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韦氏不死,鲁难不已

最后还是决定让朱仝前往洛阳。

第一朱仝是汉人,莫贺干是胡人。第二朱仝虽然是太原王家的幕僚,后来送给了王画,也就是王画的幕僚。不要问他协助王画,这个时代,家仆跟随主子,那怕是谋反都是天经地义,值得称赞的。但如果告发主子,就是立下大功,也让人鄙视。莫贺干性质不同,他不是王画的家仆,而是唐朝的臣子。

但这一次议亲有很多注意事项,同时也很怪异。

平常人家那叫求亲,求婚。但帝室子女不同,那叫下嫁,不是男方看中女方,是女主看中男方。各种手续颠倒过来。

古代婚姻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表示求亲的礼物(一只雁,但普通百姓人家是一只鹅或者一只雉)。然后是问名,问清楚女子的姓氏,回家占卜。纳吉,合适后向女方报喜。纳征,送贵重的聘礼,当然问名纳吉也要送礼。然后是请期,选良辰吉日的,最后是亲迎。王画与王涵的婚姻就是这一套手续来完成的。

但放在公主身上,不是男方找女方,而是女方找男方。实际上公主所嫁的三个对象,主要是功臣之子,其次是美男子,王琳祖孙子三人皆娶公主,长子铨更是因为“美风仪,善占吐”而博得公主欢心。第三就是有才的,比如蔡凝,文章写得好,字写得也好,娶了公主。到了明朝为了削弱功勋地位,还喜欢将公主下嫁平民。最后一条,也是王画最反感的,和亲。

基本上都是为了政治目的,如果皇帝喜爱的女儿,有幸还能征求一下她们自己的意见。

也就是除了藩邦外,大臣不要求亲,即使求,也只能暗中表示一下。至于纳吉,人选生辰八字早就查好了,直接将准驸马召入便殿,赐腰带、靴子、尘笏、马鞍,丰厚的绸罗、银器、衣料、聘礼(不是男方聘,而是女方聘)。当然,如果家中贫困,迎娶公主倒是一条致富的最捷法门。因为大头还在后面,纳征,无数的珠宝金银器,在纳吉后开始准备。直到婚礼当天,男方才稍作强势,准备大雁与一些币帛,相比于皇家的聘礼,这些聘礼几乎微不足道。就连结婚的地方不是在男方,而是在皇家准备的驸马府。再举行皇帝赏赐的九盏宴会,皇后太子回宫。公主才开始行新娘同食之礼。然后再拜见公婆。一般一共十二道繁琐的礼节,再进入洞房。三天后一同进宫谢恩,皇帝又开始赏赐礼物。大臣上表祝贺,连臣子与驸马家的亲戚,都能得到不等的赏赐。

赏赐还是小头,公主除了驸马府外,还有自己的府邸,封地、财货,甚至产业,另外还设置相应的官员衙署。

但在唐朝,好的家庭弟子,都不愿意迎娶公主,第一唐朝公主作风不好。第二唐朝婚姻自由,特别是公主“离婚率”很高,肃宗以前就有二十几个公主离婚,还有好几位三嫁四嫁。

因此,在这些公主带动下,唐朝风气开放程度前所未有,男子养姬纳妾很正常,女子私奔私通,彼彼皆是。最有名的是杨国忠出使江浙,老婆偷了汉子,没有注意,结果怀了孕。这可怎么办呢?杨国忠回来后,她说妾家思念至深,做了白日梦,与国忠交,于是有孕。雷得里焦外嫩。杨国忠爱护妻子,只好替其掩过,说:“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至。”

可是一旦离婚,这些财产什么也没有了。而且同房,也只有公主传驸马同房,如果公主不想,或者看上其他的男人,驸马你也别碰老婆。还有为公主死后守孝,以及其他种种不公主的待遇。举唐一朝,也只有郭子仪的儿子将公主揍了一顿,震惊古今。所以有出息的人,千万不要迎娶公主,这是没有事找事做。

因此,朱仝到洛阳,不是求亲,而是议亲。

实际上朱仝看的书很多,可也不知道按照什么礼节去“议亲”。想了想,准备了大量的礼物,九十九个砚台,有几个还是王画从私藏里拿出来的绝品洮砚与贺兰宝。以及一些香水。这也是现在二十三州最能拿出手的东西。

然后就是西北特产,氍毹。再从其他地方调来一些来自大洋洲的珊瑚与宝石。以及三千匹战马,不过这些马都受了伤,还有的老了,上不了战场。于是王画将它们送给朝廷,这是做耕马的。其中还有不少是母马,说不定以后还能产下小马崽。另外从郭元振手上强行逼过来一批,自己凑了一批,一共两千匹高大的吐谷浑马,其中还有好几匹龙种与青海璁。

这批礼物是聘礼,还是送给李显的贺礼,没有明说。不过为了区别,在这些礼物上再准备了一头大雁。

至于合不合规矩,让礼部官员头痛去。这是走一场戏,如果是真格的更头痛。修一栋驸马府不难,可是王画会不会到洛阳成亲?人少了估计前面一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人去多了,朝廷会不同意。或者将李裹儿送到灵州下嫁?可不可能?

不过作为聘礼,这一行的聘礼,可谓壮观到了极点。比吐蕃迎娶金城公主,可是丰厚了几十倍。单是两千匹骏马,价值就超过了二三十万缗钱但这些优秀的战马会让李显用在军事上,还是用在没有用的仪仗上,王画没有考虑。

更不要说后面一车车珍希的宝石珊瑚,奇砚怪石。

这些礼物很早就在准备,不过还没有准备完全,因此朱仝又等了数天。

却没有想到,这时候,上官小婉又送来一封信,信上写了一首诗:

昨日东风疑,珠湿彩锦纸。

君是青桑麻,妾为附菟子。

所以,王画在朱仝临行前又说了一句:“朱先生,到京城可注意一人,上官小婉隐然有投奔我们的想法。”

王画用了隐然二字,政治上无永久的联盟,上官小婉究竟有多少诚意,王画也不知道。如果事情走向,向王画预料的方向发展,李显这颗大树一倒,上官小婉可没有产生过,李旦再次看重她的无知想法。

尽管她做了一些努力,向太平公主表现了善意。

那时候投奔才是真情实意。

如果李显不死,她也不可能做王画的菟丝子。

朱仝点了一下头,王画并没有向他说过,但朱仝隐隐感到王画与上官小婉之间有那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到了九月末,这一行壮观无比的队伍开始出发。

然后到了长安再一次汇合,五千匹马再加上近百辆车子的货物,遮天蔽日。

没有到洛阳就引起了轰动。

韦氏没有说,朱仝这一行,将大雁也关在马车里面。

队伍到了洛阳,李显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也不是奉年过节,更不是大胜而归,王画送这么多东西给自己干嘛?

但是一件好事儿,立即派了官员迎接。

朱仝开始在城门外交接,一辆辆马车打开,里面尽是珍贵的珊瑚宝石,名贵的氍毹,还有砚台与香水。

每打开一辆,都引起围观百姓一片惊叹声。

到了最后一辆,朱仝命人将那只大雁抬了出来,很大的一只灰头雁,比家鹅还要大,关在扎着七彩绸带的铁笼里,看着两边黑压压的百姓,发出害怕的鸣叫声。

迎接的官员脸上一起变得古怪起来,终于知道王画的目的,向皇上来求礼的。

有没有这个礼制?

相视了一眼,不敢说话。

朱仝也不解释,问道:“各位使君,交接完毕,看看数目可对?”

“对,对,”几个官员连连点头。对是对,如果没有这只大灰雁就好了。

朱仝说道:“对,我就交给各位了。”

说着带着几十名手下进了洛阳。但随行还有几百名仆役,朱仝将他们都留在城外,不然一道进城,估计李显不会放心。

来到了王画的宅子,这个宅子自朝廷将王画封为灵州大总管后,翻修了一遍,重新还给了王家。结果没有一个人接受,朝廷只好派人看守,还派人经常打扫,苦不堪言。

通过这个宅子,也使让大家看到这一年多发生荒唐闹剧的缩影。

刚进宅子,张九龄与大凤,还有严挺之与三凤,一道前来。

虽然道不同,不相为合,毕竟是亲戚,朱仝作为王画身边最重要的人物,一起前来询问王画的近况。

为了此事,大凤与三凤在家中也争吵过数次,不过她们都是那一种相夫教子的典型中国妇女式人物,争辨不下,只好陪着丈夫担心受怕。

相互寒喧过后,朱仝说道:“两位娘子,莫要挂念。叔父母在大洋洲一切安好,二郎在灵州也很好。”

说到这里,朱仝看着张九龄与严挺之,将王画与张说的一些争论说了一遍,然后说起了各位大佬纷纷送礼给王画的事。这是开拨他们。如果他们愿意前往灵州,或者大洋洲,王画少了许多牵挂,而且无论灵州或者大洋洲,都缺少真正的人才。

可是就是朱仝磨了这么久的嘴皮子,两个人无动于衷。

最后朱仝无奈地说道:“我们吃饭。”

说不好了,只好随他们去。好在现在王画不是以前的王画,没有人再敢打他们主意。

吃完饭,将这两对夫妻送了出去,又迎来一位客人,上官小婉。

朱仝将上官小婉引到王画原来的书房,只是现在空荡荡的,一本书也看不到。向手下使了一个眼色,几名手下会意,立即将四周警戒,不让任何府上的下人靠近。

这些下人都是从皇宫中调来的。诸葛亮在此,也识辨不出,他们是谁的心腹手下。

看着眼前这位靓丽娇小的才女,朱仝请她入坐。

因为爱俏,尽管现在天气凉了,还穿着一身花色软绸裙,人未坐下,暗香浮面。雅约到了极致,就象她写的那些诗一样。

上官小婉坐下后,说道:“是皇后让我来的。”

议亲嘛,总要派人前来商议。但韦家的人出面不适合,其他的人不放心。因此交给了上官婉儿。

朱仝大有深意地看了上官婉儿一眼,这个女人,在韦氏面前,让韦氏十分相信。在王画面前,也让王画相信。在太平公主面前,也让太平公主相信她的婉转无奈。

不简单。

这是朱仝给她的评价,就凭借这份周旋能力,朱仝望尘莫及。

然而朱仝对上官小婉的评价却不是很好,如果不是知道上官婉儿曾经及时通知王画,也许他对这个才女十分反感。毕竟他深受儒家影响,相信一仆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特别是这份周旋能力,与郑愔、崔湜他们是一种性质。

朱仝淡淡地说道:“皇后是怎么说的?”

“皇后说了一句话,她将会竭力扶持公主为皇太女,二郎与公主的儿子为皇太孙。”上官婉儿很聪明,她不说李昭朗,也不说王昭朗,而说二郎与公主的儿子,在二郎两个字上又加重了音。

然后又说道:“这一次二郎不惜破费,带了这么多礼物过来,皇后心中很欢喜?”

“这么说,皇后同意将公主下嫁给王总管了?”

“朱先生,我对二郎是什么心,你应当知道。何必说这句见外的话?得到了这份礼物,现在许多大臣正在为此事感到尴尬,不敢进言。这个且不管。就是皇后,她也不会立即将公主下嫁,这张牌她怎能不打出好价钱?她只托我带了一句话,因为朝中有许多大臣反对,还有仪度不适,她正在安排人操作此事。不过这也不是假的,也许后天早朝上,就有一些大臣会提出将公主婚姻摆上议题此事。但声音不会很大,正好让反对的大臣压倒。第一是做个样子给二郎,第二是拖。另外让我询问一件事,对于皇后的提议,二郎是如何看?”

这是让李裹儿做皇位继承人,来打动王画,赢得王画的支持。

朱仝立即回答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可以代话给皇后,朝堂上的事,王总管不感兴趣。如果皇后有诚意,应当早日将公主下嫁。”

前面一句推辞,后面一句,又给了韦氏盼头。

上官婉儿知道内情,立即联想了许多事情。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是二郎这样做,却将皇上推到更危险的位置。”

“韦氏不死,鲁难不已。只要皇上还活在世上,任何人都休想碰皇后一根汗毛。”

上官婉儿默然,现在朝中帝后之争,倒霉的也只是手下一群臣子。李显争的也只是收回权利,对过去房州的鼓励,他还不能做到忘怀。其实这段时间,她亲眼看到李显变老了许多,经常坐在大殿里发呆。

这心中的滋味,能理解的人并不多。

她又说道:“朱先生,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是公主的事。”

“请说,”朱仝皱了一下眉头。对王画身边的女人,其他几个女子他都很尊重,唯独反感的就是李裹儿。

“我向她说了一些事,让她猜出来,皇后会有可能加害皇上。虽然我遮掩过了,可是公主还向皇上提起了这件事,叫皇上小心。不过好在她没有说出是二郎向我说的。”

就是李裹儿说是王画透露的,也没有多大问题。但上官婉儿会牵连进去。上官婉儿想到此事后,也暗中擦了一下汗,虽然说父女连心,李裹儿不愿意让父母兵戎相见,这份心情她能理解。可是此事过后,韦氏在宫中立即清查此事。处死了李裹儿身边几十名宫女太监,好在自己小心谨慎,才没有让皇后怀疑。

朱仝问道:“那么皇上是怎么回答的?”

“他问了公主一句,这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公主也不能回答,就是二郎同样也没有证据,只是推测。因此公主答道,现在洛阳坊间百姓都在谈论此事。但皇上立即大怒,冲公主发了很大的火。然后派了人查,也没有查到。公主倒是被软禁在皇宫不得走动。只是皇上现在同样开始小心了。”说到这里,她脸色一暗。

实际上对她好的人,第一是李贤,第二就是李显。

以她的智慧,能判断出王画保护她安全是真心的,可对她的感情,却没有李显来得真诚。

无论李显如何防范,却远远没有皇后聪明,想要害死皇上,韦氏能找出最少十种方法。

沉默了一下,上官婉儿又说道:“但在公主软禁前,曾托我带一句话,能不能保全她父亲的安全?”

这一句等于没有问,朱仝都回答了韦氏不死,鲁难不已。王画不可能保护李显安全的,也不可能为了李显改变王画的计划。除非对他有恩的武则天。

上官婉儿这样问,主要是想朱仝想出一个理由,不让李裹儿以后仇恨王画。

她的桑麻不是王画,是李裹儿不然到了大洋洲后怎么能立足?

朱仝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不成。如果有证据,或者王总管都有方法营救。但现在只是推测,除非王总管率领数万铁骑前来洛阳,将洛阳与皇宫的安全拱卫起来,现在洛阳城以及皇宫里的所有羽林军,以及太监宫女换掉,才能有办法保护皇上的安全。”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这条理由足以搪塞李裹儿。

虽然违心,朱仝同样不想王画与李裹儿发生什么不快。不为是李裹儿,而是为了王画。家和万事兴,王画有一个安静的后宫,对王画本人,对西北血营将士以及百姓,对大洋洲,都有极大的帮助。

上官婉儿要说的事也说完了,她最后说道:“还有一件事,拜托朱先生转告二郎。因为妾身的鲁莽,泄露了一些消息,让公主冲动起来。本来妾身想趁混乱时,挟带公主与他们孩子逃出洛阳,而且妾身也准备逃跑的路线,可现在公主软禁起来,这个想法恐怕不能实现了。因此妾身必须留在皇宫,继续为公主母子周旋。还望二郎到时候对我们三人关注一下。”

说完起身告别,留下一层子暗香。

看着她风姿雅约地离开,朱仝笑了起来。

最后一句看起来很有诚意,但不是如此,如果上官小婉冒着危险在大变之日,继续留在皇宫周旋,以后去了大洋洲,再加上前一年的功劳,她将会有很大的话语权。

希望你将这份智慧,多留在做实事上吧,朱仝心里想道。

可是他脸色突然变了下来,如果上官小婉与李裹儿逃不出皇宫,他们原先制订的计划,就会有很大的麻烦。

想到这里,朱仝低语了一句:“公主啊公主,为什么王画偏偏喜欢上了你?”

第11章 赛诗第43章 活靶子第91章 老相老姜第71章 借将第3章 逼亲第37章 姐妹第15章 约战天下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49章 驯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15章 猫与鼠(下)第87章 余波(下)第14章 伴笛第78章 断腕第26章 县长来了(上)第29章 难攻第81章 青岗岭之战第25章 发威(一)第82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42章 神仙?第32章 惆怅第68章 黄帝龙瓷(中)第62章 针芒第77章 决战白马寺(六)第133章 字画第22章 约战天下第71章 黛儿第17章 约战天下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请第68章 约赌第48章 好戏要连台(下)第141章 鼎第80章 出嫁第73章 夬第74章 迟第79章 别惹我第35章 速离第5章 孤臣第61章 大夏国第69章 坑第42章 致命后手第72章 决战白马寺(一)第28章 不速贵客(上)第56章 粉蝶第6章 未婚妻第56章 天下忧第109章 伐韦第7章 老武的恩赐第71章 雨云第136章 送第5章 出招第64章 柳纹白骨第55章 不同第5章 残杀第21章 要官第152章 赤箭粉第43章 活靶子第12章 朋友第122章 悲情皇后第13章 囧与雷(九)第25章 风眼第70章 日上柳梢决战之时第68章 眼红了第58章 很近了第53章 假设第79章 别惹我第8章 妻子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41章 乌龙第32章 不服第55章 一亿贯第11章 颠覆第31章 刀光第58章 善士周永第154章 香消殒第80章 出嫁第21章 龙上九霄(上)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25章 约战天下第49章 笼中人第131章 杀韦(中)第9章 曹操到第62章 前骤第61章 几人不动心第4章 突发灵感第50章 高处不胜寒第70章 我爱钱第7章 未婚妻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13章 猫与鼠(上)第59章 人心叵测第5章 出招第130章 杀韦(上)第31章 提示第86章 三件事第41章 乌龙第38章 进攻第43章 活靶子第21章 要官
第11章 赛诗第43章 活靶子第91章 老相老姜第71章 借将第3章 逼亲第37章 姐妹第15章 约战天下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49章 驯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15章 猫与鼠(下)第87章 余波(下)第14章 伴笛第78章 断腕第26章 县长来了(上)第29章 难攻第81章 青岗岭之战第25章 发威(一)第82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42章 神仙?第32章 惆怅第68章 黄帝龙瓷(中)第62章 针芒第77章 决战白马寺(六)第133章 字画第22章 约战天下第71章 黛儿第17章 约战天下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请第68章 约赌第48章 好戏要连台(下)第141章 鼎第80章 出嫁第73章 夬第74章 迟第79章 别惹我第35章 速离第5章 孤臣第61章 大夏国第69章 坑第42章 致命后手第72章 决战白马寺(一)第28章 不速贵客(上)第56章 粉蝶第6章 未婚妻第56章 天下忧第109章 伐韦第7章 老武的恩赐第71章 雨云第136章 送第5章 出招第64章 柳纹白骨第55章 不同第5章 残杀第21章 要官第152章 赤箭粉第43章 活靶子第12章 朋友第122章 悲情皇后第13章 囧与雷(九)第25章 风眼第70章 日上柳梢决战之时第68章 眼红了第58章 很近了第53章 假设第79章 别惹我第8章 妻子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41章 乌龙第32章 不服第55章 一亿贯第11章 颠覆第31章 刀光第58章 善士周永第154章 香消殒第80章 出嫁第21章 龙上九霄(上)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25章 约战天下第49章 笼中人第131章 杀韦(中)第9章 曹操到第62章 前骤第61章 几人不动心第4章 突发灵感第50章 高处不胜寒第70章 我爱钱第7章 未婚妻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13章 猫与鼠(上)第59章 人心叵测第5章 出招第130章 杀韦(上)第31章 提示第86章 三件事第41章 乌龙第38章 进攻第43章 活靶子第21章 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