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势在必得

她还不算一昏君,王画昨天提议很好。如果实施下去,利国利民。但风波也多,到了晚年后,如王画所想,某些时候她确实做事没有十几年那种雷行风厉的大气与手段。

因此将几个宰相喊来,商议了半天。主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造成的争议最少。但就是这样,朝堂上还在吵,她听出来了,都是为利益在争在吵。

这还是我的大臣吗?老武脸都气白了。

散了朝后。她心中还积攒着怒火,先是王画,然后是这些宫女。

这是城门失火之罪。如果王画真要在宫中开个狂欢大会,她说不定一笑了之,还会说他旷达,不算过份的行为。只要别勾搭王妃什么的就行了。

宫女吓得退下,换衣服去了。但也因此,几天后,情形依旧。连上官小婉也有一次导王画开玩笑,吃着王画的小豆腐。

但到了六月末,好消息渐渐传来。首先是小哥到来。

这是王画最期待的人,立即让他进帐与自己交谈。

然后结果让王画颇为失望。谈了。试了,勇力是有的,可对兵法还是很陌生。这纯是一个浪荡公子哥儿,根本不是王画印象里那个举世名将的风采。看了看他的座骑,也是一匹藏青大马,那匹史书中的白骆驻也没有看到。

白验驻事主要他没有从小哥身上看到一点将才的影子。或者他也与苏询一样,中年后才发奋图强的?王画疑惑不解。无奈之下。只好让他做了一名校尉。

人到齐了,计发,开始实施了。毕竟北方到了十月后,十分严寒,对唐朝将士更加不利。再加上万里之遥,有许多时候他们还不能公开身份奔跑。因此得在路上耽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样留下实施计划的时间段不超过一个月。比他自己又要制作牦航,又要准备制作瓷器还要紧。

六月末,王画亲自将血营带出去拉练。没有人奇怪,血营经常出去拉练,并且借助拉练进一步淘汰士兵。不然不是四千人,而成了一万多人的大军。这也失去了血营当初的特点,灵活性,还有血营有许多破例的地方,朝廷也不容允他们编制过大。

但出了城后,王萧二人各带着一支军队离开了长安,各自三千人,带少了不管用,带多了令人瞩目。并且这六千人中一半以上是胡人战士组成的。血营的胡人战士也几乎全部被带走。

王画再次带着残剩下来的血营将士回长安,继续招兵拉练,除了武则天与少数重臣外。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血营这次的行动。而且知道的几个人都十分地担心,怕他们暴露目标。

到现在王画还没有将望远镜的事公开。这玩意儿一公开,准得流失。如果灵活机动的突厥人手中有了这个利器。唐朝军队会将更被动。因此王画心中想法是宁肯这种东西不要面世,也不将它打算公开出来。

这一次回来后,王画又制作了一些。其实打磨镜片并不困难,同时王画还进行了一些改革。原来历史上最早出来的望远镜是单筒望远镜。木柄。王画手里没有橡胶、塑料,于是用木胶、鹿胶还有一些油墨。再加上一些铁丝铺筋等材料做成镜柄。这样更柔软,同时还可以做一些微小的焦距调整,比木柄更容易携带。

不过这个柄王画摸上去,感觉怪怪的,因为有铁丝,有些扎手。还有一种粘乎乎的触觉。

王画一路军队分发了十柄。这种东西就是在血营内部,还是有许多战士并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所有掌管望远镜的斥候,都是血营的心腹,家世还要可靠。知道内情的人称他们为掌眼人,或者眼睛。

但王画知道。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件事早迟还会让更多的人知道的。保密一天是一天吧。

再就是棉花。

平常人家倒也罢了,因为是李显授意的,这引起许多人关注。一开始田间稀稀疏疏的。笑的人有。说李显不懂农事。敬的人也有,说李显关心民情。但到了五月份后。渐渐不对了,棉花长大了,枝繁叶茂。一朵朵或黄或白或红的花朵开得象天上的繁星一样。因为得到了很大的空间,还有肥料,母株更是茁壮成长,都象一棵棵小树一样,立在农田间。

连武则天听到消息后,带着大臣。还从坊间请来了几个高昌商人,一边看,一边询问,这种草棉子与高昌的草棉子有什么区别?

几个高昌商人弯下腰去查看。不但有区别。区别可大了。他们哪里的草棉上能挂几个桃子?现在这里的草棉子才挂了第一批棉桃,就有十几个,将棉枝都缀弯下去。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皇家出产的东西就是与众不同?一个个茫然地抬起头说:“陛下,不是好,是太好了但在想另一件事,西域的草棉子量并不大,但每年织成的棉布,能为许多百姓家中增加一些收入。唐朝中原如果能出产这种棉花,对高昌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好消息。

武则天可不会管高昌百姓生活得好不好,她听了后十分高兴,吩咐李显务必请手下农夫慎重看管好这些棉花。等到收获后,看一下亩产,以及到底有多少效益。

其实算法都不对,李显的庄子是良田,还有他是肥料只管堆,差一点将棉花堆得长疯了。如果不是打枝打得及时,有可能会出大问题。还有就是有棉产品出来,也是按长安的物价计算的。这是截

但造成一今后果,棉花普及起来比王画想的还要快。

到了六月末,一些早熟的棉花终于耐不住,欣欣然地将果壳撑开,露出雪白的棉絮。这一下子更轰动整个长安了。武则天再次带着大臣。来到田间察看,然后看着农庄里的仆役们,将棉花采摘下来,还有一些晒好的。于是兴致勃勃地看他们脱籽,然后仿纱织布。一条棉布出来后,命大臣们赋诗。

让李显出尽了风头。

然而果如王画所想,得到一些大约的产量与种植要求后,许多家族开始新的一轮抢地风波,特别是西域的地方,哪里到处都是荒地,现在却成了宝贝。还有这个采摘十分麻烦。又有农夫,从哪里来。

风云,终于从长安开始,扩散到各地。至于李显这块田里的种子。更成了抢手货。弄不清楚啊。不敢用西域或者岭南的种子。李显虽然是中庸,可身后还有一个强势人物。这个势能不借么?

只有到这时候,李显才明白王画说了一句,我帮你,可就帮了这个。棉花。那个什么航海,到现在还没有音讯。可现存才看到,就是这棉花,对他产生多大的帮助!

很感谢,可不好当面酬谢,于是在听说自己女儿经常与王画“鬼混”在一起,让李裹儿带了许多珍贵的首饰,赏给王家。结果王画只留了一部分,送了三凤与大凤,还有母亲,其余的转赠给了李裹儿。

那天李囊儿十分开心,让王画想怎么骑就怎么骑了几回。

但王画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两样工艺品上。他是要势在必得,不但事关国体,还有四凤的消息。如果默啜真能提供一些消息,他多少从这消息里判断四凤可能的下落,以及这个想要对付他的仇家是何人。

王画势在必得,可这回默啜同样也势在必得。

一些消息传了过来。首先就是太原的,快马下旨,各大家族十分配合,将家族作坊里最好制作航航的技师全部送往长安,但因为路途的原因,这些人还在半路上。

可另一个不好的消息传过来。在这些家族的配合下,终于发现了几条突厥人刚刚生产的乾航,已经流传到了太原,只是数量很少。也让快马带到长安。武则天与群臣好奇地观看。

突展人生产种多毛制品种,包括牦航,还有毡棚。许多帐蓬就是用毛制品做的,不然那一天王画用了夜攻加火烧,也没有那么大效果了。但能出现在太原,说明工艺十分精良。不然也没有商人打那么远往太原带,犯傻不成?

果然这几条牦航制工十分精良华美,上面还穿着一些金银细线,图案更是绚丽多彩。

这是外行人在看,王画却一眼就看到了问题所在。这几条耗镶,是在仿突厥风格,可本身带着浓浓的汉族与大食风格在里面。汉族风格好理解。

消息已经带回来了。

其实唐朝这种包融的社会性质。对商业发展十分有利的。但有一条陋习,看不起商人,也轻视了商人的地位存在。这是从汉朝开始的,汉朝用人制是举贤制,以孝廉为准则,从下往上推拨人才。一听某地有一个六十多岁老者,还每天晚上跪在地上,服侍八十岁的老母洗脚。好,你品德够了,去做县令吧。这种制度本身用意是好的,但何谓孝,何为廉?就象同一件事,司马光与司马迁书写,性质截然不同。最后只好凭借威望,什么样的人最有威望,官宦弟子。于是四世三公,层出不穷。最后士族无敌。

商人也有威望啊,可商人最终目标是赚钱,就算孝符合了,廉不符合。做人嘛,得象王戎那样,晚上搂着钱睡觉。白天绝对不能谈钱,得称阿堵物,因为钱污了口。

商人地位一落千丈。因此唐朝那么好条件。弃业还不是宋朝的对手。宋朝那办是被逼的。结果这一逼。逼成了历史上最富的王朝,就因为对商业的慎重。

太原作为唐初最大的三大都市之一,商业气氛同样浓厚。但太原不象长安,那是隋烁帝建的,往死里建,越大越好。

因此面积要小许多,连郊区也住了许多百姓。这样的情况洛阳也有。

有的作坊主为了压缩成本,有的还为了逃避税务,将作坊迁于郊外。形成一个个地下作坊。还有的百姓一户或者几户联手,制作一些东西。放在坊市上出售,或者直接卖给商人。

因此这一次默啜入侵,许多百姓因为没有来得及逃到城去,被突厥人俘去。这里面就有一些楗航技师。具体名单都上报了朝廷。

大食工匠协好理解。现在默嗓经营之下,东突厥的势力很大,加上西突厥的不争气,默啜的势力。西面已经跨过青山与玄池(斋桑泊),面积都有后来蒙古的两倍半大。离大食与吐火罗等国并不远。突厥人用重金请几个。或者几十个高明的工匠前来,不是很困难。如果默啜在三月与自己约定后就准备此事。那么现在也早到了突厥。

这本来对突厥有利,不但是比拼。原来突厥人制作牦航那是留给自己用的,现在可以出销,至少比卖羊毛刮算得多,也可以从唐朝换回更多的物资。

王画将这几条航航拿在手里细细观看。发觉突厥人还没有将这几种风格完全融合好。但几个月后,相信这个困难能解决的。可是王画微微一笑,他没有表态,无论默啜再怎么努力,结果还是注定的。

可王画加速了时间。也不因为宫女是一个个,少弈旬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友呵斥时坏得要呵斥同时讲步催促将作监的,否,“乐默圳式织与绰机。这玩意就等着下锅。

然而快七月来临,宋问也到了长安。他是有事禀报的。但也带来了一条消息,证明了默啜就是对瓷器同样也势在必得。

看到了宋问,王画很高兴地款待。自己在南方的瓷窑红红火火的。萧亚轩与宋问都走出了大力的。

宋问坐下来,他说道:“二郎,我有一件事要询问一下,我们是不是要扩大生产了?”

“为什备?”

“你看看这账目。”说着宋问将几本账册递到王画手上。王画草草地看了一下,效益最好的时候是在去年。但到了今年后逐渐下降。主要王家用费大,王迤置了许多实业,平时还喜欢赌个钱。反正家里面钱就是发大水淌来一样,无所谓了。

王画也无所谓,现在这个便宜父亲什么事也没有得做,不让他赌钱干嘛去?或者让他再次插手瓷窑事务,王画没有这胆量,也怕朝中有人指手划脚,毕竟现在工匠身份低。于是在这一年来光是斗鸡。王迤就输了两万多贯。被王画母亲说了几句。

每次都发誓不赌,可有人拉。一拉就走了。好在他还知道一个分寸,玩得太大从来不来。

但每次都是输,输得多了,也是一笔不的开支。

可王画没有过问,李红更不好说。就这样过下去。

主耍用费还是王画自己身上。贴在血营的钱太多了。还有时不时救济一下灾民,这都是李红的用费。可现在马上就愕准备许多钱建造海船。这笔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为了精益求精。现在的造船技术最好的不是唐朝,而是大食,于是宋问亲自到广州,买大食人的造船图纸回来参考,这个费用又花了一万贯。钱少了人家不动心。王画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这条方法不行,什么叫珍贵,因为少而有华美,才为珍,因此它的价格才能抬起来。如果多了,不要说是瓷器。就是人参,也贵不起来。你说的问题,我早知道了。不但我们的瓷窑,宝林斋买下我们原来青山沟的瓷窑,问题更严重。但这个困难马上过几天我就要亲自去江南。一是为了这次朝廷与突厥人的比拼,烧三件瓷器。顺便带着你们烧出来几个新品种,维持几年再说吧。”

听到王画提到突厥人,宋问说道:“我还有一件事忘记了禀报。”

“说吧。”

“在四月末,我们买下的土山上也发现了几个突厥人在偷我们的瓷石与瓷土。”

他说的土山,就是王画圈下来的几个含有高岭土与瓷石的野山。因为垂诞王家瓷窑的利润,还有想得到王画瓷窑的配方。经常有瓷窑主偷土石回去烧制。还真有人研安出现一些配方,也在景德镇其他地方找到含有高岭土与瓷石的野山。导致景德镇现在的瓷器业迅速膨胀。

这件事本身不稀怪,只是奇怪的是突厥人。难道默啜再想弄一个汉突大食三家联手?

但这个难度比制作乾航难度更高。必须耍有国内一家工艺高超的瓷窑与他配合,再加上大食的釉料,才有赢的希望。可谁家瓷窑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突厥人联手?

就是七姓也没有这个胆子!

宋问又说道:“还有,我怀疑有人出卖了技术。因此,我想我们可不可能多卖一些部曲回来?”

部曲就是奴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现在王画窑上请的工人都是良户。最少也是客户,因此没有多大拘束力。就是发现了他们出卖技术,也不能将他们怎么的,顶多克扣一些工薪罢了。但部曲不一样了,如果发现了,可以任意地抽打。

宋问这自话说得也有道理。

但王画再次摇头,他说道:“为什么我们瓷窑能够坚持到现在,这中间利润越来越大,可却没有被人吃下去?”

“这是皇上在撑着二郎。”

“那就对了,可皇上为什么撑我?”

“二郎有才学。”

“这只是其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品德。虽然我斗来斗去的。但对老百姓,我一直抱着同情的心情。因此才被皇上敬重。这是本。如果为了一点小利失去了本,让皇上听到后感到反感了。什么技术。什么防范,都没有用。还有一件事,马上我们的财源也要侧重另一个方面。但与宝林斋合作,同样是与虎谋皮。同时一部分钱要转入地下,所以我有一些事情要嘱咐你。”现在王画还没有进入朝堂,一旦进入朝堂,他就要大展拳脚,而不象这样温温吞吞。那时候需要的是强大的力量,这时钱就会派上更多的用场。但这个钱同样也在隐瞒了韦家。难度可不之所以与韦家合作。只是借他们的势。

刚说着,门房进来禀报,说安乐公主求见。

王画奇怪,这几天见面前在自己那间别院里见面的,而且昨天刚刚幽会过。这么晚怎么亲自跑到自己家中?王画迎了出来。俩人一道进屋。王画低声问道:“有什么事吗?”

李裹儿娇羞万分,又骄傲万分的说道:“二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口:今天上午一更刚改好,突然停电,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两更都推迟。到现在还在无语中。顺便李裹儿发言,为我们家小二投上一张月票吧,不然我对小二不忠心了。呵呵。()

第20章 鸣第17章 嫁祸第55章 状元第29章 满园春色第21章 班底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22章 龙上九霄(下)第52章 担子第46章 最后的太阳月亮第27章 夜探第31章 梦里风火连城第81章 温柔乡第67章 潘金莲第57章 南下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门第2章 马崽坡第30章 发威(六)第82章 宽限第25章 迎第36章 玉玺(上)第119章 女王振第31章 立誓第57章 人流第13章 囧与雷(九)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38章 进攻第79章 美女来袭(下)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9章 曹操到第7章 压力第106章 阴变第100章 新起点第29章 难攻第17章 约战天下第46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宗族大会第60章 佳丽(一)第17章 嫁祸第63章 决战慈恩寺第64章 决战慈恩寺第18章 狗咬狗(上)第34章 塞北大捷第112章 韦氏不死,鲁难不已第46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宗族大会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13章 囧与雷(九)第51章 灵魂第48章 真爱(下)第83章 青岗岭之战第86章 三件事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27章 风雨来临前第24章 酒肉修行第77章 午后放晴第106章 阴变第115章 弑(下)第10章 胜过第十一章 但使玉人教吹萧第60章 佳丽(一)第18章 小心第5章 更美丽第26章 立营第14章 伴笛第7章 我的孩子第50章 准备第11章 赛诗第7章 大圣王第72章 惨烈的开始第7章 囧与雷(三)第67章 死心第84章 囡囡第40章 少妇第23章 约战天下第15章 暗敌第5章 囧与雷(一)第59章 李代桃僵第84章 音讯第68章 眼红了第2章 客人第5章 真相第74章 分(下)第91章 老相老姜第43章 太子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12章 囧与雷(八)第25章 风眼第83章 青岗岭之战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79章 青岗岭之战第46章 风云之战第1章 出大事了第43章 公孙大娘第21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第33章 杀!第109章 伐韦第28章 一线曙光第40章 默啜的狡猾第158章 我去也第53章 状元(上)
第20章 鸣第17章 嫁祸第55章 状元第29章 满园春色第21章 班底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22章 龙上九霄(下)第52章 担子第46章 最后的太阳月亮第27章 夜探第31章 梦里风火连城第81章 温柔乡第67章 潘金莲第57章 南下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门第2章 马崽坡第30章 发威(六)第82章 宽限第25章 迎第36章 玉玺(上)第119章 女王振第31章 立誓第57章 人流第13章 囧与雷(九)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38章 进攻第79章 美女来袭(下)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9章 曹操到第7章 压力第106章 阴变第100章 新起点第29章 难攻第17章 约战天下第46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宗族大会第60章 佳丽(一)第17章 嫁祸第63章 决战慈恩寺第64章 决战慈恩寺第18章 狗咬狗(上)第34章 塞北大捷第112章 韦氏不死,鲁难不已第46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宗族大会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13章 囧与雷(九)第51章 灵魂第48章 真爱(下)第83章 青岗岭之战第86章 三件事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27章 风雨来临前第24章 酒肉修行第77章 午后放晴第106章 阴变第115章 弑(下)第10章 胜过第十一章 但使玉人教吹萧第60章 佳丽(一)第18章 小心第5章 更美丽第26章 立营第14章 伴笛第7章 我的孩子第50章 准备第11章 赛诗第7章 大圣王第72章 惨烈的开始第7章 囧与雷(三)第67章 死心第84章 囡囡第40章 少妇第23章 约战天下第15章 暗敌第5章 囧与雷(一)第59章 李代桃僵第84章 音讯第68章 眼红了第2章 客人第5章 真相第74章 分(下)第91章 老相老姜第43章 太子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12章 囧与雷(八)第25章 风眼第83章 青岗岭之战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79章 青岗岭之战第46章 风云之战第1章 出大事了第43章 公孙大娘第21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第33章 杀!第109章 伐韦第28章 一线曙光第40章 默啜的狡猾第158章 我去也第53章 状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