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 冬季攻势(30)

三月方至,南下的樊稠、赵衢两部,与在永安静候的周瑜所部汇合。

而后,三军归安邑。

紧接着,河东组建的一师守备军,进驻永安,加强此处防御,与西北面的离石塞,与西面的离石塞成互倚之势。

等周军各部抵达安邑城外时,整个北方于冬季发起的这番攻势,逐渐明朗起来。

壶关城内守将,带着千余将士拿下了毫无汉军把守的涅县。朱儁的疑兵在撤走之时,也将涅县彻底放弃。

而袁谭,正如高顺所料的出现在上艾城外。只不过此时此刻,文丑早已遵从邺城的战略部署,放开了井陉关,以诱使汉军进入冀州。可袁谭的到来,将这一切计划都给粉碎了。

先不说汉军会不会中计,进入冀州,单是这五万赵兵围在上艾,汉军也没那个能力轻易杀入冀州。

当然,在高顺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袁谭也未能突袭成功。现在又跟与上一次战争一样,上艾,一个让赵军伤心的地方。

再加上文丑所部不知所踪,袁谭只能踌躇不前,打算先摸清状况,再行计较。

上艾守军看起来并不少,东面的长城关口也有汉军把守,也不知道文丑究竟是败了,还是压根就没打破长城关口。

数万人挤在上艾这里,颇显尴尬!

与此同时,幽州西北部的战事也一触即发。自河东归来的鞠义、李傕二人,领着数千精锐,驰至蓟县。自幽州东北地区,刚刚收复了祖地的乌桓王踏顿以及楼班二人,亦是重整旗鼓,率乌桓骑兵三万余众,再度回到蓟县。

二者相汇,计精骑三万五千余人,随即奔走出居庸塞。

沮阳城外,韩猛率领的四万幽州兵,坚守城寨,旬月下来与柯比能交战甚少。

鲜卑精骑也没有心思去攻打坚固的沮阳城,大汉给予他们的利益还不足以让轲比能付出无比巨大的代价。

如果说能够杀进幽州劫掠一番,倒也能尝试一番。可事实证明,即便是拿下了沮阳,他们也破不了居庸塞,还不如以散骑自别路入关劫掠呢。

轲比能的决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近万部落骑兵,于一开始便分成数百股,蜂蛹进入幽州腹地。这些小股胡骑,仅仅只是劫掠村子,稍微大一点的镇子都不会去碰。

驻扎在蓟县的五千左右赵军骑兵,也被胡骑搞得手忙脚乱。左右奔走,冲当着救火队员,旬月下来战绩一塌糊涂,斩了不少数百名胡骑,这对于各乡里沸腾的局面来说,不过杯水车薪,完全解决不了问题。

随着鞠义、踏顿的到来,自然逃不过鲜卑骑兵的耳目。得知大量的乌桓人来到广阳郡,鲜卑散骑一呼而走,跑回了沮阳城外。

同时,消息也传到了柯比能的耳中。

紧随着不过两日功夫,斥候再报,乌桓骑兵和赵军骑兵四万余众出居庸关。

上谷下落县城内。

轲比能的王帐正下在此处,下落距离沮阳不算远,也就百里地而已。鲜卑轻骑,一日便足以跑个来回。

而大军主力则是在下落新城的东北一带的鸡鸣山下驻扎,扼守西北部通往沮阳的主要道。

八万余骑,二十余万战马,更有牛羊无数,也亏的沮阳至下落这一带,皆是平原地区。又有水从中而过,水源不断。

下落县城,跟旁边庞大的军队驻营区比起来,小的可怜。

不过,作为目前鲜卑军队的指挥中心,也不需要多么多么起眼。

大帐之内,轲比能已经叫来了所有在城内的部落首领,尤其是几位部落大人。

中部大人阿最、阙居、慕容,东部大人阙机、素利、弥加。

放到以往,同样身为鲜卑大人的轲比能,自然是没有绝对的权利来决定这六位鲜卑的大人的意愿。但现在不一样,他是鲜卑首领轲比能,大汉归义王。

随着上一次与大汉联手攻打赵国的胜利,尤其是在对乌桓诸部的大胜下。这些所谓的虚名,也逐渐凝实。

当初刚刚顶上鲜卑首领、归义王头衔的轲比能,六位鲜卑大人可没几个心服口服的。毕竟,鲜卑与大汉的关系,从来就没有好过。

然而幽州战局的大胜,更兼横扫乌桓诸部,劫掠幽州腹地,所带来的切实利益,让轲比能不断地聚集起威望。

至今,已深入诸部之心。

“几位大人,都看看吧!”

轲比能将手中斥候传回来的信报,递到身旁亲卫手中,由其一一传给各部首领观阅。

良久,帐内一阵沉寂,多数人将目光看向轲比能。

“踏顿和楼班这两个崽子恢复了声势,愈加猖獗。赵军骑兵虽然不多,只不过万余骑,但甲胄精良。四万骑兵,四万步军,赵军威势凛凛啊!”

轲比能感慨了一声,可嘴角始终挥之不去的笑意,却表明其心中并未将赵军放到很高的地位。

坐在其下首的阙机,摇了摇这颗白首,说道:“汉人有句话说的很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人,还需小心行事啊!”

年老成精!

阙机并非智谋百出之辈,也没有独显于世的才能。但作为目前东部鲜卑以及中部鲜卑中,唯一的檀石槐时代老臣,几十年风风雨雨下来,一双浊目看什么都无比清澈。

轲比能眉头微微皱起,心里拿捏着阙机的话。

再者,对鲜卑而言目前更重要的是怎么去谋利。族中丁壮皆聚集在此,耗时两三个月了,什么都捞不到,那打这一仗的意义何在!

“走吧,老是在居庸塞耗着也不是个事,且先暂避赵军锋芒!”

第145章 盖勋盖元固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602章 重订盟约第772章 天子气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175章 美阳之战(15)第754章 河东第779章 冬季攻势(5)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386章 鞠义第79章 攻灭赵宏,韩忠上位第399章 虚张声势第906章 破势(5)第12章 坐观城破第912章 破势(终)第687章 临阵倒戈第30章 轻兵陷阵第905章 破势(4)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557章 势气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498章 丰、授夜谈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3章 举将第65章 蚁附第842章 鲜卑肆虐第63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59章 科举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873章 拼人才第436章 战丹水第422章 夕阳亭叙第254章 三军云集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8章 募兵第38章 哀兵必胜第780章 冬季攻势(6)第409章 张鲁从之第201章 驱虎破敌第904章 破势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448章 袁术称王第886章 关东局势第291章 父女第668章 失利第590章 疲兵之计?反受其害也!第774章 进退两难?第292章 天子!崩!第669章 退兵第606章 骁骑校尉第305章 孔伷兵败第453章 起居注第352章 太学博士第19章 家第76章 蒯良之策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24章 八拜之交第911章 破势(10)第204章 传报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563章 谋城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362章 议阵第91章 问答第549章 宫内厮杀第57章 退保长社第889章 决议第745章 军威赫赫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523章 复汉庭第305章 孔伷兵败第538章 魏王卓第717章 犍为之战(26)第851章 乱第335章 席卷第103章 围城第798章 冬季攻势(24)第105章 攻城第7章 博弈第385章 公孙兵界桥第705章 犍为之战(14)第519章 换相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772章 天子气第140章 棋局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683章 顿足第431章 丹水降第660章 论第182章 美阳之战(22)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第477章 联姻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721章 犍为之战(30)
第145章 盖勋盖元固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602章 重订盟约第772章 天子气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175章 美阳之战(15)第754章 河东第779章 冬季攻势(5)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386章 鞠义第79章 攻灭赵宏,韩忠上位第399章 虚张声势第906章 破势(5)第12章 坐观城破第912章 破势(终)第687章 临阵倒戈第30章 轻兵陷阵第905章 破势(4)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557章 势气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498章 丰、授夜谈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3章 举将第65章 蚁附第842章 鲜卑肆虐第63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59章 科举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873章 拼人才第436章 战丹水第422章 夕阳亭叙第254章 三军云集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8章 募兵第38章 哀兵必胜第780章 冬季攻势(6)第409章 张鲁从之第201章 驱虎破敌第904章 破势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448章 袁术称王第886章 关东局势第291章 父女第668章 失利第590章 疲兵之计?反受其害也!第774章 进退两难?第292章 天子!崩!第669章 退兵第606章 骁骑校尉第305章 孔伷兵败第453章 起居注第352章 太学博士第19章 家第76章 蒯良之策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24章 八拜之交第911章 破势(10)第204章 传报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563章 谋城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362章 议阵第91章 问答第549章 宫内厮杀第57章 退保长社第889章 决议第745章 军威赫赫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523章 复汉庭第305章 孔伷兵败第538章 魏王卓第717章 犍为之战(26)第851章 乱第335章 席卷第103章 围城第798章 冬季攻势(24)第105章 攻城第7章 博弈第385章 公孙兵界桥第705章 犍为之战(14)第519章 换相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772章 天子气第140章 棋局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683章 顿足第431章 丹水降第660章 论第182章 美阳之战(22)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第477章 联姻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721章 犍为之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