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出击

其实朱棣下达旨意之后,站在这里的群臣,就已经大抵明白怎么回事了。

以太子殿下的几个儿子来都督讨逆的事宜,这意思不是再明显不过了吗?

再想到张安世当初举荐郑晨人等。

真是好家伙……

这哪里是襄助倭人,分明就是把那足利义教往火坑里推啊。

人家早就打上了主意了!

可笑的事,天下人竟懵然不知,还以为张安世是在通倭。

如今细细想来,此事从始至终,说到底,还是大家的认知问题。

郑晨这样的人,只擅长去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世上的东西,哪里只靠一些考据和纸上谈兵的研究,就可总结出来的?

任何事,无不充斥了艰辛,有无数的变量,真正实干者的血汗,又岂只是书斋里的人,几句空谈就可总结的?

似郑晨这样的人,表面为新学的大学者,可他的本质,其实和当初的大儒是没有任何分别的。

无非还是盲目相信只要总结出了教训和经验,而后就可拿出一些教条来,便可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近年来,因为新政的成功,不少的大儒转而研究新学,他们的声量更大,且确实比别人更擅长阐述道理,正因如此,所以他们倒也风光体面,反观那些真正俯身执行新政之人,一方面实干之中本就不可能去争夺话语和声量,另一方面,也未必能讲的比郑晨这些人有道理。

这便导致,郑晨这些人,反而好像一下子成了主流,成就了新政,反而那无数灰头土脸,遍布于州县的执行者们,倒好像与新政毫无瓜葛了。

可某种程度而言,今日倒是让不少人受了不少的教训和令人细思,尤其是解缙,心里不禁一紧,脑子里却想着爪哇的事。

朱棣随即,便又看向那蔡敏道:“朕应你所求,即将入扶桑代倭王平叛,营救诸生,此番你也随军前去,代为领路,如何?”

蔡敏浑身上下依旧狼狈,可心也稍稍定了一些,倒是心安不少,当即也不敢推辞,诚恳地叩首道:“学生愿往。”

朱棣颔首,扫视了众人一眼,又道:“若无其他要奏,就都告退吧,太子与张卿留下。”

众臣便心事重重地退散下去。

等到这里只剩下他们三人的时候,朱棣眼里才露出了笑意,看着张安世道:“好你一个张安世,这样的胆大包天,举荐了这么多人去倭王,却把他们坑苦了。这些人现在还生死未知呢,倘若死了,泉下有知,必要憎恨你。”

张安世干笑了一声道:“陛下,臣不也没有办法吗?事情总有轻重之分,他们的命也是命,可一想到,臣的那些外甥们……臣也就不作他想了,倘若真有什么报应,便报应到臣的身上就好了。”

见朱棣露出欣赏的样子。

张安世继续道:“再者说了,前几年,不知产生了什么风气,人们纷纷去研究新学,寄望于总结出某些从前新政的得失出来,便可一劳永逸的将新学作为贯彻将来治理天下的章程。臣倒认为,这是极危险的事,殊不知,天下的情况,随时都在改变。就似儒学一样,放在两千年前,它所推崇的一统、君臣守礼、仁爱又何尝不是至理呢?只是到了如今,早已不切实际了而已。”

顿了顿,他接着道:“天下的事,万万不可用学者总结的一些皮毛经验,便认为亘古不变。需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通过当今天下的情势,来做出相对有利的判断,抱守残缺,最终不过使新学的学者,成为当日的腐儒而已。”

说到这,他淡淡地叹了口气道:“可这些学者,无一不是声量极大,口若悬河,臣说又说不过,想要弹压下去,可毕竟他们研究的又是新学,对新政的推广,也不无一些好处。所以便只好咬紧牙关,挥泪斩马谡,借他们的人头一用,给后世的子孙们,长一长教训了,天下再动听的道理,无论多完美无瑕,终究……是讲不过血淋淋的真相的。”

朱棣:“……”

朱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却也打心里认同了张安世这番话。心里略一细思,倒也觉得张安世此举发人深省,只怕经此一事,不少人也能从中领略个中道理。

看朱棣若有所思,张安世顿了顿,又为自己解释道:“何况臣虽料想,这倭人的新政必定失败,却也不敢有十成的把握,说不准,郑晨这些人当真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他们真有这样的本领呢?”

“如今,到今日这个境地,虽说臣也有一定的责任,可郑晨他们难道就没有一丁点的责任吗?他们但凡有一丁点的本事,但凡少一些夸夸其谈,少一些盲从,无论如何,也不会沦落到今日这个地步的。”

朱棣微笑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你也是好心了,你心是好的,只是郑晨那些人本领不济罢了。”

张安世脸不红心不跳地道:“陛下知我。”

朱棣随即又笑了笑,话锋一转,道:“只是那朝鲜国……却不知如何了?”

张安世微微抬眸,胸有成竹地道:“陛下,依我看,也快了。至少现如今,是遍地干柴烈火,即便不滋生乱子,那朝鲜王怕也已吓破了胆,生恐重蹈覆辙,应该在这些时日,就会有朝鲜国的使节来,请朝廷派遣一些军马,以防不测。”

朱棣的眼眸亮了亮,随即眯着眼,颔首道:“此二国,分封四五个亲王,应该足够吗?”

张安世道:“理应是足够的,譬如倭国,可一分为四,再留一块,给那足利家。无论如何,这也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不征之国,朝廷授予了金印,再者说了,天兵至扶桑之后,总还要有倭人能够出来,签订出一个保护倭国的契约……”

朱棣点头颔首道:“此事,你定一份章程吧,朝鲜国那边,也要给朕安置两个孙儿。如此一来,朕也就放心了。”

说着,朱棣的眼眸里溢出了笑意,可见此时心下的欢喜。

张安世却是突的道:“臣来定章程?”

朱棣慢悠悠地道:“怎么,嫌自己身上的担子太多?”

张安世慌忙道:“不敢。”

朱棣便又道:“努力罢。”

听到这熟悉的话,张安世有点恍惚。

朱棣此时却是将目光落在了朱高炽的身上,道:“你娶了一个好妻子啊。”

朱高炽正待回应,便听张安世道:“陛下,臣这点三脚猫的本领,都是打小太子殿下言传身教来的,若非太子殿下悉心教导,如何能有今日。”

朱棣只笑了笑,却也没有反驳,他带着几分感慨叹道:“朕老了,若在从前,总要将你这油嘴滑舌的家伙狠狠骂一通才好。”

张安世也讪笑起来。

一旁的朱高炽便也露出由衷的微笑来。

回到了王府,一份章程正在草拟。

说穿了,大明入扶桑,毫无难度,且不说在倭国之内,有足利家族的党羽策应,这些年来,水师和模范营也可谓是突飞猛进。

倭国乃是岛国,只要水师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便可随时袭击任何地点,且对于模范营的补给,也有极大的帮助。

倘若是内陆,土地广袤的敌国,这种优势可能并不明显,毕竟补给线过长,而模范营的武器优势,因为这漫长的补给线,未必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

可对这样狭长的岛国而言,想要低成本运输多少火药和炮弹,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源源不断的物资,充沛的补给,真要惹急了,任何所谓的堡垒,都可通过狂轰滥炸来完成。

可如何分利,恰恰是张安世觉得最头痛的事,单单那倭国,就得安置他的四个外甥。

这里头,其中成年和接近成年的皇孙之中,除太孙朱瞻基之外,便还有两个乃是他自己的亲姐姐太子妃张氏所生,一个乃是三子朱瞻墉,另一个便是第五子朱瞻墡。

可正因为如此,张安世反不好有太多的偏向,其他两个外甥,正因为不是自己亲姐姐所生,若是好处都给了自己的亲外甥,难免被人诟病。

Www▪ тTk án▪ ¢ Ο

关于这一点,张安世是最知道自家姐姐张氏的性情的,换做是她,至少表面上也会显得公正,断不会过于偏袒!

毕竟,将来她是皇后,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吃相过于难看,终究不妥。他作为她的亲弟,更不能给她留下话柄。

因而,为了这诸王的分封,张安世可谓操碎了心,尽力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这头张安世为此头痛不已,那头,文渊阁在这两日里却是闹翻了天。

因为要出兵,且依着陛下的意思,是迅速讨逆平叛,因此,这两日,模范营已紧急出动,电报传至松江口,华亭口岸,水师能动用的舰船也俱都集结,大量的补给,疯了似得依靠水运和铁路运输,搬上海船。

解缙人等,与兵部那边,负责调度,生恐有失,所以几乎是不眠不休。

有许多的琐事,若是事先没有方案和章程,那么就可能拖慢整体的进度。

而关于这一点,却恰恰是文渊阁大学士们的拿手好戏。

他们可能没有张安世的前瞻性,也没有张安世的足智多谋,可论起事无巨细,还有拾漏补遗,调度和协调,却是张安世远远不如的。

自然,张安世也不得不被文渊阁大学士重新审视起来。

尤其是胡广,这胡广在当值时见了张安世,便喜笑颜开地道:“殿下,报纸你可看了吗?东南沿岸,无数军民百姓,都说殿下您神机妙算,哈哈……抬手之间,便为他们报了血海深仇,不知多少人,称颂殿下运筹帷幄呢。”

这一通夸,张安世可没有太当回事。心里则在默默地想,前些时日还骂我通倭呢,转过头,却又大肆称赞了,果然人心如流水啊。

张安世便虎着脸道:“没有的事,什么运筹帷幄,胡公在说什么呢,张某人一点也听不懂!我张安世当初举荐郑晨这些人,是为了倭国好,是为了推行倭国的新政,使这倭国可以国富民强,唉,只是我运气不好,可我本心是好的……”

“好了,好了。”张安世的这些话,胡广自是不信的。

他对着张安世挤眉弄眼道:“殿下要辩解,可自行去向天下人辩解,和老夫说这些,又有何用?难道老夫信了殿下的鬼话,别人也会深信不疑吗?”

随即,他收敛起笑意道:“殿下,笑骂由人嘛,你既要有受人非议的度量,有时候别人夸赞,也不必如此谦虚。我等乃文渊阁大学士,虽非宰相,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咱们肚子里……”

张安世摆出委屈之色,却叹着气打断他道:“哎……终究是世人不知我张安世的好心,也罢。”

“第一批的先锋,已是出航了。”这时,解缙迎面踱步过来。

他看了胡广和张安世一眼,接着道:“刚刚收到的电报,今日辰时,舰队便已先行出发,作为先锋,先行至倭国的一处港湾处登陆,那里……盘踞着倭国的一个豪族,号称是江户氏,他们与汉商联系紧密,一旦水师抵达,想来他们必要迎接天兵,等到登陆之后,先行占据住此处,进行布防,而后策应后续的大军。”

张安世抬头看解缙,点着头道:“有朱勇和张𫐄来,我倒是放心的。只是,我依旧还关心着足利义教的安危……”

正说到此处,突然有舍人匆匆而来,手里拿着一张字条,到了三人跟前,便焦急地道:“几位大人,电报,电报……最新的电报,自华亭港,有电报来。”

众人纷纷噤声,一个个目光灼灼地看向这舍人。

舍人道:“华亭港那边,又有汉商,自倭国逃回,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说是……足利义教,被叛贼拿住,连夜被人斩为了肉泥,不止如此,足利家……上上下下,七十三口人,也都同时罹难,其家臣人等,亦是或死或伤!叛贼汹汹,声势极浩大,眼下虽还有足利家的家臣以及其账下的武士尚在各地负隅顽抗,可此番叛乱极其凶猛……只恐,若是朝廷救援不及时,只恐都要凶多吉少。不过,倒是有几个大名,依旧愿意效忠这足利家……现在……只等朝廷的军马了。”

张安世听罢,哭笑不得。

好吧,他恨自己真是乌鸦嘴,怎么说到了足利义教,他就全家死绝了呢。

解缙和胡广人等面面相觑,解缙随即挑眉道:“足利家还有旁支吗?”

这舍人道:“倒是有的,这足利家乃是倭国大族,旁支倒是不少。”

解缙颔首,又镇定下来,沉眉思索了一下便道:“所谓功成不必在我,这足利义教全家惨遭叛逆杀害,可见这些叛贼,何等的凶恶!足利义教乃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倭王,他们如此诛杀我大明藩臣,便已算是触犯了天条,立即回电,教诸军对叛贼不必客气,务求要除恶务尽,为足利义教报仇雪耻,凡有负隅顽抗的,统统斩杀殆尽,我大明固然恩泽四海,却也有雷霆之怒。”

胡广在另一边道:“抵达倭国之后,依旧还是要寻访足利家的旁支,有了下落,立即通报,到时……朝廷不免要给予雨露之恩。”

解缙却捏着胡须,忍不住在一旁补充:“年长的就不必了,年长寿命不长,老夫怕还会出乱子,若是一个孩子,倒是很稳妥,孩子比较长寿。”

舍人在旁认真地一一记下。

此时,胡广看向张安世:“宋王殿下,可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张安世挠挠头道:“我此时悲愤交加,倒没有什么可交代的。传电报的时候,记得给朱勇和张𫐄将军带一声好,告诉他们,好好干。”

舍人道了一声喏,便又匆匆而去。

等这舍人走了,张安世便一脸唏嘘地道:“唉,足利义教真可怜啊,好端端的,怎么就死了呢,上次他来,我们还相谈甚欢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天人相隔了,哎……我心疼他啊。”

解缙的嘴角几不可闻地抽了一下,随即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了张安世一眼。

张安世则是继续道:“我思来想去,如今圣命在身,不能亲往扶桑收敛足利义教的尸骨,不免心中惭愧,无论如何,总算是相识一场,倒是想给他写一篇悼文,至少也算尽一尽朋友之义。”

胡广道:“殿下倒是好心。”

他此时也没心思理张安世了,情况有变,接下来,可能有一些章程,需要进行一些删改的。

可张安世道:“胡公,你文章写得好,不妨这悼文,你来写吧。就当给我一个面子,我来署名,到时发邸报去。”

胡广脸一板,白了张安世一眼:“殿下,老夫很忙。”

张安世哀哀戚戚地道:“只是请胡公忙里偷闲,那位足利兄,可是全家死尽了啊,胡公难道一丁点的同情心都没有吗?”

胡广:“……”

第7章 圣旨第375章 逆天第3章 竖子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404章 动手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264章 宝贝第49章 发财第3章 竖子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113章 赚翻了第541章 圣驾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35章 如获至宝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88章 天大的功劳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478章 加官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274章 一网打尽第490章 你敢想吗?第440章 龙颜大悦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289章 官升一级第534章 船队回来了第289章 官升一级第565章 暴富第23章 出入宫禁第403章 震古烁今的赏赐第454章 赏赐第346章 身败名裂第251章 献宝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241章 转危为安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535章 大礼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602章第460章 你敢想吗?第322章 秋后算账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78章 加官第158章 陛下起杀心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322章 秋后算账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496章 双喜临门第426章 暴利第11章 神药第67章 真相第471章 龙颜大悦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571章 大捷第188章 落网第335章 开太平第440章 龙颜大悦第152章 好阿舅第179章 血债血偿第497章 秘密武器第45章 龙颜震怒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379章 他们在打劫朕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75章 圣驾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484章 居功至伟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92章 封官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355章 灭国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299章 天下无敌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439章 有钱就可为所欲为?
第7章 圣旨第375章 逆天第3章 竖子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404章 动手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264章 宝贝第49章 发财第3章 竖子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113章 赚翻了第541章 圣驾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35章 如获至宝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88章 天大的功劳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478章 加官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274章 一网打尽第490章 你敢想吗?第440章 龙颜大悦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289章 官升一级第534章 船队回来了第289章 官升一级第565章 暴富第23章 出入宫禁第403章 震古烁今的赏赐第454章 赏赐第346章 身败名裂第251章 献宝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241章 转危为安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535章 大礼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602章第460章 你敢想吗?第322章 秋后算账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78章 加官第158章 陛下起杀心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322章 秋后算账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496章 双喜临门第426章 暴利第11章 神药第67章 真相第471章 龙颜大悦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571章 大捷第188章 落网第335章 开太平第440章 龙颜大悦第152章 好阿舅第179章 血债血偿第497章 秘密武器第45章 龙颜震怒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379章 他们在打劫朕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75章 圣驾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484章 居功至伟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92章 封官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355章 灭国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299章 天下无敌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439章 有钱就可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