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急奏

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十分复杂的时候,那么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撒钱。

因为用银子真的管用。

当然,银子也不能乱撒。

乱花银子的是二傻子,而真正能对症下药的花银子的,却往往能收获奇效。

在这邮政司里,胡穆显然已深谙此道了。

他曾担任过文吏,安置过流民,与铁路上的劳力打成过一片,自然知晓……这些人的心思。

你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银饷,这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

可感激涕零还不够,因为感激只是一种情绪,时间一久,也就淡了。

邮政司的职责,恰恰需要有一群稳固的人员,而且确保所有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向心力。

否则,一旦信件或者包裹丢失,都可能大大的败坏名声。

尤其是包裹的丢失,对于声誉的影响极大,可偏偏……在这时代,盗匪的问题,往往是家常便饭。

毕竟这落后的时代,一个人倘若一时见财起意,但凡贪恋上了包裹里的某些财物,大不了直接据为己有,实在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无非就是上山为匪。

人一旦上了山,你能到哪里找去?

又或者,有人勾结匪盗,劫掠这些包裹,亦是难以提防。

因此,必须确保这些人的绝对忠诚。

而忠诚,除了起初收获的感激之外,便是要将所有人,都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每年的奖励,是一个措施和手段。

鼓励驿卒的子弟们入学,也是手段。

本质上,是要给他们一个希望,人有了希望,自然而然便会格外珍惜自己当下所享有的一切,将那些可能的一念之差的坏心思给彻底收起来。

既要花钱,可又要花费的值得,那么……接下来,胡穆要做的,就是要设计一套复杂的薪饷顶层制度了。

这也是受了张安世的启发,有时候,胡穆不得不钦佩宋王殿下的足智多谋,他的一个提醒,就彻底让自己转瞬之间,豁然开朗。

必须得设计出一个年资的制度,在邮政司里呆的越久,待遇更加优厚,才可让所有的驿卒安分起来,愿意一辈子为邮政司效劳,且能确保信件和包裹的绝对安全。

邮政司暂时而言,未来的主要业务,他已大抵地梳理了出来。

其一是承销邸报,其二为信件与包裹。

当然,可能他们还承担一些钱庄一样的职责。

之所以承接钱庄的职责,倒并非是想抢钱庄的买卖。

事实上,联合钱庄的九成九业务,几乎都是在一些重要城市和海外各藩地进行的。

这倒不是联合钱庄不想将业务铺开,实际上却是……天下绝大多数的农户,甚至是寻常的匠人,根本不需钱庄,一个远在千里之外,某个寻常的小村落,那里的人,即便是联合钱庄如何的推广,也是无法与联合钱庄产生任何关系的。

而邮政司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彻底地深入进许多村落中去,而一旦取得了信用,那么……寄托钱物,也就成了可能。

鉴于邮政司的特殊性,即……所有的驿卒,其实并非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他们的本质,其实就是跑腿而已。

可与此同时,他们恰恰因为随时可能手握着许多的财货,那么……必须得确保其良家子的身份,且最好社会关系极为稳固,祖上数代,都没有作奸犯科的历史,更没有结交过任何歹人。

某种程度而言,这后者,其实也算是一种才能,人能老老实实一辈子不容易,祖上几代人都老实,那就更不易了,何况这涉及到了元末明初这样的世道。

一份份章程,在邮政司议定之后,随即开始颁布出来。

每一次都能引起轩然大波。

士林之中,自是有不少人叫骂的,自然不免有浪费公帑之类的话。

可与此同时,那边的招募,却是火热。

尤其是文吏,因为涉及到了计算以及一些公文,所有各处驿站,包括了各省邮政局都需大量的文吏,负责处理许多复杂的公务,居然……在应募的时候,竟有不少读书人前来应募。

这些读书人,不只是算学学堂或者栖霞其他各大学堂毕业的生员,竟还有不少携带着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秀才这个身份,其实是颇有几分尴尬的,他们一方面,难以继续科举下去,有了这个功名,已算可以和寻常的百姓区别开来了。

可又因为,只有功名,朝廷却并不会给予官职,这使他们往往清高,自认为自己是人上人,偏偏……又没有办法从事其他的生产。

若是家里有良田千顷的倒还好,大不了,供着读一辈子的书。

可若是家境稍差一些的,长久下去,显然也不是办法的。

因而,不少人不得不将教书或者帮闲作为出入,可事实上,又十分的糟糕,因为儒家所提倡的,乃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且儒家极重教育,因此,对于授业解惑,儒家的思想之中,是不鼓励接受高额的教育费用的。

这也就导致,绝大多数的私塾先生,实际上穷困潦倒,即便是进入达官贵人的府邸给人的子弟授业解惑,基本上,也是看人家的心思来给一些束修。

至于帮闲,就更惨了,说穿了就是陪玩,不免要殷勤讨好,免得惹的主家不快。

可现在大家越来越发觉,这铁路司也好,还是直隶的文吏也罢,竟都颇有前途,即有升迁的希望,又有丰厚的薪俸!

许多人嘴上鄙夷,可心里却是暗搓搓地遗憾,早知如此,早年若是能进入那儿为吏,现在或许早已不同了。

只是……无论是铁路司,还是直隶的文吏,别人早已捷足先登,他们再进去,不但需重头开始,而且未来的空缺……怕也没有从前那样多。

如今,这邮政司的横空出现,骤然之间,教人开始起心动念了。

于是在招募文吏的过程中,应募的秀才占比竟占了四成。

只是更无语的是,即便是胡穆,也不免遭受了影响。

这天,一个文吏小心翼翼地来,手上拿了一份门贴,道:“外头有人,希望能来拜访胡大使。”

胡穆低头一看,一下子就认得了这门贴的主人。

他眯了眯眼,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眉道:“人还在外头吗?”

“是。”

胡穆沉吟着,久久不语。

此人也是吉水县人,且还是一个读书人,其实学问还不错,就是时运不济,在那考霸之乡的吉水县,却一直寂寂无名。

当初,这人因家里距离胡家近,所以曾到过胡家的族学里读过几年书,和胡穆的关系,也算是不错的。

这叫邓达的秀才,偶尔也会和他修一些书信,进行交往。

可没想到,此人居然千里迢迢,从家乡赶来了京城,想要走他的门路。

对于这个曾经的好友,想起当初的点滴,胡穆的脸上,也不自觉的多了几分温情,毕竟算起来,既是同窗,又是发小,脾气也算是相投,只是……

他想了想道:“去告诉他吧,他的门贴,我已收到了,我现在事忙,且也不便相见,他既有心进入邮政司,那么……”

胡穆顿了顿,似在思量着,接着道:“此人的才学是好的,人也聪慧,算是稳重,照着规矩,秀才确实可以不经应募,直接入邮政司,那么……就让他进邮政司来吧。将他分派去平潭驿做文吏,让他早早收拾,及早启程。”

说着,胡穆将这门贴收了起来,便又收回了心思,继续低头去忙案牍上的事了。

文吏得了吩咐,出了邮政司后,这外头,果然有纶巾儒衫的读书人在此焦灼等待。

这文吏上前,笑吟吟地将胡穆的话转述了一遍。

这叫邓达的秀才听罢,顿时露出了不可思议之色。

他一方面没有想到,胡穆居然不肯见自己,在他想象中,胡穆不是那种飞黄腾达就不顾朋友之义的人。

现在很明显,自己看错了。

可听到竟真教自己为吏时,他更震惊,因为他以为,以自己和胡穆的关系,至少也可让自己调拨到胡穆身边,少不得,也要从心腹做起,说不准,能在这邮政司里,混一个要嘛是铁路司的司吏,要嘛是地方驿站的驿丞,要嘛就是各省铁路局的主簿亦或者典吏这样的官职。

可哪里想到,胡穆还真让他做寻常的文吏。

邓达此前带着期待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去,道:“这平潭驿,在何处?”

“在福建布政使司。”文吏回答道。

邓达:“……”

邓达愤怒了,要知道,这福建人多地少,而且群山环绕,出自江西鱼米之乡的邓达,可不觉得福建布政使司,是什么好去处,何况……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驿,这是在消遣他邓达啊。

倒是这文吏道:“现在邮政司,处处都缺人,尤其是平潭驿……”

“我知道了。”即便心头再不痛快,邓达倒是没有表露出愤怒,只是平静地道,他颇有几分自尊心,只觉得胡穆这样做,实是割袍弃义,而自己……无法接受这样的羞辱。

愤怒令他再也待不下去,于是他当即道:“告辞。”

他转身,正待要走。

可突然,又有一个文吏追了上来,急匆匆地道:“邓先生。”

邓达驻足,抿着唇,冷漠地回头看一眼。

这文吏气喘吁吁地道:“胡大使还想起一件事,说是有一样东西,给你看看。”

说罢,这文吏从袖里掏出了一块银锁来。

这银锁早已发黑了,表面也不知是不是氧化的缘故,坑坑洼洼的,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文吏道:“胡大使说,这锁到他手上,已有十七年了,他时时刻刻都带在身上。”

邓达听罢,一时之间,竟僵在原地,身躯微微颤抖。

虽说这银锁已是旧物,他却是认得。

这银锁,的确是十七年的物事,那时他们都还是同窗,有一日二人相约,一同去邓家吃饭,因关系好,所以自然不免要去拜见邓家的父母。

邓达的父母也喜欢胡穆,当即,这邓母便取了一个银锁,当做礼物送给了胡穆。

睹物思人,这件前事,邓达自然早已忘了,可现在突然记忆被唤起,也不禁意识到,自己对于胡穆的怨愤,或许有些没有道理。

这块普通的银锁,既被胡穆随身携带了十七年,可见其份量。

文吏看他几度变幻的神色,笑了笑道:“胡大使说了,他希望你去平潭驿,在那儿……你能见识到许多的东西,天地广阔,趁着年轻,何不趁此机会,见识一番呢?”

邓达沉吟了片刻,他原本是打算一走了之的,毕竟受到了侮辱,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再和胡穆有什么瓜葛了。

可看到了这银锁,邓达深吸一口气,当即驻足,又深深吸一口气,道:“可有教学生往平潭的行文?”

文吏微笑道:“明日来铁路司取便是。”

“好。”邓达点点头,看着那银锁,又道:“这银锁……”

这文吏却道:“这银锁,还得还回胡大使那儿去,胡大使平日里都佩戴着的。”

邓达点头,这才带着感触告辞离开!

……

到了岁末。

如今江西铁路司,铁路已修了一年半之久。

这时代的铁路,铺设起来还算快捷,毕竟跑的只是蒸汽小火车,没有那么多的标准。

这南昌站、瑞州站、饶州站、抚州站、九江站,半个江西的铁路,竟都贯通,以南昌站为中心,开始向北部江西辐射开,只是吉州、赣州等地,工程却是旷日持久,那里多山,还需一些时日。

铁路的贯通,同时带来的,却是各站的新城开始随之崛起。

而以往的旧城,却慢慢萧条,这自然引发了巨大的问题,至少今年户部这边,所接受到的江西布政使司的钱粮,就足足减少了一半之多。

这户部这边盘过账目之后,特意上奏,一时之间,又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岁入减少一大半,粮税还勉强有七八成之多,可其他的如茶、盐、铁等税赋,却几乎是直线暴跌。

朝廷还需每年,在江西布政使司投入这么多的金银修建铁路,可以说的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夏原吉上奏之后,对此表示了担心。

其他上奏者,也不知凡几。

即便是文渊阁这边,也引起了争议。

譬如胡广和金幼孜,他们也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胡广。

他明明被张安世绑上了车,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亏空时,他依旧还是没有兼顾铁路司和邮政司的利益,反而觉得这样是不是过急了,会不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胡广于是上奏,请求陛下重视此事,或者说,是否稍稍减少一些铁路司的规模,以免操之过急,导致江西糜烂。

奏疏到了朱棣处,朱棣忍不住道:“如今这胡家上百口人,都在铁路司呢,胡广这老家伙还有一个儿子,从铁路司去了邮政司,他倒是硬气得很,居然要对自家人动刀子。”

亦失哈自是对这种事情不好发表太多意见,只干笑道:“奴婢也看不懂胡公。”

朱棣将奏疏搁到了一边,叹了口气道:“罢了,不必理会他,这是一个老糊涂。”

虽是这样说,朱棣还是略有所担心:“从户部的情况来看,确实有些糟糕,朕也担心,一旦这样时日久了,会滋生盗匪,亦或者……引起其他的问题……”

他说着,陷入深思。

而与此同时。

胡广却与张安世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胡广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是说新政不能搞,也不是说铁路不能建,更不是……”

张安世道:“胡公,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

胡广道:“这不是说的过,说不过的问题,这在于……”

在场的,还有解缙、杨荣与金幼孜三人,却都像木头人一般,只端坐不动。

他们都是有心机的人,即便心里有自己的看法,却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

倒是此时,有舍人急匆匆的来,口里道:“急报,急报,邮政司送来的急奏。”

众人看去。

张安世好像一下子被搭救了出来,忙趁机躲到一边去喝茶。

胡广道:“何处的急奏,这样慌慌张张。”

“江西铁路司的,皇孙殿下亲笔。”

胡广听罢,倒是抖擞了精神,伸出手来,道:“所奏何事?来,取来瞧一瞧。”

当即,取了奏疏,当着众人直接打开,却发现这份奏疏,实在过于厚实。

看了良久,胡广抬起头来,一副惭愧的样子道:“诸公都且来看看吧,这奏疏……老夫看不甚懂。”

众人不由得心里摇头,一般人遇到这种不懂的事,好歹也是文渊阁大学士,总还需端着,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然后轻描淡写的将奏疏交给别人,说一句你们也看看吧。

如此一来,才可掩饰自己的无知。

可胡广倒是实在得过了头。

张安世倒是乐呵呵地凑了上去,道:“我来瞧瞧,我来瞧瞧。”

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381章 斩草定要除根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601章 献礼第573章 入宫报捷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573章 入宫报捷第338章 重赏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69章 圣意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563章 立杀无赦第113章 赚翻了第387章 陛下来算账了第208章 圣孙第76章 有杀气第12章 转危为安第165章 真相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401章 封王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80章 赐婚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75章 圣驾第273章 贺喜陛下第595章 一击必杀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4章 上达天听第158章 陛下起杀心第60章 万寿节第15章 震动朝野第52章 人才啊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243章 往死里坑第216章 加官进爵第129章 重赏第4章 上达天听第450章 脱胎换骨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229章 破天荒的赏赐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231章 千秋功业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137章 陛下,臣没死第572章 战功显赫第587章 斩立决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99章 首功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498章 斐然政绩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99章 首功第165章 真相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13章 君无戏言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45章 龙颜震怒第236章 墙倒众人推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284章 帝心难测第25章 才高八斗第496章 双喜临门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18章 悟道第399章 有杀气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579章 计划的一部分第398章 朕诛之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244章 请君入瓮
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317章 事情败露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381章 斩草定要除根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601章 献礼第573章 入宫报捷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366章 涨势喜人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573章 入宫报捷第338章 重赏第240章 神奇的医术第69章 圣意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563章 立杀无赦第113章 赚翻了第387章 陛下来算账了第208章 圣孙第76章 有杀气第12章 转危为安第165章 真相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401章 封王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80章 赐婚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75章 圣驾第273章 贺喜陛下第595章 一击必杀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4章 上达天听第158章 陛下起杀心第60章 万寿节第15章 震动朝野第52章 人才啊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243章 往死里坑第216章 加官进爵第129章 重赏第4章 上达天听第450章 脱胎换骨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229章 破天荒的赏赐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482章 大功于朝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231章 千秋功业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137章 陛下,臣没死第572章 战功显赫第587章 斩立决第278章 将他拿下第99章 首功第410章 斩草除根第498章 斐然政绩第221章 天大的秘密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99章 首功第165章 真相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372章 自取灭亡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13章 君无戏言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464章 张安世的毒计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45章 龙颜震怒第236章 墙倒众人推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284章 帝心难测第25章 才高八斗第496章 双喜临门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18章 悟道第399章 有杀气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579章 计划的一部分第398章 朕诛之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244章 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