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黎公公

这种专业打散子的火炮是要有一定角度的,也就是说喇叭口的火炮,白洋淀的渔民曾经用一种叫做雁翎炮的黑火药喇叭口火炮打野鸭的,效果那是相当不错,一炮打出去百米之内的野鸭就像被狂暴的飓风扫过一遍一样,都留在河面上了。

那雁翎炮才多少口径,生铁铸就的雁翎炮外口还不到五十毫米,论性能还在那虎尊炮之上——当然,这雁翎炮的长度也是远超明朝虎尊炮的——可是对明朝来说,这火炮铸造的越长废品率越高,成本也就越高,所以除了红夷大炮之外,倍径长的火炮并不多见——天见可怜,红夷大炮倍径也就20-30倍罢了。

关于散子霰弹炮最后军工组设计的方案是内口径六十毫米,外口径七十毫米——这一炮出去能覆盖三四十米宽的距离,也是人们经常说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炮身全长一米,按公制计这超过虎尊炮一尺多一点——对于庐山号来说最重要的是,这炮一次性能铸造两门——或者说一口坩埚里炼出的合金钢一次能浇铸两门炮——因为有虎尊炮这位在前面,军工组给这种快要问世的火炮命名为大虎尊炮。

虽然在庐山号上的现代人看来,虎尊炮根本不算炮。可是对先进的明国而言,这是威力极大的三将军炮——在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传入明国之前,这虎尊炮和同样两尺长的灭虏炮就是大将军炮。

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这炮比起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来。虽然在远程威力和射程上都不尽如人意,可是它轻便啊利于野战在敌军冲过来的时候可以在近距离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可以推着灭虏炮或虎尊炮的跑车冲锋在敌阵前给予敌人成排的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生铁打造的虎尊炮和灭掳炮都不超过百斤,在这个时代就是轻便型野战火炮的典型。

从澳洲南部回航的这段时间,军工组除了制作1628式步枪之外,先后铸造了四门110毫米滑膛炮和三十门大虎尊炮——反正模具已经开出来了,不多做点岂不是浪费。

试制出来的大虎尊炮也让人满意,不过24公斤的重量,这恐怕是超轻型火炮了——不过射程和威力还是可观的,一炮打出去。大约两百米长三四十米宽的海面上都落下无数散子溅起的水花——这150米绝对是能打死人的,根据判断破甲距离大约是120米左右,已经远超这个时代的火枪和弓箭了。

这次有点事,庐山号的船先去了长期停靠。一部分武士下船去接家眷回来,同时给家远的那些武士家中捎去来长崎的路费和信件——这批武士的待遇已经谈好了,每月五元大洋或2两半银子,每年涨一元或半两银子的薪水,对于家中的人口澳洲出五人的扶持米——也就是说不管你家是三口人还是五口人还是十口人,澳洲政府按照每人每天一斤米的份额供给粮食。若是武士在三年内战死了,除了给家中分一块土地外。扶持米将会发到最小的孩子长大成人为止。

这澳洲开出的条件是相当丰厚了——金三多用大腿想也知道这帮人是要用日本武士拿去做炮灰了——不然能给这么好的待遇才怪——不过金三多无所谓的,武士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怕死在病榻上。

对日本传统武士的这样的职业军人而言,战死沙场是人生一大乐事。人生五十年(这个时代平均寿命还不到五十岁啊,刘备不也说了,人五十不称夭)谁人无死,既然早也要死,晚也要死,怕有什么用呢。要是自己的死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待遇。这就算是死的有价值了。

那些战败被灭国大名家的谱代家臣为什么都要切腹——跟忠义关系不是那么大,而是铁饭碗没了。

这次来到长崎,大部分人总算是有些适应大铁甲船了——信长公不是也造过小铁甲船嘛——这些人这样安慰着自己。重要的是,庐山号到了哪里之后都是贸易开路公平买卖,并没有过这个时代东西方都很热衷的海盗行为——对现代人来说,抢啊抢啊这样不事生产,和明朝末年那些流寇还有多大的区别呢。

破坏生产生活对现代人来说是极大的罪行。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产出他需要的所有产品和原料的——中德联合帝国在四十年代后期合并就是因为两个国家在经济上有相当强大的互补性,成为一个国家后,这关税就没了,在很多方面是非常有益的。降低成本之余,还能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科技上也免除了重复研发避免了很多浪费。

这次庐山号在长崎停靠的时间并不长——原本准备放下人进些货就走的,可是西乡半兵卫这个城主幕僚一样的人物又来了。

大约是知道庐山号不收钱物,这次西乡半兵卫带来的礼物是八百日本移民——接近两百户人口,也不知道这位从哪划拉回来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嘛,送了大礼肯定是有事情的。金三多这个翻译元首呢,就勉为其难的见了西乡一次。

有求于人,西乡半兵卫姿态放得很低:“给殿下添麻烦了,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派出工匠学习这九连铳铁炮的打造。”

金三多立刻给他浇了一盆凉水:“别逗了,学不来的。这造镜技术和造枪技术在我国都是最高机密。就我的身份,连大门都进不去。”

“那真是失礼了。这宝镜和九连铳铁炮果然都是宝物,我长崎的工匠均无法仿制。不过,这子弹越打越少…”

“我早就说过子弹你们造不出来的,嘛。我每次都能带来一些子弹,有金子就好说,没金子银子也好说,对了,火炮你们要不要。是用黑火药的哦,炮子你们想造多少都有的。”

西乡半兵卫听说有火炮,但是却拿不了主意:“您知道的,我们这样地方上的外姓大名是被德川幕府所记恨的。国崩(火炮的日本名)这东西固然是好,可是幕府一旦得到外姓大名向外购买国崩或私自筑城招兵的消息,等待我们的恐怕就是一场灭国战争了。”

金三多问道:“你们德川幕府的军队装备的火枪能打多少米?”

西乡半兵卫答道:“德川幕府的军队所装备的铁炮也是精良的。铁炮在大约百米内都是能杀人的利器,若是伤了人,那死的更惨。”

这个都明白,拿破仑时代伤兵的死亡率高达八成,一个伤口感染就让无数东西方的医生束手无策——庐山号上面虽然储存了一些抗生素,可是医学组和化学组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先搞出磺胺再说,虽然毒性也大但不管怎么说,磺胺也是抗生素不是。

金三多伸出两根手指:“现在呢,船上有两种武器可以卖给你们城主。一是一种能在百步外打死杀伤一大片士兵的火炮。二是一种射程超过200米还能破甲的火枪。当然。都是你们所能用的黑火药发射的。至于用什么换都可以,红铜啦。粮食啦,丝绸,金银,硫磺……”

说着,看这位心有向往,金三多喊道:“来人,试射一发火炮和1628式步枪速射。”

“我去和城主商量一下,殿下您稍等。”西乡半兵卫一看这效果就心动了。那种过于复杂的子弹可能仿制不了,可是用黑火药的铁炮和国崩应该没问题了吧。想必藏身在码头的城主也看到了。这最终还是要问问城主的意见。

考虑到日本战争烈度要低得多,先卖一些大虎尊炮就够用了——虽然之前来到这里的欧洲人也卖过少量的火炮——就是被日本称作国崩的东西,不过同样的,数量太少了也只被掌握在幕府手中,而且因为重量和路途的关系,没多大可能被运到九州来。

停靠的这段时间,庐山号又拿出银子从葡萄牙商馆购买了几桶颗粒火药。这颗粒火药虽然说是极其简单的东西,可是现在庐山号乃至澳洲根据地因为缺乏原料仍是造不出来的——考虑到以后开山采矿以及制造1628式纸壳弹的用量,碰到了每次都买一些是没错的。

除了颗粒火药要购买,纸张也是要从日本购买的。到了这里后庐山号已经放出了风去,不管什么纸庐山号都买——因为庐山号储备的卫生纸已经快要告竭,买些草纸也是能上厕所的,更好一些的纸张自然是作为纸壳弹或者文字记录用——和纸还是蛮出名的。

果不其然,这次西乡半兵卫又买了几百发步枪子弹以及三十条1628式快枪和四门大虎尊炮。弄到大量红铜和硫磺后,金三多在笔记本上写道,今天是公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我们用小钢炮和快枪再次打开了日本军火市场。

八月二十号,大部分人员和货物上船后,庐山号离开了长崎港——剩下的人大约只能等几个月后庐山号再次来了——去接家人的那些家在九州的已经都回来了。

这次继续去釜山转了一圈,将人都吓跑后庐山号进入济州岛北部海域,继续用喊话模式进行招工——反正这里的不是罪人就是罪人的家眷以及后代,想跑的总会有的。这次的喊话是上次从这附近跑走的两个朝鲜罪臣家眷,在海边用电喇叭一次次挨着个的喊朋友的名字——同时给对方描述一下这里天天米饭鱼肉腌萝卜条管饱的美好生活。

要说上钩的那是相当不少,被喊了名字的很快从地窝子里拖家带口的跑出来了——不来怎么办,等你们大铁船走了那些官员都济州城出来马上治你个通匪之罪——别看这些人对于海盗不敢怎么样,但是整治自己人那可是狠着呢——这就是传说中的窝里横啊。在岸边停留了一天,庐山号就招募了三百来户朝鲜移民,和数天时间在长崎港招募的移民几乎相当。

从济州岛附近起航后,第二天一早庐山号又到这天津卫了。看到这无帆而动的大铁船又来了天津卫卫所指挥使杨毅一拍脑门:“这破财消灾的日子哪天是个头啊。”

上次杨毅进献的那些宝镜快枪等。崇祯也赏赐了一番,几百两内帑,御马一匹,银牌一面,尚方宝剑一把…就差赐个后金的黄马褂了。不过这有什么用,御赐的东西虽说是一种荣宠吧。可是不能拿来换钱啊,杨指挥使为了买这些货,可是几乎倾尽家资的——杨家百万身家还是有的,可是更多的是田宅商铺等不动产,手中的资金不是那么充裕啊。

不过还好。这次不用杨指挥使一个人上船了,这次和杨指挥使一起上船的还有一个皇上的家奴——就是太监。

“黎公公请,黎公公慢走,黎公公小心…”杨毅一个三品的指挥使此时在一个没品级的太监面前装的和孙子一样。虽然说九千岁倒了现在这崇祯元年的太监都还夹着尾巴过日子,可是太监终究是皇上的身边人,这正是:一个九千岁倒下去,千千万万个九千岁站起来。

就是有气节的文官这年头也不得不给皇上的家奴三分面子,何况是大名最不值钱的武官——别说太监了,就是七品知县也未必将这一个三品指挥使放在眼里——能做知县的怎么说也是金榜题名的进士。让他们看就是坐到总兵武夫还是个武夫——这也是因为还没到崇祯末年的缘故,那时候皇上杀文臣如同杀鸡。面对武将哪怕再怎么样嚣张跋扈,只要对方手上有兵崇祯也是不敢下手的——逼反了怎么办,这年头又是流寇又是鞑子的。

这位黎公公却不是信王府当年的旧人——这点事也不值得那些人来——主要是因为这是不好办就落在了刚入宫没多久的黎公公身上。

要说黎公公入宫之前还是个读书人,也写过些八股文章风评不错,只是被阅卷官批为“狗屁不通”因此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这也是因为黎公公家穷,没钱在考试之前给阅卷官送的拜帖里面夹银子的缘故。

没错,考秀才考举人都要送银子的。而且在明朝后期几乎是明码标价——东林党人就控制了南京等地的科举考试——只有东林党自己人和花了钱的才能考进来——就是两榜进士三榜进士也是明码标价的,明朝科举制度到了这后期已经变成了阅卷官主考官们的捞钱手段,八股文好不好无所谓。正是衙门大门朝南开,没钱有才别进来。

这年头打官司固然要钱,这想当官的也不可能是赤贫。没钱的,就是你一路中了进士,也是在后补名单中要度过一段漫长时间的跎蹉岁月,然后补到一个穷乡僻壤之地去当官例如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千里做官只为财,你不把吏部上下官员喂饱了。哪来的油水单位等你去坐啊。

这黎公公读书不成,无奈之下为了钱财只好一狠心割了那话入宫做了太监,那是天启六年的事情,那年的九千岁还是权倾天下的。

只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人就知道黎公公运道不好了。天启六年黎公公净身入宫,天启七年魏阉倒台。魏阉一倒,太监集团的威风顿时扫地,就是信王府出来的旧人在这崇祯初期的几年中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对于一帮拥有大铁船和快枪宝镜的澳洲海商,崇祯皇帝还是有些兴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好的东西自然是应该是属于皇帝的——也就是他朱由检的。于是下诏,让这澳洲海商再来之时献出大铁船,以及献上几个造镜工匠以及造子弹的工匠——最好的话造大铁船的船工匠也献上来。

当然了,崇祯皇帝也没想着白要——下面的属国进贡还要厚赐回去呢,赏些爵位和官职给这些澳洲人就行了——对于有本事的人哪怕是海外人士朝廷也不吝啬官爵,君不见洋神父汤若望因为掌握了造红夷大炮技术以及历法和光学望远镜等知识从明朝开始就在北京当官呢。

等这黎公公好不容易上了大铁船,气道:“哼,居然让咱家上船去给他宣旨,太不讲就了。咱家可是天使。”

杨指挥使安慰说:“澳洲海客嘛,没读过圣人书不懂礼仪也是正常。”

“谁我没读过啊。”金三多的声音远远传过来:“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圣人说的吧,可是这圣人啊,却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我看论语应该加一条,子曰:若是一朝权在手,必先杀那少正卯。在我们澳洲有一句名言: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那黎公公听了此言,一拍大腿:“中啊,这句话可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想当年我读书不成,为什么啊,还不是因为别人都送钱给座师了,我没得钱送。好好地文章被批了个‘狗屁不懂’的评语让我连考秀才的资格都没了,他当年的中举文章我也看过,如果我给他四个字,那就是‘通了狗屁’,比我强点也是有限的。

本想着这入宫后大家都是残疾人,同病相怜能互相照应着,结果,结果宫里的倾轧更厉害啊。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当太监比做八股文还难。若是没认个好的干爹,那一辈子都熬不出头来。”

金三多点点头心想:原来古今皆然。

第11章 新武器第12章 巨舰大炮第225章 黑心子弹第39章 要不要宣战第292章 四省援陕第74章 戏班入手第193章 狮群第279章 皮岛第221章 又是一年春第157章 保险第193章 狮群第28章 送钱来了第66章 去县城第91章 以防万一第110章 争夺城关第210章 首秀第80章 异宝第154章 两盘菜第190章 无题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102章 轰炸揭幕第34章 话事权第33章 条件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288章 王子号船长日记第135章 减负第157章 保险第34章 话事权第65章 喋血鸳鸳第176章 空投特种弹第249章 御驾亲征第76章 用钱砸第60章 他们养不起第278章 黎公公第239章 我大清第247章 收复辽宁第31章 丧尽天良第17章 各方局势第175章 集 宁战役第131章 喜帖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206章 金星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1章 新武器第286章 新军首战第167章 问答第251章 九枪下炮楼第201章 引狼入室(上)第168章 新三皇同盟第42章 机不可失第229章 精神感召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214章 收复台湾(上)第204章 不纯粹的军火商第289章 新澳洲第268章 改变世界格局的海战第83章 青帮的报复第215章 收复台湾(下)第101章 七月一日第190章 无题第103章 川军团第290章 传教难第47章 暗夜杀手第43章 通电全国第106章 暗涌第175章 集 宁战役第189章 还来?第289章 新澳洲第169章 目光第206章 金星第53章 都没闲着第138章 银申侠的信第27章 大灾难第284章 无刀取第149章 最后一课第231章 波兰波兰第128章 刮刮乐第246章 以牙还牙第27章 大灾难第211章 重建第三师团第65章 喋血鸳鸳第263章 局势巨变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123章 使者第5章 休整第241章 战五渣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84章 国防线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66章 密议第17章 各方局势第28章 送钱来了第36章 张大帅的冤魂第244章 侵略者的下场第2章 独立排第257章 过节与扩军第259章 提前到来的扫荡第50章 送别第291章 要烧无色玻璃
第11章 新武器第12章 巨舰大炮第225章 黑心子弹第39章 要不要宣战第292章 四省援陕第74章 戏班入手第193章 狮群第279章 皮岛第221章 又是一年春第157章 保险第193章 狮群第28章 送钱来了第66章 去县城第91章 以防万一第110章 争夺城关第210章 首秀第80章 异宝第154章 两盘菜第190章 无题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102章 轰炸揭幕第34章 话事权第33章 条件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288章 王子号船长日记第135章 减负第157章 保险第34章 话事权第65章 喋血鸳鸳第176章 空投特种弹第249章 御驾亲征第76章 用钱砸第60章 他们养不起第278章 黎公公第239章 我大清第247章 收复辽宁第31章 丧尽天良第17章 各方局势第175章 集 宁战役第131章 喜帖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206章 金星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1章 新武器第286章 新军首战第167章 问答第251章 九枪下炮楼第201章 引狼入室(上)第168章 新三皇同盟第42章 机不可失第229章 精神感召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214章 收复台湾(上)第204章 不纯粹的军火商第289章 新澳洲第268章 改变世界格局的海战第83章 青帮的报复第215章 收复台湾(下)第101章 七月一日第190章 无题第103章 川军团第290章 传教难第47章 暗夜杀手第43章 通电全国第106章 暗涌第175章 集 宁战役第189章 还来?第289章 新澳洲第169章 目光第206章 金星第53章 都没闲着第138章 银申侠的信第27章 大灾难第284章 无刀取第149章 最后一课第231章 波兰波兰第128章 刮刮乐第246章 以牙还牙第27章 大灾难第211章 重建第三师团第65章 喋血鸳鸳第263章 局势巨变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123章 使者第5章 休整第241章 战五渣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84章 国防线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66章 密议第17章 各方局势第28章 送钱来了第36章 张大帅的冤魂第244章 侵略者的下场第2章 独立排第257章 过节与扩军第259章 提前到来的扫荡第50章 送别第291章 要烧无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