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一荣俱荣

胡穆显得有些忐忑和紧张。

当初在家里读书时,他久闻张安世的凶名,对张安世自然是全无好感。

可到了铁路司,方才知晓这位宋王殿下的厉害之处,耳濡目染之下,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对宋王殿下敬佩有加!在此熏陶之下,若是不对张安世心生敬仰,那才是咄咄怪事。

上一次重伤,面圣时也无从分辨张安世。

这一次,见张安世活生生的在自己的面前,还如此的热切,自然而然,心头一热,当即与其他人一道纳头便拜:“见过殿下。”

张安世显得很是随和,喜道:“不必这样客气,都是一家人。”

张安世落座,随即道:“都坐下说话吧,不必拘谨,此番教你们来京城,只为一件事,就是不知你们对驿站有什么看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都想从对方拿看出点什么。

此番被召来的人,有的是在栖霞商行里公干,有的是在钱庄,也有的如胡穆一般,在铁路司。

来路很杂,可都是各司举荐上来的精兵强将,其中有几个,甚至是张安世亲点的。

他对一些人颇有几分印象,晓得这些人,大多都是从文吏一步步上来的,这样的人……至少眼睛和心里头都不会糊涂。

甚至还有人,因为升迁和调动,曾经在许多的地方公干,其实人大抵就是如此,肚子里有了一定的墨水,而后让他在各处历练,实际上……并非只是让他要将所有地方的业务都精通,而是在不断的调动过程中,大致掌握办事的方法,有了自己的一套办法,即便是陌生的领域,也可驾轻就熟。

想了想,倒是这胡穆率先道:“驿站的情况,下官略知一二,近来也听说了一些驿站的时闻,都说驿站的情况甚是糟糕,以至弊病重重。”

顿了顿,胡穆接着道:“不过在下官看来,弊病是一方面,其中重要的是,驿站的职责不明,既要迎来往送,又要传递公文,甚至还被沿途来的官员,差遣着办其他的杂事,以至对驿站而言,反而事事都做不好,最终只变成满足个别人的差役了。”

张安世朝他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胡穆想了想,又道:“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弊病出现,也就稀松平常了。但凡做一件事,首要的是分清主次,厘清权责,再将钱粮和骡马,进行造册,确保财物。等这些东西疏通了起来,事情也就好办了。”

张安世道:“这样说来,你是认为,驿站的问题,还在人上头?”

胡穆决然地道:“对,治事先治人。”

张安世沉默片刻,斟酌着道:“可驿站每年花费钱粮无数,你又有什么看法?”

胡穆又认真地想了想道:“根本之途,在于还在职责上头,就好像铁路司一样,倘若这铁路修建起来,只负责运送士人和官眷,那么……连年亏损也是必然的。而这铁路司,尤其是直隶的铁路司,能够日进金斗,说穿了,就是分清了权责,哪一些业务,是专门用来挣银子的;哪一些,则是负责朝廷的职事的。这一点,铁路司就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平时承担货运以及客运,倘若朝廷需调动兵马,铁路司又需如何应对,亦或者,地方大灾,铁路司如何承担运粮的职责……”

胡穆此时可谓是搜肠刮肚,其实他这一套,无非就是自己在铁路司里公干时总结的办法罢了。

这种念头,无非就是一次次在处理问题时,自己瞎琢磨,并没有什么章法,完全是想到哪是哪。

甚至他还有些紧张,不断地观察张安世的脸色,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好不好。

张安世却不知胡穆此时的心情,继续鼓励道:“还有呢?”

至于驿站的事,进京之前,邸报之中就有议论,其中抨击声最大的,自然是驿站靡费钱粮的问题,胡穆这些时日,看邸报的过程中,自然也有一些思考。

于是,他努力地绞尽脑汁,继续道:“驿站的情况……可分为两种,譬如传递公文,此事关系朝廷,那么……如何确保做到快马加急,或者采取一切办法,最快将奏报和公文送达。而平日里,这么多的人马,若是闲置,不免可惜,为何……不可采用一些类似于代人传书之类的办法呢……”

张安世来了兴趣,勾唇一笑,他兴致勃勃地看着胡穆道:“这些,你是如何想到的?”

胡穆忙道:“这……这其实是……下官在饶州站那儿……有所体会……”

“体会?”张安世虽是带着疑问的口吻,唇边却带着淡淡的笑意。

胡穆道:“饶州站上下,大多数人都来自天南地北,大家都背井离乡,可离乡之人出来闯荡,不免思乡,亦或……对故人颇有几分念想。因而,每一次有人告假回乡的时候,总会有人请托登门,尤其是此人离自己家乡近一些的,都希望此人能帮忙传递一些书信,亦或者是……带一些东西回去。”

胡穆顿了顿,又道:“其实传递书信,这样的事……历来有之,只是……寻常百姓,大多都禁锢在乡中!国朝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就曾不许百姓私自离乡,以免滋生流民之害。”

“国朝之前……虽无这样的规矩,可实际上,真正离乡的百姓,却是凤毛麟角,盖因为……寻常百姓,或是租种土地,亦或摆弄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若非是徭役,谁肯轻易离乡,这沿途的盗匪,还有各种针对外乡人的市井泼皮,数都数不过来,人一旦离开了本乡,死了都没人知晓……”

胡穆说着说着,叹了口气道:“至于,对书信有所需要的,大多都是达官贵人,亦或者是商贾,他们倒是会时常传递一些书信,不过这些人,大多殷实,家里有奴仆,似传递书信这样的活计,直接让自己的奴仆跑腿代传即可。下官惭愧,下官在家中读书时,也与不少友人有书信往来,大抵都是修好的书信,自有人跑腿。”

“因而,在从前……我大明其实除了公文和达官贵人们之外,几乎是极少有书信的需求的,可现如今……下官倒以为……大大不同了。至少下官所见的情况,就是如此……”

张安世下意识地问:“你所见的是什么情况?”

胡穆随即就道:“一方面,达官贵人跑腿的事……少了。”

“哦?”张安世竟有些诧异地道:“这是什么缘故?”

看着张安世凝神静听的样子,胡穆越发的显得从容,侃侃而谈道:“因为人力涨了,单说在饶州府,因为饶州站大量的募工,因此,人力大涨。以往的时候,这地方上的贵人们,若要招揽奴仆,灾年的时候,就算是每日给两口饭吃,都不知多少人纷纷来投效,即便遇到了好年景,这托身为奴者,也是不知凡几。至少据下官在吉水县时就知晓,人力……历来是贱如草芥的。”

他抬头看了张安世一眼,继续道:“可饶州站在一年之内,却让人力暴涨了数倍,而且下官以为,将来……人力只会越来越珍贵,如今,修铁路需要人力,兴建的作坊需要人力,货栈和码头上,搬抬货物也需人力,甚至铁路的运营,还有学堂、医学院、巡检所都需人力,这人力怎会不水涨船高呢?”

说到这里,他勾唇笑道:“正因为人力价格大涨,以至于……以往,那如草芥一般的人力,现如今已轻易寻不到了,只会送一封书信,却教一个奴仆,辗转数百里甚至上千里,来回奔走,此等事……据下官所知,便是不少士绅人家,也已开始有些肉疼。”

张安世颔首,不吝夸赞道:“原来如此,倒是你观察入微,本王反而没有想到。”

胡穆笑了起来:“说来惭愧,当初使唤这些草芥般人力的,正是下官这样的人。”

张安世咳嗽一声,干笑起来。

好吧,大哥不笑二哥,我张安世也没好到哪里去。

胡穆随即收起了笑容,正襟危坐道:“除此之外,就是直隶和江西等地,铁路兴起,不只百姓开始出行,那商贾也开始越走越远。除此之外,大量人离乡务工,这些人……也不再像从前的百姓一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这务工之人,虽也贫困,不少人……平日里节衣缩食,却大多能吃饱喝足,每月扣扣索索,也能节省一些余钱。”

“何况他们本就离乡,本就有书信的需求……倘若新政继续这样下去,下官甚至以为……需要传递书信之人,可能会比今日的需求更多十倍、百倍……”

张安世听罢,更是点头,眼中不自觉地浮出欣赏之色,胡广这儿子,确实是个实干型的!若不是摸清了这里头的许多弯弯尧尧,又怎会说的如此头头是道。

于是道:“倒真没想到,你能想这样多。”

胡穆谦虚道:“这都不是下官想的,其实只是阅历,在铁路司里,有不少人四处请托人传递书信,其中甚是不便,一方面,是总是麻烦别人,另一方面,这受托之人,并非专职传递书信,因而沿途若是遗失,亦或者没有送到,也是常有的事,以至不少消息不能传达,反而滋生许多遗憾。下官在饶州站,目睹过许多这样的事,因而才受启发。”

张安世其实还担心,这邮政所的业务问题,虽然他还是有一些信心的,毕竟……在电话出现之前,邮政本身就有利可图,只是随着各种传递消息的手段兴起之后,这才渐渐没落。

但是现在从胡穆口中得知的情况……足以让张安世放心了。

说到底,是工商的兴起,出现了大量背井离乡之人,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了一定消费能力的人,而这些人,正是邮政的主要业务人群。

张安世想了想,便又向胡穆问道:“这寄托包裹之类的事,可有吗?”

胡穆如实道:“有,但不多。”

张安世皱眉道:“这是为何?”

胡穆道:“这毕竟涉及到的乃是财货,而财货的问题就在于,寄托他人,难免有所风险。”

张安世笑了起来,便道:“看来这只是信用问题了,倘若能取信于人,那么……这样的事,必定会多起来。”

胡穆深以为然地点头道:“若如此,倒还真是如此,下官也这般认为。”

张安世抖擞精神,道:“本王欲在铁道部之下,设邮政司,其规模,与各处的铁路司相当,当然,此事已奏报了陛下,陛下对此,极力赞成,打算这件事,教宫中和栖霞商行来负责其钱粮开支,当然……宫中和栖霞商行既出了银子,那么收益和所得,自然也归宫中和栖霞商行!”

说到这里,张安世扫视了众人一眼,随即便又道:“此番……本王打算以你们为骨干,用原有的驿站作为根底,你们先好好整肃一番,而后……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照着胡穆方才说的那样,多想一想可承接的业务,又该如何运营,甚或者……是否可以借托于铁路司……”

“总而言之,什么想法都可以有,什么都可以尝试,可有一条……本王要的是将这邮政司,变成第二个铁路,要有盈利。除此之外,又要完成朝廷的职责,你们如何看?”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

其实来之前,他们想过很多可能,但是万万没想到,宋王殿下竟是为了这个让自己来的。

一听殿下的话,有人振奋,也有人有所疑虑。

张安世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微笑道:“胡穆,这邮政司的第一任转运使,就教你来办,此事我会奏请陛下,你这转运使,与各省铁路司的大使地位相等,你要知晓,即便皇孙殿下,也不过是江西铁路司大使而已。”

胡穆骇然,直接吓了一跳。

虽然皇孙地位还是比他这转运使高的,毕竟人家还兼任了一个铁道部的侍郎呢。

可即便如此……还是让他大为震惊,毕竟他从前不过是区区的典吏,虽然早就有传闻,此次他立了大功,又封了爵,极有可能,他会成为某站的站长,必定能够高升。

可这某站的站长,和铁路司的大使比起来,还是差了数级,哪里想到,他此番进京,居然要主持如此的要害。

心里虽是激动,却还是道:“殿下,下官的资历……”

张安世觉得一个人做事能够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倒是难得。

于是张安世对胡穆这厮的印象又好了几分,笑了笑道:“问题就出在这里,这邮政司初建,百废待兴,要忙的事多着呢,有资历的……年纪都老大不小了,教他们挪窝,来干这等吃力的事,本王倒有些不忍心。”

你还年轻,而且在饶州站时,本王就见你能奋不顾身,可见……是肯做这拼命三郎的,再者说了,你的功考,不只陛下过目过,本王也看了,行事确实细致入微,本王所言的以上种种,都是本王最终决心教你来承担此大任的心思。”

张安世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的事……从前也有,但不多,以后……只怕更加凤毛麟角了。这邮政司,现在是众矢之的,你别以为自己一朝高升,可实际上,其中的凶险,想来你也知晓,不知多少人,都在盯着呢,但凡出了一丁半点的差错,只怕就要震动天下,招致无数人的议论,正因如此……你也莫要以为,这就是什么好事,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胡穆也只剩下感激涕零了。

一个人……自己崇敬之人,却能如此信任自己,将如此重大干系的事交托在自己的手中,这对于胡穆这样但凡颇有志气的人而言,几乎可以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过了。

于是不自觉的,他眼里热泪盈眶,此时终不免想到,为何会有人说一生飘零,只恨未逢明主之类的话了。

此等被人信重的感觉,哪怕对于胡穆这等人而言,也足以产生交托性命之心。

于是胡穆心悦诚服地拜倒道:“下官敢不尽力,若有疏失,愿提头来见!今日之后,下官与邮政司便息息相关,事成,则一荣俱荣,不成,则下官请死。”

张安世微笑,竟没有和他寒暄客套什么‘呀呀呀,你怎么好端端的说这样晦气的话’亦或者:‘本王怎舍得你死’之类的话。

而是微笑着,点点头。

这算是军令状,要记下。

张安世随即开始交付职责和使命,他取出一份,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章程,随即开始让他们传阅。

在座之人,无不激动,低头看着章程,细细领会。

张安世板起脸来道:“其他的安排,明日你们自行去铁道部,接受任状,随后……便开始办公,怎么办事,本王不管,本王只要结果!”

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397章 朕即国家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294章 不敢奉诏第597章 赐宴第483章 人间乐土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545章 族灭第102章 高中会元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18章 面圣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27章 朕之伯乐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60章 万寿节第567章 快刀斩乱麻第60章 万寿节第571章 大捷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59章 封赏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毕露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10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23章 出入宫禁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48章 圣裁第336章 替罪羊第467章 断脊之犬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17章 惺惺相惜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560章 报功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2章 重新做人第421章 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3章 竖子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103章 赚疯了第29章 京城二凶威武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210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07章 至宝第467章 断脊之犬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45章 龙颜震怒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第161章 杀第77章 吾皇万岁第46章 殿前审问第426章 暴利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559章 宝贝第15章 震动朝野第189章 水落石出第358章 皇孙威武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204章 册封第507章 敬鬼神而远之第163章 张安世智擒乱党第586章 分赃第585章 监国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107章 真实的栖霞渡口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403章 震古烁今的赏赐第103章 赚疯了第505章 一箭双雕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25章 尽诛之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311章 震惊四座
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397章 朕即国家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294章 不敢奉诏第597章 赐宴第483章 人间乐土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545章 族灭第102章 高中会元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18章 面圣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27章 朕之伯乐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60章 万寿节第567章 快刀斩乱麻第60章 万寿节第571章 大捷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59章 封赏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毕露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10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23章 出入宫禁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48章 圣裁第336章 替罪羊第467章 断脊之犬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17章 惺惺相惜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560章 报功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2章 重新做人第421章 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3章 竖子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103章 赚疯了第29章 京城二凶威武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210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07章 至宝第467章 断脊之犬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45章 龙颜震怒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第161章 杀第77章 吾皇万岁第46章 殿前审问第426章 暴利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559章 宝贝第15章 震动朝野第189章 水落石出第358章 皇孙威武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204章 册封第507章 敬鬼神而远之第163章 张安世智擒乱党第586章 分赃第585章 监国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107章 真实的栖霞渡口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403章 震古烁今的赏赐第103章 赚疯了第505章 一箭双雕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25章 尽诛之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311章 震惊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