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天数有变

邓达毫不犹豫,随即便取出了密信,递给吴二看。

吴二捏着书信,借着最后一点晚霞的余光,眯着眼睛,细细看过了几遍,方才抬头起来。

他目中闪烁着什么,眼里既有一种读书人的渴望,却又因为常年是疍民的缘故,带着对一切的疑虑。

邓达自是明白他此时心头必有顾虑,故而也不催促,而是道:“这是宋王殿下的诏令,宋王殿下是什么人,就不必我说了吧,你是常看邸报的人。”

吴二看着邓达道:“殿下……他的意思……”

“他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立即剪除叛贼,除恶务尽,叛贼既裹挟了无知百姓,那么……自当有草莽志士奋然而起。你们的处境,宋王殿下是知道的!而邸报,你也看了这么多,自然清楚新政的政策是什么?”

吴二神色复杂地道:“疍民……也与其他百姓一样?”

邓达脸色坦然地道:“疍民也是我大明子民,既是最寻常的百姓,都是如此,疍民自然也一视同仁。”

吴二咬着唇,依旧显得犹豫。

邓达道:“伱若是信不过,那也无碍。我现在还有许多事要干,待会儿还要去其他的村里。”

“且等一等。”吴二道:“邓先生,若是单枪匹马去,只恐不稳妥。”

看着吴二脸上的关切之色,邓达笑了笑道:“我自信,大家还是信得过我的。”

此时的邓达,面上虽还是和颜悦色,可此刻,这和颜悦色之下,还多了几分傲色。

别的不敢说,邓达却是相信自己在这里取得了信用。

吴二迟疑了一下,苦笑道:“此事太大了,我需与大家伙儿商议一二。”

邓达颔首,转而用一种语重心长的语气道:“时不可待,这些叛贼,还有那些士人,你是心里有数的。他们成了事,那么疍民便永无翻身之日,好好想一想吧,你们在海上漂泊了数百年,委屈求生,世世代代,哪一代人不是有血有泪,错过了这个时机,教他们真抵挡住了新政,那么……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他顿了顿,接着道:“邓某人出身江西名门望族,这位夏贤弟,亦是名门之后,没了新政,我们也不失一场前程,锦衣玉食,自不待言。可若是没了新政,真正世世代代乞食,脚不立锥之地的,却是你们。新政的推行,本就是要惠泽天下的百姓,倘若我等麻木坐视有人借叛乱之名而阻碍新政,那么……”

邓达语气开始加重起来,道;“那么……你甘心这样过一生,可你的儿子呢,你的孙儿呢?也如你这般吗?你已算是读书人,是明事理的。”

若说方才一番大道理,吴二还在犹豫不决,可被诘问到儿子、孙儿时,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吴二沉着眉道:“二位先生给我几个时辰,明日清早……最迟明日清早,二位先生就在此地候我,我必给二位先生一个交代。”

邓达和夏瑄对视一眼,邓达颔首:“甚好。”

那吴二已是心事重重,却与其他的男子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众人也不卖鱼了,仍旧背着竹篓,便又回船上去,不久之后,便进入了海湾,渐渐消失不见。

天色已经暗沉下来,看着那船只逐渐消失在海平线上,夏瑄不由道:“邓长吏,我们真的等?”

邓达毫不犹豫地道:“等!”

夏瑄脸上却是有着深深的不解,忍不住道:“可为何先寻这些疍民?”

邓达道:“因为疍民最苦,最没有退路。”

夏瑄便道:“可……这吴二真的能……”

邓达点点头道:“他读过书,见识过这天下什么样子,若是寻常的百姓,我们可能需要耐心的跟对方解释无数遍,对方也未必肯轻信我们,可吴二懂。”

夏瑄道:“只是……就一个吴二懂……又能如何……”

“你这就不明白了。”邓达露出一丝微笑,道:“这天底下,你知道为何会敬重读书人吗?因为他们擅长讲道理,他们明是非,吴二能读书写字,在疍民之中,必有极高的威望。疍民们可能不相信其他人,可吴二既是他们自己人,又见多识广,陛下的旨意,他们可能不信,宋王殿下的诏书,他们可能将信将疑,你我二人的话,他们可能不听,可若是吴二决心跟我们干,那么……就不同了。”

“咱们二人,信宋王殿下;吴二信我们,疍民们信吴二。”

“这也是为何,推行新政,也要普及知识,单单一个新政的章程,若是没有数千数万个吴二这样的人,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这也是咱们邮政司的职责所在,现在……你明白,我们不只是跑腿了吧。”

夏瑄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是道:“不知其他人,是否顺利。”

他说的其他人,或许是平潭驿的其他驿卒,亦或者是整个福建,大小六十七处驿站的上千个驿卒。

邓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要去想其他,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便行。”

次日清晨。

二人重又回到了这海滩上。

在焦灼的等待中,拂晓之际,海面上的薄雾刚刚散去。

却在此时,海面上,出现了一艘艘的舰船。

这些舰船,大多简陋残破,他们冲上了海滩,随即,便是乌压压的人,涌了上来。

足足数百。

身躯魁梧的吴二,当先跳下船,手中却持着一柄鱼叉,其余之人,拿着各样的家伙,也纷纷随吴二过来。

吴二直奔他们而来,边吆喝道:“两位先生,咱们想明白了。”

邓达眼中带着笑意,方才的焦躁一扫而空,看着吴二道:“想明白了什么?”

吴二带着几分决然道:“咱们听宋王殿下,听邓先生和夏先生的。”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邓达已是心潮澎湃,这些疍民,一个个赤足,肤色黝黑,平日里畏畏缩缩,可现在,一个个手中拿了家伙,却多了几分彪悍之气。

邓达还是道:“此去剿贼,可是要死人的。”

吴二沉默了片刻,随即将鱼叉一下死扎入沙地中,眼中溢出坚定之色,道:“先生,干吧。”

邓达笑了起来,道:“好!”

夏瑄突觉得自己血热了。

当初,他无端的来此跑腿,可能更像是一个叛逆的少年,为了与自己的父亲怄气,一时冲动的结果。

而来了此后,他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倒也觉得这样也颇为有趣。

可即便再有趣,这样的工作也是辛苦的,而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他亲眼看到,自己这样的人,只要振臂一呼,便真有许多人拥簇上来。

此时他的感受,有些晕乎乎的。

“邓长吏,我去上焦里,招募青壮。”夏瑄主动请缨,眼中聚着名为希望的光。

他也希望自己能尽可能的多出一点力,他近来跑的都是上焦里一带,和那里的人熟悉。

“要小心。”邓达叮嘱道:“教吴二调拨数十人保护你,我这边带人往潭东去,三日之后会和。”

“好。”

起初若说还有些生疏,可有了一次经验,就有第二次。

邓达选择先招募疍民,是因为疍民的成功性最高,毕竟踏出第一步是最难的,且危险性极高,因为谁也无法确定,会不会有人将二人绑了送去给叛军。

可现在,有了第一桶金,就完全不同了,带着人马,至其他各村,各村都是熟门熟路,与当地的村里汉子妇孺们,亦是熟悉的很,又有一队人做护卫,寻了当地看报读书的人,直接传达宋王殿下的意思,若是不肯参与,倒也无碍,自是带着人走就是。

可夏瑄很快就发现,事情比他想象中容易。

很多时候,他不需耐心地解释什么,实际上,只需要三言两语,对方便热血沸腾了。

通过邸报,不只培养了一批读书人,这些人已经无法再安分守己地打鱼务农,他们也想要一场前程。

有的希望去南直隶,有的希望能够进入大学堂,有的希望能进模范营、铁路司、邮政司。

更可怕的是,这些读报的野生读书人,必会通过口述,将报纸之中的内容,传递给身边的人。

而这些人,即便不明新政本意,却也大抵能知晓,这新政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此时,驿卒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平日里,穿梭于各村里,彼此熟悉,乡人很淳朴,远在天边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过于遥远,很不真切,哪怕是再如何天花乱坠,邸报之中说的再好,他们即便相信一些,也绝不会因此而付出行动的。

可熟面孔的驿卒一出现,大家伙儿心里就踏实了,小夏还是很可靠的,读过书,平日里待人也和气,每日不辞辛劳的往村里跑,还给人读信,代人写信,是个实在人。

既然那些叛军不给人活路,那就干吧。

这等事,几乎一但下定了决心,无论是疍民,还是寻常的佃户,他们便比任何人都要实在了,寻了家伙,带了家里能带的一些粮食,便丝毫不会犹豫,他们不似夏瑄的心眼多,偶尔会生出其他的念头,反而这个时候,不再是夏瑄带着大家伙儿去做什么,而是大家推动着夏瑄坚持到底了。

三日之后,二人会和,是日,谭南乡聚众两千人,继而开始对少数叛贼盘踞的潭东发起攻击。

此中的战况,实在让人无以言表。

因为纯粹是菜鸡互啄。

若说是战争,这委实有些高看了。

更像是大规模的乡村械斗。

而一说到械斗,他们又显得极专业。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漫山遍野的人,一时也分不清敌我,彼此冲杀一阵,还未死伤多少人,胜负便已揭晓。

十日之后,已聚众七千,更是与其他各驿召集的人马会和的邓、夏人等,已是合军一处,规模达三万之众,旋即直取叛军所占据的数处县城。

夺取二县,又有数不清的驿站驿卒带着人马纷纷来投奔。

以至于大家伙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马了。

征战的双方,虽都很菜,这倒并非是因为双方战力过于低下,而在于,他们的优势,是相等的。

无论是叛军,还是临时征募的朝廷人马,他们都是本乡人,也都熟悉当地的地理,了解当地的民情,更对对方知根知底。

所谓的叛军,很快无法支撑,一方面,是官军未至,就已遭遇了如此强大的对手,令他们心生怯意。

另一方面,叛军所裹挟的百姓,大多懵懂,而中上层,多是一些士人,或是士人们看家护院的豪强,这些人更多只是胁迫下头人叛乱而已。

反观邓达和夏瑄这边,却是另一番光景,他们的骨干,大多都是当初跟着读书写字之人,他们原本本就是寻常草芥一般的百姓,既与身边的士卒能同吃同睡,又对邓达、夏瑄等人钦佩,隔三差五,再讲解一些新政的情况,士气自是大振。

十日之后,福建震动。

远在福州围城的叛军主力,却突然发现,四面八方,浩浩荡荡的军马,竟从各处进发,杀奔而来了。

………………

而此时,在宋王府里。

“福建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

张安世皱眉起来,背着手,带着几分心烦意燥地在书斋里来回渡步。

事实上,他现在也有些吃不准了,算算时间,这都快过去一个月了,可因为叛军肆虐的地步,福建和广西等地,本就山路崎岖,许多道路,都已被叛军切断。

虽然已经极力想办法恢复交通,恢复联络,可南京毕竟距离太远。

张安世此时的心情不可避免的有些焦躁,他突然站定,看着张三道:“实在不成,看来还是得动用模范营了。”

张三是从小就跟着张安世的,自是比其他人在张安世的跟前多了几分亲近,此时也不忌讳地道:“我听外头的人说,殿下得了旨意,却依旧在京城纹丝不动,也不见调兵遣将,说是殿下畏死……”

“入他娘,谁说的?”张安世冷笑:“他们就是见不得人好。”

张三自也是担忧的,便道:”殿下,要不还是动一动吧,哪怕……带兵屯在浙南呢,免得教人说闲话。”

“你懂个鸟。”张安世摇头,他快步走到桌案跟前,落座,喃喃道:“我就不信,这些狗屁士人能够裹挟百姓,我张安世新政这么多年,还不如他们!张三,你若是在家中务农,你会跟着谁?”

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张三只好认真地想了想,才道:“可能是……叛军。啊啊啊……殿下,我胡说的……”

张安世瞪他一眼:“为何?”

在张安世的瞪视下,张三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说出真话,道:“殿下说什么士人,我也跟着殿下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大抵也晓得一些……你想啊,士人在本地树大根深,甚至往上追溯,可有数百年,这许多百姓,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不都靠他们为生吗?”

“平日里租他们的地,闲时幼童给他们放牛,成人的男子给他们帮工,妇人给他们帮佣亦或缝补。殿下,我说话你也别不爱听,这人啊,生下来就靠人为生,倒也不是自轻自贱,是习惯了。”

显然,张安世在听完这些话,心情更不好了,烦躁地道:“滚滚滚。”

张三心说,你看,你又急了,一说到痛处,殿下就急。

张三当然明白张安世此时心烦得很,也不打算继续再次碍眼了,正准备离开,张安世却是又突的道:“回来。”

张三便回头道:“殿下。”

张安世挑着眉头道:“你方才,是不是见我哑口无言,所以心里还暗爽?”

“啊……这……”张三忙摇头。

“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瞧你的样子便晓得。”

“我……我……”张三连忙想解释。

“所以说啊……”张安世却突然笑了起来:“你说……人是会习惯的,可你想想,从前你可习惯如此吗?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跟我抬杠的?”

张三一愣,有点不太懂张安世此时想说什么。

张安世则是道:“可见那些书,你也没有白读,还有这直隶的风气,你也没有少沾,你虽还是那个张三,可实际上,却早和从前那个张三不一样了,你至少不再视我如神明,见我大气不敢出,却已晓得辩驳,在得逞之后也内心不由的会暗爽,张三啊,你变了。”

张三:“……”

张安世随即得意洋洋起来:“所以,你那一套习惯成自然的狗屁话,根本不通!习惯成自然的,只会是牛马,可只要是人,此等万物之灵,怎会肯世为牛马,处处言听计从呢?”

说罢,他脸上的焦躁似乎轻松了一些,随即又道:“好啦,现在不许顶嘴,给我去邮政司一趟,问一问,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张三看着张安世,只见他家宋王殿下正瞪大着眼睛看他,张三露出悻悻然之色,只好道:“是,那我去啦。”

随即,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459章 惊人数目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412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454章 赏赐第148章 聚宝盆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18章 悟道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41章 老兄威武第161章 杀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207章 舅甥一家亲第556章 兵行诡道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233章 格杀勿论第12章 转危为安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44章 惊天动地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82章 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第63章 秦王绕柱第321章 千秋罪人第572章 战功显赫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580章 横空出世第77章 吾皇万岁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203章 杀手锏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5章 上奏第516章 好戏开场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586章 分赃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61章 入宫赴宴第3章 竖子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157章 封侯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49章 发财第97章 捷报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7章 圣旨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318章 谁有异议?第594章 出击第409章 谋逆大罪 无所遁形第595章 一击必杀第539章 承平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484章 居功至伟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159章 一网打尽第99章 首功第335章 开太平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404章 动手第586章 分赃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123章 碎尸万段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521章 再发一遍财第355章 灭国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13章 君无戏言第273章 贺喜陛下第157章 封侯第148章 聚宝盆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331章 我孙儿为太平天子第319章 血债血偿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315章 宫中震怒第51章 我心善
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459章 惊人数目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412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454章 赏赐第148章 聚宝盆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18章 悟道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41章 老兄威武第161章 杀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207章 舅甥一家亲第556章 兵行诡道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233章 格杀勿论第12章 转危为安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44章 惊天动地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82章 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第63章 秦王绕柱第321章 千秋罪人第572章 战功显赫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580章 横空出世第77章 吾皇万岁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203章 杀手锏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5章 上奏第516章 好戏开场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586章 分赃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61章 入宫赴宴第3章 竖子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157章 封侯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49章 发财第97章 捷报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7章 圣旨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318章 谁有异议?第594章 出击第409章 谋逆大罪 无所遁形第595章 一击必杀第539章 承平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484章 居功至伟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159章 一网打尽第99章 首功第335章 开太平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404章 动手第586章 分赃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123章 碎尸万段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521章 再发一遍财第355章 灭国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13章 君无戏言第273章 贺喜陛下第157章 封侯第148章 聚宝盆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331章 我孙儿为太平天子第319章 血债血偿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315章 宫中震怒第51章 我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