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赚翻了

张安世说罢,一溜烟便跑。

夏原吉鼓着眼睛瞪着张安世的背影,禁不住气不打一处来,那目光,恨不得把张安世瞪出一个窟窿来。

世上只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哪里有举家输财,还给朝廷卖命的?

现在夏原吉便是这样的状况。

这主意竟打到了夏家来。

现在惨了,夏家背了繁重的债务,手里拿到的,不过是区区数十亩不值钱的土地罢了。

其实夏原吉甚至可以接受,夏家吃了这个亏,毕竟这涉及到了皇孙。

可若只是夏家吃了这个亏,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儿子也帮了皇孙的大忙,这叫什么?叫做雪中送炭。

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皇孙器重自己的儿子,千金散尽还复来,夏原吉不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

只是后来一打听,他才知道,购置数十亩地的,何止是夏家,这朝中不知多少人家,都牵涉了进去,

刑部尚书金纯,太常寺卿周到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省不少的布政使,以及提刑使。

这些人,虽有不少都是封疆大吏,却也知道子弟们科举中进士何其难,为了早早给儿孙们铺路,大多都在京城里担任荫官。

皇孙建幼军,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所以拼了命的将自己的子弟塞进去。

恰恰相反的是,往往武勋的子弟,塞进去的不多。

这固然是武臣大多都有爵位,而没有爵位的武臣,往往份量不够,没办法疏通兵部那边的关系。

至于有爵位继承的,自有铁打的乌纱帽,倒不如去边镇历练一些年,立下一些战功,将来继承了爵位,固然不在乎将来的前程。

更不必说,此时是明初,有不少武勋都是皇亲国戚,也确实没有这个必要。

人人都拿了钱出来,其实就等于人人都没拿钱。

夏家一家若是出了钱,购置了数十亩地,皇孙或许会想,夏家父子真是忠心,以后一定要善待。

可数百幼军的武官,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没跑,这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等同于夏原吉将自己的家底丢掉了水里,连一丁点的浪花都没有涌出来。

到时你去皇孙面前,提及此功,人家会说你谁啊,购地的数百人呢,谁认得你。

夏原吉几乎不用去想,便立即能猜测到,这定是张安世这个缺德得冒烟的家伙干的,也只有这家伙,才能想出这样的坏主意。

皇孙年少,人又机敏天真,如何想得到此等毒计。

这夏原吉当日心中都是不乐,他对那什么铁路,什么火车都没有什么兴致。

这玩意……看着就劳民伤财,现在身家性命都搭了进去,还听不到一个响,夏原吉觉得很悲催。

因此回到了户部,他依旧还是闷闷不乐,如鲠在喉。

好不容易挨到了傍晚,自是下值,便立即回了自家府里。

却见他那儿子夏瑄在他的面前晃荡。

夏原吉乃是谦谦君子,不过这几日但凡见了夏瑄,便有着消散不去的火气。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他不敢骂皇孙,也不好和张安世将矛盾摆到台面上,惹不起他们,还惹不起自己的儿子吗?

“畜生,又有什么事?”夏原吉冷着脸道。

“爹,后日……皇孙说,要率诸武臣往栖霞,是什么火车通车观礼。”

夏原吉不耐烦地道:“那与伱何干?”

夏瑄苦着脸道:“爹……儿子也要去。”

夏原吉瞪他一眼:“那又如何?”

夏瑄道:“同僚们都急眼了,不少人都和咱们夏家一样,将老本都搭了进去……那地的事,教人如鲠在喉啊!”

夏原吉绷着脸,站了起来,随即背着手,来回踱步。

这夏瑄真是哪一壶不开提哪壶。

于是夏原吉咬牙切齿,终究还是平日的涵养和理性,压倒了此时的愤恨,最后只道:“嗯……”

夏瑄犹豫了一下,道:“爹……有一个同僚……说……要不,等去了栖霞,咱们……索性闹一闹,看看能不能拿回一点本钱来。”

“嗯?”夏原吉看着夏瑄,此时脸色意味深长。

“可儿子担心,惹出事端来……心里想着,还是托病不去最好。”

夏原吉默不作声,他又慢慢地踱了几步,接着坐下喝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道:“去,还是要去的,若是有人要闹,你也跟着闹,到时圣驾肯定在,你混在人群之中,也去哭告一下。”

“啊……这……”

夏原吉道:“你们毕竟还年轻,可以算是年少无知。而且牵涉此事的人不少,即便有罪,那也是法不责众。”

“再者说了,闹一闹,至少闹出来,也教陛下知道,咱们现在是倾家荡产,就算朝廷不赔咱们这笔钱,可至少……陛下也晓得咱们吃了大亏。”

夏瑄显得担忧地道:“可若是陛下震怒……”

夏原吉摇摇头:“陛下这个人,脾气很大,动辄打杀,有太祖之风。不过无论是太祖还是陛下,却都有一个性子,那便是他们认理,但凡他们觉得理亏的事,总不至拿你们怎么样。”

“所以……这般闹起来,无非两个结果,其一便是退银子,其二,则是陛下自知理亏,到时……不免要从其他地方予以一些补偿。”

夏瑄道:“可是……皇孙……”

夏原吉瞪他一眼道:“混蛋,当然不能推到皇孙的头上。”

夏瑄便道:“那推到张安世头上?那家伙太黑心了。”

夏原吉立即摇摇头:“那也不成,这个家伙太硬了,你们招惹不起。”

夏瑄为难地看着夏原吉:“那逮着谁呀?”

夏原吉却是气定神闲地道:“詹事府大学士杨溥,现在不就是主持铁路的事宜吗?你瞧,他既涉及到东宫,和皇孙有关系,又牵涉了铁路……”

夏瑄面露不解道:“啊……这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啊。”

夏原吉眼带深意地道:“就是要八竿子打不着!这等事,陛下知道,皇孙知道,张安世知道,你知我也知。大家都晓得杨溥无辜,所以才栽赃他,如此一来,事情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夏瑄迟疑地道:“可杨学士……不免……”

夏原吉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道:“你啊,真是愚蠢!这对杨学士而言……才有诺大的好处呢。代皇孙受过,这是何等的恩荣!表面上……他杨溥是吃了亏,可实则,太子和皇孙都会感激他,即便是陛下,也会对他生出恻隐之心。”

“杨溥此人,老夫略有所知,他为人谨慎,却又颇为干练,虽说年轻,乃翰林出身,可行事周密,将来必有很大的作为。以他现在的资历,将来至少继尚书位,可此番若是能代皇孙受过,我看……少不得要做宰辅的。他是聪明人,所以即便你们栽赃他,他回过味来,也断不会为难你们。”

夏瑄听罢,感觉晕乎乎的:“怎么好像到头来,谁也没吃亏。”

夏原吉道:“老夫只想要回那些钱,为何要教人吃亏?”

夏瑄便唯唯诺诺地道:“那……那儿子回头去与金家的人……商议商议……”

夏原吉道:“到时,别把老夫牵扯进来。”

夏瑄点点头道:“儿子明白,若是我等所为,那便是少不更事,可若是牵涉到了父亲,就成了蓄谋已久了。”

夏原吉感慨:“哎……若不是为了祖宗的家业,何至如此!我堂堂夏原吉……实不该出此下策。”

夏瑄却道:“这是上谋,如何算是下策呢?”

“你懂个什么,为天下和社稷谋划,这才是上谋,为这门户私计去绞尽脑汁,再高明也是下策。”

夏瑄苦着脸道:“儿子受教了。”

夏原吉于是再没说什么,只是端起了茶盏,若有所思地抱着茶盏纹丝不动,双目失神。

栖霞这儿,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通车大典,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碌。

铁路终于贯通,途径十三县还有栖霞,设十四站,如今已经过了检修和试运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

新的车头,运力大大的增加,速度也有所提升,已经能从一个时辰三十里,达到四十里了。

如此一来,等于时速抵达了二十里,这个速度,虽然不值一提,可对这个时代而言,已算是效率大增。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可以通宵达旦的通行,一昼夜时间,可行四百多里。

张安世随即,开始让人计算货运和客运的价格,在经过大量的计算之后,在确保盈利的基础之上,价格折算了出来。

比之当下普遍的陆路运输条件,运费足足降低了一倍。

且在足足降低了一倍的基础上,货物的运力更不知提振多少,最可怕的是……它能达到准时准点的抵达。

区分农业社会和商业社会最大的条件就在于时间的观念。

在后世,人们总说某些落后之地的人没有时间观念,这其实并非是人种的诧异,而在于……这些落后的区域,他们普遍没有较为准点的交通措施,譬如同样一批货,从此处运到彼处,在没有火车之前,往往可能中间的误差会高达十天的时间,有时快一些,半个月之久,若是中途遭遇了变故,则可能一月。

这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可谓是习以为常,耽误几天事的功夫而已,可对于整个太平府普遍的作坊还有商贾们而言,其实却是难以承受的。

我的作坊需要用料来生产,结果你耽搁了十天半个月送来,那我岂不是要准备吃土?

这就导致,许多作坊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不得不提前的建立大量的仓库,备下大量的原料,以防这运输带来的时间误差。

如此,作坊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仓储的成本也大大增加,而且因为提前备货,对资金的压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可若是铁路能大大的降低时间上的误差,这所带来的无形收益,甚至不是运输价格降低可以比拟的。

因此……当兴建的铁路司开始布告诸县商贾和军马百姓,新铁路的措施之后,寻常的百姓或许还后知后觉,可春暖鸭先知,诸多商贾闻言,已是闻风而动。

试运营的铁轨,这几日都是人满为患,不少商贾提前来观摩,一时之间,盛况空前。

不少人已开始于铁路司签署提前的货运单,毕竟不少的商贾,他们往往有固定的客户,需要隔三差五地将一车车的货送出去。

这铁路不但大大缩减了运输的时间,而且还能确保准点,甚至运输的价钱比之从前还低不少。怎么看待,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各处车站,人潮汹涌,都是穿着松江布或是栖霞新布的商贾,甚至还有人亲自乘坐体验一番,随即便将此等稀罕之物,四处传播。

这样的热度,远远超出了张安世的想象之外。

他原以为,人们未必愿意一下子接受这样的新鲜事物。

可显然他是低估了明朝人对于新事物的热情。

此时想想,明清往往被人一并提出,可实际上,明人与清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好像同样是外来事物,哪怕是士大夫阶层,那种接受程度都完全迥异。更何况是以商贾为主导的太平府呢?

“都督,现在那栖霞站,每日都有数百商贾在那,驱都驱不走呢。”

说话的乃是高祥,高祥笑了笑,接着道:“下官也去试了试,确实骇人,世上竟有此物,真是万万不曾想到。”

张安世今日的心情显然很好,笑着道:“好了,典礼的事,再想想哪里有没有遗漏,可不能出错,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高祥道:“是。”

另一边,杨溥道:“如今这铁路司,眼下可运营的蒸汽机车,有三十,主要是调度方面,尚需改进,等将来若是熟稔了,若是能增加到五十,便再好不过!”

“现在的订单,已经差不多要满了,如今……下官在想……是否增加一些运力,一车只挂八个挂车,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不急,慢慢地来。”张安世从容地道:“这事交给徐景昌他们去想办法,铁路司的运营,还有人员的培训,切切不能出差错,出了差错,就唯你是问了。”

三十车每日同时跑,是个什么概念?是三十辆车在这一条数百里长的线路上,几乎可以做到日夜不歇,运输出三千吨,也即是六百万斤,接近五万石的运量,这还只是一日。

一月下来,便是一百五十万石。

若是一年,即可几乎将整个大明的粮赋统统运输完毕。

可是明朝要运输这些粮赋,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呢?几乎上官府为了运输钱粮,征募的民夫就有数百万之众,且这些民夫,往往往返就需数月。

当然,眼下这铁路线,只在太平府运行而已。

张安世接着道:“铁路司这边……运营之后,账目一定要清晰,所有的人员,也需定员定额,除此之外……这铁路司下辖的铁路巡检司,从现在起,也要时刻巡视铁路沿线,以备盗抢之事,这铁路司的担子不小,杨学士,你的责任也是不轻啊。”

杨溥微笑道:“都督放心便是,下官尽力而为。”

“不能是尽力,是决不能出差错,出了差错,便是唯你是问。”

“是。”

一切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良辰吉日已至。

这一日,张安世一大清早便穿着钦赐蟒袍,率右都督府以及太平府上下官吏,提前至栖霞边境侯驾。

圣驾直到正午才抵达。

张安世上前行礼。

朱棣下了马,笑了笑道:“怎的瞧你愁眉苦脸的,怎么,等了不少时候吧。”

张安世道:“臣只是担心错过了良辰。”

朱棣微笑道:“放心,误不了你的事,真要耽误了,不还有金卿家吗?”

这话里有话,毕竟……金忠是专业的,即便耽误了,他也可以掐指一算,表示这个时辰耽误得好,下一个时辰更好之类。

金忠在后,笑了笑,没啥表示。

夏原吉的眼睛,则瞥向不远处,皇孙的车驾。

张安世在前引领,浩浩荡荡的人马随即便至栖霞车站。

此处早已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便连模范营也已调拨了来,戒备森严。

好在车站的位置,较为偏僻,在栖霞靠近南京的西郊。

因而,现在只有诺大的车站,孤零零地坐落在这里。

“造孽,造孽啊……”

夏原吉在后头陪驾,身边的刑部尚书金纯口里喃喃念着。

他声音很轻,夏原吉却听着了。

夏原吉错愕地看向金纯。

金纯低声道:“你可知脚下踩着的是什么吗?”

夏原吉错愕地道:“是……是什么?”

“是我们的地……”

夏原吉顿时觉得这地烫脚似的,忍不住打了个趔趄。

金纯痛心疾首地道:“你瞧这地方,不毛之地,就算种庄稼,那庄稼都要嫌此地没有养料呢!”

夏原吉不确信地道:“不会吧?真是这里?”

“骗你做什么!我家的地,乃车站以东一百二十丈,你家的在何处?”

夏原吉一听,心都凉透了。

放眼眺望,此处除了车站,说是不毛之地都是轻了,平日里只怕连鬼都没有。

夏原吉摇摇头,苦笑,而后眼睛又瞥向远处皇孙和皇孙们的随驾武臣。

金纯与夏原吉对视一眼,彼此似乎交换了一个眼色。

他虽与金纯平日没有过多的交往,可好像此时一下子有了默契似的,便立即将目光错开。

朱棣到了车站,便沿着石阶而上,哭笑不得地看着张安世:“这就是花了数百万两银子……”

张安世笑着道:“陛下……等进站便知。”

朱棣想起什么:“叫朕孙儿来。”

于是随侍的宦官连忙小跑去将朱瞻基召了来。

朱瞻基则是领着众武臣,被人左右拥簇,一路上下好像打量着,骑着小马驹至。

随即下马,朝着朱棣来。

朱棣笑着道:“个头又长高了,此孙类我,将来必是健硕的汉子,张卿家……你们张家人……都太纤细了。”

张安世:“……”

陛下,你这么理直气壮的贬低我全家,不好吧!

见张安世没吭声,朱瞻基则喜滋滋地准备向朱棣行礼。

可还不等朱瞻基行礼,朱棣便已一把拉扯过他:“朕教你陪驾,便是要你也见识见识……这车站……你的苦心也不少啊。”

朱瞻基笑着道:“皇爷……我可没出力。”

朱棣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此时,却有人突然传出啜泣的声音。

朱棣自是听到了,微微皱眉。

这啜泣声,竟是朱瞻基的扈从们那边传来的。

朱棣板着脸道:“何人如此无礼?”

于是一个幼军武臣走了出来,拜倒在地道:“卑下万死之罪。”

朱棣瞪了他一眼,又瞥一眼朱瞻基。

朱瞻基也有些诧异。

朱棣道:“尔哭甚?”

“陛下,卑下……卑下……日子过不下去了,是以悲伤。”

“嗯?”

“铁路司的杨溥学士,要修铁路,因为银子不够,便教卑下人等,购置这车站的不毛之地,卑下祖上数代积攒下来,家中财富,总计不过折价三千两的身家,如今却教卑下买此地六亩,就这六亩地,便要了三千两,卑下拿不出这样多的现银,竟还教卑下告贷……卑下……卑下……”

这人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像一下子要背过气去。

他的眼泪滂沱,身子瑟瑟发抖,声音嘶哑疲惫,可浑身上下都好像写着两个字……抢钱!

朱棣的脸色顿时又青又红,既有恼怒,却又不好发作。

“尔父是谁?”

这人道:“四川提刑使刘彦……”

朱棣冷着脸道:“你可知君前失仪,是何罪?”

这人道:“卑下万死……”

说罢,再三叩首。

这时……其他的武臣好像一下子炸开了,那夏瑄便也拜倒在地,提高了声音道:“卑下……卑下……也活不下去了。”

“卑下……”

朱棣:“……”

朱棣此时是尴尬到了极点,一脸羞愤。

朱瞻基张大着眼睛,本是有些胆怯,可歪着脑袋一想,不对呀,这不是在责备杨溥学士吗?和我朱瞻基有什么关系?

只有张安世在这个时候,却是眼睛一亮。

他猛地……乐开了花。

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张安世乐了。

…………

第595章 一击必杀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41章 老兄威武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24章 重逢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501章 入朝的大动作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99章 首功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53章 家国天下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27章 朕之伯乐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186章 三喜临门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188章 落网第207章 舅甥一家亲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96章 简在帝心第579章 计划的一部分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546章 一个漏网的都没有第576章 父子相见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85章 监国第421章 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月底求月票!第537章 有情有义张安世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19章 皇孙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277章 万死之罪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第456章 加恩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229章 破天荒的赏赐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498章 斐然政绩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击第188章 落网第89章 入宫报喜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553章 急奏第338章 重赏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512章 遗诏第118章 悟道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59章 封赏第250章 论功行赏第223章 斩草除根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91章 封赏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46章 殿前审问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212章 清洗第318章 谁有异议?第213章 王者归来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436章 说出来都吓死你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9章 发财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73章 血溅五步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587章 斩立决第412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565章 暴富第342章 君臣相见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
第595章 一击必杀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41章 老兄威武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24章 重逢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501章 入朝的大动作第550章 大权在握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99章 首功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53章 家国天下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27章 朕之伯乐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186章 三喜临门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188章 落网第207章 舅甥一家亲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96章 简在帝心第579章 计划的一部分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546章 一个漏网的都没有第576章 父子相见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85章 监国第421章 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月底求月票!第537章 有情有义张安世第540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第19章 皇孙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277章 万死之罪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第456章 加恩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229章 破天荒的赏赐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498章 斐然政绩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击第188章 落网第89章 入宫报喜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474章 疯狂的朱瞻基第553章 急奏第338章 重赏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512章 遗诏第118章 悟道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59章 封赏第250章 论功行赏第223章 斩草除根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91章 封赏第218章 原形毕露第46章 殿前审问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212章 清洗第318章 谁有异议?第213章 王者归来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第436章 说出来都吓死你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9章 发财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73章 血溅五步第17章 惺惺相惜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587章 斩立决第412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565章 暴富第342章 君臣相见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39章 京城二凶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