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惊人数目

朱高燧听了解缙的话,下意识地皱眉起来。

说实话,平日里都是张安世占他的便宜,好不容易有一次能占张安世便宜的机会,这解公非但不让他加以利用,反而还要大大的施加恩惠。

不过朱高燧也不傻,他只是贵为皇子,别人绞尽脑汁的事,他压根就不需要动脑就可轻易办成而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和汉王朱高煦一样,平时动的脑子少,慢慢的这脑子也就不是他们的强项了。

可这一点道理,朱高燧还是知道的。

尤其是来了爪哇,没了朱棣的庇护,一切的事都要他自己拿主意,此时他也已磨砺出了样子。

略一沉吟后,他便道:“解公高见,就该这样办。就这些举措吗?”

“大政方向是这样,可细处要处理好。”解缙想了想,继续耐心地道:“人情世故就是这样,若是办得有一处不妥帖,反而前功尽弃。咱们种植园里的余粮,先都搬运至港口去囤积,除此之外,最好谷物要先制成精米,这样的话,同样的载量,就能有更多人吃了。咱们先把这事办妥当,一方面,免得这谷中的杂物浪费了运力,另一则则是运至太平府之后,就可让他们随时入仓,而不需再耗费时日去打谷,这些粮是救急的粮,少耽误一些时日,就有大用。”

“除此之外,这米入库之前,最好密封,想办法去湿,到时候装载上船,也就免得沿途海水潮湿,所以先征用一些油布。”

“油布?”朱高燧大惊,脸上尽是不解。

要知道,这油布是防潮的好材料,这东西在太平府肯定不是稀罕物,可在爪哇,却是弥足珍贵的。

毕竟爪哇本就潮湿,所以火药储存,对油布的需求极大,而这些油布当初可都是从太平府购来的。

可一旦油布都拿去给粮食防潮了,那火药咋办?将来岂不是还要再订购?这只怕又是一笔开销。

朱高燧想到这个,就觉得肉痛。

解缙又怎么不知道朱高燧的心思,便微笑着道:“殿下,好人要做到底,决不能做个半拉子,如若不然,反而不如挣一些眼前的蝇头小利了。一旦征用了军需的油布,确实对咱们有影响,尤其是军中。可殿下想一想,火药暂时不能用,咱们撑几个月,等订购的油布来了,倒也就没有问题了。现在土人们听闻殿下,便闻风丧胆,殿下这数月按兵不动,他们也断然不敢造次,即便造次,我赵军兵精粮足,即便火药的用量减少,也足以制服他们。”

“可殿下得想大明灾民之所想,念芜湖郡王殿下之所念,他们想的到的,想不到的,殿下都思虑到了,这……便不同了。”

说着,解缙脸色凝重起来,甚是慎重地道:“殿下三思。”

朱高燧纠结归纠结,对解缙的话还是很信服的。于是沉吟片刻后,最终还是颔首道:“依解公所说就是,还有什么吗?”

解缙便道:“得要修书,不过不要现在送出去,等芜湖郡王殿下的粮船到了,殿下教他们带回。这书信之中,务求言辞恳切,自然也不必恭谨太过,殿下毕竟是天潢贵胄,乃是亲王,书信之中,不必提百姓,只论与芜湖郡王殿下的旧情即可。”

“这……你来办吧,解公写一份,到时本王照猫画虎的誊写即可。”

对于这个,朱高燧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论文笔,自是解缙更能耐。

于是解缙道:“臣尽力为之。”

朱高燧却还是带着几分余虑道:“解公……会不会没有粮船来?”

“会有的。”

朱高燧道:“可是……即便多处受灾,可太平府毕竟平日里囤积了不少的钱粮,朝廷也有不少的库粮,应该能支撑过去。”

解缙微笑,用一种笃定的眼神看了赵王朱高燧一眼:“殿下有所不知,所谓的大灾,很多时候,未必是天下的粮食,真的不够填饱天下人的肚子了。这天下的事,历来是有人饥渴,那么越是饥渴,反而粮食更为紧缺。所以……不出意料之外的话,臣以为,这粮食的缺口,反而可能成为大明庙堂上一次重要的争夺,现在比的就是,谁手头上的粮食多了。”

朱高燧倒吸一口凉气:“你这般说,本王反而更糊涂了,哎……这大明难道是这般的是非之地吗?”

解缙道:“殿下在爪哇,是因为爪哇这儿,敌我分明,敌是敌,我是我,大家共御外侮,若是同室操戈,那么这十万汉民,便要死无葬身之地,倘若有人真有贪念,大不了,靠从土人那儿夺取。”

说到这里,解缙顿了顿,才又道:“可大明不同,你多一分,他便少一分,所谓的仁政,所谓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是朝廷少管闲事,乡间的事,自有人料理,而料理这些事的人,他们长久就在乡间树大根深,自然不愿朝廷和官府来干涉。”

“而所谓的新政呢?新政的名头也很好听,可细细思来,其实不就是夺去原先树大根深之人的土地和人口,去管他们的闲事吗?这里头,人人都有他们的道理,个个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正因如此,所以这才是伱死我活的争夺,不死不休。”

朱高燧叹道:“难道都没有好人?”

解缙道:“好坏已然不紧要了,紧要的是殿下站在哪一边。倘若殿下乃士绅,在大明有万顷良田,奴仆成群,靠读四书五经,而得功名,自然会站在那边的道理。可若殿下经营商业,掌握着海船的买卖,亦或者……在作坊中务工,可能就觉得新政有道理了。”

朱高燧立即就道:“那本王和张安世是一伙的。”

解缙道:“不错,问题的要害就在这里,因为殿下与芜湖郡王利害相关,所以才需想尽一切办法献粮,我赵国可以缺一两年粮食的储蓄,但是芜湖郡王殿下却一定要胜,因为这才是息息相关,我赵国……毕竟与之同休,此等利害关系想透了。其他的事……也就是细枝末节,不足为论了。区区一些粮食,区区一些油布,这都无甚紧要。”

朱高燧听到这里,突然用一种复杂的目光定定地看着解缙,而后叹息道:“解公当初若是这般的心思,或许……也不至当初和那张安世争个你死我活了。”

朱高燧的面上露出了几分感慨之色。

解缙倒是依旧从容,面不改色地道:“若我还为文渊阁大学士,照样还是要争的。在臣那等地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已在高位,岂可屈居于一个少年之下,仰人鼻息?当初臣与之争,便如今日臣在爪哇时与之为善,这恰恰是因为臣能想明利害,任何时候,都不感情用事,殿下,大丈夫行事,就当如此。”

这番话都能说出来,可见解缙和朱高燧之间已有了足够信任的关系了。

两个人本在大明,当初也算是春风得意,一个是奉旨镇守北平,也就是父亲将自己的大本营交给了自己,同时还节制边镇,以皇子的身份,给他的父皇守着诺大一份的家当,在朱高燧看来,父皇对自己是有完全信任的,何况又掌握兵权,或许真有争储的可能。

而另一个乃是文渊阁大学士,也深受信重,可谓青年得志,将来的前程,可以想象。

可哪里想到,两个人都被一顿乱捶,最后都乖乖地到了这爪哇来。

可在这里,四眼看去,尽是未开发的密林,还有数不清的土人,真是欲哭无泪。

这也让二人不得不唇齿相依,彼此守望相助。

何况二人的性情,其实都颇有相通,解缙心思深沉,又带有读书人特有的恃才傲物。而赵王朱高燧天潢贵胄,自也眼高于顶,同时却也心机颇深。

二人也算是王八遇绿豆,竟颇有知己之感。

因而解缙倒能说一些肺腑之词,其实这也没办法,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到了这么个地方,身边的人不是大老粗,哪怕有一些文化的,这文化水平大抵连举人水平都够不着,连话都说不上,一肚子的才华,却只能憋在肚子里。

也唯有这个真正见过大世面,受过良好宫廷教育的朱高燧能勉强理解一下了。

只是朱高燧,倒也对解缙十分依赖倚重,除了投机之外,其实还是他发现,解缙的许多话,在这儿还真有用,真正有什么大才的人,除了解缙,只怕也没人愿来这爪哇了,你跪地去求,人家也决计不肯来。

至于那些被骗来的士绅,本事倒是都有一些的,虽然和解缙差距也不小,而另一方面却是,无论是朱高燧还是解缙,都对他们带有防备。

大家不是傻瓜,把你一家老小骗来爪哇噶腰子,傻子都知道对方肯定是对你恨得咬牙切齿,只是拿你没办法而已,你还敢对他有产生信任?

长长地吐了口气后,朱高燧道:“本王明白了,总而言之,一切照着解公说的去做便是。这事……当做头等事来抓,赵国有多少粮,只要粮船足够,只要张安世那家伙要取,咱们赵国上下,勒紧了裤腰带,也定要支持到底。”

于是解缙欣慰地道:“有殿下这番话,那么臣这就去布置和安排。”

一切如解缙所料。

果然,又过半月,竟真有大量的舰船靠岸。

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火器和丝绸、棉布、茶叶,一登岸,立即开始购粮。

而令这些商贾们诧异的是,赵国这边,竟早有准备,一仓仓的粮,早已备齐,且早已进行了严密的包裹,所有脚力,似乎也都征集了来,直接开始搬运上船。

一切井然有序。

不出三日,这船直接返航。

若是以往,哪怕最快,从求购到各地运输至港口,再到装舱密封,再加上舰船补给修缮,没有一个月,是决计不可能的。

爪哇什么都不多,就是粮多。

而吕宋、安南等地,其实也大差不差。

汉王豪气,而且安南的粮食确实太多了,他张安世急需,自然也就满口答应了。

宁王精明,不只让抵达吕宋的舰船装粮,甚至还在这吕宋附近,开出赏金,请西洋的舰船往太平府发粮。

这些当地的商船,大多船只的规模不大,经不起太大的风浪,出海远航,几乎等于是搏命,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竟当真有不少人争先恐后。

甚至汪洋深处的不少海贼,也望风而动,毕竟这两年,杀头的买卖不太好做,运粮似乎利润丰厚,还得诸藩王的嘉许,可以赦免从前的罪行,当下,竟也入港。

起初他们还满是戒备的,生怕这是官军有诈,可谁晓得,对方不问他们的身份,只教他们拿东西做抵,随即便教人搬粮登船,才教他们长长松了口气。

粮食在西洋这等地方,其实不值钱,一方面,整个西洋的人口远不如大明密集,另一方面,实在是这里土地过于肥沃,哪怕是懒汉,不需精耕细作,这耕地也能一年两熟,撒把种子竟也能生出粮来的地方,甚至可能粮产不低。

一时之间,数百上千舰船,沿着各处的航线,竞相往松江口岸汇聚。

张安世这边,在江浙一带,也有不少粮船通过河道,徐徐运至。

当然,这些粮还是杯水车薪,他现在不放过任何一个搞粮食的机会,什么渠道都尝试,从海运,至河运,再到检查直隶各府县的粮库,可谓是殚精竭力。

转眼,已至岁末。

这数月以来,整个太平府,好似成了一个巨大的谷仓。

囤粮这等事,最是考验官吏,从入库到防潮,再到确保粮食不被大量损耗,甚至到审计核算,每一条,都是至关重要。

这些事虽是大张旗鼓地干,可实际上,却没有太多关心。

一方面……海运本就不被人过多有兴趣去了解,除了江浙收了一些粮,让人知晓之外,这也只是有人认为,张安世这是为了赈济直隶的灾民所用。

不久之后,海政部的左侍郎杨溥、朱金,便来见了。

张安世的心情不错,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这二人,都消瘦了不少,尤其是朱金,原本大腹便便,现在感觉足足瘦了一圈。

张安世道:“我一直都在念着你们,心里都在想,你们这差事办得怎么样了。怎么迄今为止,到现在竟也没有消息?谁料,这才刚刚念完,你们便到了。可见啊……心诚所致,金石为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二人都笑了起来。

张安世接着道:“各处的粮仓都查核过了吗?还有新入关的粮船……现在每日可有多少。”

“殿下。”杨溥道:“这边下官已查验过了,此前为了应对这么多的粮食,太平府这边,建了数座大粮仓,又将原有的不少库房,改为了粮仓,如今细细核实了下来,现今太平府囤粮……一千七百万石……”

张安世:“……”

杨溥道:“殿下……”

“怎么这么多?”张安世有些吃惊。

杨溥自己都糊涂了,这不是你自己让大家搞粮食的吗?现在大家不都在拼命的搞,这上上下下,江浙购粮的,海外运粮的,再加上太平府往年的存粮,这都是你自己说的啊。

怎的,你现在一脸懵?

要知道,这数月以来,大家啥都没干,就光顾着广积粮了。

甚至连不少不能远航的舰船,都冒险出海,沿着海岸线,疯狗似的不要命一般往安南跑。

现在殿下来反问,为啥这么多?

其实真不能怪张安世一脸小惊大怪的样子,一千七百万石,确实是很可怕的数目了。

因为整个大明,每年粮食的岁入,是两千万石。

这是全天下所有府县粮税的收入呢!

当然,这个数目……真正到朝廷手上可以动用的,其实并不多。

一方面,每年固定的天下各卫的钱粮,还有天下官吏的俸禄,也有不少是用粮来折算。

再有各种俸米,以及兵部的马料粮,工部的工粮,礼部的祭粮,户部就更不必说了。

这些固定的开销拿出去,真正朝廷可用之粮,不会超过三百万石,若是再加上其中的各种损耗,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有一百五十万石,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张安世……现在囤积的粮食,竟是朝廷可用之粮的十倍还多,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只要张安世不喊停,就可能还继续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来。

“我的亲姐……”张安世惊讶地喃喃道:“这西洋……真他娘的是好地方啊,和他们比起来,什么江南鱼米之乡,什么天府之国,都要甘拜下风。”

“殿下……”朱金却是苦笑着道:“粮食是足够多了,可是现在许多粮,都收不下了,不少的粮,都入不了仓,眼下该咋办,这粮还收不收了?”

张安世转而冷笑,道:“谁说不收了?给我继续收,有多少收多少,不够地方放就继续建仓。我现在只想搞粮,其他勿论!”

第367章 不要不识抬举第126章 不堪一击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264章 宝贝月底求月票!第244章 请君入瓮第144章 拿钱砸死你第418章 礼贤下士的赵王殿下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8章 褒奖第273章 贺喜陛下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306章 杀鸡儆猴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510章 真相反转第589章 中兴之主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113章 赚翻了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526章 赶尽杀绝第264章 宝贝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545章 族灭第539章 承平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93章 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165章 真相第22章 大病初愈第122章 斩尽杀绝第456章 加恩第44章 惊天动地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88章 天大的功劳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516章 好戏开场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367章 不要不识抬举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33章 入宫更新计划兼月初求月票!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364章 揭开谜底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421章 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击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309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22章 大病初愈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48章 圣裁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512章 遗诏第61章 入宫赴宴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286章 一击必杀第109章 诛族第471章 龙颜大悦第75章 圣驾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522章 赚疯了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66章 朕发财了?第541章 圣驾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393章 清算第155章 巨大的收获第524章 位极人臣第14章 猪队友第82章 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第330章 杨荣的杀招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460章 你敢想吗?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14章 猪队友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487章 万世太平第497章 秘密武器
第367章 不要不识抬举第126章 不堪一击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264章 宝贝月底求月票!第244章 请君入瓮第144章 拿钱砸死你第418章 礼贤下士的赵王殿下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8章 褒奖第273章 贺喜陛下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306章 杀鸡儆猴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510章 真相反转第589章 中兴之主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113章 赚翻了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526章 赶尽杀绝第264章 宝贝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545章 族灭第539章 承平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93章 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165章 真相第22章 大病初愈第122章 斩尽杀绝第456章 加恩第44章 惊天动地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88章 天大的功劳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516章 好戏开场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367章 不要不识抬举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33章 入宫更新计划兼月初求月票!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364章 揭开谜底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421章 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击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309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22章 大病初愈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48章 圣裁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512章 遗诏第61章 入宫赴宴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286章 一击必杀第109章 诛族第471章 龙颜大悦第75章 圣驾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522章 赚疯了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66章 朕发财了?第541章 圣驾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393章 清算第155章 巨大的收获第524章 位极人臣第14章 猪队友第82章 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第330章 杨荣的杀招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460章 你敢想吗?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14章 猪队友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487章 万世太平第497章 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