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报功

或许是一日下来,接收到的讯息过多的缘故。

当夜,在这异乡的驿站里,夏瑄横竖有些睡不着。

脑海里所浮想的东西,竟和自己自幼所见所闻全然不同。

此时他不由得又想起一个人来。

邓长吏。

这邓长吏的生平,其实夏瑄一概不知。

可从他的言谈举止来看,应该并非是寻常的山野之人。

只是……话虽如此,他又不像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就好像一个……被人强行揉搓在一起的怪胎一样,既有读书人的一面,却又与那些所见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邓长吏给他的印象颇好。

或者说……处于驿站这个环境,整个驿站,好像都是这样的氛围,许多人可能性格有所不同,可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大抵也如邓长吏一般。

也不知是不是一日下来的耳濡目染,本有些想要打退堂鼓的夏瑄,却决心继续坚持下来。

说也奇怪,氛围对于人的影响,就是如此。

似邓长吏这样‘古怪’的人,若是在以往夏瑄的交友圈里,定是会被大家一起嘲笑滑稽可笑。

可在这里,却仿佛一切这样的自然,哪怕是夏瑄自己,竟反而有了一丝丝的敬意。

次日,依旧还是继续带着邮包送信。

这一次去的地方又不同,似乎觉得夏瑄对于邮政司的章程不甚了解,所以沿途,邓达着重说了一些。

他们今日所行的,乃是崎岖的山路,大明的官道,只供应大城与省城和京城的连接,其余的道路,大抵都是人走出来的。

甚至你可以凭借着走出来的这些路的宽广以及泥土的夯实程度,甚或者是野草的生长情况,大抵能判断出前方的人口数目。

邓达性子倒是豁达,此时道:“你别看每日这样行走甚是枯燥,可走的久了,却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以往平潭不过是闻所未闻的地方,这样的偏乡,实在不值一提,可你能想象,这里似你我这样,几日下来都未能走完吗?又能想象,这里有这么多的各色百姓?”

顿了顿,邓达带着几分感慨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能你我读书未必及得上别人,可在此,行万里路,却能做到。”

夏瑄也开始谈性渐浓起来。

二人各自草草谈及自己的际遇,当然,也只是浅谈即止,夏瑄不敢谈自己的父亲夏原吉,其实昨日的时候,夏瑄觉得自己浑身筋骨疼痛难忍,尤其是双腿,回到驿站时就好像灌铅一样,可今日……竟稍好了一些。

却又见邓达步履如飞,不由得自叹不如。

而在此时的京城,却已是渐渐入冬了。

天色渐寒,即使一点微风,也显得寒风刺骨,文渊阁里,不由得升腾起了一个个炭盆,有着热气,总算令人好受了许多。

其实当初营建新的文渊阁时,张安世是想过直接给这文渊阁建一条地龙的,也就是在这建筑之下掏空,而后每到冬日烧炭,其原理大抵和后世的地暖差不多。

只不过……这地龙,在大明也只有历史上搬到了北京之后,才建设出来,被人称之为暖阁。

问题是,张安世要是在这里头搞出一个地龙来,只怕朱棣知道,非要掐死张安世不可。

一个个炭盆,此时散发出热度。

可文渊阁这儿,却终是喜气洋洋起来。

连续数月的功夫,似乎辛苦没有白费。

各地送来的奏报,成果都颇为喜人。

最新是北平送来的奏报,北平府原先有户两万九千户,现如今,追查出了九千隐户,户口的增长,增加到了三万八千户。

而这,则代表了北平府纳税的人口,增长了四分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各府县,大抵也都是如此,成绩最显著的,竟是赣州府,从原先的九万户,增长到了十三万户。

解缙几人凑在一起,倒也一个个乐呵呵的,张安世与他们喝茶时,几人还在谈及此事。

张安世看了看众人一个个脸上带着欢喜的表情,忍不住道:“查出来的隐户,会不会……只是冰山一角?”

张安世这一盆冷水,居然早就在诸文渊阁大学士们意料之中了。

杨荣耐心地解释道:“一方面,是陛下震怒,朝廷催促的紧。另一方面,都察院也派出大量的巡按四处督查。自然,漏网之鱼可能会有,天下这样大,牵涉的人这样多,若说没有漏网之鱼,我等若也相信,那么就真是尸位素餐,不配为大学士了。”

杨荣解释得很直白,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这些人真的能将隐户全部揪出来。

张安世道:“这样的话,还藏着多少隐户,陛下不是要将所有的隐户都揪出来吗?”

几个大学士面面相觑,而后,连解缙也不由得抱起茶盏道:“话是这样说,可是朝廷要这样干,那可不成。”

张安世的神情认真了几分,道:“还请解公赐教。”

解缙便道:“朝廷的本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将事情大抵干好,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这倒不是要给谁开脱,而至于,一件事,你干到六成,可能只需花费十万两银子,可你要干到八成,那么可能要花费的银子就是百万两之数了。若是你八成还嫌不足,要干到九成,那么就需更多的心力,也需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那么……这样的花费,可能是三百万甚至是五百万两。至于……如殿下所说的,想要干到十成……那么……”

解缙在此笑了笑,接着道:“那么……可能就是千万两,需动用的各种巡按以及其他的人力,可能就是千万两的钱粮还不够……如此一来,倒是天下的隐户都揪出来了,可问题是……这样做,朝廷和天下各州府就别的事都干不成了,而从隐户头上,所征来的赋税,也远远及不上朝廷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啊……很多事,能像现在这样,干个六七成,其实已算是至善至美,若真要逮着水至清则无鱼去,非不能,而是实不能为也。”

张安世眯了眯眼道:“这下我懂了,越是接近完美,花费不是直线增加,而是几何式的暴增。”

“……”

书斋里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张安世的话,他们不懂。

张安世想了想,道:“可问题在于,诸公怎么确定,这是六七成呢?”

“这……”解缙无词,其实解缙等人,也有点心里没底。

沉吟了片刻之后,倒是金幼孜道:“事情这样严重,各州府的父母官,不可能敢到这个时候还敷衍,当然,为了促成此事,都察院所派遣的巡按……亦是不少……”

张安世道:“倒是颇有道理。”

解缙随即道:“诸公,先将这隐户梳理一下,待会儿去见驾,奏报此事吧,无论如何,此次的黄册户籍大增,倒也是奇功一件。”

这话一出,倒又把大家从方才的沉重里拉了回来。

此时,连胡广也很高兴,他兴冲冲地道:“是,是,是,哎……此次……论起来倒是皇孙立下了大功,若非他在南昌府,揭开了此事,我大明又如何能增加这样多的百姓,历朝历代,人户倍增,乃王朝兴隆的征兆。”

到了正午,诸文渊阁大学士便前往觐见。

众人对朱棣行礼后,解缙便奏道:“陛下,数月以来,天下各州府竭力追查隐户,今已颇有成效,臣计算过,我大明百姓,新增之数,乃往年之七成,去岁,天下户口八百二十七万户,而今,则增至一千二百七十万户,可喜可贺。”

黄册又称之为赋役黄册,也就是通过这黄册,来征取赋税以及徭役的主要来源。

现在人口大增,朝廷的腾挪空间也就大大的增加。

朱棣听罢,眉梢微微一动,他道:“这样快就有结果?”

“此数月以来,下头州县,个个尽心竭力,尤以都察院最是尽心,挑选巡按,稽查四方,其中巡按陈正,还有赣州知府王文慧,都是其中翘楚。”

解缙说罢,胡广下意识地抬头,看了解缙一眼。

他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跟解缙这些人厮混久了,就算是木头,也能开一点窍了。

说起来,人口大增,本是大功一件,说是大功一件都算是小了,放在历朝历代,都都是居功至伟的事。

依着他对解缙的了解,但凡有过,这位解公都能腾挪推拒出去,可若是有功,往往会往身上揽一些,就算不明里揽在身上,可至少也要滔滔不绝的大谈此次清查工作的辛苦,可今日的回答,却十分简短,只稍稍提点了一下,甚至没有提及自己和文渊阁的功劳。

朱棣听罢,饶有兴趣,道:“过几日,将黄册奉上,朕要好好看一看。”

“遵旨。”

朱棣又道:“如此成效,往年倒也罕见,卿等总算也干了一件令朕欣慰的事,所有在此过程中尽心竭力的官员,都要予以恩赏,除方才解卿提及的巡按和知府加官进爵之外,其余之人,若是功勋甚大的,也要加官;出了力的,赐予钱粮,切切不可寒了他们的心。”

朱棣前头这句干了一件令朕欣慰的事,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他认为这上上下下的人,都不甚令他满意。

可在这不满意的情况之下,这些人总算有功,那么也不吝赏赐,无论如何,朝廷总是要依赖这些人的,既然如此,那么该赏还是要赏,而且还要重赏,这样一来,这些人,可能更加肯出力了。

于是解缙道:“臣等这便责令吏部,为其叙功。”

朱棣点点头,又道:“卿等的功劳,也是不小嘛,这些时日,也是有劳了。”

解缙忙道:“臣在这过程中,不过是奉陛下的旨意,承上启下而已,实在不敢称功。”

朱棣眼皮子微微一抬,深深看了解缙一眼,随即颔首:“嗯。”

这毕竟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事,朱棣又想起了邸报,于是道:“邸报也要刊载,这是重中之重,自我大明开国,难得有这样的喜事,历朝历代,户籍大增,都是盛世的征兆……”

说着,朱棣看向张安世。

张安世会意,立即道:“臣……回头去交代。”

朱棣道:“就如此吧。”

他虽掩饰不住喜色,却还是显得矜持,等众臣告退,朱棣则落座,神色渐渐轻松下来。

亦失哈给他上一杯茶盏。

朱棣呷了一口茶,这才露出了喜色:“总算……大功告成了,倒是不容易,难得……他们还肯办事。”

亦失哈堆笑道:“奴婢也贺喜陛下。”

朱棣微笑道:“如今朕已老迈了,能给子孙们,留下这样的江山,总也算是说的过去。”

朱棣说罢,一副感慨的样子。

亦失哈笑了笑道:“陛下龙体康健着呢,能活一百岁。”

朱棣摆摆手,哼了一声道:“入你娘,休要说这些废话。”

可若是仔细看,不难看到他那嘴角上扬的弧度!

…………

解缙回到了值房,走在最后头的胡广,见左右无人,一溜烟地跟着解缙进去。

“解公……”

解缙见了胡广,立即露出笑容。

身为文渊阁大学士,解缙无论和杨荣、金幼孜同僚多久,亦或者是否是同乡,哪怕平日里再怎样说笑,说什么彼此交心的话,其实在骨子里,解缙对杨荣和金幼孜,或多或少,还是有所提防的。

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即便是解缙,也不敢说对此二人有十足的了解,聪明人的心思,实在太难揣测了。

可唯独对胡广,就如杨荣总能对胡广推心置腹一样,解缙对他,倒无提防,何况二人的渊源极深,更是天然比其他人要亲近许多。

解缙坐了下来,对胡广示意坐下,便道:“胡公,似是有话?”

胡广坐下便道:“今日陛下龙颜大悦……很难得见陛下这样高兴了。”

解缙的表情也轻松下来,微笑道:“是啊,圣心难测,陛下这样高兴,确实少见。”

他将圣心难测四字咬得很重。

胡广感慨:“可今日奏报,我倒是见解公有所保留,却不知何故,怎么?解公有什么忧心的事吗?”

解缙别有深意地看了胡广一眼,随后慢悠悠地道:“宋王殿下最近在做什么?”

“啊……他?”

突然提到张安世,胡广有点奇怪,但还是道:“近来,倒是深居简出,神神叨叨的,他……不太合群……”

解缙却是道:“这却未必。”

胡广很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随即道:“还请解公赐告。”

解缙道:“隐户这事……太大了,这样的大事……宋王殿下却不闻不问,你说这合情合理吗?”

胡广听罢,眼眸随即微微一张,醐醍灌顶一般,道:“解公的意思是……对呀,宋王最喜欢争功了。”

解缙露出微笑,道:“这不是争功,这是为陛下分忧。”

胡广道:“其实不就是一个意思吗?”

解缙笑道:“干的是一样的事,可解读不同,就天差地别了,为陛下分忧的乃是忠臣良将,争功的是乱臣贼子。”

“……”

解缙继而道:“隐户的事太大,功劳也太大,现在倒是颇有几分成效,但是难保……不会有错处,所以这个时候,可不是邀功请赏,而应该想尽办法,和此事撇清,天下的功劳,那也该给陛下,是给下头那些用命之人的。”

胡广就算是傻瓜,此时也大抵能明白解缙的意思了,恍然大悟道:“这么大的事,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只要有错,将来……哎呀,多谢解公提点。告辞!”

他这头说完,便立即兴冲冲地要走。

解缙呷了口茶,却在他快走出门的时候突的道:“回来。”

胡广回头看他道:“解公还有什么见教?”

解缙放下茶盏,微笑道:“胡公这样兴致勃勃,可是要兴冲冲的去寻杨公,将这一番理解相告?”

胡广老脸一红,眼神心虚地飘了飘道:“只是探讨。”

解缙叹了口气:“劝你还是休要去提才好。”

胡广道:“我……也只是随口一说。”

解缙道:“你这样随口一说,可能会显得你幼稚。”

胡广:“……”

解缙道:“老夫能想明白的事,这文渊阁里,大家都大抵能想到,所以……这等事,是彼此都已意会,其实没有探讨的必要,不然,徒增人笑的。”

胡广:“……”

他感觉他已尴尬得可以抠出一个房间了!

…………

邮政司。

一车车的文牍,已送到了京城的邮政司里。

这邮政司因隶属铁道部,因而其衙署,便设在铁道部部堂一侧,规模比之铁道部要小一些。

可因为业务颇广,这上上下下的人员却也不少的。

单单在这司里,办公的官吏,就有数百人之多。

而这铁路司,专门设了几处库房,负责接受来自天下各处驿站以及报亭的文牍,这些文牍,如今已有一百二十多个文吏进行整理。

他们将文牍的情况进行核实,而后,再分门别类,从府至县,再至乡、村,都进行了整理。

第149章 大赚特赚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569章 天数有变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203章 杀手锏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89章 入宫报喜第277章 万死之罪第258章 册封第562章 杀手锏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87章 起死回生第481章 钦犯落网第134章 百战精兵第338章 重赏第571章 大捷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48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第250章 论功行赏两章送到,求月票!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157章 封侯第290章 亡天下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60章 万寿节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139章 大买卖来了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72章 砸个稀巴烂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59章 封赏第131章 杀手锏第125章 杀他个片甲不留第73章 血溅五步第18章 面圣第235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第263章 百年基业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532章 行万里路第122章 斩尽杀绝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262章 加封第47章 炸的好啊第462章 张安世出击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589章 中兴之主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592章 惊天消息第463章 暴利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479章 再造太平府第213章 王者归来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63章 秦王绕柱第49章 发财第522章 赚疯了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502章 解缙的三板斧第238章 外甥随舅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43章 炸上天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388章 朕在此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263章 百年基业第11章 神药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528章 搞钱第563章 立杀无赦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84章 赏赐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20章 大赚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227章 毁天灭地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142章 重新做人
第149章 大赚特赚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569章 天数有变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203章 杀手锏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89章 入宫报喜第277章 万死之罪第258章 册封第562章 杀手锏第333章 杀人诛心第87章 起死回生第481章 钦犯落网第134章 百战精兵第338章 重赏第571章 大捷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48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第250章 论功行赏两章送到,求月票!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157章 封侯第290章 亡天下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135章 兵败如山倒第60章 万寿节第420章 往死里坑第139章 大买卖来了第447章 大加封赏第72章 砸个稀巴烂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59章 封赏第131章 杀手锏第125章 杀他个片甲不留第73章 血溅五步第18章 面圣第235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71章 全部都要炸死第263章 百年基业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532章 行万里路第122章 斩尽杀绝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262章 加封第47章 炸的好啊第462章 张安世出击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589章 中兴之主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592章 惊天消息第463章 暴利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479章 再造太平府第213章 王者归来第245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63章 秦王绕柱第49章 发财第522章 赚疯了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502章 解缙的三板斧第238章 外甥随舅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43章 炸上天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388章 朕在此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176章 陛下苏醒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575章 风向变了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263章 百年基业第11章 神药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528章 搞钱第563章 立杀无赦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84章 赏赐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20章 大赚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227章 毁天灭地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142章 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