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大捷

夏瑄说罢,疍民们轰然回应。

当即,冲杀便开始了。

没有任何的章法,也没有任何技巧和所谓的战术可言。

好消息是,对面的叛军,其实更加糟糕。

疍民们突的没命开始冲杀。

其他各路人马,也纷纷掩杀上去。

叛军顿时大乱。

各处虽有人负隅顽抗。

可绝大多数人,却纷纷丢盔弃甲,没命逃亡。

场面之混乱,更是教人无法直视。

叛军的大营,就在眼前。

这里的防守更为严密一些,眼看着疍民们就要杀至。

却在此时,那大营里,竟传出了炮竹声响。

就在此时,几声炮响,倒是教疍民们有点慌了。

夏瑄这时高呼:“这是炮竹,并非火炮,贼首就在眼前了。”

众人振奋精神。

夏瑄一把先砍翻一人,那人哀嚎,夏瑄将那人揪住,大呼道:“里头在做什么?你们的首领在何处?”

这人身上鲜血泊泊,早已是吓得面无血色,睁着充满恐惧的眼睛,期期艾艾地道:“在……在……在登基……”

此言一出,夏瑄一愣。

抬头远眺一眼那大营。

再低头看一眼这可怜巴巴的叛贼,道:“登基,登什么基……”

“登基做皇帝,说是……说是……登基之后,便……便……”

夏瑄身躯一震。

身后的吴二也露出怪异之色。

当然,这种情况,可能其他人不了解,可对于读过书的人,却能大抵明白。

许多叛军往往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反而会进行一些神操作。

比如……登基为帝。

这样的做法,无非是在临死之前,过一把皇帝瘾。

与此同时,似乎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操作,扭转干坤。

除此之外,便是借此进行大规模的封官许愿,如此一来,在这生死关头,招揽人心。

可无论是任何理由,这个节骨眼上,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登基,还是让夏瑄觉得有点……滑稽。

吴二大呼:“杀进去……”

夏瑄突然道:“慢着,教弟兄们慢一些冲杀。”

吴二不解道:“夏先生……这是……”

夏瑄虽是少年,在家里的时候,也被自己的父亲视为轻浮放浪。

可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此时的他,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复杂模样。

他一把拽住了吴二,道:“等他们登基完成了再说。”

吴二一愣,一时间给夏瑄这话给整的有些不明白了,于是道:“夏先生,就怕……错过了时机……”

夏瑄却摇头,声音颤抖,道:“斩首了一个叛贼的首级,和斩首了一个伪帝的首级,是不一样的……”

顿了顿,夏瑄继续道:“若是此贼再大肆封王,那么……斩首一群贼寇,和斩首一群王公的首级,也大不相同,哪怕他是假的。”

吴二:“……”

夏瑄道:“且教弟兄们缓一缓,继续在外围冲杀,等时机差不多了,咱们再冲杀进去,且教他们过一把瘾。你听我的,准不会有错的。”

吴二倒是实在,直接点点道:“夏先生比我脑子好使,必定周全。那就听夏先生的。”

于是吴二大呼一声,领着人在周遭扫荡。

这外头杀的越是厉害,大营之中的炮仗便越急。

直到小半时辰过去,贼人几乎被扫清,眼看着其他各路人马也要杀至。

夏瑄与吴二再不迟疑,一马当先,便直接冲入了营中。

而这大营之中,已是一片狼藉,那黄布包裹的营帐里头,早有人披头散发,手持一柄剑,却穿着一身戏服,显得格外醒目。

是的,这人身上的是一身正宗的戏服,用的是滑稽可笑的皇帝冠冕,当然……戏班子为了确保不犯忌,因而这皇帝冠冕更为夸张,与真正的皇帝冠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人战战兢兢的,身后还有一群人躲在大帐的角落,也一个个穿着各色的戏服,此时居然都身如筛糠,大气不敢出。

夏瑄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眼,踏前一步,见地上散落着一张‘圣旨’。

当即捡起来,眯眼一看,便见地上所谓大宋皇帝制曰、登基建元、奉天讨明、封功臣七十二,许以王爵。

又有左右丞相,六部尚书、大将军、大司马、大司空。

甚至还有太子、王子诸如此类的各种诏命。

夏瑄面无表情地道:“哪一个是里头所谓的大宋皇帝?”

那披头散发之人,一动不动,角落里却立即有人手指向这披头散发之人。

夏瑄很冷静,只瞥了这人一眼,见这人生的平平无奇,却依旧道:“这里头的归义王是哪个?”

话方落,就立即有人冲了出来,直接拜下,急匆匆地大呼道:“与我没有干系,是他非要封的,学生早说这归义王三字不吉利,晦气。”

夏瑄依旧没理睬他,又道:“那忠义大将军王呢?”

一个穿着明光铠模样戏服的人啪嗒一下拜下,低垂着头道:“不干我事。”

夏瑄道:“还有丞相,丞相是哪个?”

此前那被称为归义王的人战战兢兢,魂不附体的样子,却是结结巴巴地道:“我……我……”

夏瑄脸色古怪,挑眉道:“你不是归义王吗?”

“这是兼任……是兼任……”归义王道:“人手缺乏……”

夏瑄没有再追究这个,而是道:“哪个是太子?”

这归义王面如死灰,却是沙哑着声道:“还是……还是学生。”

夏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那个披头散发之人,终究忍不住道:“你是他的儿子,可我瞧你们似是同庚。”

归义王要哭出来了:“我不知道啊。”

夏瑄随即瞥向那位所谓的大宋皇帝,又低头看一眼归义王:“没想到这里头还有太监,这倒是稀罕,这司礼监掌印太监,又是哪一个?”

归义王眼泪哗啦啦的流下来:“还是学生……”

夏瑄震惊了,道:“这是何故?”

说实话,到了这个份上,夏瑄内心之中,甚至连愤恨都没有了,虽说是这些叛贼,毁坏了驿站,闹的他和邓达潜藏了这么久,这些时日,教他憋了一肚子气。

归义王道:“陛下……不,他……他……”

他指了指大宋皇帝,而后道:“他说平日里和我关系熟,其他人不可信任,只好教我多担待……”

夏瑄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很无语,便道:“你们还真是至交好友啊。待会儿囚车上,将他们关一起。共赴黄泉路的时候,总也有个照应。”

当即,一群疍民便将里头的人统统五花大绑。

很快,那邓达便也领着一队人马来了,夏瑄将他拉到一边,取了圣旨,还有各种所谓的‘皇帝仪仗’给邓达看。

邓达竟也看得瞠目结舌。

“两位先生……”

正在这时,吴二却是兴匆匆地来道:“这儿有东西……差一点教人给毁坏了,幸好给我瞧见。”

邓达和夏瑄二人,便被吴二领着,又到了一处帐中,却见里头,摆着一箱箱的书信。

邓达皱眉起来,随手取了一封,只草草一看,心里便有数了,淡淡道:“这是一些官吏与士人通贼的书信。”

夏瑄今日遭遇的事太多,一时之间,竟还没有办法消受。

看着这么多的书信,他起初不理解,不过很快,也就慢慢了然了。

有人可能是真的心里向着叛军,指着叛军能打过来。

还有人,应该见声势这样大,认为大明可能气数已尽,所以事先进行投机。

自然也不免有人,想要脚踩两条船,一方面,做他的大明忠臣良民,可若是叛军杀至,却又给了自己一条退路。

当然,他们一定也想不到,这一位大宋皇帝,也是一个狠人。

这大宋皇帝,据说还是一个举人出身,也算是读书人,论起玩心眼,谁能比得过这读书人。

因而,所有的书信,他自然也都笑纳,而且还将他们储藏起来。

显然……就是为了等着有朝一日,用这些书信,来胁迫这些人跟着自己谋反。

可以说,彼此的双方,都在耍心眼,每一个人肚子里,都有一个算盘。

“封存起来,待会儿,一并解送京城。”

邓达交代之后,又道:“这些书信,一定要保密行事。小夏,你亲自去押送,沿途要快马加鞭,倒是这些叛贼,可以慢慢押送去。否则……一旦教人知晓,咱们掌握了这么多的书信,许多人怕要坐不住了,到时……谁晓得会不会又生什么枝节。”

夏瑄点头道:“那好,我明日出发。”

邓达却摇摇头,深深地看了夏瑄一眼,便道:“事不宜迟,迟恐生变,最好现在就出发,动用邮政局的快马,咱们是邮政司的人,调拨起来更便捷,这事太大,越是拖延,就越可能生变。”

夏瑄听罢,略一沉吟,也明白这时间上的重要性,于是道:“好,听邓长吏的。”

邓达却又道:“还有一事……”

他想了想,道:“当初咱们可是承诺了疍民和这么多百姓的,等你入京之后,若是能有幸见着宋王殿下,定要……将此事说清楚讲明白,你我的功劳事小,可失信事大。”

夏瑄颔首:“长吏放心,我心里有数。”

邓达不忘叮嘱:“沿途要小心。”

二人商议过了,夏瑄只去小憩了片刻,随即便开始出发。

另一边,邓达人等,奏请福州城内的邮政局,请邮政局这边出面,召集所有的驿卒,而后想办法安置随来的民团。

福州城内,许多人却是五内杂陈,有人自是松了一口气,有人内心不由遗憾。

可更多的,却是内心不免滋生震撼的。

这浩浩荡荡的反叛,却只转眼之间,便被平定。

如此大的风头,如今……却什么也没有剩下了。

至于城外的民团,固然称不上训练有素,却也都在城外安置,没有滋生什么乱子。

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本还想召邮政局的人来询问事态,做出一副犒劳的姿态来,只可惜,邮政局并不想搭理他,自顾自的去维持秩序了。

而此时的京城,却因夏日炎炎,使人焦躁。

这种焦躁,更多来自于许多处的叛乱。

叛乱发生,朝廷依旧按兵不动,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传入京城,使许多本就躁动之人,越发的躁动。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朝廷倒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

倒是张安世,虽说一直待在宋王府里,可现在却如热锅上的蚂蚁。

他在盼着消息来,毕竟这一次,他也进行了一场豪赌,赌的就是,当地可以靠自己维持住事态。

毕竟……若是只依靠精锐的模范营四处弹压,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疲于奔命之下,必定会引发问题。

这会使朝廷在左右权衡之下,不得不对这些此起彼伏的叛乱,最终选择绥靖。

正因如此,所以他才一直按兵不动。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更严重呢?

一旦如此,到时,不但朝廷可能一改此前的弹压,转变成招抚,而招抚也必定会减缓新政的实施。

另一方面,张安世作为这一次平叛的总指挥,也可能因为坐失战机,从而被人弹劾。

张安世当然不怕弹劾,可放任叛贼做大,本身就难辞其咎。

“殿下,司卿胡穆求见。”

“哦?”张安世的眼眸顿时亮了几分,道:“快请。”

不多时,胡穆匆匆而来,他也深知张安世一直急于等待消息,见到张安世,便迫不及待地道:“殿下,有消息。”

此言一出,张安世猛地一张眼眸,振奋精神道:“什么消息?”

胡穆也不废话,直接道:“福建那边,传来消息,各处的驿站,已招揽人马平叛了,似乎事情十分顺利。”

“是吗?”张安世抖擞精神,随即问道:“是哪里的奏报?”

胡穆道:“锦衣卫那边,传了一些消息来,除此之外,泉州的驿站,也有人快马送来了消息。”

张安世听罢,却依旧面上带着紧张:“消息确切吗?”

“这……不好说。”如今的胡穆经历得多了,自也是很谨慎,想了想道:“眼下还没有确切的消息来,不过……倘若消息确切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来更多的消息,加以印证的话,应该……”

张安世吁了口气,道:“现在说什么的都有,各种消息满天飞,锦衣卫那边也有类似的奏报来。不过,在没有消息确定之前,倒也不敢深信。”

胡穆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广西那边,也有消息……说是许多民团……已有动作了。”

张安世颔首道:“若是真如此,那么……就真的是国朝之幸了。”

“国朝之幸?”胡穆奇怪地看向张安世,一时间读不懂张安世这话里的深意。

张安世看了他一眼道:“若是这些消息确切,这就说明笼络天下百姓,是正确的。”

胡穆皱着眉头道:“下官还是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张安世看着胡穆这一脸认真地样子,倒是欣赏胡穆这不懂就问的性子,便笑了笑道:“历朝历代以来,无论是什么朝廷,采用的治天下之术,或如先秦时那样,笼络诸侯,亦或者魏晋一样,笼络世族。到了大宋和大明,则是笼络士人以治天下。”

“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这样的办法,成本低,见效快。只要笼络区区一些人,便可使天下安定,有何不可呢?”

“所以才宋朝时开始,便有所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即便到了本朝,太祖高皇帝以淮右布衣而定天下,愤恨士人,可最终也不能免俗。”

“可这样的做法,也是弊病重重,因为表面上,朝廷花了较少的成本,便可笼络士人,可实际上,这些人的胃口,是欲壑难填的,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朝廷能给予他们的东西。朝廷给他们的土地进行税赋减免,可他们不会知足,却会选择隐藏土地。朝廷准许他们的家人不服徭役,他们便通过投献这样的方式,将大量的人口,都收入他们的府邸。朝廷教他们做官,他们便抱团一起,抵制一切危害他们的国策。”

张安世顿了顿,继续道:“如此欲壑难填,时间一久,朝廷付出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这时候,与其如此,那倒不如笼络天下军民百姓了,要知道,军民百姓虽众,可他们更易满意,你赠一个士人官职、田地、奴仆,他可能还会觉得,朝廷给的太少,非但不会觉得这是恩典,反而会憎恨你。可哪怕你赠百姓哪怕一亩的田地,给他们一口吃食,他们却会对你感激涕零。”

“这笔账,现在该好好的算一算了。”

说到这里,张安世脸上的表情渐渐地肃然了几分,道:“趁着这个时候,将这笔账给陛下算清楚,那么针对这天下的国策,可能要改一改了。”

胡穆更是不解了,不由道:“现在的新政,还有不足吗?”

听到这话,张安世脸上的肃然倒是消散开来,微笑道:“不足的地方,多了去了,世间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

…………

昨天带小孩子来广州治一下病,耽误了更新,这是昨天的,今天的还有。

第100章 加官进爵第274章 一网打尽第376章 彻查到底第417章 说最软的话 做最狠的事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141章 听我说,谢谢你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19章 皇孙第225章 尽诛之第70章 汉王倒霉了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81章 赚疯了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331章 我孙儿为太平天子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539章 承平第204章 册封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583章 众建诸侯第92章 封官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272章 一桩天大的功劳第206章 绝世神兵第487章 万世太平第177章 诛灭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66章 朕发财了?第225章 尽诛之第194章 朕是一个大傻瓜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510章 真相反转第169章 纪纲,你完了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602章第453章 谜底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93章 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570章 破贼第150章 陛下,我们又做了一件善事第545章 族灭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123章 碎尸万段第360章 赚翻了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69章 圣意第512章 遗诏第507章 敬鬼神而远之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502章 解缙的三板斧第15章 震动朝野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45章 龙颜震怒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570章 破贼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384章 屠戮殆尽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69章 纪纲,你完了第528章 搞钱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13章 君无戏言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173章 完蛋了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2章 重新做人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467章 断脊之犬第318章 谁有异议?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600章 大发现第257章 大喜第208章 圣孙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440章 龙颜大悦
第100章 加官进爵第274章 一网打尽第376章 彻查到底第417章 说最软的话 做最狠的事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230章 价值连城第141章 听我说,谢谢你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19章 皇孙第225章 尽诛之第70章 汉王倒霉了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81章 赚疯了第303章 皇恩浩荡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133章 人物物证俱全第331章 我孙儿为太平天子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357章 大肆封赏第539章 承平第204章 册封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583章 众建诸侯第92章 封官第267章 加官晋爵第78章 才高八斗张安世第272章 一桩天大的功劳第206章 绝世神兵第487章 万世太平第177章 诛灭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66章 朕发财了?第225章 尽诛之第194章 朕是一个大傻瓜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510章 真相反转第169章 纪纲,你完了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108章 托陛下洪福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602章第453章 谜底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93章 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570章 破贼第150章 陛下,我们又做了一件善事第545章 族灭第167章 一个不留第518章 大行皇帝在此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123章 碎尸万段第360章 赚翻了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327章 诚实做人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69章 圣意第512章 遗诏第507章 敬鬼神而远之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590章 宋王的杀手锏第502章 解缙的三板斧第15章 震动朝野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45章 龙颜震怒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504章 位极人臣第570章 破贼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384章 屠戮殆尽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69章 纪纲,你完了第528章 搞钱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13章 君无戏言第469章 御前问审第173章 完蛋了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2章 重新做人第247章 喜从天降第467章 断脊之犬第318章 谁有异议?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600章 大发现第257章 大喜第208章 圣孙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440章 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