官吏:

执金吾,秩俸二千石.

中垒令,

中垒丞;

寺令,

寺丞;

武库令,

武库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辅都尉,

左京辅都尉丞;

右京辅都尉,

右京辅都尉丞.

2,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

将作大匠的官员:

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

石库,

东园主章,

六章长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长史,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邮,

郡府属官:

主记事掾史,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主记.

奏事掾史,主奏议事.

少府史,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主侍卫.

府门亭长,主守卫.

门下议曹史,主谋议.

门下掾,杂务人员.

门下史,杂务人员.

门下书佐,杂务人员.

门下小吏,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

户曹掾史,主民户,祭祀,农桑.

田曹掾史,主垦埴畜养.

水曹掾史,郡国水利人员.

时曹掾史,主时节祭祀.

比曹掾史,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

仓曹掾史,主仓谷事.

金曹掾史,主货币盐铁事.

计曹掾史,主上计之事.

市掾,主市政.

兵政官员:

兵曹掾史,主兵事.

尉曹掾史,主徒卒转运事.

政法官员:

贼曹掾史,主盗贼事.

塞曹掾史,掌边塞之职.

贼捕掾,主捕盗贼.

决曹掾史,断罪决狱.

辞曹掾史,主辟讼事.

交通官员:

督邮掾,主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

法曹掾史,主邮驿.

漕曹掾史,主漕运粮草事.

教育卫生官员:

学官掾史,主郡学校事.

郡掾祭酒,主教育.

学经师,主教育.

文学史,主教育.

医曹掾史,主医药事.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东汉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

县官员:

县令,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县长,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功曹史,总揆众事.

县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县军事.

县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县府门长,官众事.

廷掾,督乡事.

主记室,管文书.

少府,主财用.

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主兵卫.

门下议曹,参议诸事.

门下掾史,

闾师.

县佐,

县史,秩俸百石以下.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官治安.

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秩俸百石以下.

后宫: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

这是慕寒在网上找到了一片讲述官职的文章。不过,汉朝时期是没有品阶的,只有俸禄的多少。

中郎将职位在黄巾起义时期,的确属于汉朝高级将领,秩比两千石。而前文中征南蛮所出现的将军职位多是杂号将军,这篇文章里有四品和五品。但杂号将军,属于非常置,要看俸禄的多少来决定官职高低。

在这一方面慕寒有些失误,设计的不合理。但黄巾之后,中郎将一职地位就会下降,那个时候多的是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

第845章 内争第893章 楚帝袁术第78章 连锁反应第638章 同赴死节第289章 国士第207章 雄中雄第211章 耀武扬威第544章 暗潮涌动第812章 肱骨第63章 攻城军械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559章 予军第2章 终有离别第689章 天变第808章 庙算第838章 溃第131章 清剿第637章 河西第644章 刘琦第386章 鞠义第530章 人心向变第274章 大业第471章 话馨语第299章 大战,起!第15章 杀俘第186章 美阳之战(26)第69章 泄愤踏营第534章 两军徐聚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45章 天下纷扰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386章 鞠义第355章 筹谋第588章 结外第85章 夜入神都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186章 美阳之战(26)第825章 兵临城下第14章 衔尾追击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915章 定略(下)第98章 杀胡令、招贤令第720章 犍为之战(29)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753章 东进高奴第343章 军制第314章 虢亭会战始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808章 庙算第418章 天下纷争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130章 血战陇县第205章 这天子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66章 破城!第526章 破城第182章 美阳之战(22)第29章 御兵驱蛮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255章 养病第398章 布筹西域第58章 围城第420章 教学署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552章 进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427章 缘起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124章 去职、削食邑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603章 两军交错第80章 欲纳降第645章 王氏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835章 临阵第383章 千里泽国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386章 鞠义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449章 逆袭第335章 席卷第766章 朝会 六制第497章 刘和起兵第713章 犍为之战(22)第863章 和平解决第407章 使蜀第806章 回师第845章 内争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第842章 鲜卑肆虐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341章 洛阳群雄
第845章 内争第893章 楚帝袁术第78章 连锁反应第638章 同赴死节第289章 国士第207章 雄中雄第211章 耀武扬威第544章 暗潮涌动第812章 肱骨第63章 攻城军械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559章 予军第2章 终有离别第689章 天变第808章 庙算第838章 溃第131章 清剿第637章 河西第644章 刘琦第386章 鞠义第530章 人心向变第274章 大业第471章 话馨语第299章 大战,起!第15章 杀俘第186章 美阳之战(26)第69章 泄愤踏营第534章 两军徐聚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45章 天下纷扰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386章 鞠义第355章 筹谋第588章 结外第85章 夜入神都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186章 美阳之战(26)第825章 兵临城下第14章 衔尾追击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915章 定略(下)第98章 杀胡令、招贤令第720章 犍为之战(29)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753章 东进高奴第343章 军制第314章 虢亭会战始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808章 庙算第418章 天下纷争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130章 血战陇县第205章 这天子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66章 破城!第526章 破城第182章 美阳之战(22)第29章 御兵驱蛮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255章 养病第398章 布筹西域第58章 围城第420章 教学署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552章 进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427章 缘起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124章 去职、削食邑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603章 两军交错第80章 欲纳降第645章 王氏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835章 临阵第383章 千里泽国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386章 鞠义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449章 逆袭第335章 席卷第766章 朝会 六制第497章 刘和起兵第713章 犍为之战(22)第863章 和平解决第407章 使蜀第806章 回师第845章 内争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第842章 鲜卑肆虐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341章 洛阳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