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封官许愿

朱棣像是大抵懂了。

却又好像懂了一个寂寞。

张安世的话,他是能听明白的。

比如,怎么样用数字来破译出文字。

而问题就在于,这数字破译文字,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朱棣产生出来的无数疑惑。

朱棣是个实用主义者,他不喜欢故弄玄虚。

这也是为何,他对儒生不感冒的原因。

因为儒家固然经过了千年以上的不断的完善,总能总结出一套看上去无懈可击的理论。

然而,理论再好,也没有卵用。

于是朱棣直截了当道:“你是如何将消息传递出去的?”

张安世道:“臣这数月以来,铺设了一条线路,这线路,乃是自江西的赣州府,至南京城……”

朱棣道:“线路?”

张安世取了这漆线,交给朱棣看,朱棣细细看过,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张安世便道:“此线可不简单,乃是用铜线拉丝制成,陛下,若是早个几年,这铜铁想要抽丝,却不容易。好在这些年,各处机械作坊的技艺大涨,就这……还是当初科学院许多高级匠人,以及无数的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年努力的结果。”

听着张安世说着这里面的不容易,朱棣更认真地盯着这东西,似乎想从细节里找出它的神奇之处。

张安世接着道:“原本这些东西,本是建铁丝网用的,各处藩国,对这铁丝网的需求颇大,战时对付土人,很有效果。而此番改进之后,便可制成这铜线,除此之外,外头用的则是用绝缘的漆来进行绝缘。”

顿了顿,张安世继续道:“其实从去岁开始,臣就命人研制这种电线,而且还生产了一批,只不过……当时也没想到电报这样的妙用。”

张安世对电确实有兴趣,只不过,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的,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王府里,点上第一盏灯,只可惜……这大规模的发电装置,虽是暗中投入了不少的银子,可最后落地,却没有什么眉目。

谁晓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东西,却可以在电报方面派上了用场。

张安世继续道:“这线路,在这数月之前,直接沿着铁路来铺设,而到达了赣州府之后,臣便暂时将这赣州府,作为中转,教锦衣卫的人,收发自赣州府的消息,暂时将这赣州府,当做一个信息的搜集中心,但凡有南来北往的消息,一旦抵达赣州,若是紧要的,便直接发至臣这儿来。”

“至于安南等地的消息,大抵他们的快马抵达了赣州之后,便可立即传达至京城,因而,若是其他人快马传报,即便抵达了赣州府,这赣州府距离京城,尚需数日的时间,何况,江西多山,快马需不断的中转接力,也耗费许多的时日,因而……往往安南或者其他地方的讯息,臣这边,多则能快上十日,少则也能快上三五日。”

朱棣皱眉起来,对着这漆线左瞧右看,忍不住道:“就这样,坐在此……长按此铜键,即可发出消息?”

张安世道:“正是。”

朱棣道:“传给朕看。”

张安世便吩咐那几个年轻人道:“给赣州传信,询问天气。”

几个年轻人听罢,其中一人取出驿书,而后先写下一个字条,这字条上,只简短的写下‘天气’二字,而后通过驿书寻找到代码,交给发报之人,发报之人随即开始发报。

朱棣默不作声,只背着手,走了几圈。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突然之间,连接着收报机的铃铛开始响起来。

随即,那连接着铜片的炭笔开始不断的敲击着垫纸。

而后,垫纸上留下了一个个黑点以及长条。

朱棣看着新鲜,细细看了良久。

而另一边,已有人撕下了垫纸,一会儿功夫,便将这符号给破译了出来。

“晴,无雨。”

朱棣:“……”

张安世便道:“陛下,其实……这里头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说白了,这一切,终究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进去,才可不断的改进,最终……提高效率。不过眼下,单单这个,就已比现在的快马传递,要快上千倍百倍了。在臣看来,鼓捣出这么一个东西,其实不难,难就难在……”

朱棣沉默着,他和张安世完全是两个思维。

朱棣还沉浸在世上竟真有这种只有神话才出现的东西上。

而张安世的心思却是,这玩意结构太简单,真正想将这电报,甚至将这电磁铁衍生出发电、无线传输甚至是收放音的功能,其实却需一个围绕在此周边的一个巨大产业。

只有百万槽工衣食所系,才会有无数学童,开始学习电磁铁、电力、机械相关的知识,更会有无数聪明人,进入这个体系,不断的研究精进,更别说,数以十万计的维修、养护人员了。

而当这个世上,有无数人都开始仰赖于此,通过这种便捷的消息传递,来进行生意往来,亦或者传递讯息的时候,那么……这天下所有人就都回不去了。

因而,结构简单与否不重要,哪怕是有许多问题还需改善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需要立即开始着手,将这东西推广开。

“陛下,陛下……”

朱棣回过神,此时,刚刚回到现实的他,脸色已胀红,紧紧盯着张安世道:“你说,朕听。”

张安世道:“臣以为,要在邮政司之下,设立电报局。除此之外,还需设立一个联合电报商行,预备大规模的投入,将这电报,铺设至天下各处,甚至……若是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推广至各处藩镇去。”

朱棣倒是直接问道:“需多少银子?”

张安世想了想道:“花费无以数计,不过……臣以为,这笔银子,可以想办法筹措资金。”

朱棣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眸微微一张,道:“就像卿家方才所言的那样,教各大商贾入股?”

张安世颔首点头:“讯息对于朝廷而言,当然是紧要的,可对于商贾而言,也是如此,谁掌握了讯息,谁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朱棣却是带着疑虑道:“朕只怕,他们未必肯破费这笔银子。”

对于这个难题,张安世却是淡定,笑了笑道:“那臣就只好忍辱负重了,先在这交易所里,再多挣一些银子,给大家做一个表率。”

朱棣:“……”

此时,张安世那双明亮眼眸掠过一丝狡黠之色,道:“臣以为,眼下还是先不要泄露出消息,需再等一两个月功夫,现在外间,已经流言满天飞,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这等事,其实让大家多议论议论才好,议论的人越多,天下人越多关注,等到将来,朝廷明发筹建电报局消息的时候,大家才更知晓这电报的厉害,到了那时,谁还肯不掏银子?”

顿了顿,他胸有成竹地道:“就算现在不掏筹建的费用,等到将来,少不得……这电报的业务,各家商行,还不是要乖乖给银子?”

Wшw⊙тTk Λn⊙¢ 〇

朱棣认真地沉思良久,一时之间,竟也挑不出张安世话语里的漏洞。

你说他徇私吧,他确实说的振振有词,合情合理。这等事,越多人关注,就越多人晓得电报的厉害,对于将来筹建各州县的电报,就越有利。

可你说他铁面无私吧,却又谈不上,这家伙……前些时日,已靠这个挣了不少银子,现在居然还想继续捂着消息,再大赚一笔,实在是黑心。

朱棣却是突然一笑道:“张卿……你手中的银子可够,若是不够?也可从朕的内帑里拿出一些,既要给天下商贾一个教训,朕自也可助你一臂之力。”

胡广:“……”

他人麻了。

本来胡广听到这里,还啧啧称奇于世间竟真有这样的宝贝,又大大松一口气,原来自己的儿子,不过是张安世顺带着发一笔财罢了。既得了财,将来一旦宣布出去,天下人也无可指摘,可谓是名利双收。

正在他觉得可以长松一口气的时候。

谁料,张安世这边,希望捂着消息,陛下这边不制止不说,竟还要助一臂之力。

他胡广可没有天真得那么彻底,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呢,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里面的关键!

内帑的银子,是这么好拿的吗?这内帑的银子拿了去,到底算是借的,还是算投资?

若算投资,那么就意味着,张安世这些人挣了多少,就必须得按着利润奉还回去。

横竖陛下才是最黑心的那个。

当然,胡广也只能默默地在心底吐槽,这些话是没法摆出来说的。

张安世当然也是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了,于是尴尬道:“陛下,其实早先的时候,臣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可后来……却以为不然,毕竟此事……虽算得上是名正言顺,可终究……还是与民争利!”

“将来若是真相大白之后,臣等还好,虽是合情合理,可也不免被人说几句借此事由敛了一些财。可若是教人晓得宫中也参与,难免会影响到圣誉。所以……臣以为……此时还是不劳烦宫中为宜。”

张安世说的情真意切,倒也说的过去。

朱棣免不得有几分遗憾,不过随即,他收拾了心情,却振作道:“张卿所言,不无道理,既如此,朕也就不掺和了,卿等也要注意一些,不可竭泽而渔,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即行明发旨意,至于今日之事,诸卿不可泄露,违者以欺君论处。”

张安世忙道:“臣遵旨。”

朱棣此时的心情还是很好的,他满面红光地接着道:“这一下子,许多事都有办法了。是了,这些东西,是何人所制?”

张安世乐呵呵地道:“栖霞研究院,徐景昌等人为首,上上下下上百人,花费了一两年的功夫,才算完善。”

“那个小子?”朱棣其实有些意外。

这徐景昌,乃是朱棣的外甥,何况这家伙的父亲徐增寿,作为朱棣的大舅子,更是因为靖难时支持朱棣被当时的建文朝廷所诛杀。

故而从前,朱棣对这个外甥也甚为照顾的。不过后来徐景昌跟随张安世做事后,朱棣已极少关心徐景昌的消息了,此时经张安世提醒,猛地想起,忍不住大笑道:“这家伙现在何处,将他召来?”

张安世如实道:“他领着十数个伙伴,这些时日,一直都在王府里住着,就是为了测试这电报,搜集问题,好做改进。不过他们平日里,多是昼伏夜出,只怕现在还在休息呢,臣这便命人去请。”

徐景昌出现在朱棣面前的时候,朱棣险些有些认不出来了。

他显得成熟了不少,面上已没有了此前的幼稚,似乎因为眼睛有些不好,因而戴上了一个玻璃镜。

“臣徐景昌,见过陛下。”徐景昌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朱棣上下打量,不由道:“平日里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今日见你,已是不认得了。此番……你鼓捣出了这个,可谓功勋卓著……”

徐景昌道:“陛下,这是宋王殿下提出来的构想,且大抵的原理都已阐述,而臣等,不过是进行完善和改进而已,说不好听一些,其实就是试制出一些成品,进行一次次的试验,确定出一个最忧的方案,而后,再进行一次次的测试,寻找出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持续的改进。”

“这电报所涉及到的机械、电磁学以及材料学,也不是一个人能办成的,不过臣算是领了个头,论起功劳,那也是上上下下这数百人的成果。”

徐景昌一点儿也不好大喜功。

倒是谦卑的很。

当然,一方面是他如今醉心于研究,知晓想要继续带着大伙儿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不给大家一点甜头是不成的。

另一方面,身为世袭国公,还真未必将这些功劳放在眼里,说难听一点,这算啥?

朱棣听罢,满意地颔首道:“那么,朕当如何赏赐你们?”

“这个容易。”徐景昌倒是很是直接地道:“给银子,给更多的经费!现在研究院,最缺的就是经费,要招募人手,可不简单,寻常的薪俸,只能招募到寻常的人,若要招揽英才,这花费可不小。”

想了一下,他接着道:“除此之外,还需有各种从作坊里特殊定制的许多仪器,专供研究和试验之用,臣一直想扩充研究院,设电磁所、材料所,还有原有的机械等所,也需扩充,眼下,这研究院,不过数百人,从前有不少培养出来的人,却被作坊和商行招揽跑了,若是再多给一些经费,臣便可高枕无忧了。”

朱棣不由道:“这个好办,这些银子……朕给。”

张安世在旁也忍不住道:“臣这边,其实隔三差五也想办法,请各大商行的东家,与研究院的上下人等,进行一些座谈,其实也是解决经费的问题,让他们彼此交流,或许可以彼此之间,有所合作。研究院闭门造车是不成的,许多项目,都要有实际的产出才成。”

朱棣深以为然地点头,接着道:“依朕看,这著有成效者,还应该敕封学官,此事,可以归教育部来管。”

说罢,朱棣看一眼解缙:“解卿要有一个章程。”

解缙道:“遵旨。”

顿了顿,解缙道:“宋王殿下说到不闭门造车,臣也感触良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研究院上下,偶尔也要隔三差五,教他们四处走走才好,或许对他们,能有启发。”

朱棣看一眼解缙:“解卿莫非是……想请人去爪哇?”

“只是游历……”解缙脸不红心不跳地道:“臣没有其他的意思。”

朱棣颔首:“你先拟章程吧。”

“遵旨。”

朱棣随即道:“对于外间的流言蜚语,就不必管顾了,大家各行其事,做好手头自己的事。”

随即又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道:“张卿实乃朕之子房,有张卿在,朕即便现在驾崩,也可无忧了。”

张安世慌忙想要说点什么。

朱棣却将手搭在张安世的肩上,语重深长地道:“好好保护你的项上人头,你这脑袋,可是宝贝,金贵的很。以后若还有什么这样的想法……可和朕说……朕给你做靠山,不要总是藏着掖着,以免滋生误会。”

张安世道:“其实说到想法,臣这儿还有不少,只是……却都需研究院的配合,不过方才定国公方才说的对,眼下研究院随着研究的深入,早已细分出许多的学科,单凭这几百号人,人数还是太少了,就算有了想法,想要实践,也不容易。说穿了,这世上没有平白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没有投入,是绝没有产出的。”

朱棣饶有兴趣地微笑道:“那就给银子,想要多少,朕便给多少,张卿还有什么想法呢?”

“这……”张安世搜肠刮肚起来,想了老半天,才道:“臣得再想想,过几日去研究院好好走一趟,看看……是否能有什么启发。”

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448章 加恩第367章 不要不识抬举第449章 谢陛下恩典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375章 逆天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152章 好阿舅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362章 一锅端第150章 陛下,我们又做了一件善事第560章 报功第157章 封侯第376章 彻查到底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179章 血债血偿第457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468章 反杀第264章 宝贝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145章 喜报第261章 大赚特赚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91章 封赏第344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277章 万死之罪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328章 大丰收第34章 大礼第75章 圣驾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303章 皇恩浩荡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208章 圣孙第276章 原形毕露第432章 挫骨扬灰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148章 聚宝盆第419章 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80章 赐婚第101章 榜首第513章 矫诏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110章 重赏第131章 杀手锏第188章 落网第13章 君无戏言第12章 转危为安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282章 母女平安第23章 出入宫禁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495章 大买卖第586章 分赃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152章 好阿舅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308章 臣不密则失身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149章 大赚特赚第5章 上奏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563章 立杀无赦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粮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370章 天大功劳与万死之罪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毕露第164章 有一百六十四章:水落石出第107章 真实的栖霞渡口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150章 陛下,我们又做了一件善事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25章 才高八斗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478章 加官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124章 此孙必为圣主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266章 不堪一击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13章 矫诏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246章 财源广进
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448章 加恩第367章 不要不识抬举第449章 谢陛下恩典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375章 逆天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152章 好阿舅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362章 一锅端第150章 陛下,我们又做了一件善事第560章 报功第157章 封侯第376章 彻查到底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179章 血债血偿第457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468章 反杀第264章 宝贝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145章 喜报第261章 大赚特赚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91章 封赏第344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277章 万死之罪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328章 大丰收第34章 大礼第75章 圣驾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303章 皇恩浩荡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208章 圣孙第276章 原形毕露第432章 挫骨扬灰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148章 聚宝盆第419章 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80章 赐婚第101章 榜首第513章 矫诏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110章 重赏第131章 杀手锏第188章 落网第13章 君无戏言第12章 转危为安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282章 母女平安第23章 出入宫禁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495章 大买卖第586章 分赃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152章 好阿舅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308章 臣不密则失身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149章 大赚特赚第5章 上奏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563章 立杀无赦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粮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370章 天大功劳与万死之罪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毕露第164章 有一百六十四章:水落石出第107章 真实的栖霞渡口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150章 陛下,我们又做了一件善事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25章 才高八斗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478章 加官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124章 此孙必为圣主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266章 不堪一击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13章 矫诏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246章 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