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大发现

相比于天下人的关切,张安世反而不急。

他所制定的计划,还算是周密。

应该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差错。

倒是入文渊阁的时候,提及了此事,胡广等人,那是交口称赞。

当然,他们称赞的角度却不一样。

“宋王殿下,太子妃娘娘实是贤德,听闻太子殿下奏请陛下加赐了郑王,命能吏周婵为长史,还多赐了许多的钱粮,增加了五百护卫,这些……应该不会是以讹传讹吧。”

张安世微笑道:“有倒是有这么一回事。”

胡广听罢,红光满面,却是捋须含笑道:“这郑王殿下,并非太子妃娘娘所出,却能将其视为自己的骨肉,便连娘娘亲生的骨肉,尚且没有这样的宽待,这样的做法,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胡广说的眉飞色舞。

虽然即便是解缙等人,也晓得这只是太子妃张氏的手腕。

可话说回来,历朝历代的贤后们,谁知她们内心想的是什么呢?

譬如长孙皇后,又如本朝的马皇后,难道她们真就没有一点私念吗。

恰恰是因为人有私念,有自己的偏爱,却依旧能克制这种私心,不只将一碗水端平,甚至还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教别人受委屈的气度,反而教人觉得可敬。

以至于连解缙也不由道:“太子妃娘娘这般的气度,实非寻常女流可比,可敬可佩。”

张安世道:“其实也没到诸公这样追捧的地步。”

好吧,他不过是一声谦虚。

可几乎所有人都摇头微笑,不语。

胡广心里藏不住事,却道:“殿下啊,你平日只顾着为朝廷效命,确实办了不少的实事,却殊不知,此等做法,却实是教天下人都甘之如饴。”

张安世虚心求教道:“这是为何?”

胡广便坐下,端着茶,笑吟吟地道:“你们瞧,宋王殿下也有不聪明的时候。殿下你想想看,这历朝历代,但凡是天下有变,要嘛就是宗亲有了一些小小的争端,要嘛就是百姓们活不下去了。亦或者是……天下出了董卓。”

“如今我大明,自是没有董卓的。”

张安世本想问,你咋知道没有董卓?

可细细一想,董卓操持权柄,欺辱皇帝,拥兵自重。真要论起来,这大明最接近董卓权柄的人,可能就是他张安世了吧!

卧槽,这事可不能提。

胡广可不知道张安世的心思,兴致勃勃地接着道:“除此之外,就是民变,可如今海晏河清,哪里还有什么民变?”

“这最后,就是宫变了,这些话,本是不该说的,不过呢,这是咱们大学士们自己关起门来说的一些话,倒也不担心什么……”

顿了顿,胡广又道:“可宫中之变,说一千道一万,不在于总有人不公允吗?因为有长幼之分,有嫡庶之别,有人得的多,有人觉得自己吃了亏,因而心怀不忿!于是人心四散,最终总不免闹出一些是非来。”

“可太子妃娘娘今日这番气度,倒是教人甘之如饴,对郑王都如此,那么其他妃嫔的皇子,自然也不担心,心里也能够踏实了。”

说着,他带着几分感慨道:“很多时候,这天底下的事,坏就坏在猜忌上头,明明是一桩好事,可人心不同,却各怀着心思。最终,可能就沦为最坏的结果了。”

“本朝有幸,能先后有马娘娘、徐娘娘这样的贤后,现如今,太子妃娘娘亦是如此。老夫知晓宋王殿下最看重的乃是财货。可是宋王殿下却不知,实则这有口皆碑,也是一笔财富。一个寻常人,要办一件事,需搭进去多少财货,也未必能成的事。而那等有口皆碑之人,可能只需轻易许下一诺就可办成了。”

“就如太子妃娘娘,以后若是发生了其他的事,大家起了争执,可若是只要太子妃娘娘站出来,那么大家也就不闹腾了!何也?因为大家相信太子妃娘娘不会教自己吃亏。难道这不比些许的财货要强吗?”

张安世抽了抽嘴角道:“胡公,我怎听你说了这么多,却好像话里有话?”

胡广笑了,道:“其他的本事,老夫不如你,可是殿下,你已入值文渊阁,执宰天下,又深得陛下信重,却有一桩事,老夫不免有些诟病。那便是……有时候,人不能只看眼前之利……你懂老夫的意思吧。”

张安世一愣,随即心情有点不甚美丽了,直接道:“胡公的意思是,本王锱铢必较?”

有些话,意会就好,可不能捅破。

此时,胡广脸上无可避免地掠过一丝尴尬,道:“咳咳……有些事嘛,大家随便聊一聊,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嘛。”

张安世可不打算就此不了了之,道:“胡公说清楚。”

胡广显得有些无奈地道:“那老夫可说啦?”

他顿了顿,便道:“当初处理扶桑四藩镇的事,其实殿下就应该效仿太子妃娘娘,而不是只顾着自家人……”

张安世立即道:“藩镇?胡公的意思是,当初我分给郑王的藩镇不好?”

胡广捏着胡须,道:“也没有说不好,你别急。”

张安世道:“……”

做了好事还被人埋怨,他怎么就不急了。

胡广则道:“可若是好,郑王为何回绝?要求置换藩镇呢?你瞧,十几岁的孩子都骗不了。”

张安世不由道:“胡说八道……”

“都说了殿下别急……”

他张安世可不是那种没嘴的人,被人这么大的无解,就默默认了,于是道:“我分明给了他最好的藩镇,天地良心,我这样的为人着想,却不料,竟被人如此的猜忌,真是天可怜见。”

胡广微笑道:“都说了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急什么呢?”

张安世道:“这一次胡公又是从何处听来的?”

胡广迟疑地道:“这个……这个……松江那儿……传出来的……”

张安世眉一挑,心里却是警惕起来。

要知道,当时是一场家宴。

除了陛下,就只有亦失哈、太子以及四个皇孙,再加一个张安世之外,是没有其他人的。

陛下自然不会嚼这个舌根。

亦失哈向来稳重,他能陪伴在君前这么多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然心如明镜,这一点,张安世也有绝对的把握。

而至于自己的姐夫,他的性情,也绝不是那种嚼舌根的人。

再有就是四个皇孙了,朱瞻墉和朱瞻墡二人,张安世倒是觉得可能性不高,不是相信他们的人品,而是这两个混球,没有这种害人的脑子,许多事,可能事后就忘了,粗心的很。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朱瞻埈两个兄弟了。

只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是因为反正要去藩地,所以即便说了也无所谓?

亦或者是,故意散播出这个消息,教天下人晓得他张安世厚此薄彼,反而不敢在朝廷层面亏待了他们?

再或者,只是纯粹的觉得他张安世对他们不公正,因而借此机会,小小的报复一番?

“愚不可及,真是愚不可及,得了我张家的好处,反过来却是恩将仇报,实是愚不可及。”张安世气得哇哇乱叫。

胡广连忙劝道:“殿下,殿下,别急嘛,其实人都有私心,这又有什么打紧呢?以后注意就好了。”

张安世气呼呼地道:“我注意个鸟。”

胡广道:“你怎骂人?”

张安世此时是一肚子气,也不理会了,直接拂袖而去。

胡广不禁摇头苦笑,道:“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涵养不够,这一点也不如老夫。”

说罢,胡广竟有几分沾沾自喜。

…………

三月之后。

扶桑,出云国。

此地本是守护大名大内家族的领地。

只是,大内氏参与了针对足利家族的叛乱,明军随即进入扶桑,先是击溃了叛军的主力,此后,开始扫荡。

而这出云国的大内家族,自然也被定为了叛臣,所有族人,统统押解至幕府治罪。

至于他的家臣与武士,也大多沦为俘虏。

此后,一支庞大的船队前来,这出云国,自然而然,也就改换门庭。

毕竟足利的新家主暗弱,大明贴心的选择了四藩国守护,这一支庞大的船队,带来了许多的文武官吏,还有大量的匠人,满编的七千五百人护卫,除此之外,就是数不清的物资了。

而这出云县,自然而然,也就迎来了藩国所派遣的官吏。

驻扎于此的王府护卫,亦有三百余人。

紧接着,新来的县令开始召集本地的耆老和武士,大抵的申明了这大内家族的罪状,大内家族作为守护大名,参与对征夷大将军的叛乱,是为不忠,此等不忠无信之徒,自然而然,要斩杀殆尽。

而至于其主要的叛乱骨干,也大多予以了严惩,现如今,征夷大将军邀请了大明来此,取代了大内家族,谁有异议?

倭人大抵是如此的,起初的时候,听闻明军杀至,这大内家族号召人抵御大明天兵,招募了大量的武士和壮丁,大家也肯用命。

可拼了命,却被杀了个片甲不留之后,大内家族也已彻底的败亡,群龙无首之后,这出云国上上下下,无一不表示顺从,并且表示了欢迎。

这县令对他们倒没有太多的兴趣,随即便开始带人,抄没了出云国大内家族的一切产业。

而这一份巨大的产业之中,却有一处巨大的山脉,也在其中。

石见山。

紧接着,便是大量的人抵达于此,他们拿着罗盘,带着各种勘探的工具,雇佣了当地土人作为向导,随即便开始进山。

而远在江户的盛晨,则在两个月之后,得到了消息……这些勘探队,有了发现。

江户如今已成了越王朱瞻墉的藩国国都所在,此地临海,不过现在却是不毛之地。

而从前这里的主人江户氏,因为协助足利家族平叛有功,所以征夷大将军府,已将他召往幕府,授予了更重要的官职,还在幕府附近,重新授予了他一块土地。

如此一来,这江户,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越王朱瞻墉的基地了。

朱瞻墉原本对于这里重新筑城是颇有几分顾忌的,毕竟扶桑不比其他的地方,这儿有不少现成的城池,就比如从前出云国的出云城,就很不错,只要扩大一些规模,即可。

可真正抵达了这里,他才知此处的好处。

这里正好临考着一处大海湾,即便遇到了较大的风浪,船只在可在此地躲避风浪。

除此之外,此地乃是天然的良港,周遭的海域,几乎没有多少暗礁,且水深也足够,船只进出,不必担心搁浅。

这样好的地方,寻常地方可不多见,简直就是得天独厚。

朱瞻墉所带来的,虽没有什么能吏,可张安世给他的文吏不少,这些人迅速开始前往各处郡县,随即开始进行手头上的工作。

而此时,盛晨也带着大量的人,直奔出云县石见山去了。

数日之后。

盛晨进入这山涧之中,而后,看到一个简易的冶炼炉里,熔炼出来的银灿灿之物,他深吸一口气。

“周遭都探查了吗?”

“都探查过了,到处都是,此矿的规模,只怕………比殿下交代的……还要大,我等在直隶和江西布政使司等地,探查过这么多的矿山,还未见过如此规模的银矿。”

wWW ☢Tтka n ☢C○

盛晨眼前一亮,而后,他深吸了一口气道:“矿石的品位如何……”

“定是富矿……盛掌柜,实话说吧,这地方……一旦大规模的开采,我敢保证,即便是全天下的所有银产量加起来,也未必能及得上此处。”

盛晨:“……”

他之所以不答,显然是在思考,对方是否有夸张的成分。

另一方面,是这个小子实在太震撼了,这……等于是捡到宝了。

“宋王殿下……宋王殿下……真是高明啊,实在高明啊……”喃喃念了之后,盛晨道:“暂时不要将消息泄露出去。眼下藩国新创,立足未稳,这消息传出,可能会引发什么事故也未可知……”

顿了顿,盛晨又道:“给宋王殿下密报,只怕原先计划的那些机械,还不够,得再想办法,从新洲订购一大批的工具和机械来,我们要在这山涧之中,修缆道,甚至……要铺设木轨,总而言之,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个都不要落下。再有,想办法,再从直隶,招募一批匠人来……放心大胆的招募,工钱嘛……好说,这工钱可以是两倍,也可以是三倍,若是稀缺的人,五倍十倍也无所谓。”

“是。”

盛晨想了想,又道:“除此之外,看来那些俘虏的叛军,可以派一些用场了,此事,且等一等再说,这几日,我随你们再探勘清楚再说,附近的山脉,都要勘探一遍。”

盛晨此时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他陡然意识到,一个天大的前程,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很多时候,所谓的功成名就,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可实际上,这世上比你更努力的人多的是,努力不过是抬高人的下限而已,而真正能抬高人上限的,却是运气。

不,对于盛晨而言,他深知这不是运气,而是因为宋王殿下。

一个如此巨大的矿脉,矿石的品质还能上乘,这就足以让他在将来消息传开之后,见诸各报的报端了。

…………

冬去春来。

又过了一岁。

张安世叹息着时间如白驹过隙,自己还未回过味呢,便已匆匆而去。

年轻时,他自是恨不得时间过的快一些。

可如今,倒是舍不得了。

如今的张安世,倒像是一个闲人,新政上了轨道,似乎已不再由人催动,它便如脱缰的野狗一般的开始狂奔起来。

这上上下下,从陛下到监国的太子,再到文渊阁大学士,到各部的尚书和侍郎,乃至于商贾和寻常的军民,似乎他们对于新政,也已耳熟能详。

有时这天下的变化,张安世自己竟也觉得有些跟不上,各部尚书之间,彼此说的一些时兴话,张安世竟有时也不解其意。

张安世起初有些不适应,他一直是一个主导者,原本这上上下下的事务,非他不可。

可当周遭的人,似乎都开始越发的得心应手时,张安世才发现,现在的自己,似乎显得多余。

说到底,终究他的智慧和才能,从不比古人要高明多少。

无非只是……自己比别人多一些高瞻远瞩,晓得五百年之后的历史进程而已。

而如今,这些优势,也渐渐的开始逐渐丧失,或许别人没有察觉到,可张安世自身却清楚,自己已慢慢的归于平庸。

这大明永远都不缺智商超绝之人,这些人一旦开始熟悉掌握新政的脉络,便能迅速的举一反三,迸发出教人无法想象的创造力。

张安世如今倒是适应了,他习惯于成日漫无目的地去文渊阁里打秋风。到了正午时,便开始躲懒,寻了一个由头,表示自己有紧要事,便溜了出去。

这样的日子,平和又枯燥。

可细细回味,这所谓的枯燥,某种程度,又何尝不是这天下来去匆匆的芸芸众生们,所追求的终点呢。

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68章 朕真的发财了第173章 完蛋了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38章 重赏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583章 众建诸侯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54章 人间至宝第291章 天文数字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179章 血债血偿第335章 开太平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253章 价值连城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377章 帝心难测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535章 大礼第291章 天文数字第44章 惊天动地第81章 赚疯了第596章 大捷第8章 褒奖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24章 重逢第534章 船队回来了第227章 毁天灭地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258章 册封第66章 朕发财了?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93章 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88章 天大的功劳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543章 决不轻饶第165章 真相第70章 汉王倒霉了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475章 一个比一个狠第101章 榜首第343章 贤王出击第125章 杀他个片甲不留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96章 大开杀戒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442章 大功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110章 重赏第145章 喜报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418章 礼贤下士的赵王殿下第99章 首功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398章 朕诛之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12章 转危为安第47章 炸的好啊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274章 一网打尽第99章 首功第90章 朱允炆入宫第211章 纪纲,你死定了第212章 清洗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362章 一锅端第560章 报功第330章 杨荣的杀招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5章 上奏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314章 普度众生月底求月票!第2章 重新做人第449章 谢陛下恩典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109章 诛族第33章 入宫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591章 全完啦第6章 天子守国门第318章 谁有异议?
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68章 朕真的发财了第173章 完蛋了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38章 重赏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583章 众建诸侯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54章 人间至宝第291章 天文数字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179章 血债血偿第335章 开太平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253章 价值连城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65章 阿舅 我会保护你第377章 帝心难测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535章 大礼第291章 天文数字第44章 惊天动地第81章 赚疯了第596章 大捷第8章 褒奖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24章 重逢第534章 船队回来了第227章 毁天灭地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258章 册封第66章 朕发财了?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93章 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88章 天大的功劳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543章 决不轻饶第165章 真相第70章 汉王倒霉了第222章 洞房花烛杀人夜第475章 一个比一个狠第101章 榜首第343章 贤王出击第125章 杀他个片甲不留第411章 一网打尽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96章 大开杀戒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555章 一个个收拾第442章 大功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110章 重赏第145章 喜报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418章 礼贤下士的赵王殿下第99章 首功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398章 朕诛之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12章 转危为安第47章 炸的好啊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274章 一网打尽第99章 首功第90章 朱允炆入宫第211章 纪纲,你死定了第212章 清洗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362章 一锅端第560章 报功第330章 杨荣的杀招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581章 封官许愿第5章 上奏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314章 普度众生月底求月票!第2章 重新做人第449章 谢陛下恩典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109章 诛族第33章 入宫第548章 千里觅封侯第591章 全完啦第6章 天子守国门第318章 谁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