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惨淡之状

高诚轻轻喘气,看向徐荣,说道:“其余人呢?怎么就只有汝等?其他人呢?可都还在?”

听到高诚质问,场内众人皆是哑口无声。

徐荣唉叹一声,说道:“益州都尉王敦战死,夏育身负重伤,王方、杨定断后,至今生死未知。傅燮、苏则深受重伤,现今仍然昏迷不醒。其余校官战死者不知几何,伤者更甚。”

听闻两个结拜兄弟现在都未曾醒来,高诚心中一痛。随即想到,将官都损失如此严重,那士卒呢,几万军士呢?

“大军如何了?伤亡多少?”

“六万大军,现在关内者仅三万余人,还有数千伤兵。”

嘶,伤亡过一半?三万将士啊,三万人...

高诚深呼一口气,眼睛一翻,昏了过去。

“大都督!”“大都督!”“快去找神医来,快!”

见高诚突然昏迷,众将一阵慌乱,待到华佗到来,这才安静一些。

“无妨,不过是气血攻心,吾开两副药煎熬一下即可。”华佗看了之后,不急不忙的说道。

转头又对着屋内众将,厉声道来:“大都督方才刚醒,汝等与其说这么多做甚?不知道大都督需要静养吗?不能动气,不能动气,切记!”

“神医放心,吾等下次定然不敢如此!”

“大都督伤势刚有恢复,身心俱乏,需要多多修养~”看着这一群军中莽汉,华佗只好再三叮嘱。

————————————————————————————————

两日后,高诚已经能够稍微坐起,倚靠在榻边,看着身边的张安,不禁露出笑容。

“怎么就你自己来啦?那俩家伙呢?”

不等张安说话,高诚紧接着说道:“让某猜猜,韩迁肯定是在军中调度,那家伙稳妥的紧,是一个好苗子,部曲交给他某放心!”

“赵胡子这个老痞子,是不是又在饮酒?烂醉如泥?”

看着大都督好不容易有了笑容,张安牙关一紧,忍下心中悲痛,强颜欢笑说道:“大都督,您猜的可真对。”

“哈哈,行了,你们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吾昏迷之后,大军到底发生了何事?讲于吾听!”

“大都督,您伤势刚愈,恕卑职不敢从命!”张安想到徐都督的吩咐,当即拒绝说道。

张安也没有想到,去年杀俘的大都督,还有如此大义一面。记得那时候,坑杀那一千俘虏,自己还颇有后悔,甚至一度以为大都督是个杀人不眨的屠夫。

却不想...

“说吧,吾伤势已经无碍,放心!”

“这...大都督!”

看到张安两次不从,高诚心知这是上次昏迷,惹得这些手下担忧,不敢再将那些不好的事情报给自己。但,自己若是不知情,又如何能够心安。

“张安,若你还认吾这个大都督,那就说。这是本都督的军令,说!”

见到高诚动怒,张安无奈,只好叹了口气,开始叙述整个大军撤退过程。

“大都督,自得了徐都督之令,卑职就随夏育校尉前往小坡,救下大都督。之后,吾等在山坡上,与蛮兵彻夜厮杀,直到徐都督派来苏校尉接替。”

“撤下小坡时,大军已经抵达。然后吾等骑兵以为先锋,打算冲破北方阻路的蛮兵。而徐都督引兵随后,快速撤退。”

“这一路上,直到吾军大营都相安无事,甚至吾等一度以为蛮军偷袭了大营后,便撤走了。却不想,刚离开不远,大军就被蛮兵从两侧袭杀。”

“吾军无备,更兼苦战在前,奔波在后,早已疲惫不堪。大军竟被五万余蛮兵拦腰截断,徐都督等人皆被蛮兵困住。盖校尉见此情况,与前部诸校尉商议后,由吾等骑军冲击蛮军,解救徐都督。”

“而其余两万前军人马先行一步,在前方布防。幸得将士们拼死一战,又有吾等骑兵相应,被截断的中军、后军三万余人,这才逃脱大半。”

“之后吾等汇聚前军,依托阵型,击败蛮军一阵,这才继续后撤。一路之上,曾数次被蛮兵追上,虽然击退追兵,但吾军伤亡亦是不少!”

“大军回到葭萌后,这才安稳下来。三日后,苏则校尉也绕道山中,方才回归。而杨定、王方二人,至今尚未归来。”

听完这些,高诚唉叹一声,心情沉重,自语道:“唉,若非高某,又岂会让三万将士,殁于沙场啊!”

“大都督此言差矣,若非大都督,吾等六万大军,怕是早已全军尽没。如今大军尚存半数,皆是大都督之劳啊!”

“汝不必劝吾!来,扶本都督起来,吾要见见诸将士!”

说完,高诚便欲起身,张安急忙搀住高诚,这才缓缓起身下榻。

养伤所在,正是关城门楼,走到屋外,临近女墙,俯望关内。

整个葭萌关都陷入一中悲伤的气息氛围内,无数的伤员在哀嚎,数不尽的士卒在漫无目的的游荡。关城之上,只有少量士卒在警戒,却也都心不在焉。

六万大军之中,有良家子两万余人,其中很多人之前都不相识。征战一年以来,也都建立很好的感情。如今,袍泽身死沙场,自是感伤不已。

而其余四万多人的益州兵,多是郡国兵马,更是亲朋好友成群。大军伤亡近半,其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亲朋殁于此战。

这一战,损失太大了...

又过数日,高诚在不用人搀扶的情况下,也已经能够缓慢走动了,伤势渐好。

最重要的事情,也近在眼前,自己该如何将此次战败,报于朝廷?

自从大军回到葭萌关,已有二十余日,却只有徐荣将此战报于朝廷。按照规定来说,高诚昏迷不醒,理应由御史中丞萧瑗来汇报。因为他是除了高诚之外,军中第二号人物。

徐荣的副都督之职,只是高诚此战临时任命,此战一过,徐荣还是他的偏将军。

萧瑗自从进入汉中以来,便被徐荣所率领的董卓诸将架空兵权,到了益州,更是一直呆在刺史府内。如今,此战大败,萧瑗可不想背黑锅,亦是一直未曾向朝廷汇报此战。

萧瑗不做,益州刺史更是不愿,也只好由徐荣来上书了。

徐荣倒是尽书此战历程,尤其是高诚亲自率兵阻敌,为大军后撤赢得时机,大书特书。同时,又一揽此战之败于身。临末,还不忘直言那御史中丞自入川一来,长久不在军中,只顾躲在雒县安享太平。

徐荣这次上书,可谓是将所有责任,全都推到自己身上。但高诚却不想这样,此战之败,非在徐荣。甚至徐荣在与十五万蛮兵的阵战中,差点彻底击溃蛮兵。

“臣叩首敬拜陛下,自二月一战。臣引虎贲之众,与十五万板盾蛮兵列阵而战。战事颇顺,贼军不能当吾天军之威,溃败在即。然有五溪蛮兵引十万大军,出牛头山西麓,欲断吾大军后路。又有蛮兵五万,破吾大营,绝臣等归途。”

“幸得军中斥候得力,现五溪蛮之踪迹,臣方能有机率兵阻敌。前方偏将军徐荣统领大军,已溃板盾蛮十五万之众,得知五溪蛮来袭,不得已而退军。”

“今三军历尽凶险,方得退回葭萌关。此战之败,皆乃罪臣之过。罪臣无能,未能替陛下扫荡板盾蛮、五溪蛮之贼,又损吾天军威严,愧对天泽。罪臣请以乞休,叩首以拜!”

“将此书加急送往洛阳!”写完奏章,高诚轻出一口气,对着旁边的亲卫说道。

“诺!”

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628章 当在今夜第292章 天子!崩!第246章 战况第374章 雨势连连第172章 美阳之战(12)第396章 子弟军第896章 渡江第193章 变局,兵动第317章 虢亭会战(3)第536章 两败俱伤第634章 胡夷之争第750章 南国第748章 地龙翻身第457章 欲擒故纵?第185章 美阳之战(25)第105章 攻城第782章 冬季攻势(8)第58章 围城第392章 京兆韦杜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340章 回关中第634章 胡夷之争第585章 惨烈如斯第338章 首阳山惨败第933章 夜泅潜水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900章 赵国内权第476章 订盟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28章 碧玉年华第74章 分兵南下第610章 斩将第847章 图谋王事第528章 献计第378章 军民一心第554章 诸事第208章 无题第51章 朝会第238章 平襄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344章 甲乙种军第408章 阳谋第279章 臆想第712章 犍为之战(21)第547章 内乱第407章 使蜀第882章 进军(上)第710章 犍为之战(19)第238章 平襄第78章 连锁反应第359章 军旗第105章 攻城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602章 回援第804 冬季攻势(30)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596章 新城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382章 骊山第128章 策马攻城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417章 春耕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870章 军议(中)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494章 蔺县之变第759章 凛冬第336章 溃败第562章 伏击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547章 内乱第272章 意欲何为?第907章 破势(6)第789章 冬季攻势(15)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147章,羌骑走三辅第463章 射策第830章 争城(中)第560章 临洛第47章 婚后四礼第59章 焚营杀贼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325章 虢亭会战(11)第164章 美阳之战(4)第830章 争城(中)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6章 大权旁落第736章第165章 美阳之战(5)第279章 臆想第882章 进军(上)第505章 易水之战(1)
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628章 当在今夜第292章 天子!崩!第246章 战况第374章 雨势连连第172章 美阳之战(12)第396章 子弟军第896章 渡江第193章 变局,兵动第317章 虢亭会战(3)第536章 两败俱伤第634章 胡夷之争第750章 南国第748章 地龙翻身第457章 欲擒故纵?第185章 美阳之战(25)第105章 攻城第782章 冬季攻势(8)第58章 围城第392章 京兆韦杜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340章 回关中第634章 胡夷之争第585章 惨烈如斯第338章 首阳山惨败第933章 夜泅潜水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900章 赵国内权第476章 订盟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28章 碧玉年华第74章 分兵南下第610章 斩将第847章 图谋王事第528章 献计第378章 军民一心第554章 诸事第208章 无题第51章 朝会第238章 平襄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344章 甲乙种军第408章 阳谋第279章 臆想第712章 犍为之战(21)第547章 内乱第407章 使蜀第882章 进军(上)第710章 犍为之战(19)第238章 平襄第78章 连锁反应第359章 军旗第105章 攻城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602章 回援第804 冬季攻势(30)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596章 新城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382章 骊山第128章 策马攻城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417章 春耕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870章 军议(中)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494章 蔺县之变第759章 凛冬第336章 溃败第562章 伏击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547章 内乱第272章 意欲何为?第907章 破势(6)第789章 冬季攻势(15)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147章,羌骑走三辅第463章 射策第830章 争城(中)第560章 临洛第47章 婚后四礼第59章 焚营杀贼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325章 虢亭会战(11)第164章 美阳之战(4)第830章 争城(中)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6章 大权旁落第736章第165章 美阳之战(5)第279章 臆想第882章 进军(上)第505章 易水之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