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

负责铁路的,乃是杨溥。

他这个太平府少尹,对于地方的治理颇为薄弱,有点力不从心。

是以,张安世便索性给他先安排专项的事务。

而铁路的修建,必须得有一个级别足够高的人主导,另一方面,也需此人有这样的意愿,能够不辞劳苦。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溥还是有不少行政经验的,他可能无法处理那种千头万绪的地方事务,可征发劳力,督促工程的事,却总还算是在行的。

对杨溥而言,修铁路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治河工程,只要了解了原理,征发了百姓,再分为许多的工段,将一些有技艺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带着百姓分段去施工即可。

当然,其中麻烦事还是不少,因为涉及到的人员太多,且十分的复杂,再加上不同工段施工的难度不一,下单的钢材、枕木、器械也未必能随时如期抵达,他这个少尹,就不得不居中协调,其中所遇的繁杂之事,数不胜数。

好在张安世给的钱粮足够,且早已培训出了一批年轻的工程人才,许多作坊毕竟是商贾,这个时代的商贾,毕竟身份卑微,却还没胆大妄为到敢在杨溥这样的太子近臣,太平府少尹的头上缺斤少两。

所以事情还算顺利。

大半年多的时间,杨溥穿梭在各个工地,风里来雨里去,人已清瘦了不少。

此番他,是从泾县回到栖霞,这泾县乃宁国府诸县之一,那里地形较为复杂,所以特意去走了一趟。

刚刚回到府尹衙。

恰好芜湖县县丞刘吉来府中公干,特意来拜访杨溥。

这刘吉见了杨溥,道:“杨学士……”

杨溥见了刘吉来,很是高兴,一扫多日辛劳的倦意,满脸带笑地道:“哈哈,文昌竟是来了。怎么,芜湖有什么事?”

“是为了县里矿山批文的事,又发现了一座大矿,这芜湖矿产倒是不少。”顿了顿,刘吉接着道:“就等着府里下文呢。”

杨溥颔首。

这刘吉和杨溥一样,都曾是詹事府里下来的人,像刘吉这般,能进詹事府,往往都是从翰林院中挑选出来的。这刘吉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翰林院的编修。

此时的刘吉,却也是风尘仆仆的样子,肤色也不如从前那般的白皙了。

堂堂翰林,詹事府的佐官,竟是在县中做区区一个县丞,实在憋屈。

杨溥这时深深地看了刘吉一眼,才道:“怎么样,在芜湖县中长了见识吧?”

刘吉苦笑道:“千头万绪的事,实在不胜其扰,下官到现在,也只是初窥门径。”

杨溥笑了笑道:“要学的还多着呢。”

“杨公,下官听闻杨公近来四处奔波……”

刘吉的话还没说完,杨溥便摆摆手道:“为了公务嘛,也算不得奔波,不过四处走动,倒也见了不少詹事府里出来的诸同僚,他们在各府各县,倒也颇为辛苦。”

刘吉也不禁感慨:“哎……当初在翰林和詹事府的时候,总觉得做事容易,只要如何就能如何。如今真到了下头,方知在庙堂上信口所言之事,到了地方……便需数不清的官吏为之奔走一年半载,也未必能够成功。”

杨溥道:“天下的事,大抵都是如此,没做事的便以为事易,做事的才知事难。我倒听闻,你在芜湖县干的不错,当地的县令对你赞不绝口,总算没有给我们詹事府丢人。”

刘吉却是道:“杨公……你这铁路……听闻是举了许多的债务……这……会不会……”

杨溥看着刘吉担心的样子。

他立即明白刘吉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都督府治下的角色了。

作为翰林,本是瞧不起这些东西的。

而现在深入其中,大抵已知道这里头的运行规则,虽然还是有人满腹牢骚,可至少不会对于新政抱有太大的敌意。

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心新政难以为继的,比如这铁路,实在太吓人了,举债这样多,这投入的银子,在往年,可是朝廷数年的现银收入啊。

就为了修这个……一旦这些债务爆发出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农业社会的人,是无法想象这样告贷的,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借贷。

而且一般情况之下,一旦举债,下场都极为凄惨!

因为绝大多数都偿还不上,最终一家人为奴,世世代代为人盘剥。

杨溥收敛了笑意,道:“说起来,其实老夫也有一些担心,这事……担心的人不少。”

刘吉犹豫了一下,便道:“我有不少在翰林院的同僚,都有提及此事,倒有不少,都在幸灾乐祸,都说……寅吃卯粮,就不曾听说过有好下场的。”

说着,他摇摇头。

杨溥对这话倒没有太在意,却是振作起精神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新政的运行规则,我们才窥见了冰山一角,现在去多想,又有何用呢?”

刘吉只好点头:“杨公说的对,我在芜湖县……倒也能察觉到这新政的颇多好处,说来……哎……”

杨溥笑了笑道:“噢?伱说来听听。”

刘吉道:“不说其他,单说这百姓……总算有了生计,有了土地,可以耕种,若是想挣钱,也可在农闲时务工,现在新政蒸蒸日上,工价也水涨船高,工商的繁茂,市面上出售的东西也多了,实不相瞒,下官的芜湖县,九岁至十五岁孩童、少年,入学者,竟要达到五成了,真是无法想象。”

杨溥微笑着道:“老夫若是记得没错,你当初可是对新政颇有怨言。”

刘吉苦笑一声道:“下官籍贯山东,家中也颇有一些田产,一想到他们竟要清查和抄没下官的田产,能不着急吗?”

“可现在如何想通了?”杨溥打起精神,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吉。

刘吉道:“当初读书的时候,我有一年兄,当初在乡中,与下官都算是士绅人家,不过他时运不好,到了十三岁时,父亲早亡,家里又遇变故,因而家道中落,以至最后,沦落为丐,下官曾寻访他,想要接济,才知他已病死了。”

杨溥:“……”

刘吉似是因为想起那些过往,生出了几分郁郁,幽幽地接着道:“那时只觉得他时运不好,可现在在芜湖时,细细思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谁能保证自家能永世昌隆呢?不说其他,即便是宋朝多少皇族后裔,到了宋末时,都已穷途末路,那刘玄德,更是刘邦之后,可至他出生时,不也家道中落吗?”

“由此可见,人不能只想着今朝的富贵,却需想想,后世子孙们沦落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会是什么模样?现在家里这些田产,就算不因新政而抄没,谁又敢保证,世世代代都是我刘家的?”

杨溥听罢,不断颔首。

刘吉说到这里,似乎舒出了一口郁气,便笑了笑道:“所以啊,我现在是想开了,反而这样尚好一些,与其给子孙们多少土地,倒不如……给子孙们一个清贫世道!哪怕家中再困难,也可靠耕种养活自己,让子弟们进学读书,可以入城务工,不使自己堕入疾贫交加的地步,这也总比如今守着一些地要强。”

杨溥听着,不禁大笑:“你竟有这样的见识,老夫也不曾想到……早知如此,便教你去做学正,专门宣讲这新政的好处。”

刘吉笑道:“不敢,不敢。”

杨溥叹道:“不过话虽如此,想要让人想开这些,可不容易,夺人钱财,终究是杀人父母的事,所以啊……咱们行事,更要小心谨慎,切切不可出了什么差错,授人以柄。”

刘吉道:“是。”

当下刘吉辞别,还需赶回县里。

杨溥没有相送,此时他所关心的是蒸汽机车的问题,太平府内的第一条铁路即将要贯通,这条铁路,修通起来倒也便利,乃是连接了当初的太平府和宁国府,又连接了栖霞。

这是第一条贯通的铁路,至关重要,在即将贯通的当口,购置的蒸汽机车,若是不能如数交货,那么此前的抢工,就算是白忙活了。

蒸汽机车的制造,是军工作坊负责的。

而军工作坊置于栖霞科学院之下。

这科学院,乃朱棣授意之下建立,集齐了各学科的学者,而这蒸汽动力,则由徐景昌负责。

这些时日,徐景昌又想办法,提高了一些蒸汽机车的动力,经过一次次的改良之后,总算,这蒸汽机车比原版更强了一些。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对各种供材商的严苛,钢铁的强度越高,就能大大的减少钢材的用量。

某种程度,也大大地降低了蒸汽机车的自重,提高了运力。

除此之外,还是在锅炉和气缸方面着手,在一次次反复的实验之后,这最新的蒸汽机车,总算是定型。

接下来便是进行制造了,如何批量的生产一些构件,则又成了问题,这就必须得让机械作坊那边,改进车床。

自然,在眼下这数不清的需求面前,无论是作坊还是研究院,现在都乐于想办法改进工艺,毕竟……任何一点的进步,都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并且获得更多的订单收益。

徐景昌几乎每日都泡在科学院里,他起初未必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可是……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他从其中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那便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作为勋臣之后,皇亲国戚,徐景昌的童年几乎是在玩乐之中度过的。

或许是因为父辈们的功业实在太大,在徐景昌看来,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他们比肩。

既然比不了,那就不比了,混吃等死,不香吗?

可当从这研究蒸汽动力开始,他突然开始找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他亲眼看到这大家伙在自己的手头上动起来,而后收获了无数人羡慕的目光,这种感觉,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个匣子。

原来……自己……竟也可以……

这大半年的时日里,固然已经没有人再将他关在军工作坊里。

可徐景昌却几乎日夜都将自己的心思扑在这上头,带着数十个学生,重复着一次次的实验。

偶尔,他生出新的构想,而后寻研究院索要经费。

有时嫌弃研究院批下经费的速度过于繁琐,他便索性直接出了这笔钱。

他素来将钱财看的很轻,毕竟对于一个生下来便不愁吃穿,永远都有无数奴仆服饰的贵公子而言,这些财物,不值一提。

到了夏初……

张安世这边,已接到了一份份的奏报。

第一条铁路,即将贯通。

张安世拿了奏报,第一时间便匆匆道:“叫人备马,入宫。”

这第一条铁路,意义实在太大,张安世可不敢等闲视之。

因而,张安世心急火燎地入宫觐见。

等到抵达的文楼的时候,朱棣正与诸大臣议事。

“臣张安世见过陛下。”

朱棣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微笑着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张安世脸色一变,道:“陛下,臣是荀彧,不是曹操。”

朱棣大笑道:“看看,张卿家看来也擅文史。”

众人都干笑。

张安世道:“臣偶尔也读书的……”

“说罢,今日又所谓何事?”

张安世道:“陛下登基,已十二载,政通人和,如今臣更有一桩大喜之事相奏……”

听说有喜事,朱棣眉毛微微一挑道:“什么喜事?”

“太平府诸县的铁路……贯通了!此乃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下第一条铁路。右都督府上下,蒙陛下厚恩,因此,为修此铁路,无不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如今……铁路贯通,这是苍生之福,是万民之幸,更是陛下大治天下的明证,此千古未有之盛举,必定流芳百世……”

朱棣听罢,也来了精神:“那将钢铁铺在地上……的事,你们当真,将这铁铺到了各县?”

张安世道:“陛下是亲眼见过铁路的,怎么能说将铁铺地呢?”

朱棣道:“也没什么,只是有人……也上了奏疏……”

张安世便道:“不知是何奏疏?”

“他们说朕所做的事,乃是……效仿了隋炀帝。”

朱棣也不隐瞒张安世。

张安世一脸诧异:“隋炀帝……陛下……这……这是什么典故?”

朱棣道:“看来你他娘的读书只读一半,这隋炀帝曾有一个典故,即用丝绸裹树,来彰显隋朝的富足。他是丝绸裹树,朕却是地上铺铁,自是讥讽朕好大喜功的意思。”

张安世心说:“陛下你既知道他们讽刺你,你还不去砍了他们?”

“这……”张安世道:“陛下,此等人……毫无见识,只晓得寻章摘句,卖弄所谓的文词,实是百无一用,陛下何须理会。”

朱棣道:“朕倒没有理会……不过……”

朱棣特意提及这件事,其实有暗示的意思。

要知道,钢铁在这个时代,可是奢侈品,拿钢铁铺道路,连朱棣都听着肉痛,再想到张安世这些钱还是借来的,就更放不下心了,甚至好些日子,都总是有点睡不着。

你借钱,哪怕是将借来的钱给朕,也好啊。

现在听了张安世这样回应,朱棣也不禁笑了笑:“这铁路既是修成了,也就修成了吧,只是……花费了多少?”

嗯,这个才是他最想知道的。

“这条铁路?”张安世道。

朱棣颔首。

“若只这一条,总长是四百三十里,花费……大抵是在两百九十至三百二十万两之间。”

朱棣听罢,便立马倒吸了一口凉气。

杨荣等人,显然也被这数目吓了一跳。

这才一条呢……就花费了这么多?

张安世道:“不过这是第一条,一方面是赶了工期,另一方面是还不熟练,所以前期的花费巨大,以后……若是继续修建,便可将这些花费平摊下去,花费渐低了。”

朱棣嗯了一声,忍住心头的那股肉痛。

他见张安世精神奕奕,倒也不好泼他冷水:“卿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臣来此,是希望陛下颁布通车的吉日,到时……臣打算在通车的吉日时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接通仪式,好教天下人都知道如此壮举,若是陛下能够亲往栖霞观礼,则再好不过,如此一来,此次修建铁路的官吏、商贾、民夫,见陛下如此厚爱,也必定能士气大振。”

朱棣便瞥了一眼杨荣人等道:“诸卿以为如何?罢了,这等事,让金卿家来拿主意吧,金卿家擅长此等装神弄鬼之事。”

金忠:“……”

金忠觉得有点无语,陛下对于他的专业,似乎有点误会。

不过眼下,他确实有些为难了,于是道:“陛下,这铁路贯通,到底算是乔迁之喜呢,还是搬迁,亦或者是开市、祈福、开仓呢?”

是啊,从前没有铁路,从黄道吉日这个概念而言,总没听说宜铁路贯通吧。

可要说它是乔迁,这不对,因为这玩意它会动。

可若是说是搬迁……又不对,至于开市……好像又有点搭不上,总不能挑一个宜婚娶的日子吧?

这一下子,大家都犯难了。

朱棣便皱眉道:“这个你来问朕?”

金忠想了想道:“后日初九,是宜安床的日子。臣想,这贯通和安床一样,安床是乔迁之前,新宅修定,又在乔迁之喜前的最后一个步骤。这铁路贯通……那么,初九申时二刻。当属黄道吉日。”

朱棣道:“那就这般吧,张卿以为如何?”

张安世道:“如此甚好,金公果然专业,不过……这吉日既是金公挑的,那么明日邸报,便请金公手书一封公告,布告天下?”

金忠脸色很难看,话说你真将老夫当测字的先生了?

他正色道:“我乃兵部尚书,岂可堂而皇之,干此等闲事。”

张安世道:“无妨,无妨,我们退而求其次,就让我找人来代笔,到时只添金公的名义即可,也免得劳烦金公。”

金忠:“……”

张安世又道:“恳请陛下后日往栖霞,亲自主持这贯通之礼,陛下……这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必定流芳千古,更是陛下大治天下的明证……如此盛举……陛下若是缺席,实在可惜……”

朱棣有些迟疑,他现在还是心疼银子,可最终,却还是道:“无论如何,花了这么多银子……朕岂能不去?此事,朕恩准了。”

见朱棣答应,张安世大喜,朱棣有些疲惫了,便令众臣告退。

张安世出了文楼,那文渊阁大学士还要去文渊阁当值,张安世等人则往宫外的方向去。

金忠显得郁郁不乐。

至于金纯人等,张安世也不甚熟。

不过张安世见夏原吉也摆着一张臭脸,心里嘀咕。

于是不紧不慢地与夏原吉并肩而行,低声道:“夏公,你脸色不好。”

夏原吉抬头,勉强干笑:“嗯……”

张安世又道:“不是有病吧?”

夏原吉忍不住了:“你才有病!”

张安世大惊。不对啊。他的记忆之中,夏原吉一直都是谦谦君子,怎么今日,却这般虎狼之态?

于是张安世很是无辜地道:“夏公……你这是怎么了,我好心……”

夏原吉拧着眉头,像是很努力地隐忍着什么,道:“没什么,你别问了。”

张安世道:“若是有什么难处,尽和我说一声,你放心,我张安世……”

“难处是有一点。”夏原吉认真地看着他,道:“就怕这事……威国公当真肯解决吗?”

张安世拍了拍胸口道:“这是什么话,夏公开口,我张安世赴汤蹈火……”

还不等他的话说完,夏原吉便道:“事情是这样的,也不知是皇孙受了哪一个缺德的祖坟都冒烟的家伙指使,居然强卖土地。我儿恰好在幼军当值,竟也被按着头买了几十亩,威国公你是知道老夫的……老夫……”

这下轮下夏原吉的话没说完,张安世便脸一绷,朝夏原吉抱抱手道:“且慢,夏公,我正好想到家里煲汤火还未熄,得赶紧回家熄火,告辞!”

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481章 钦犯落网第526章 赶尽杀绝第116章 龙颜大悦第500章 满门富贵第92章 封官第43章 炸上天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560章 报功第64章 天子一怒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516章 好戏开场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448章 加恩第295章 杀心骤起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35章 如获至宝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52章 人才啊第594章 出击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113章 赚翻了第399章 有杀气第206章 绝世神兵第495章 大买卖第165章 真相第513章 矫诏第262章 加封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254章 人间至宝第338章 重赏第235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92章 封官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326章 反杀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602章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569章 天数有变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560章 报功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598章 龙颜震怒第576章 父子相见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284章 帝心难测第338章 重赏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463章 暴利第513章 矫诏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2章 重新做人第485章 千载难逢的机遇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30章 对症下药第393章 清算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136章 一网打尽第463章 暴利第81章 赚疯了第34章 大礼第463章 暴利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257章 大喜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148章 聚宝盆第122章 斩尽杀绝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简在帝心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417章 说最软的话 做最狠的事第299章 天下无敌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539章 承平第89章 入宫报喜第37章 皇孙的烦恼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144章 拿钱砸死你
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481章 钦犯落网第526章 赶尽杀绝第116章 龙颜大悦第500章 满门富贵第92章 封官第43章 炸上天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560章 报功第64章 天子一怒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516章 好戏开场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448章 加恩第295章 杀心骤起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35章 如获至宝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52章 人才啊第594章 出击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113章 赚翻了第399章 有杀气第206章 绝世神兵第495章 大买卖第165章 真相第513章 矫诏第262章 加封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254章 人间至宝第338章 重赏第235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92章 封官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326章 反杀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602章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569章 天数有变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560章 报功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598章 龙颜震怒第576章 父子相见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284章 帝心难测第338章 重赏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463章 暴利第513章 矫诏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2章 重新做人第485章 千载难逢的机遇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30章 对症下药第393章 清算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136章 一网打尽第463章 暴利第81章 赚疯了第34章 大礼第463章 暴利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257章 大喜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148章 聚宝盆第122章 斩尽杀绝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简在帝心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417章 说最软的话 做最狠的事第299章 天下无敌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539章 承平第89章 入宫报喜第37章 皇孙的烦恼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144章 拿钱砸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