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立杀无赦

朱棣一言而断,算是彻底地打破了眼下的争议。

而此时此刻,对于那史仲成而言,也算是彻底地闭上了嘴。

眼下这个时候,多言无益,倒不如索性,大家将事情摊开来看看便知。

对于史仲成等人而言,其实他们是打心底里不相信邮政司能有什么真凭实据的,即便是有一点,也大可以彻底找到漏洞推翻掉。

倒不是他们如何自信,而是他们心底深处便已认为,这必是胡穆想要借机上位,挑起来的争斗罢了。

朝廷对于传奉官的印象都十分糟糕,认为都是投机取巧之辈,不足为虑。

何况身为传奉官的胡穆,连资历也不过尔尔,不过是在铁路司干了一两年下层的官吏而已。

这样的人,能干成什么事?

再者说了,清查户籍,乃是天下最繁重的工作,朝廷动员了十数万的官吏,才勉强办成,邮政司又何德何能?

文渊阁诸学士们,却远不如史仲成人等这样的乐观。

不过,显然也不至于认为,邮政司当真能有什么真凭实据,大抵……应该是邮政司找到了这一次清查的漏洞,进而拿出一些证据进行攻击,借此机会,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清查罢了。

只是解缙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思考得更深。

胡穆这样做,背后必定是张安世,可无论如何,胡穆也是胡广的儿子,这件事的背后,会不会还有胡广?

若还有胡广,那么胡广就太不简单了,此前的人畜无害,莫非只是烟雾弹。

而一旦这样去想,那么就更加令人毛骨悚然了。

一个人……人畜无害了数十年,这么多天下最精明的人都看走了眼,这样的人,该有多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一个隐藏了自己数十年的人,却突然之间,在这地方发力,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事有反常即为妖。

越往下头想下去,就越令人觉得可怕和恐惧了。

朱棣是个行动派,当即便摆驾出宫,随驾的大臣们,虽心思各异,可也老实地纷纷在后步行。

胡广在队伍之中,心里却早已是七上八下了。

倒是张安世与胡穆走在前头,二人低声窃窃私语着什么。

等到抵达邮政司的时候,这邮政司上下猝然无备,谁也不会料到,竟会皇帝亲临。

于是当即……司中上下的官吏,纷纷诚惶诚恐地来见驾。

朱棣只扫视他们一眼,见他们都是寻常官吏的装扮,不过比之其他的衙署和部堂,这些官吏的年纪,都要小了许多,多是一些年轻人。

朱棣阴沉的脸,稍稍有了一些缓和,温声道:“不必多礼。”

随即,回头看向张安世和胡穆道:“证据在何处?”

胡穆上前道:“陛下,就在后头的库房。”

朱棣当即一马当先,率先进去,其余随扈,鱼贯而入。

于是胡穆领着众人,进入了一处库房。

起初的时候,君臣们倒不觉得稀奇,而这库房,从外头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直到进入之后,眼前却是一亮。

这是物理意义的眼前一亮,因为在此,挂着一盏盏的马灯,以至于整个库房,虽是封闭,却是亮如白昼。

在这里,除了一排排办公用的案牍之外,便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书架。

每一个书架上,都有柜子,柜子上,又挂着锁,除此之外,还挂了一个又一个的牌子。

“这是……”

朱棣背着手,认真地看着,其实他对于案牍的事,不甚感兴趣,只不过,对于这样的规模,朱棣觉得有些诧异罢了。

胡穆道:“陛下,这是邮政司的邮编库房。”

“邮编库房?”朱棣对于这个名称还是觉得挺新奇的。

胡穆便道:“投递书信,寄送包裹,甚至是牵涉到汇款的事务,必须要确保,驿站能够精确到人,正因如此,所以……各地的驿站,要掌握当地人口户籍地址的情况,驿站掌握本乡以及下设的村里,邮政局掌握本省的情况,而邮政司,自然要掌握天下的情况。”

朱棣道:“是吗?”

声音淡淡,他只听得云里雾里。

胡穆便继续解释道:“这一处库房,寄存和保管的,乃是福建布政使司所有文牍。”

“福建布政使司……”朱棣念叨着,随即便又问道:“这又有什么不同?”

胡穆便指了指远处的一处书架,道:“那地方,乃是福州府,而那几排书柜,则是泉州府。隔壁是建宁府,再远一些,乃兴化府。漳州府在这里。”

胡穆边道,边信步走到了福州府的十数排书架面前,接着道:“这一处书柜,乃闽县,那一处,则是长乐县,还有这里……陛下,此乃福州府福清县。”

其实这里的保存情况,十分有序,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所以即便朱棣不通文牍的事务,可经胡穆的指点,却能立即看明白了。

而这种案牍事务,条理清晰到一个门外汉竟也可以一点即通,可见这里头的情况,是多么的井井有条。

朱棣也快步走到了福州府福清县的书柜面前,这里头,却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子,每一个柜子上头,却又书写着各乡的牌子。

朱棣随手指了指其中的谭南乡,道:“福清县,还有一个谭南乡?”

“是的。”胡穆侃侃而谈道:“陛下您看,这谭南乡的前头,还有06261的编号,也即是,所有这样编号的书信,直接可以投递去福清县谭南乡去,这样一来,分拣信件之人,也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了。甚至……哪怕是大字不识的人,在掌握了简单的数字之后,也可以胜任清捡的工作。这书信和包裹,除了寄送需要大量的人手,实际上……分拣所需的人手更多,哪一个信件和包裹应该送往哪里,单单这个,就需无数的人力。”

顿了顿,胡穆接着道:“若是没有编号,单以地址而论,这就需邮政司招募数万的清捡人员,而这些人,却还需擅长识文断字,这对于驿站而言,实在太难了,即便是粗通文墨之人,恐怕也不愿在这暗无天日的库房里,每日重复清捡,哪怕是薪俸高一些,也没有人愿意肯这样干。”

朱棣深以为然地颔首。

这其实是实情。

邮政司的待遇不错,现在随着新政的铺开,倒也有不少读书人愿意进入邮政司。

可这些人,无论是干文吏也好,甚至是去干邮差也罢,这样的工作,毕竟是总还有一些意义,大家也肯尽心尽力。

可若是这些幸运的读书人,你却让他们每日在库房里枯燥的清捡信件,分门别类,怕是连鬼都不肯来了。

有了邮编,情况就可以大大改善,甚至可以对大字不识之人,进行简单的培训之后,便可胜任。

朱棣道:“原来如此……”

接着他便道:“这谭南乡……里头,又是什么?”

胡穆朝一旁的文吏使了个眼色,文吏会意,便取了钥匙,开了锁,打开了这谭南乡的抽屉。

随即,便是一沓沓的文牍映入朱棣的眼前。

胡穆当即取出了一张,边道:“陛下请看,这一份,乃谭南乡八柳里的情况。”

朱棣抬手接过,只低头一看,眼中透出惊诧之色。

只见这上头,却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一村里足足七十九户,三百九百五人的讯息。

从年龄,到籍贯,再到姓名,特征,甚至其读书和家庭的情况,竟也记录的详尽无比。

朱棣一愣,他目不暇接地一个个看下去,眉头却是皱得越来越紧,而后,他指了指这一份文牍道:“你说的两千两百万户,就是从这儿来的?”

胡穆面不改色地道:“正是,里头记录的很清楚,臣进行了统计,总计是两千两百七十万户。”

而此时,其实随扈的大臣们,已看得十分真切了,他们诧异于这库房中的精巧和井然有序之余,也突然意识到,这邮政司……竟当真干成了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这里的情况,甚至比之户部的黄册还要详尽。

那史仲成以及众御史,也纷纷色变,眼中再看不到方才的信心满满。

原以为胡穆不过是从从前的清查中,找到不合规的地方,进行挑刺罢了。

可没想到,人家居然另起炉灶,真的搞出了一个全新的户籍体系。

更可怕的是,还如此的详尽。

史仲成下意识地道:“话虽如此,可户籍如此复杂多变,想要尽数记录,谈何容易?朝廷数十年来,记录黄册,尚且有许多的遗漏之处,此次清查,更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敢说完全可以令人信服……”

史仲成已开始以退为进了,他承认了清查的事,或多或少有一些瑕疵。

可接下来,他却道:“只是……谁能确保,你这所记的,可以让人信服呢?或许是下头的驿卒欺上瞒下,随意填报,也未可知。”

胡穆却是镇定自若地道:“这个容易,因为每一处,责任都可到人即可。”

他随即对朱棣道:“陛下请看,这谭南乡八柳里下头签字画押的情况。”

朱棣便顺着看下去。

胡穆解释道:“陛下你看,负责登记的人,乃是福清县谭南驿站的驿卒邓达,邓达在此签字画押,而再下,这是当地驿丞,在进行抽检,确定合格之后,亦进行了画押。此后,还有福建邮政局的文吏刘和的画押,每一次画押,都连带了责任,这驿卒邓达,若是出错,自有惩罚,而驿丞则负责抽检,确保情况属实之后,自然也需画押。还有……”

他讲的头头是道,其实说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大家心里也就有数了,更何况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凭实据!

胡穆继续道:“何况每一户,都有邮编,若是记录错误,那么书信的传递,也可能出错,到时……一旦出错,便可确认哪一处出现了错误,这当初负责登记的驿卒,也就无所遁形,届时,邮政司自有惩处,记录错一个,罚俸;错了两个,自有处分。记录错三个,则可能革职……倘若规划脸谱,一经察觉,甚至可能治罪。”

“陛下,既有责任,且一旦疏忽,很快便容易察觉,不只如此,从邮政局到驿丞再到驿卒,都有相应的惩戒,臣当然不敢担保所有的记录都准确无误,却敢拿项上人头作保,这其中的误差,必是百不存一。愿立军令状……”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朱棣则是继续细细看下去,他眼前,这个叫邓达的驿卒,忠实地记录着整个村里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补充的说明,譬如……这八柳里,某人属于赘婿的身份,又有某人,乃是寡妇,家中已无男丁之类。

朱棣看的极认真,看了半响后,他才收回了视线,随即用力地深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是非曲直,若是再分不清,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

朱棣慢吞吞地道:“邮政司这上上下下,尽可以担负责任,甚至胡卿敢于拿人头作保,那么……诸卿……可敢拿人头作保吗?”

他这话,很明显是向史仲成询问的。

他的声音听着并不严厉,却令史仲成脸色骤变。

后头的众御史,已是惊得大气不敢出。

朱棣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目光渐渐发冷,接着道:“天下这么多的官吏,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又有各部协助,更有都察院派出了这么多的巡按,尔等的俸禄……朕该给的都给了。你们要清贵,朕赐尔等清贵之身,给予你们高官厚禄,可……是……这其中竟差了一千万户……”

朱棣将手头的文牍,小心地收了,而后放回了柜子里。继续慢悠悠地道:“一千万户,几乎等同于,当初太祖高皇帝时,天下所有的在册人丁,可……若非是邮政司,他们却一下子,不见了。卿等来告诉朕,你们清查出了什么,都察院的巡按们,又稽查出来了什么?”

说到这里,朱棣脸色已变得极是难看,声音也越发的高昂起来,道:“朕令尔等巡按天下州府,教你们做朕的耳目,可朕实在惭愧,朕竟被你们这样的蒙蔽,成了瞎子,也成了聋子,竟还对你们深信不疑,因为你们清查出了些许的隐户,而对你们大肆的褒奖,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受了朕的旌表吧,这些旌表……朕想问问你们,你们当真……可以受之无愧吗?”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可能对于许多御史们而言,羞愧或许是没有的,可是恐惧却是多得不能再多了。

当即,众臣纷纷拜下,跪地道:“臣等有万死之罪。”

朱棣却看向史仲成,道:“方才,史卿家不是振振有词吗?不是侃侃而谈,说的教人哑口无言吗?现在……只一句万死?史卿家方才的底气呢?”

史仲成脸色已是惨然,一时之间,竟已无法回应。

迟迟疑疑了好一会,才期期艾艾地道:“陛下……臣……臣……等……也是受了下头州县的蒙蔽。”

“哈哈哈……”朱棣大笑起来,紧紧地盯着他,眼带讽刺地道:“下头州县,报功的时候,你们也报功,甚至……你们的巡按,更是显得功劳更大,这些功劳……朕难道没有优厚的赏赐吗?现如今出了岔子,却又成了……遭受了蒙蔽,这样说来……就和你们全无干系了吗?”

史仲成诚惶诚恐,一时之间,竟越发的恐惧起来。

他是了解朱棣的,朱棣跟你讲理的时候,可能……也预示着灭顶之灾的到来了。

他心慌极了,忙道:“臣责无旁贷,此次臣确实有大过。”

朱棣唇角勾起,却是带着冷意,慢悠悠地道:“现在说这些,还早。朕只是有一个疑问,朕派出去的巡按,为何好端端的,到了州县,却好像聋子和瞎子一样,却能这样轻易的被蒙蔽呢?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曾担任过巡按吧,来讲一讲吧……”

朱棣抬眼,却看到一个较熟悉的御史,道:“周卿家,你来讲。”

这周御史听罢,早已吓得身如筛糠,身躯下意识地抖了抖,期期艾艾地道:“陛……陛下……臣……实在糊涂,到了地方……到了地方之后……对州县官,过于信任,因而……因而……”

“哈哈哈……”朱棣的双目,猛地变得无比的锐利了起来,他面上突然掠过了一丝杀机,厉声道:“到了现在,还想推诿了事,还敢如此的不老实,真是罪该万死!来人,拖下去,用金瓜锤死!”

这周御史听罢,早已是魂不附体,不等他反应哀告,便已有随驾的禁卫,将他按住,拖拽出去。

不消片刻功夫,外头便传出一声惨呼。

众人清晰地听着这声音,无不色变。

与众人的惶恐相比,朱棣却怡然自得的样子,此时,他眼眸微微眯着,却是透着令人刺骨的锐光,口里冷酷地道:“朕想听的是实话,谁再敢不老实,此人便是尔等的下场!”

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163章 张安世智擒乱党第258章 册封第235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286章 一击必杀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591章 全完啦第335章 开太平第315章 宫中震怒第290章 亡天下第79章 大胆的想法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534章 船队回来了第489章 富可敌国第283章 双喜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92章 封官第466章 丧尽天良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250章 论功行赏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389章 你的嘴利,还是朕的刀利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87章 起死回生第59章 封赏第61章 入宫赴宴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306章 杀鸡儆猴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443章 好大的阵仗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262章 加封第439章 有钱就可为所欲为?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204章 册封第456章 加恩第565章 暴富第55章 太子好厉害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1章 老兄威武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389章 你的嘴利,还是朕的刀利第511章 帝心难测第68章 朕真的发财了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37章 皇孙的烦恼第105章 太平盛世两章送到,求月票!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223章 斩草除根第463章 暴利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220章 天子门生第591章 全完啦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84章 赏赐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91章 封赏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466章 丧尽天良第293章 人人有赏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第460章 你敢想吗?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23章 出入宫禁第257章 大喜第392章 尽诛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514章 帝心难测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401章 封王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307章 至宝第81章 赚疯了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151章 大获全胜第527章 猛虎出笼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514章 帝心难测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545章 族灭第28章 此卿家事 与朕何干第94章 陛下圣明第261章 大赚特赚
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163章 张安世智擒乱党第258章 册封第235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286章 一击必杀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591章 全完啦第335章 开太平第315章 宫中震怒第290章 亡天下第79章 大胆的想法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534章 船队回来了第489章 富可敌国第283章 双喜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92章 封官第466章 丧尽天良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250章 论功行赏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389章 你的嘴利,还是朕的刀利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87章 起死回生第59章 封赏第61章 入宫赴宴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306章 杀鸡儆猴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443章 好大的阵仗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262章 加封第439章 有钱就可为所欲为?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204章 册封第456章 加恩第565章 暴富第55章 太子好厉害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1章 老兄威武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389章 你的嘴利,还是朕的刀利第511章 帝心难测第68章 朕真的发财了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37章 皇孙的烦恼第105章 太平盛世两章送到,求月票!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223章 斩草除根第463章 暴利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220章 天子门生第591章 全完啦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84章 赏赐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91章 封赏第249章 天大的喜事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466章 丧尽天良第293章 人人有赏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第460章 你敢想吗?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23章 出入宫禁第257章 大喜第392章 尽诛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514章 帝心难测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401章 封王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307章 至宝第81章 赚疯了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151章 大获全胜第527章 猛虎出笼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514章 帝心难测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545章 族灭第28章 此卿家事 与朕何干第94章 陛下圣明第261章 大赚特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