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无价之宝

张安世点点头,表示满意。

这陆谦的章法比较保守,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办法。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真正的水师作战,大家都没有特别的经验。虽然此时距离鄱阳湖水战有数十年,也未必找不到一点水战的战法,可那是在淡水湖作战,和海上作战不同。

至于当初下西洋时的追击水寇,也不是没有经验。

可显然,水师承担的不是海路巡检司那般只捉拿汪洋大盗的责任,这种维持海上治安的水战,确实和真正的海战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而,现在最紧要的是慢慢地摸索出一套方法来,不过再怎样摸索,缔造一支纪律严明的水师官兵也是重中之重,把基础打牢之后,而后让大家掌握好战船,此后再慢慢的去制定战法。

凡事,一步步来便是。

张安世对于陆谦的话,不置可否,却是道:“自打我大明开了海贸,这海贸便事关重大,有了水师,既可巩固海防,也可襄助四海之地的各处藩国,因而……这水师乃是重中之重,将来……其作用不会在模范营之下。”

陆谦认真地听着,这水师的上下官校,都是从模范营或者是官校学堂里出来的,且不说张安世这郡王的身份,对陆谦而言,张安世也属水师上下的精神首领。

张安世一面咀嚼着食物,举着筷子,却没有轻易落下去,随即道:“可万事开头难。现如今,水师是筹建起来了,将来还要建水师学堂,还有水师专门的港口,以及大量的水寨,要提供补给,要维修,还需水师专门的医学馆。当然,这是海政部的事,你要干的,就是要先操练出一支精兵强将出来,只有拿出了本领,教人看到了实绩,这些才可实现。”

陆谦听罢,忙道:“是,卑下明白,卑下一定万死不辞。”

张安世道:“你是模范营出来的,怎么操练,我不担心。治水师要严明,这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水师最重要的……是要让朝廷看到你们的用处。”

“现在这四海汪洋之上,并没有真正的外患,国无外患,就难免会滋生承平之心,大家就会想,既然没有可以与我大明水师旗鼓相当的敌人,为何要花费这么多的银子,养着水师呢?这些念头,现在有本王在,当然能压下去,可时日久了,就会有人去提,会有人附议,会有人跟着一起呼号,伱别小看这些,别以为人家只是动动嘴皮子,可世上的许多事,坏就坏在这上下一动的两张嘴皮子上头。”

陆谦皱眉起来,张安世的话,他是信服的,他犹豫地道:“那么殿下的意思是……”

张安世道:“水师除了操练,将来自是为了抵御外贼,可有时……也要拿出一点用处来,让这庙堂上的衮衮诸公开开眼嘛。”

陆谦道:“只是……殿下以为……应该如何……”

张安世笑了笑,点却是打算到即止,便道:“哎呀,你看这饭菜都凉了,先吃饭,吃饭。”

这一下子,轮到陆谦惴惴不安了。

朝中的事,他不懂。可他不懂,殿下懂啊。

自己是殿下的自己人,殿下是不会骗自己的。

他这水师都指挥使,虽然辛苦,干系也不小,可毕竟花费了无数的心思扑在上头,这若当真是被人动动嘴皮子,直接裁撤,那就真的是一切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了。

可他也很清楚,这等事,未必没有可能。

当初下西洋之后,朝中不也有不少这样的动向吗?只不过后来殿下力挽狂澜,再加上迁徙诸王移藩,这才刹住了这一股风气。

心里藏着事,他不安地草草吃了一些东西,味同嚼蜡。

等用过了饭,又有人张罗着斟茶来,张安世呷了口茶,又询问起了水寨的情况。

陆谦一一答了。

等到张安世站起来,陆谦也随即起身,张安世道:“好啦,回去好好干吧。”

“殿下……”

张安世道:“怎么干,自然会另给你交代,且安心去便是。”

陆谦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他出了王府,临行时,却有长史府的书佐来,笑吟吟地交给他一封书信,边道:“这是殿下的交代,此事……不可外泄,水师照着做即可,其余的事,不要多问。”

陆谦接过书信,没有丝毫的犹豫,当下行礼。

整个直隶,依旧平静,针对此次直隶的灾情,各处的铁路上,一车车的粮食和栖霞派去巡视的人员匆匆的赶至目的地。

除此之外,如蛛网一般的江南水网上,许多的粮船,来回穿梭。

直隶有银子,有粮食,甚至还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所有受灾的壮丁,统统领一份钱粮,直接征募,以工代赈。

而妇孺也进行安置,给一笔较少的钱粮,虽是少了一些,却也足以暂时度过难关。

另一边,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则以奉旨出发,抵开封等府,亲自巡视灾情。

此时的灾情,超出了胡广的预料之外。

或者说……眼下所发生的赤地千里的情形,却绝非只是一场大灾所导致的。

十室九空,地里已长不出了粮食,衣衫褴褛的百姓,偶尔出现在道旁,扶老携幼,路边偶见尸骨,又有野狗成群结队来,叼走了什么,却又呼啸而去。

路边干枯的树木,早已成了光杆,竟连树皮也已不剩下。

许多男子,都赤着身,实是没有衣穿,或是典当换了粮,或是本身就无衣可穿,他们瘦骨嶙嶙,肤色如老榆皮一般,分明是二三十岁的青壮,行走时却是蹒跚,犹像五六旬的老人,他们黝黑的肚皮,大多胀起,而手脚却是干瘪得犹如干柴,因为未着片褛,胯下的器物,便好像秤砣一般坠着。

一旦见到有官轿,或者骑马的人来,若在以往,百姓们大多是避过的。

可此时凡是有人烟的地方,胡广沿途所见,却是许多人蜂拥而至,他们行动迟缓,很是蹒跚,却多靠近,伸出手来,在虚空中想要抓握一点什么。

口里含糊不清的,似在念叨着什么公侯万代,或者长命百岁的称颂之词。

以至随行的护卫,生恐有失,不得不竭力地驱散。

胡广这才知晓,这是来乞食的。

人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所畏惧了,但凡有一丁点可能填肚子的机会,哪怕是即将要掉脑袋,他们也会努力地争取。

坐在轿中,胡广沉默了。

眼看着这满地的疮痍,四处都是龟裂的土地,烈阳当空,他觉得炎热,好像这天气,教自己透不过气来。

可想到这样的惨景,却又令他寝食难安。

至开封的时候,当地的父母官,以及自乡下来城中躲灾的士绅纷纷来迎。

士绅们来府城或者省城躲灾,倒不是因为没有粮吃,而是一旦出了灾害,难免会出现乱子,所以他们往往都会选一些忠诚可靠之人,守着自家的粮仓和大宅,自己则带着女眷,来城中寓居一些日子。

胡广乃是天下知名的人物,又是大学士,非同一般,所以他的到来,似乎让人看到了机会。

这开封的知府,行了礼,迎胡广入城。

询问了灾情的情况,这知府刘进道:“今年的粮已绝收,迄今为止,还未见甘霖。如今府库中的粮……早就没了,胡公……眼下要解决的事太多,一是粮食,其二是流民,其三为匪患,除此之外……还有……”

“还有什么?”

刘进道:“就说前些时日吧,下头竟有人来报,说是在许多市集里,竟出现了肉市。”

胡广听罢,瞬间里就明白了什么,只觉得汗毛竖起,他怒道:“事情怎会坏到这样的境地?官府难道没有作为吗?”

“下官……下官……”

“这诺大一个河南,还有那关中,还有那湖广……老夫就不信,就一丁点应急的粮都不曾有。”

刘进听罢,不吭声。

胡广沉着脸道:“匪患是怎么回事?”

“他们……他们抢粮!”

“老夫沿途所过,百姓饥馑至此,他们从何处抢粮?”

“这……这……多是……这些谷仓……”

胡广道:“谷仓里有粮,非要教人抢了去吃才肯吗?”

“胡公息怒,这谷仓里,也是百姓的粮,不是官府说了算的。”

胡广冷笑道:“那么有人抢粮,官府就得去给他们看家护院了?”

刘进做声不得。

胡广只觉得又气又悲,可他也知道现在最重要是解决问题,于是道:“朝廷赈济的粮,克日可达,想办法向有粮的人家,先借一些粮吧,府中上下,要设粥棚,总要教人活下去,等到赈济的粮食抵达,到时自然奉还。”

刘进道:“下官……已经去倡议了。”

“如何?”胡广道。

“士绅和乡贤们,都跃跃欲试,都说此乃善政,眼下就该这样办……”

胡广脸色缓和了一些,便道:“此时此刻,需同舟共济,先度过难关,老夫沿途所过,所见种种,实是惨不堪言,倘若再这般下去,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你我同朝为官,那些为苍生立命的话,也就不必赘言了,单说尽忠职守,这总要做到。”

刘进道:“胡公放心,只要这灾赈了下去,百姓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好过了吗?”胡广道:“依老夫看,不见得吧,我之所见,百姓几无完衣,难道这也是灾情造成的?他们所住茅舍,连遮风避雨都做不到,这难道也是灾情所致?这灾才刚刚多久,还未至年底,粮食就已告罄。若是家中早有些许的余粮,何至这样的地步?这……莫非也是今日这大旱所致?”

他脸上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接着道:“这些话,你休要说了,老夫听了,只觉得污耳!自然,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眼下……是活下去,人若是活不下去,则是万事皆休,其他的事,以后再论!”

刘进脸青一阵红一阵,张口欲言。

胡广淡淡地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刘进道:“下官并非是要为自己辩解,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官来开封,也不过两年,开封到这样乡间凋零的境地,却也不是一个朝夕所致,下官到任之后,也是采过风的。据许多人所报,这说到底,还是因为新政,导致不少百姓人心浮动,心存妄念,许多人也不肯踏踏实实的务农,更有刁民……”

“好了,好了。”若在朝堂上,胡广倒是愿意谈这些事,可现在听这些老生常谈,却只觉得生厌。

这个时候还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难道那直隶,也是这样的惨景吗?与其挑剔这些,不如想一想,该怎么救民于水火吧。”

胡广没有在开封继续逗留,而是继续北上。

此次受灾的范围实在太大,所见的多是触目惊心。

旱灾之后,往往要伴随着蝗灾,而这些灾情之后,又甚至可能滋生出瘟疫。

可以说………这般的情形,若是放任下去,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他连夜上奏,请求朝廷增拨粮食,又奏书了当下所见所闻。

这些奏报,送到京城时,已是半个多月后了。

奏报还未打开,杨荣便先皱眉起来。

坐在一旁的金幼孜道:“杨公,怎么?”

杨荣叹了口气道:“河南布政使司的情况,可能远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艰难的多。”

“胡公的奏报,还未看……这……”

杨荣指了指这奏报上的火漆道:“这火漆上,乃是上月十七所奏,可到了此月初九才送达,此等急奏,急递铺在往年,至多六七日内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来,可是却拖延了二十多日。”

“金公……这就意味着……河南布政使司下设的各处急递铺以及驿站,必定也一起出事了,要嘛就是驿卒有人逃亡,要嘛就是沿途必有大量的盗贼,总而言之,这都表明,情况已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

金幼孜听罢,表情凝重起来,顿时看向火漆,果然与杨荣所言的一般无二。

这样久的时日送达,也只有像云贵那种地方,才可能如此延误了。

连官府的许多设施,都已无法有效的动作,确实情况十分糟糕。

果然,等打开了奏疏,这一看,杨荣不禁为之唏嘘。

而后再不敢耽误,连忙带着奏疏,去觐见朱棣。

到了次日,宫中又发明诏,追加赈济钱粮。

对此,朝中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爪哇。

赵王府长史解缙对于邮船送来的奏报,历来是最关心的。

爪哇的情况比安南和吕宋更糟糕一些,一方面,当地侨居的汉民不多,其二,便是赵王所带来的护卫以及民户也有限。

虽然已经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来收容汉民,可依旧还是杯水车薪。

所以除了鼓励生育之外,那么就是随时盯着大明的动向,对赵国而言,他们对于大明的依赖更重一些,任何一点变化,都可能对赵国产生影响。

“大灾……”解缙此时看着奏报,眉头深深皱起。

而后,他直接捏着奏报,火速地赶去见了朱高燧。

“殿下。”

“解公……何事?”朱高燧诧异地地看着解缙凝重的脸色。

“请殿下先过目。”

朱高燧看过了奏报,不禁唏嘘:“怎么隔三差五总缺粮,父皇也的糊涂,多让一些河南、直隶、关中的百姓迁徙过来,不就有粮吃了!哎……真可惜……好端端的百姓,就这样饿死。”

朱高燧露出了惋惜之色。

若是以往的赵王,才不在乎这个呢,可来了爪哇后,他对人力是珍惜得不得了。

对他而言,在爪哇打多少胜仗,都不如给他一点人口更实惠,毕竟这儿地多的是,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更不缺粮食。

可缺的是人。

解缙却道:“殿下……眼下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解缙的神情看着有些焦急。

朱高燧便道:“那该计较什么?”

解缙道:“这么大的饥荒,依我看……这反而可能导致庙堂之中,发生争执。”

“争执?”朱高燧不解地看着他。

解缙道:“臣也不好解释过多,不过以臣多年在朝为官的经验……这直隶与十八省分别赈灾,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出来。而那芜湖郡王殿下,历来未雨绸缪,不出意料的话,太平府可能要囤粮了。”

听到这个,朱高燧却是笑了:“好啊,我们这里有粮,正好……等一等粮价涨了,这么卖一些……”

解缙摇摇头道:“不能这样干,殿下,卖粮能挣多少银子?殿下乃是国主,要做长远考量,而不能计较眼前得失。眼下,正是显现殿下价值的时候。”

朱高燧脸上的笑容一扫而空,而后凝视着解缙:“现在该如何?”

解缙顿了顿,便道:“立即预备好粮食,堆砌于港口,若此时太平府有粮船来,立即装载登船,不要让粮船停泊的时间太久!至于价钱,就照往年的价钱来。殿下,卖粮不如卖人情世故,粮价有限,人情是无价之宝。”

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355章 灭国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404章 动手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562章 杀手锏第478章 加官第17章 惺惺相惜第177章 诛灭第181章 功不可没第597章 赐宴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587章 斩立决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238章 外甥随舅第131章 杀手锏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196章 大开杀戒第567章 快刀斩乱麻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26章 暴利第124章 此孙必为圣主第522章 赚疯了第46章 殿前审问第97章 捷报第13章 君无戏言第241章 转危为安第358章 皇孙威武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602章第27章 朕之伯乐第276章 原形毕露第577章 神奇的事发生了第207章 舅甥一家亲第521章 再发一遍财第460章 你敢想吗?第190章 真相大白天下第370章 天大功劳与万死之罪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50章 兄弟第263章 百年基业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453章 谜底第601章 献礼第184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第87章 起死回生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09章 谋逆大罪 无所遁形第152章 好阿舅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567章 快刀斩乱麻第56章 皇孙饿了第141章 听我说,谢谢你第2章 重新做人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226章 大杀器第33章 入宫第198章 救驾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426章 暴利第116章 龙颜大悦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204章 册封第382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426章 暴利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286章 一击必杀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99章 首功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574章 喜临门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544章 重大案情
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355章 灭国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404章 动手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562章 杀手锏第478章 加官第17章 惺惺相惜第177章 诛灭第181章 功不可没第597章 赐宴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587章 斩立决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238章 外甥随舅第131章 杀手锏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196章 大开杀戒第567章 快刀斩乱麻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26章 暴利第124章 此孙必为圣主第522章 赚疯了第46章 殿前审问第97章 捷报第13章 君无戏言第241章 转危为安第358章 皇孙威武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602章第27章 朕之伯乐第276章 原形毕露第577章 神奇的事发生了第207章 舅甥一家亲第521章 再发一遍财第460章 你敢想吗?第190章 真相大白天下第370章 天大功劳与万死之罪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50章 兄弟第263章 百年基业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453章 谜底第601章 献礼第184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第87章 起死回生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09章 谋逆大罪 无所遁形第152章 好阿舅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567章 快刀斩乱麻第56章 皇孙饿了第141章 听我说,谢谢你第2章 重新做人第347章 狠人还有文化第193章 满载而归第226章 大杀器第33章 入宫第198章 救驾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426章 暴利第116章 龙颜大悦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204章 册封第382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426章 暴利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286章 一击必杀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99章 首功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574章 喜临门第35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402章 权势滔天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544章 重大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