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加官

第478章 加官

朱棣的欣喜是有道理的。

独当一面说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

这么多的人,如何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听从你的安排,如何抓住时机,如何最终做成一件事,这种种的事,说来容易,实则却比登天还难。

寻常的人,莫说是数千上万人马,便是让他管理十个人,莫说做什么事,不掉链子都难。

最紧要的是……此战非但看出了朱瞻基别具一格的眼光,还有一种寻常人所没有的魄力。

而这一切的一切……

都证明眼前的这个少年,即便现在克继大统,也绝不会比寻常的帝王要差。

所谓帝王之姿,料来就是如此吧。

百官则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朱瞻基,就像从新认识了这个从小看到大的皇孙一般。

虽然朱瞻基并没有学过多少帝王之术,可不得不说,这小子还真是……恐怖。

以至于在这一刻,许多人竟不敢再将朱瞻基当做是少年来看待了。

此时,只见朱瞻基道:“皇爷爷,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这都是阿舅的教诲,下头的将士勠力而已。”

朱瞻基的回答,更令人满意。

这也是朱瞻基最大的优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关中的时候,他就不断地在强化这个优。

即:你们都好好地跟着我干,干成了就有功劳。可我跟所有人最不同的是,我绝不会和任何人争功。

因为这天底下,若是有人完全不需要功劳的话,那么就是我朱瞻基。

这些功劳,对于朱瞻基而言,不值一提,他生下来就是天潢贵胄,所有的功名,对他而言,没有任何的用处。

这也意味着,只要跟着他一起效力,大家得了一分功劳,便都算是你自己的,绝不用担心有人跟伱争功。

对于任何一个群体而言,这绝对是一桩极大诱惑的事!

因为古往今来,对于寻常人而言,功劳被打折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只是有的打个五六折,有的直接给你砍到脚裸。

朱棣甚是欣慰,却在此时,眼睛飞快地扫过一个人身上,才道:“方才邹卿抨击张卿,言张卿祸害皇孙,有滔天大罪……”

朱棣慢悠悠地说着,声调居然很是平和。

邹缉却是脸色微变。

朱瞻基的表现,说实话,即便是他这个再正统的读书人看来,也绝对可称得上是惊为天人的。

虽未读四书,却知晓利害,不读资治通鉴,却深谙御人之术,这满朝文武,只怕没几个人可以与之相比。

邹缉忙是拜下,这个一向以刚直敢言的国子监祭酒,竟是道:“臣……失察,实在罪该万死。”

朱棣含笑看着邹缉,道:“邹卿也以为,朕孙得张卿教诲,已有气候?”

邹缉沉默了片刻,虽然一点也不想承认,却还是叹口气,道:“这般的年纪,有此见识,能这般的雷厉风行,实是教臣叹为观止。”

朱棣颔首,颇为骄傲,人老了,有什么比自己的子孙争气更教人舒畅呢?

何况老朱家对别人的好坏值得商榷,可对自己的后代,却总有一种老农特有的护犊心理。

朱棣还是摆出了点严厉道:“往后议事,定要三思而行,不可凭空捏造是非,朕若是轻信邹卿之言,岂不要酿成大错?”

邹缉此时羞愧得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朱棣道:“这一次……朕且赦卿无罪,不可再有下次。”

邹缉连忙谢恩。

百官俱都被干沉默了。

朱棣随即喜滋滋地看向了张安世,道:“张卿啊……”

一改方才的恶劣态度,转眼之间,如沐春风。

张安世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忙道:“臣在。”

朱棣道:“朕方才说话大声了一些,你不要见怪。”

张安世:“……”

皇帝这话实在是……他能说见怪吗?

只见朱棣又道:“朕老了,有时也会有不明之处,你是晚辈,切不可将这些惦记在心上。安世赈济河南、关中等地,救活无数百姓,此番平贼,你也是有功劳的。”

后面这话,倒是令张安世觉得中听。

于是张安世谦和地道:“臣不敢居功,从赈济到平贼,上至太子与皇孙,下至下头的将士和文吏,都是居功至伟,臣岂敢窃取他们的功劳?”

朱棣微笑,却也没有继续在这上头争辩,只背着手,道:“无论如何,你们都是劳苦功高。”

说着,一步步地走上了大殿升座,虎目环顾百官,道:“湖广暂且不论,可这关中和河南之地,如今先是天灾人祸,如今又遇兵灾,生灵涂炭,惨不忍睹,而今……如何处置?”

朱棣认真地看向百官。

这事可是关系重大,毕竟涉及到了两个省,上千万的百姓。

于是有人率先道:“陛下,臣以为,朝廷该派遣良臣……”

所有人看过去,只见说话的,乃是户部尚书夏原吉。

只是他话说到了一半,朱棣却道:“谁是良臣?”

“这……”夏原吉道:“不如廷推之后……”

朱棣微笑,却转而看向了一旁的杨荣,道:“杨卿可有什么建言?”

一般情况之下,有人已经向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言,而皇帝转而询问其他人意见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确定,朱棣对于夏原吉的建议并不满意了。

杨荣面带浅笑,徐徐站出来,他道:“臣子的良莠,自在陛下的心中。臣料想,陛下已有成见,既是陛下有意,臣子遵照去做便是。”

谁也没有想到,杨荣竟是这样的回答。

而朱棣笑吟吟地看着杨荣,似乎也察觉到,这个杨荣,似已看出了他的心思。

当然,杨荣也有心思,他没有迎合皇帝,说出陛下的心思,反而表现出无比的恭顺,言外之意却是说,天下是大明的,大明的皇帝便是陛下,陛下何须要在这种事上四处询问呢?不如直接下旨,彰显皇威,反正陛下任何旨意,臣等都奉旨而行。

这其实也是一种表态。

朱棣颔首道:“杨卿所言,朕合正意!不妨就这样吧,右都督府,升设为大都督府,节制直隶,及河南、陕西二布政使司,这大都督的人选,就以张卿任之,诸卿以为如何?”

百官哑然。

这……权柄可就太大了。

这等于是设立了一个超级的机构,而这个机构,相当于占据了天下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

朱棣目光逡巡,观察着群臣的反应。

哪怕是张安世,似乎也显得很诧异,似乎在犹豫,是否要进行拒绝。

反观杨荣,却是气定神闲之态,似乎早就猜测到了圣意,并不觉得惊讶。

夏原吉率先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这是否……权柄过大……这大都督府,只怕唯有东晋时的荆州刺史可比。”

夏原吉不愧是读书人,这典故信手捏来。

东晋的时候,当时的东晋王朝几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扬州,一个是荆州,还有一个,则是更偏远的蜀地。

为了抵御北方的威胁,再加上王朝内部世族与皇权之间的制衡,往往朝廷都要设立荆州刺史,节制荆州。

可因为这个荆州刺史权力实在太大,几乎统御了当时东晋三成的土地和人口,因此,纵观整个东晋,荆州刺史谋反叛乱者,可算是屡见不鲜。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荆州刺史便要率兵沿江而下,威胁当时的京城。

当然,夏原吉有这样的考虑,也有其道理的,他乃大臣,提出反对,理所应当。

朱棣也不急躁,微笑道:“朕若是委派他人,可以稳住关中和河南布政使司吗?”

这一句反问,让夏原吉一时无语。

朱棣接着道:“那么……不如夏卿去任陕西布政使司,如何?至于河南布政使司,夏卿可有什么人选?”

“这……”

在夏原吉迟疑着该说什么的时候,朱棣又道:“朕意已决,就设大都督府!张卿,你来任这大都督。”

张安世见朱棣态度坚决,而这对于新政的推广,显然也有巨大的好处,当下,稍稍犹豫之后,便道:“陛下如此信重,古往今来,前所未有,臣只好肝脑涂地,才可报万一。”

张安世并不是个性子扭捏之人,既然明白其中厉害,自是干脆接受。

朱棣也不容百官有人继续反对,直接大手一挥道:“既如此,上一道章程来,好好地谈一谈如何治理。今日朕乏了,就这样罢!”

说着,罢朝。

百官还处于震惊之中,显然这个消息,实在过于耸人听闻,以至于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而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朱棣早已摆驾而去,连人影也看不到了。

胡广这些日子,显得很沮丧,他算是躲过了一劫,可上一趟去了关中和河南,方才终于知道……自己的本事实低于自己的预期。

这令他心里很不适应。

原以为自己好歹是文渊阁大学士,不管如何,治区区几个布政使司,还是能手到擒来的,现在细细想来,自己这辈子,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

人最痛苦的就是要面对平庸的自己。

更痛苦的是,胡广年过了四旬,方才不得不接受自己平庸的现实。

原来自己能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不是来源于自己的饱读诗书,也不是自己有什么惊人的才干,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幸运。

于是,此番虽没有获罪,可他一直闷闷不乐,总是长吁短叹。

好在杨荣总是在一旁安慰和鼓励他,说一些其实你也很能干,只不过没有那么能干而已之类的话。

今日,胡广却显得很震惊的样子。

退朝后,回到了文渊阁,他便一溜烟地跑到了杨荣的值房,惊讶地道:“杨公,杨公,陛下此举,实在教人没有想到。难道陛下当真……没有丝毫的防范吗?这是社稷国本啊……”

合格的皇帝,最擅长于制衡。

而朱棣显然是一个很合格的皇帝,可现在直接下一个这样的旨意,怎么让人不意外?

“权柄太大了……”胡广一脸纠结地道:“杨公……却好像在怂恿这件事。”

杨荣依旧从容不迫的样子,微笑道:“非我怂恿,只是……事情水到渠成,所以我乐见其成而已。”

“水到渠成是什么意思?”胡广皱眉道:“难道陛下早有此意?那么杨公为何不早说呢?哎呀……陛下糊涂啊……”

杨荣继续微笑道:“谁说陛下糊涂?胡公慎言,你要知道,东厂那些番子,缇骑宫外头的本事没有,在这宫内,还有这文渊阁里头,他们四处探听的本领还是有这么一些些的。”

胡广脸色惨然,连忙道:“杨公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

“你的意思是……陛下为何做这样的决定,是吗?”杨荣呷了口茶,抬头看了胡广一眼。

胡广重重点头,随即道:“这个大都督府……”

杨荣却是打断他道:“陛下此前,一直对河南和关中的事犹豫不决,所以这些时日,一直没有提及此事。可现在……皇孙回京,事情就大不同了。”

胡广忍不住侧耳倾听,下意识道:“有什么不同?”

杨荣凝视着胡广,道:“其一,河南与关中,想要百废待举,张安世本就是最好的人选。”

胡广叹了口气,有些幽怨地道:“这个小子,确实有一些办法。”

杨荣笑了笑,接着道:“其二,今日观来,皇孙必成大器,历来皇帝授出权柄,最担心的就是主弱臣强,张安世虽是外戚,也深受信重,可毕竟……还是臣子……这当然也是陛下一直对河南和关中悬而不决的原因。而如今,却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了。皇孙将来,必定会成为汉宣帝这样的明主!你想想看,大明三五十年内,还会有主弱臣强的局面吗?”

胡广眼眸微微张大,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竟没有料想到这些。”

杨荣微笑道:“所以啊,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当然,还有其三,其三就是陛下啊……希望新政能够推行出去,不只局限于直隶,现在河南和关中,已成气候。这时若是错失此良机,必要教人遗憾。”

“所以啊……这大都督府,不正是水到渠成吗?张安世这个家伙……其实老夫还是小看了他。原本以为,他现在已是位极人臣,未必还有继续更进一步的希望,谁料……他竟培养出了皇孙,这反而使他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你说这家伙,到底是无心插柳呢,还是早有谋划?”

胡广想了想,摇摇头道:“算了,别问我,我不想费神去思虑这些事,这是你和张安世这样的聪明人该去思考的事。”

杨荣不禁失笑道:“胡公啊,你不要气馁,怎说这样的丧气话?”

胡广叹息道:“非是要涨你们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实在是越来越觉得你们深不可测。”

杨荣微笑道:“胡公之所以沮丧,是因为位居文渊阁,身边不是陛下,就是老夫亦或者是张安世这样的人,哪怕是亦失哈这样的宦官,也是很不简单的,因而久而久之,为之沮丧也情有可原。”

“可胡公若是往好里去想一想,若是胡公待在军中,或者待在作坊里,可能就智计超群,鹤立鸡群,卓然于众了!”

胡广脸色微微一变,张口想辩驳几句,却最终如斗败的公鸡一般,道:“横竖杨公说什么都对。”

杨荣:“……”

这一下子,杨荣就笑不出来了,他开始为胡广的精神状态而担忧,他是深知胡广为人的,往日里,随便调侃胡广几句,这家伙都要和他掰扯上几句,现在却不同了,怎么挑衅,这家伙都是对对对。

…………

“阿舅,阿舅……”

出了宫,朱瞻基兴冲冲地追上了张安世。

张安世驻足回头,却道:“不不不,你才是我的阿舅,我是你的外甥。”

朱瞻基听罢,道:“阿舅……这话又怎么讲?”

张安世道:“我打小就将你视若骨肉,你好好想一想,阿舅平日是怎样疼你的?你这家伙,竟然恩将仇报!天哪,现在就如此,将来还了得?再过二十年,你岂不还要抄我家,灭我族?哎……别说啦,别说啦,我心里堵得慌,算我张安世倒霉,我白白对你这样好了十几年。”

朱瞻基见张安世捶胸跌足,又痛不欲生的样子,忙道:“可是阿舅……我不这样干,如何节制身边的人,教他们乖乖从命?何况皇爷爷不也夸奖了阿舅吗?阿舅,我这是为你好啊。”

张安世看着朱瞻基一脸邀功的样子,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道:“这是什么话!你若是出了事呢?你出了事,我就要卷铺盖跑去新洲玩袋鼠了。”

朱瞻基一愣,随即好奇地道:“阿舅,袋鼠是什么?”

张安世道:“袋鼠和阿舅一样,生下来就哺育和照料后代,将自己的血肉,变成哺育幼儿的躯体,不过这又有什么用?最终也不过换来恩将仇报而已。”

…………

同学们,晚上还有,咱们继续投票呀,老虎拼命码字,大家尽力支持。

(本章完)

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146章 功臣面圣第582章 分红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击第203章 杀手锏月底求月票!第146章 功臣面圣第511章 帝心难测第355章 灭国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433章 大变活人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44章 惊天动地第196章 大开杀戒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132章 大杀器问世第126章 不堪一击第46章 殿前审问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331章 我孙儿为太平天子第84章 赏赐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75章 圣驾第293章 人人有赏第74章 皇帝给整不会了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96章 简在帝心第242章 祖坟冒烟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42章 京城三凶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257章 大喜第102章 高中会元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10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144章 拿钱砸死你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253章 价值连城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522章 赚疯了第203章 杀手锏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485章 千载难逢的机遇第495章 大买卖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223章 斩草除根第385章 什么叫马上天子第107章 真实的栖霞渡口第80章 赐婚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258章 册封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264章 宝贝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220章 天子门生第42章 京城三凶第32章 皇孙没舅舅了第80章 赐婚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484章 居功至伟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161章 杀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76章 原形毕露第562章 杀手锏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596章 大捷第478章 加官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109章 诛族第139章 大买卖来了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238章 外甥随舅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556章 兵行诡道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159章 一网打尽第589章 中兴之主
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146章 功臣面圣第582章 分红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击第203章 杀手锏月底求月票!第146章 功臣面圣第511章 帝心难测第355章 灭国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433章 大变活人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44章 惊天动地第196章 大开杀戒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132章 大杀器问世第126章 不堪一击第46章 殿前审问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331章 我孙儿为太平天子第84章 赏赐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75章 圣驾第293章 人人有赏第74章 皇帝给整不会了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96章 简在帝心第242章 祖坟冒烟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42章 京城三凶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257章 大喜第102章 高中会元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10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144章 拿钱砸死你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253章 价值连城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522章 赚疯了第203章 杀手锏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485章 千载难逢的机遇第495章 大买卖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223章 斩草除根第385章 什么叫马上天子第107章 真实的栖霞渡口第80章 赐婚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258章 册封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264章 宝贝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220章 天子门生第42章 京城三凶第32章 皇孙没舅舅了第80章 赐婚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484章 居功至伟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161章 杀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76章 原形毕露第562章 杀手锏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596章 大捷第478章 加官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109章 诛族第139章 大买卖来了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238章 外甥随舅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556章 兵行诡道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159章 一网打尽第589章 中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