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斩立决

闹哄哄了许多日。

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倒是这个时候,东宫却是出奇的安静。

朱高炽看着眼前的乱象,也不由得叹息。

这如雪片一般相互攻讦的奏疏,更是教他难免发出感慨。

年轻的时候,他受不少的良师教导,总认为读书人所追求的乃是圣人道理,可结果一个宅邸,就将天下的英才闹成了这个地步!

一个个搜肠刮肚,引经据典,就为了自己多分一些房产去找理由。

实在教人觉得滑稽可笑。

可真细论起来,当真滑稽吗?

朱高炽已不是从前的朱高炽了,尤其是此番前往河南布政使司和关中之后,他开始用另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于是等了几日,眼看就要不像样子。

太子终于下达了一道诏书,平息了争议。

依旧还是按品级的高级来区分宅邸的规模,只不过,一品为两亩,而七品为一亩二分,将彼此之间的差距,直接拉到最低。

这诏令一出,虽未必能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却也大抵能够接受。

在此之中,张安世几乎每日都来东宫。

自小,张安世就是在这东宫之中长大的,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清晰无比,只是二十多年过去了,终究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朱高炽处置着手中的奏疏,有时也会和张安世商议。

不过其中一份奏疏,却令朱高炽眉头微皱。

朱高炽不只朱瞻基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朱瞻埈,乃侧妃所生,而三子朱瞻墉,也是太子妃张氏所生。

这两个儿子,也已成年,至于其他未成年的儿子,亦是不少。

对于那朱瞻埈,张安世几乎很少打交道。

不过自家姐姐所生的三子朱瞻墉,这小子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儿,平日里,连自己的舅舅张安世都敢捉弄,不过他毕竟不是长子,所以平日里也由着他,张安世懒得去管教。

现在许多大臣,纷纷上奏,希望太子能够早做谋划,为二子朱瞻埈以及三子朱瞻墉早早选择封地。

很明显,这些奏疏,绝不是空穴来风,大明的臣子们,都是人精,一个个精的很。

现如今,太子彻底监国,且又开始分宅来邀买人心,这不摆明着新皇要准备登基了嘛?

按照大明的规矩,新皇一旦登基,那么除了未来的太子之外,其他的皇子,就最好赶紧送去藩地为好,免得留在京城,夜长梦多。

当初朱棣,就将汉王留在京城,闹出了不少的事端,有这前车之鉴,就更需要赶紧的将人送走,眼不见心不烦了。

而且,别看这只是一封平平无奇的上奏,可实际上,却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因为老皇帝还在呢,自然还未将朱瞻埈和朱瞻墉封王,就让世孙去藩地,这是什么意思?

可是风浪越大,鱼越贵,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这么一份奏疏,某种程度来说,其实也是向未来的太子朱瞻基靠拢,这事若是教朱瞻基得知了,不免会对上奏的人青睐有加,觉得这些人很懂事。

自然,这些奏疏,显然带有投机取巧的因素。

在朱高炽看来,自然现在此事也不急。

只是……急倒不急,无论是朱瞻埈,还是朱瞻墉,都还是他的儿子,将来封到封地去,也是必然的,作为父亲,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儿子选择一些好的藩地,这样的私心,如何没有?

于是今日张安世来了后,朱高炽便将这奏疏递给了张安世。

等到他看完后,朱高炽便道:“安世。”

“诶……”

“这奏疏你怎么看?”

张安世抬头道:“陛下尚在,这奏疏有些避讳,我看,还是留中不发比较适合。”

朱高炽笑了笑道:“本宫说的不是这个,本宫说的是……将来……”

张安世领会了朱高炽的意思,于是道:“现在西洋诸藩,几乎都已被诸王给瓜分殆尽。无论是爪哇还是安南,亦或者是真腊、吕宋……再远一些,连天竺也开始有人染指了,现在若是继续分封,只怕要去更远的地方。”

朱高炽听罢,若有所思,他沉吟着,良久之后道;“没有其他的好去处了嘛?”

若是再远,可能就是万里之外了,一想到这个,朱高炽也不免心疼。

张安世微笑着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地方,这地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朱高炽一愣,只定定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道:“朝鲜国与倭国……”

朱高炽听罢,皱眉道:“此太祖高皇帝的不征之国……”

张安世道:“也没说征伐,不过是取一些土地,教他们分封建藩而已,那里很大,容得下许多王侯。”

朱高炽带着疑虑道:“只恐那边不肯,朝廷若是因此而兴兵,就实有些不妥了。”

张安世想了想道:“肯不肯,且不一定呢。不如就包在我的身上,此事我来办,反正时候还早,也不急着一时,这朝鲜王与倭王,素来温顺,我想他们会同意的。”

朱高炽沉吟着,虽有犹豫,却还是点了头。

显然,无论是朝鲜国还是倭国,距离大明,都算是咫尺之遥,若是将来,朝鲜国那边,再修一条铁路,就更近了。而倭国,与大明可谓是隔海相望,亦不算远。

何况此二地的民风,多用汉字,习俗与大明相近,这一点倒是与安南相同,确实是个好去处。

若是能拿出几块地方,给自己的儿子们建藩,显然,这往后的日子,一定教朱瞻埈兄弟比他们的叔公、伯公们要轻松一些。

只是……朱高炽依旧还担心对方不肯,若是不肯,也就不好动强了。

不过张安世说有办法,朱高炽素来知道张安世的能耐的,既然能说出来,那就先让他试一试看。

顿了顿,朱高炽话锋一转,则是说到了另外一件事,道:“羽林卫的事,你要抓紧一些,别看陛下现在撒手不理朝政,却对这里盯的紧。”

张安世笑了笑道:“陛下此番,只怕是对姐夫的最后一次考验了,未来这一年,姐夫是该给陛下看看姐夫的手腕,绝非在太祖高皇帝和陛下之下……”

“胡说八道。”朱高炽瞪了张安世一眼,斥责道:“本宫如何可以与太祖和父皇相比!”

张安世却道:“作为儿孙的,不敢与之相比,这自是孝心。可站在太祖高皇帝和陛下的角度,尤其是现在,陛下已经年迈了,对他而言,他最希望看到的事,是自己儿孙,比他要强。”

张安世在自己的姐夫跟前,也少了几分忌讳,道:“所以这个时候,反而不该是藏着掖着的时候,姐夫,该下猛药了。”

朱高炽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才道:“你那一份章程,再取本宫看看。”

张安世露出微笑道:“明日送来。”

朱高炽随即道:“哎,真没想到,一转眼,父皇老了,本宫年岁也不小了,而你……也这样的大了。”

张安世道:“姐夫好端端的,怎有这样的感慨呢?”

朱高炽道:“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安世,小时候你多顽皮啊,现在却已成了本宫的左膀右臂了。”

张安世笑了笑。

不过朱高炽随即又开始担忧起来。

因为,就如张安世所说的,张安世的新章程之中,下的乃是猛药。

除了接下来,开始继续加大铁路的修建,除此之外,还有电报的铺设,也直接开始。紧随其后的,就是将大量的地方官,进行轮换。要嘛送去藩镇,要嘛召回京城,取而代之的,则是当地的大量铁路司的官吏。

各地都需建设文吏培训班,招募来的文吏,一旦成为骨干,立即进行培训班中学习,随即便升任更重要的职位。

大学堂毕业亦或者是模范营中退役下来的人手,纷纷调往天下各处府县,充当文武吏。

新政还未推行的地方,要求士绅的土地不得超过每户百亩,超过的,则强令贱价售出,接下来,将掀起全国的土地清丈。

天下各处的水道需要清淤,所有分取了土地的农户,也需组织起来,要对水利进行修缮。

于各县设置农所、医学院、兽医所、水利、土地、教育等所。

建立一个统一的税务机构,深入县乡。

彻底取消军户,不再承认疍民,设立司法大学堂,开始培养专门的判官。

修撰新法典,除了行律之外,新增民法、商法。

打击水匪和盗匪。

这一项项的举措,颁发之后,立即实行,已不再是从前那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看着这洋洋洒洒十万言的章程,朱高炽显然是谨慎对待的。他沉吟良久,其中还有许多的细节,他已看过了无数遍,深思熟虑了很久很久。

可如今,他提起朱笔的时候,依旧还是觉得分外的沉重。

都说治乱世,需猛药。

可现在天下承平,倒也不至于非要彻底贯彻的地步,即便是现在这个样子,大治天下也足够了。

而直接下这样的猛药,某种程度而言,其实还是有许多风险的。

这几乎是直接打破了千年来许多的惯性,将许多依赖于以往惯性的群体,彻底斩断了他们的生计。

可思量了片刻,朱高炽终究还是在这章程上头,画了一个圈。

随即交给了一旁随伺的宦官,吩咐道:“送司礼监。”

诏令发出,随即开始经由邮政司分发天下各地,邸报亦开始连日刊载。

诏书在各部堂宣读。

针对这诏令,又有许多的旨意,分送各部堂。

而至于非议和流言,朱高炽没有去理会,他甚至懒得让锦衣卫去打探。

只下诏厂卫,派出缇骑,以防不测。

这样的变动,显然效果是空前的。

至少在京城,就好像池塘里,突然砸下了一颗陨石,一时之间,激起了千层浪。

京城之内,有人哀嚎。

可朱高炽置之不理。

他甚至压根已不去见翰林和御史了,只召见几个大学士以及各部的尚书议事,敲定了一件事之后,直接教他们遵照办理。

若非是必要的奏疏,他也懒得去看。

而是签发一份份的诏令出去,很有几番乾坤独断的意味。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事,传入他的耳里。

文渊阁大学士奏曰,山西太原知府不肯接纳朝廷分派的官吏,而是领着本地的官员泣血上书,请求太子广开言路……又强令下头各县的县令人等,不得与朝廷派遣来的官吏交割县务。

解缙奏报时,抬头看着朱高炽。

朱高炽只背着手,踱了几步,他现在越发有些酷似朱棣了,尤其是在思考的时候,那漫不经心地踱步,眉心轻皱,面色凝重的样子。

朱高炽此时终于站定下来,道:“这知府叫陈忠吧。”

“是。”

“本宫对他有些许的印象。”

胡广道:“此人倒算是好官,官声不错,就是……有些迂腐。”

朱高炽道:“本宫也听过他的名声……”

顿了顿,朱高炽接着道:“命锦衣卫下驾贴,锁拿吧。”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

几个大学士却是吓了一跳,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讶,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严重。

于是,胡广提醒道:“太子殿下,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只需下诏申饬……”

朱高炽淡淡地道:“太原府的情况,本宫知道,这几年,一直遭灾,此人官声确实好,军民百姓虽然饥馑,饿死的人,倒也没有这样多,至少比元末时十室九空要好一些,现在也不过一年一万七八千的饿殍,倒没有到血流漂橹的地步……”

顿了一下,他才接着道:“所以,他才有了好名声,许多军民百姓,都称颂他乃是青天。只怕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敢如此吧。”

胡广则是底气不足地道:“是,是,此人确实……算是……算是……”

朱高炽道:“算是青天?”

“这……”

朱高炽道:“青天尚且每年饿死万人,百姓衣不蔽体,人有菜色,就这样的地步,百姓尚且还要称颂他,可见旧制之恶,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而维护这旧制之人,又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天下的事,坏就坏在这些所谓‘君子’上头,本宫倒指望少一些这样的青天,多几个治世良才。现在他这是抗诏不尊,这是十恶不赦之罪……”

朱高炽说罢,冷冷一笑,面无表情地继续道:“不但要锁拿这个陈忠,还有他的家人,也一并锁拿。其他听从他的府县官吏,也一个不留,统统下诏狱治罪。本宫今日要诛的,就是这些青天。”

朱高炽的话说的并不严厉,却带着寒意。

以至于连解缙等人,都开始觉得,这位太子殿下,越发的教人看不懂了。

以往温良恭谦的太子,如今似是早已不见踪影。

“殿下。”解缙皱眉,似乎觉得惩罚还是有些重了,于是道:“只怕这样的话,太原府的军民……”

朱高炽却是没有让他说下去,打断道:“太原府的军民,今日所想什么,思什么,并非是本宫现在要顾虑的事。本宫要顾虑的,是如何教这太原府的军民百姓什么时候能够填饱肚子,能够一年添置一两件新衣。”

朱高炽扫视了众人一眼,才继续道:“你们啊,不要总是用礼义去满足军民百姓,不妨想着该如何将他们喂饱,教他们穿暖吧。忽视饿殍,不重实际,却只念着所谓的名节和道德,本宫倒是想知道,人都死了,这些有何用?”

朱高炽说到后面,话里带着明显的嘲讽之意。

解缙听罢,忙道:“臣明白了。”

朱高炽收起了脸上的冷意,这才又道:“这陈忠押解入京时候,立即治大不敬之罪,斩立决,其余人等,也不可轻判。再有这样的,也一概遵照此判例处置。”

“是。”

朱高炽随即又道:“接下来,凡有阳奉阴违的,有对诏令置之不理的,统统都要严惩不贷,就如此吧。”

在场的大学士们,不知道是被朱高炽今日的果决所震慑,还是打心底认同了朱高炽的决定,此时几乎是鸦雀无声。

朱高炽则是看了张安世一眼,道:“张卿似乎有话说?”

张安世道:“殿下,臣要上奏的,倒不是太原府的事,而是监察御史王闻洪有弹劾……”

朱高炽听到弹劾,下意识的皱眉。

便道:“弹劾什么,弹劾谁?”

张安世道:“弹劾应天府……”

朱高炽道:“应天府怎么了?”

张安世便道:“关于兴建城门的事,兴建城门,大大有利于京城的扩张,尤其是城西的羽林卫那边,每日大量的匠人和劳力需要出入,结果……应天府对此视而不见,到现在,还没拿出一个开辟城门的章程出来!”

顿了一下,张安世振振有词地接着道:“如此敷衍,视民生于不顾,实在罪该万死,所以这位王御史希望朝廷申饬应天府,并且立即进行改善,他走访过靠近羽林卫的几段城墙,也提出一些关于新城门的建言……请太子殿下过目。”

朱高炽:“……”

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360章 赚翻了第533章 努力罢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213章 王者归来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140章 献策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512章 遗诏第424章 功不可没第92章 封官第113章 赚翻了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524章 位极人臣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186章 三喜临门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542章 圣裁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481章 钦犯落网第466章 丧尽天良第61章 入宫赴宴第527章 猛虎出笼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第453章 谜底第2章 重新做人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379章 他们在打劫朕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140章 献策第195章 斩杀殆尽第180章 你也配谋反?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539章 承平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560章 报功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4章 上达天听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288章 张安世出击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336章 替罪羊第131章 杀手锏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535章 大礼第535章 大礼第45章 龙颜震怒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146章 功臣面圣第546章 一个漏网的都没有第587章 斩立决第275章 真相来了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109章 诛族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386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190章 真相大白天下第284章 帝心难测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336章 替罪羊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325章 成王败寇第521章 再发一遍财第453章 谜底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463章 暴利第96章 简在帝心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208章 圣孙第32章 皇孙没舅舅了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542章 圣裁第90章 朱允炆入宫第559章 宝贝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
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360章 赚翻了第533章 努力罢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213章 王者归来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140章 献策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512章 遗诏第424章 功不可没第92章 封官第113章 赚翻了今天的更新会晚一点。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524章 位极人臣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186章 三喜临门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542章 圣裁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481章 钦犯落网第466章 丧尽天良第61章 入宫赴宴第527章 猛虎出笼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第453章 谜底第2章 重新做人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379章 他们在打劫朕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140章 献策第195章 斩杀殆尽第180章 你也配谋反?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发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539章 承平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560章 报功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4章 上达天听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288章 张安世出击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336章 替罪羊第131章 杀手锏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535章 大礼第535章 大礼第45章 龙颜震怒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146章 功臣面圣第546章 一个漏网的都没有第587章 斩立决第275章 真相来了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551章 一荣俱荣第109章 诛族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386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190章 真相大白天下第284章 帝心难测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336章 替罪羊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325章 成王败寇第521章 再发一遍财第453章 谜底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463章 暴利第96章 简在帝心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208章 圣孙第32章 皇孙没舅舅了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542章 圣裁第90章 朱允炆入宫第559章 宝贝第461章 不可放过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