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秘密武器

朱勇听罢,不禁郁郁不乐。

可张安世随即安慰他道:“将来的机会多的是,何须争一时的长短。”

朱勇也只好道:“大哥,俺明白的!哎……不知四弟现在如何了,他远在万里,也没有一个音讯,去岁的时候,倒是有船队回来,可他也不肯修一封书信来。”

张安世笑了,道:“丘松就是这样的,他若是肯修一封书信回来,我反而觉得蹊跷呢,若是那边真有关于他的书信,那必是他在欧洲被人绑了,是歹徒逼迫他写一封索要赎金的书信的。”

朱勇沉吟片刻,居然觉得有理,当即讪讪一笑,道:“大哥说的有理,还是大哥最了解四弟!”

不过他终究还是长叹了一声,不免觉得遗憾。

……

次日,便有旨意出来,宋王、大学士张安世节制诸军讨贼。

张安世领了旨意,而朝中的气氛,却不免变得微妙起来。

显然此次的叛乱,虽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之外,却也可以称的上是意料之中。

先是挖人家的根,之后还要惩处,在不少看来,这换做是自己,也要反的。

对于杨荣为首的一批大臣而言,认为这并非是平叛的好时机,他们希望暂时隐忍,当然是为朝廷打算。

可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却对此颇有几分巴望,他们盼望着叛军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朝廷做出妥协,甚至……进行招抚。

而一旦如此,那么新政,也就可戛然而止了。

福建与广西布政使司的叛乱,实则只是一个开头而已,眼下各地蠢蠢欲动的人,也早已磨刀霍霍了。

他们已没有了退路,之所以不敢反,只是源自于恐惧而已,而现在,所有人看向福建和广西,便是希望,这叛乱最好越成功越好,只要能坚持下去,那么……自己也可借此机会索性反了。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各种流言蜚语,竟是在京城之中开始弥漫开来。

也不知道这暗中,到底是谁在造势,以至于各种坏消息,遍地都是。

有的说,福建的叛军已占了福州,有的说规模已至十万,又有说浙江和江西也有人反了。

更有甚者,又说叛军已出福建等地,兵峰一路向北,奔着南京城来了。

这诸如此类的消息,甚嚣尘上,许多人可能不信,可听的多了,也不禁开始人心惶惶。

当然,也未必都是人心惶惶的,至少在许多的大学堂里,却有人开始磨刀霍霍了。

除此之外,便是锦衣卫和模范营之中,亦有人心中渴望着什么。

此番,宋王殿下奉旨平叛,必定要点集人马,却不知自己能不能被挑选中,到时一旦跟着宋王殿下平叛去,说不准能挣一个军功。

这些年来,随着新政的铺开,不少人跟着宋王殿下立下功劳,转瞬之间,改变了命运。这样的奇迹,已不知发生了多少遍,自然而然,便有无数的后辈渴望能够效仿。

只是这几年天下大体承平,几无战事,不免教人有些许的失望,可现在……时机来了。

只是……宋王张安世,虽接了旨意,却并没有立即点齐人马出发的意思,依旧是气定神闲,老神在在。

有人去宋王府探口风,得到的回答也只是,在准备了,在准备了。

…………

“陛下……”

亦失哈蹑手蹑脚,斟茶到了朱棣的面前。

文楼之中,朱棣正端坐着,他丢下一份奏疏,随手接过了茶盏,呷了一口。

朱棣此时似想到了什么,于是道:“模范营那儿,可有什么动静?”

“还没有动静。”亦失哈是了解朱棣的,一下子就明白朱棣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又道:“陛下,宋王这几日,还在王府。”

“噢。”朱棣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却没再吱声。

亦失哈便又道:“倒是广东布政使司那儿……听闻有些不太平,这是锦衣卫那边报来的。”

朱棣挑眉道:“怎么,还有人想反?”

亦失哈看了看朱棣的脸色,才道:“听闻,有人私自锻造兵器……”

果然,朱棣脸上冷了几分,沉声道:“为何不拿人?”

亦失哈忙道:“当地的官府……居然……隐瞒不报,若非锦衣卫那边有人侦知,只怕……朝廷还蒙在鼓里,陛下……奴婢以为,那儿也有人在预备作乱了,是否……”

朱棣吸了口气,只稍稍思索了一下,便道:“让张卿去处置吧,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亦失哈听罢,点点头。

不过他虽听朱棣这样说,却也知晓,眼下陛下其实是心急的不得了,毕竟……叛乱已经开始,现在只反了两处,可朝廷若是不立即雷霆出击,迅速平叛,那么……天下各府县,就会有无数人有样学样。

而一旦如此,处处都是反叛,对朝廷而言,可就真要出大问题了,即便花了大气力平叛下去,可这损失也是无法承受的。

要知道,一场席卷天下的叛乱,足以教大明数十年太平的成果毁于一旦。

陛下盼着张安世果断出击,却没想到,在如此紧逼的时间下,张安世居然还赖在京城不肯走,甚至听闻,连人手都没有点齐,这能不教陛下急吗?

若非是张安世,深得朱棣的信任,只怕这天底下,换做是哪一个人敢如此,朱棣也将其宰了喂狗不可。

贻误军机,可是天大的事。

朱棣此时则是叹了口气道:“其实朕有时想,这些贼子,反了倒好,朕戎马半生,不怕征战,唯独怕的,却是那些暗处的敌人……”

亦失哈勉强笑了笑:“反了固然好,可一旦起了兵灾,只怕……”

亦失哈还没有说下去,朱棣便点点头道:“这也是朕所忧虑的事,无论如何,天下是朕的,毁伤了一处,心疼的也是朕。”

朱棣说着,便微眯着眼睛看着某处,沉吟着不语,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

而此时的宋王府里,却是一封封的书信,火速地送了出去。

事实上,张安世是外松内紧,表面上看,好像什么也没干,可内里,却是每日焦躁得不得了,时刻在等着消息来。

有许多日,他都没有睡好觉了。

眼下,这宋王府并没有访客,可张安世却知道,实则现在全京城,都在看着他这个宋王呢。

至于外头的风言风语,他也听得多了,对此……他也只能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这些风言风语,实际上,你单凭说教和辩论,是没有意义的。

让人住嘴的,永远都只有战报。

只要有一天战报没有来,那么……说破了天,也总有人有无数的道理,教你哑口无言。

“殿下,邮政司来了一份公文。”

张三匆匆而来,将一份公文送到了张安世的手里。

张安世接过,细细一看,脸色微微一变,而后,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慢悠悠地道:“成败在此一举了。”

…………

福建布政使司。

平谭驿。

突如其来的兵灾,瞬间使这里变得人心惶惶起来。

因为驿站乃是叛军的目标,所以得知了消息,驿丞便让大家暂时躲避。

不久之后,这驿站便被贼军占据,一个老驿卒,被叛军拿住,杀了脑袋。

而此时的邓达与夏瑄二人,寻了一处农舍,躲了几日,幸好这农户倒也算是实在,并没有供出二人来,只是从外头打听来的消息,却不免让二人更加忧心忡忡。

叛军声势已越来越大,现在号称三万,不但占据了许多的州县,而且据闻,即将要围困福州。

而福州城内,似乎也有许多人与叛军暗通款曲,甚至……还有一路卫所的官军,竟也降了。

此时的平谭,叛军并未占据,洗劫一番之后,便挥师北上,毕竟此地,既非通衢之地,又不是军事重镇,毫无价值。

邓达倒还好,他一面观察着时局,一面想尽办法与驿丞联络。

似乎,此时他又担心,位于福州的邮政局的安危,因而……想尽办法去探知福州的消息。

夏瑄就不同了,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沮丧。

刚刚在此适应不久,虽不觉得这驿站之中,可能有什么大作为,可慢慢的,他也熟悉了这一片土地,更熟悉了这里的人,可谁晓得,一夜之间,一切都化为乌有。

乡间的路上,甚至可见许多无主的枯骨,几乎所有的庄子,都开始进入了自保状态,有人去投奔叛军,有人朝不保夕,四处打探自己亲人的讯息。

夏瑄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忧虑,实际上,他们并非没有机会逃出此地的。

这里临海,陆路到处都是叛军,可若是行船,未必不能越过叛军的范围,直接北上。

何况这里也有不少人,愿意提供这样的帮助。

只是……

真预备要动身的时候,邓达却沉默了。

夏瑄便问邓达道:“先生……不想走了吗?”

邓达却是反问他道:“你想走?”

夏瑄想了想,摇摇头。

邓达道:“为何?”

夏瑄只沉吟片刻,真切地道:“我这辈子,浑浑噩噩,今生只干了件正经的事,就是在此为卒。辛苦是辛苦,疲惫也疲惫,可时日久了,才觉得……男儿在世,这样活着,也很好。何况我在此已有几个弟子了,他们都盼着能读书,还有……还有上焦里的那个阿婆,她年纪大了,又耳背,一年到头,就盼着自己远在异乡的儿子给他修书回来,每一次我只要出现在村外头,她得了音讯,无论人在哪里,即便裹了脚,也会赶来,询问是否有她的书信,我……我……”

夏瑄说罢,低垂下头。

邓达露出了微笑,道:“说也奇怪,分明只是送信,干的是跑腿的事,怎的突然好像成了许多人的希望一样……”

夏瑄道:“无论如何,我现在都不想走,我想……再等一等看。”

邓达只抿着唇沉默。

两日之后,驿丞却派了人来,捎来了一封书信。

二人经手的书信实在太多,可第一次,这一封书信却是给他们的。

二人顿时振奋精神,无论如何,至少……上头总算是和他们联络了。

拆阅了书信,二人细看之后,随即………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面面相觑之后,邓达道:“你怎么看?”

夏瑄一时间有些六神无主,便道:“我不知道,我心里有些害怕。”

邓达想了想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宋王殿下诏令,有何可畏的?不妨……试一试。”

夏瑄犹豫片刻,便也道:“听邓先生的。”

当日傍晚,天边的一片霞光,缓缓地落入了夜幕。

那靠着海岸的地方。

骇然的惊涛拍打着滩涂,哗啦啦的海水响彻不绝。

隐隐的,远处竟有灯火。

那灯火愈发的近了。

旋即,便有数十个艘船冲上了沙滩,数十个汉子,背着鱼篓登岸上来。

这是疍民。

因为突然生了乱子,所以疍民们再不敢扶老携幼登岸售鱼了,多是一大群的男子结伴上岸,且大多时候,选在黄昏之时,一旦遭遇变故,也可借着夜色遁逃。

他们平素被人欺凌,早已养成了许多保全自己的方法。

背着鱼篓的人登岸之后,猛地,听的有人呼唤:“吴二可在此吗?”

此言一出,顿时吓得许多男子大惊失色,纷纷张望。

直到他们看到是邓达与夏瑄二人来,许多人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疍民对任何人都心怀警惕,哪怕是与他们交易买卖鱼的人。不信任任何人,本就是他们处世的哲学,而不相信这些的人,早已死了。

可对于邓达和夏瑄,他们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信任。

当即,有一个汉子快步上前,压低着声音道:“两位先生,怎的这个时候……还来,你们难道不晓得现在不太平……”

这汉子说话的声音之中,带着责备。

此人正是吴二。

邓达则是不以为意地笑起来道:“是来给你送信的。”

吴二愕然了一下,随即下意识道:“新一期的邸报?”

“确实是邸报,只是这邸报,有所不同。”邓达看着吴二,又看看围上来的其他汉子。

沉吟片刻,他道:“现在的情况,你们可清楚吗?”

“兵荒马乱的,谁人不知。”

邓达深深地看了吴二一眼,便道:“可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叛乱?”

“这……”吴二倒是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了。

他确实无法回答。

邓达道:“你啊……看了这么多日子的邸报,难道还不知吗?”

“还请先生见教。”

邓达道:“我来问你,邸报之中的新政,你知道多少?”

吴二毫不犹豫地道:“自然知晓,是要修铁路,要建学堂,还要分予百姓田地,还有……”

汉子们一个个窃窃私语,当然,邸报中的新政,显然距离他们太遥远了,好像……这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一样。

邓达道:“吴二,你是清楚的,现在直隶的情形如何?”

“这个我晓得……”

邓达认真地看着吴二道:“那么我来问你,为何他们要叛乱?”

“这……”

看吴二迟疑的样子,邓达道:“就出在这新政上,朝廷想要在福建布政使司推行新政,可许多赃官污吏,以及地方的豪绅,却是大为不满,这才有此祸端。”

吴二听罢,立即开始联想到以往一篇篇邸报之中的内容,又想到这些时日的见闻,便皱眉起来。

起初看到邸报中,直隶里发生的事,他心里自是羡慕。

这种羡慕,绝非是寻常意义的称羡,因为对他这个疍民而言,他甚至连寻常的佃户都不如。

邓达道:“真没想到,福建布政使司,刚刚要预备推广新政,可如今……却因为如此,这样利国利民的事,却要夭折了。”

吴二眼里掠过一丝怒火,这怒火,显然是冲着某些人去的,他绷着脸道:“拿他们没有办法吗?”

邓达便道:“他们裹挟了许多百姓,而官军一时之间,无法立即进剿,这些叛贼,所凭借的,就是如此,才敢作乱。”

其他的疍民,越听却越是一头雾水。

某种意义而言,无知百姓四字,其实并非是空穴来风。

这些打了一辈子鱼,从未读书写字,也无人传授他们的知识的人,某种意义来说,本就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分别。

他们听到邓达与吴二你一言我一语,只觉得迷茫。

甚至有人焦躁起来,担心继续耽搁下去,今日的鱼要售卖不出去了。

吴二却低头不语。

他心中是有愤恨的。

这种愤恨,其实不需邓达对他来说,也早已积攒了。

吴二肯读书,也是下了功夫。

可一旦开始读书写字,开始看报去了解这个世界,心里的那一团火,便无法熄灭。

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可以浑浑噩噩的活着,只为了一日两餐而奔波。

可一个读过书的人,却无法甘心,一辈子打鱼为生,这样庸庸碌碌的活着。

顿了半响,吴二猛地抬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邓达,道:“先生,不是说,要给我送东西吗?东西在何处?”

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5章 才高八斗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9章 封赏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76章 有杀气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72章 杀无赦第291章 天文数字第137章 陛下,臣没死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97章 朕即国家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186章 三喜临门第320章 一个不留第76章 有杀气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53章 家国天下第89章 入宫报喜第67章 真相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84章 赏赐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3章 炸上天第257章 大喜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479章 再造太平府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468章 反杀第216章 加官进爵第184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145章 喜报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194章 朕是一个大傻瓜第397章 朕即国家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82章 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第325章 成王败寇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583章 众建诸侯第389章 你的嘴利,还是朕的刀利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125章 杀他个片甲不留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475章 一个比一个狠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6章 天子守国门第157章 封侯第586章 分赃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579章 计划的一部分第513章 矫诏第541章 圣驾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502章 解缙的三板斧第388章 朕在此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457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69章 圣意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556章 兵行诡道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432章 挫骨扬灰第32章 皇孙没舅舅了第336章 替罪羊第321章 千秋罪人第592章 惊天消息第79章 大胆的想法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137章 陛下,臣没死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462章 张安世出击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344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589章 中兴之主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503章 一通乱杀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487章 万世太平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42章 京城三凶第8章 褒奖第517章 瓮中捉鳖
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5章 才高八斗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9章 封赏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76章 有杀气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72章 杀无赦第291章 天文数字第137章 陛下,臣没死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97章 朕即国家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186章 三喜临门第320章 一个不留第76章 有杀气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53章 家国天下第89章 入宫报喜第67章 真相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84章 赏赐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3章 炸上天第257章 大喜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479章 再造太平府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468章 反杀第216章 加官进爵第184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145章 喜报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194章 朕是一个大傻瓜第397章 朕即国家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82章 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第325章 成王败寇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583章 众建诸侯第389章 你的嘴利,还是朕的刀利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125章 杀他个片甲不留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475章 一个比一个狠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6章 天子守国门第157章 封侯第586章 分赃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579章 计划的一部分第513章 矫诏第541章 圣驾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502章 解缙的三板斧第388章 朕在此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457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69章 圣意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556章 兵行诡道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432章 挫骨扬灰第32章 皇孙没舅舅了第336章 替罪羊第321章 千秋罪人第592章 惊天消息第79章 大胆的想法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137章 陛下,臣没死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462章 张安世出击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344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589章 中兴之主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503章 一通乱杀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487章 万世太平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42章 京城三凶第8章 褒奖第517章 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