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

显然张安世在这文楼里,是略显尴尬的。

谁中会元和他有个屁的关系吗?

现在他正忙着挣银子,没有其他的功夫。

不过朱棣在短暂的神清气爽之后,便道:“殿试及早进行,张卿,你留下,朕有话要询问你。”

张安世一本正经地点头称是。

待众臣退去。

朱棣站了起来,习惯性地背着手,看了张安世一眼,便道:“哎……朕这些日子,是越发觉得精力不济了。怎么样,现在太平府如何?”

“太平府这边,已在日夜不停地造船了。”张安世顿了顿道:“不久之后,应该就会有成效。”

朱棣道:“这船料如何而来?”

张安世道:“栖霞商行,在此之前就曾储备了许多,是在永乐五年开始,便有意储备了,当初邓健刚刚出海不久,臣料想到,将来若是朝廷要开海,可能大有可为,而如今,果然四处都需船料,臣让商行转手售卖出去,价格……倒是涨了不少。”

“除此之外,便是福建、江浙一带,当初朝廷下西洋,也制作了不少的船料,其中有不少,还在各处官仓之中,如今……这下西洋的舰船已经足够,所以不少商贾前去购买。”

朱棣听罢,皱眉起来,道:“这船可是好东西!现如今,既然人人都在求购船只,那么何不将这些船料,让栖霞商行自个儿制成舰船售卖,何须售之于人,教人挣了这造船的银子。”

张安世笑了笑道:“陛下,且不说商行应该抓紧着更重要的事,实在是分身乏术,若是什么利润都去挣,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主业。这其次嘛,既是新政,就要让人尝到好处,若是天下的好处,都被栖霞商行独占,臣倒以为,这对新政的推行是大大不利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嘛。何况,栖霞商行的买卖已经足够大了,唯有这天下越是繁华,栖霞商行未来的得利,也会水涨船高,可若是将所有的好处都端走,又何来天下越来越繁华呢?”

朱棣听罢,颔首道:“朕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不过是询问一二而已。”

朱棣想问的话也问完了,张安世便告退而出。

没法儿,他实在太忙了。

而此时,文渊阁里却是热闹无比。

如今太平府被陛下封了出去,文渊阁要处理的事务,主要变成了十八省。

如今虽然太平府和十八省剑拔弩张,可毕竟不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反而轻省了许多。

对于今年的科举,大学士们却有自己的看法。

胡广很遗憾,他特意让人寻了马愉的卷子来看。细细看过之后,不断地点头称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此子大才!”

人家是真有才学,不到你不认。

杨荣也是读书人,虽不喜读书人的迂腐,却也有爱才之心的,当即也看了,便也忍不住欣慰地道:“这样的文章,确实教人眼前一亮。”

胡广道:“天下就该多一些这样的人,如此,何愁天下不宁?”

杨荣微笑道:“天下不是靠锦绣文章,就可以大治的。”

胡广的脸顿时又青又白,踟蹰了老半天,最后幽幽叹了口气道:“算了,说不过伱。”

杨荣心平气和地道:“非你逞不得口舌之快,只是你自己心如明镜,其实早已知道这些道理了,只是你不愿承认罢了。”

胡广叹道:“杨公,我所不忍者,乃是新政便新政,何必要将读书人斩尽杀绝?似马愉这样的人,寒窗十年,天资绝顶,这般天地滋养不知多少年才能出来的俊秀……难道也不能容下吗?”

“哎……新政太急了,应该缓一缓,慢几步,对读书人该好一些。”

杨荣此时便又含笑道:“天下的事,无非就是一个利字而已。新政要生利,就要剥走从前得利之人,从前什么人得利,在新政里头就要吃苦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顿了顿,他接着道:“事上哪里有什么两全的事,就如你胡公,既想天下人安居乐业,却又希望天下太平,你和你的那些朋友们依旧不失自己的好处,若如此,那就不叫新政,这叫神仙下凡尘,天上掉金子了。”

胡广道:“我是不成了,我阻止不了这样的事发生,也说不过你,不过……”

胡广顿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文章,才又道:“可天下总还有后来人,老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大明这样多的读书人,将来的后生更加可畏……”

此言一出,杨荣却沉默了。

在文渊阁,他一直胜胡广一筹。

可胡广这番话,却不知是这个老实人有心,还是无意。

却一下子将儒家的生命力,不经意之间给抖了出来。

后来之人。

张安世这样的人,只是一时的,历史上,并非不是儒家永远把持朝纲的时候。

从汉初的黄老之争,到汉末的党锢之祸,儒家不是没有像这些年一般,遭受过巨大的打击。

可最后又如何呢?

最后儒家的教育通过广泛的宣教,无数的儒家子弟,不乏人杰,可能现在不能奈何你,可将来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些俊杰奔涌而出,自然会有清算的一日。

他们会拼命的进入朝中,接受皇帝的征辟,从而把持权力。会写文章,重新建立新的舆论。会通过各种同乡、故旧的关系,联合起来,形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最终……这天下的一切,终又能回到他们的手里。

多少张扬一时的帝王和人物,不最终都失败了嘛?

杨荣露出一丝微笑,他没有说下去,只道:“拭目以待吧。”

胡广道:“马愉这样的俊杰只要还在,我可无忧。”

胡广似乎察觉到了杨荣内心的失落,也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两月之后,翰林院进书《孝录事实》。

此书,乃古今史传诸书所载孝顺之事而成。全书共十卷,收录孝行卓然可述者二百零七人。每事为之论断并系以诗。

恳请皇帝亲自为此书作序。

说穿了,这就是《春秋》孝子版,通过一个个古往今来孝顺的故事,推崇孝道。

朱棣作序之后,命人刊发,赐文武群臣以及国子监和天下学校,命天下人研读。

张安世作为郡王,当然也收到了此书,每天一个孝顺小故事,不读是不成的。

在古代,修书的乃是一个皇帝是否文治的证明,属于实打实的政绩,张安世作为近臣,不但要读,说不定将来,朱棣何时讲起此中典故,自己还要能够应对。

如若不然,陛下是要生气的。

毕竟这是事关孝道,而孝在古人看来乃是一切的根本,不孝的人自然不忠,不忠之人自然不义,不忠不义不孝,狗都不如。

张安世只好乖乖地看书,并且让人又刊印了数千本,至太平府上下传阅。

张安世甚至自己写了一封读后的奏文,盛赞自己读过《孝顺事实》之后潸然泪下,感念父母之恩云云的感悟。

似乎张安世还觉得不满足,又上奏一封奏疏,也是关于这《孝顺事实》之用。

过了几日,陈礼来见张安世。

“殿下,查清楚了,太平府里头,果然有不少的读书人对殿下甚为不满,不过多是一些酒后之言……”

张安世笑了笑道:“你说该怎么办?”

陈礼笑着道:“殿下一向宽宏,若是以往,往往对此置之不理。”

这是实话,张安世其实并不是一个好勇斗狠之人,只要不犯下实实在在的罪,张安世一般情况,是不会让锦衣卫去动人的。

锦衣卫的纪律十分森严,不得驾贴,断不可轻易拿人。

所以陈礼认为,这一次应该也差不多。

张安世却道:“其他地方,这些人怎么弄,这是他们的事,可在太平府这个地方,若是继续纵容他们,那我张安世岂不成了王八?”

“王八?”陈礼有点转不过弯。

张安世脸上的笑意收敛,冷冷道:“建了图书馆,给他们读书,好声好气的伺候着,照顾治安,便捷他们往来的交通。转过头,却教他们成日指着本王的鼻子骂,这岂不是和那娶了妻,这妻子却背着人私通的王八没有区别?”

陈礼一听,顿时磨刀霍霍。芜湖郡王是不能做王八的,谁敢绿殿下,谁就得死。

于是陈礼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安世道:“那么殿下的意思是……”

张安世言词简洁:“一网打尽,统统拿下,一个不留。”

陈礼立即干脆利落地道:“喏!”

随即,匆匆去了。

张安世则坐下,看着陈礼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隐忍了这么久,现在……终于可以动手了。

张安世的目光,突然变得阴沉,一改往日的和颜悦色。

今时不同往日,眼下的太平府,是他张家的天下,若是再这样放纵下去,任凭这些人蛊惑人心,可能他张安世的基本盘也要动摇了。

既然如此,就只好动手了。

…………

紫禁城里。

朱棣此时正低头,看着张安世的奏疏,他脸上浮出了笑意。

而后,朱棣道:“张安世终究是孝顺的孩子啊。”

亦失哈尴尬一笑,这种表面文章,他也可以做,他也可以写,好吧。

不过亦失哈依旧予以了肯定:“是啊,芜湖郡王殿下至孝。”

朱棣没有再说什么,继续看另一份奏疏,只看了片刻,便又笑吟吟地道:“这也很好。”

说着,提了朱笔,在奏疏上写了一个’可‘字,方才道:“送文渊阁制诏,拟旨。”

亦失哈低头应道:“遵旨。”

当即,亦失哈亲往文渊阁,将皇帝朱批的奏疏送至文渊阁,又有翰林待诏,拟出旨意,而后签发礼部。

这一切,自是一桩不值一提的小事。

可在太平府,却是真正出事了。

当夜,月朗星稀。

突然之间,锦衣卫上下开始封锁渡口,而后开始按图索骥,四处拿人。

只短短一夜之间,便有三百多读书人统统拿下,却也没有送诏狱,而是直接关押起来。

一夜过去。

许多人好像蒸发了一般。

直到他们的亲朋故旧察觉出异样,四处打探,方知昨夜许多的读书人被拿了。

此时,士林哗然。

这一次,可比从前更加严重,从前往往是查到了实实在在的罪证,所以抓人。

哪怕不少读书人为之鸣冤,可大家其实心知肚明,其实对方确实犯罪了。

可至少对读书人而言,就算偶尔议论痛骂几句,还是相对安全的。

既能过嘴瘾,又不担心治罪,还可显现风骨。甚至阴阳怪气写一写文章,或者是指桑骂槐一下,锦衣卫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读书人都很聪明,明朝民间有大量针对宫中的指桑骂槐,或者借古喻今之类的抨击可谓多如牛毛,哪怕是流传下去的许多故事和戏剧也是不少。

这正是因为,实在宫中和锦衣卫懒得搭理他们。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竟直接拿人,一下子还拿走了这么多,足以引发恐慌。

此时进京的举人又多,大量的读书人奔走相告。

一下子,便上达天听。

至少此时,礼部尚书刘观就给吓着了。

当即,便与其他几个尚书一起往文渊阁去。

“出大事啦。这一下子出大事啦,现在京城已经闹起来啦,不知何故,许多有功名的读书人被拿,两百多人中,竟有七十多个举人,其余秀才不可胜数。还有四个,会试高中,不日将要殿试,要做进士的,好端端的,锦衣卫突然拿人……”

刘观从江西回来后,比从前老实得多了,对朝中的事,一概装傻充愣,可这一次,他作为礼部尚书,可真坐不住了。

实在是这事太大,他捂不住,而且若是一句话都不说,也说不过去。

夏原吉知道后,就大怒道:“锦衣卫这样大胆?”

胡广听罢,直接气得发抖:“是何人下的命令?”

“还能有谁?”说话的,乃是翰林大学士,此时他同样怒不可遏。

杨荣倒显得冷静,较为平静地道:“先别急,慢慢的来,锦衣卫那边,可说了什么?”

“他们只说,这是军机大事,不得过问。”

杨荣道:“或是陛下的旨意?”

“不像,这么大的事,陛下不可能不透露出风声,可若是寻常锦衣卫,谁敢下达这样的命令?”

杨荣沉眉,道:“你的意思是芜湖郡王殿下?”

众人默然。

沉默就是默认。

杨荣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一直是偏向张安世的,这是因为他能看透张安世的本质,且不说新政,让杨荣觉得这或是解决未来大明隐患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杨荣虽知张安世声名狼藉,却一向还算守规矩,这一点很重要,毕竟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不计后果的人能有利于天下。

可现在……

杨荣依旧镇定,看了众人一眼便道:“先去觐见,陈述此事,且看陛下圣裁吧。”

众人轰然道:“杨公高见,自当禀明陛下,弹劾锦衣卫!”

分明是请陛下圣裁,可大家的意思,却成了弹劾。

可见此次,算是惹了众怒,哪怕是更偏向张安世的金忠,也一直不好吭声,一副沉闷的样子。

于是群臣浩浩荡荡地一并到了文楼。见到朱棣,先给朱棣行了大礼。

朱棣其实已事先得到了消息,也是皱眉起来。

他已询问过亦失哈了,可东厂那边也没得到什么特别风声,这张安世突然发狂,是出乎了朱棣的预料之外。

朕还没有提刀呢,张安世那个家伙,就已经从紫禁城砍到了文庙去了?

朱棣满心疑惑,沉吟片刻,便板着脸道:“召张安世觐见吧。”

宦官们不敢怠慢,火急火燎地赶往栖霞。

传达了陛下的口谕之后,张安世却显得好像很意外的样子。

他纳闷地咕哝道:“好端端的,怎么这个时候教我觐见呢?我正抄孝经呢。”

却还是匆匆地赶往紫禁城,抵达文楼的时候,便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抬眼看了张安世一眼,见他脸色如常,心里倒是更为狐疑起来。

朱棣皱着眉头,没头没尾地道:“怎么了?”

张安世一脸不解地道:“陛下还请明示,臣也不知怎么了。”

见张安世抵死不认的样子,似乎有人开始愤怒了。

不过,虽是蠢蠢欲动,却还是尽力忍住。

朱棣自是感受到众大臣们的怒火,咳嗽一声道:“读书人,那些读书人……犯了什么罪,怎么突然之间,就统统被锦衣卫拿了?”

“原来是这个。”张安世笑了,像是一点感受不到那一个个愤怒的目光似的,此时一副长长出了一口气的样子,平静地道:“陛下,这不是遵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吗?”

朱棣:“……”

群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纷纷看向朱棣。

张安世这时道:“陛下的旨意,臣还带来了,我想……司礼监、翰林院、礼部也有存档吧。”

说罢,他取出一份旨意来,双手奉上,由宦官交给朱棣。

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418章 礼贤下士的赵王殿下第43章 炸上天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248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第503章 一通乱杀第12章 转危为安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54章 龙颜震怒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392章 尽诛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152章 好阿舅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136章 一网打尽第231章 千秋功业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06章 杀鸡儆猴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232章 二:超规格的赏赐第448章 加恩第69章 圣意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14章 猪队友第571章 大捷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第173章 完蛋了第46章 殿前审问第417章 说最软的话 做最狠的事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181章 功不可没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388章 朕在此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45章 龙颜震怒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478章 加官第141章 听我说,谢谢你第77章 吾皇万岁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550章 大权在握两章送到,求月票!第51章 我心善第121章 皇孙崛起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简在帝心第236章 墙倒众人推第560章 报功第491章 赚大了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426章 暴利第514章 帝心难测第46章 殿前审问第554章 龙颜震怒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480章 坏人心术第92章 封官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533章 努力罢第177章 诛灭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475章 一个比一个狠第64章 天子一怒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177章 诛灭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169章 纪纲,你完了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31章 京城横行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440章 龙颜大悦第118章 悟道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204章 册封第43章 炸上天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78章 加官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91章 全完啦
第301章 射光殆尽第418章 礼贤下士的赵王殿下第43章 炸上天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248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第503章 一通乱杀第12章 转危为安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08章 陛下圣明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54章 龙颜震怒第111章 卷,往死里卷第292章 龙颜大悦第392章 尽诛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152章 好阿舅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136章 一网打尽第231章 千秋功业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06章 杀鸡儆猴第395章 生杀夺予第232章 二:超规格的赏赐第448章 加恩第69章 圣意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14章 猪队友第571章 大捷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第173章 完蛋了第46章 殿前审问第417章 说最软的话 做最狠的事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529章 搜刮殆尽第181章 功不可没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224章 真相毕露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40章 你教朕怎么办第388章 朕在此第488章 只在今日!第45章 龙颜震怒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478章 加官第141章 听我说,谢谢你第77章 吾皇万岁第470章 一网打尽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550章 大权在握两章送到,求月票!第51章 我心善第121章 皇孙崛起第265章 狭路相逢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简在帝心第236章 墙倒众人推第560章 报功第491章 赚大了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426章 暴利第514章 帝心难测第46章 殿前审问第554章 龙颜震怒第202章 最后的真相第523章 连根拔起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480章 坏人心术第92章 封官第36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285章 挡我者死第533章 努力罢第177章 诛灭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475章 一个比一个狠第64章 天子一怒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177章 诛灭第324章 开天辟地第531章 千秋功业第169章 纪纲,你完了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465章 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第31章 京城横行第390章 真凶伏法第440章 龙颜大悦第118章 悟道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204章 册封第43章 炸上天第246章 财源广进第337章 升官发财第478章 加官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91章 全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