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两全其美

第499章 两全其美

这个所谓的活章程,杀伤力太大。

简直给了朱棣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可以说,一举三得。

这百官用屁股都能想到,陛下肯定要动心,这对宫中的好处实在太大了。

何况,这其中还有一个隐性的好处。

那即是藩国的长史,若是与朝廷的大臣进行流动的话。

这无疑就增加了藩国对朝廷的向心力。

想想看,藩国本身就没有人才,这一代的藩王还好,那么到了下一代,真正正途出身的大臣,鬼才愿意去藩国为官呢!

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路径,就意味着,许多的翰林,不得不进入藩国了,藩国也就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

这些人进入藩国之后,既要为藩国效力,可另一方面,却又有机会进入中枢,那么势必,他们在兼顾藩国利益的同时,又需在朝廷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忠诚。

如此,才有机会入朝,登上人生巅峰。

这种高级别大臣的流动,既是对大臣的锻炼,某种意义,对于朝廷与藩国,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在朝中,一个大臣的贤明与否,是很难看出端倪的,毕竟朝廷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架构,一个人很难表现出自己拥有决断能力。

这就好像,若是没有土木堡之变,只怕也没人能意识到,于谦这样的人有多厉害。

毕竟在平日时,这个人可能和许多寻常的大臣一样,每日当值点卯,最多就是脾气有点倔而已。

朝廷之所以会兴起清谈之风,也在于此,毕竟在一个平和的世道里,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能力,那么谁更厉害,只能靠嘴来说了,谁更牙尖嘴利,谁才有上升的可能。

可藩国不一样,它们处于较为险恶的环境之中,若是清谈,是要出大事的。就如杨士奇,若是换了一个平庸之人,这新洲如何可能到今日?

何况,即便是再崇尚清谈之人,一旦到了海外藩国,在内外压力之下,也会开始慢慢注重实际。

更不必说,几乎所有藩国的体系,都是靠贸易来维持,因为各藩国之间,毕竟无法像从前的大明一般自给自足,贸易线某种程度就是它们的生命线,在这种环境之下成长出来的大臣,势必重商。

他们甚至已经和大明内部的士绅,彻底的割裂开来,已不可能再代表士绅的利益。

以上种种,对于朱棣而言,都是宰相或者文渊阁大学士的最佳人选。

可百官们……却颇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毕竟对他们而言,自己科举为的不就是金榜题名,鲤鱼跃龙门吗?

龙门倒是跃了,而且还真下了海,去爪哇国了。

可一旦拒绝下海,就断绝了自己仕途的可能,这对百官而言,简直就是一击必杀。

至少现在殿中的诸多翰林和御史们,他们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了。

即便不是他们,是已经身居高位之人,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他们有门生,有故吏,这也断绝了他们培养接班人的可能,除非亲手将人送去藩国去。

朱棣显是来了浓厚的兴趣,他起身,开始精神抖擞地来回踱步。

这静谧的大殿中,百官随着陛下的脚步声,心里也纷纷鼓起。

张安世面带和蔼的笑容,瞥一眼自己的姐夫。

而太子朱高炽,抿着嘴,显出沉默。

若是从前的朱高炽,显然是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这对大臣的杀伤力不小。

可朱高炽有了模范营和河南的历练,似乎也清楚,当今天下的土壤,随着新政也已改变。

且杨士奇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这种人不但熟读经史,且对实际的事务都能做到信手捏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且果断而坚毅,确实非寻常人可比,这样的人即便入阁,他的能力也是绰绰有余。

朱棣不由叹道:“太祖高皇帝和朕……总还算勤勉……”

他这一句感慨……更令百官心沉到了谷底。

朱棣道:“太子与皇孙,亦迥异于常人。”

殿中的都是人精,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陛下的意思,显然已经昭然若揭了。

朱棣继续道:“可人力终究有其限,天子想要处理天下的事务,而不出过失,朕为天子,岂会不知,实是难如登天。”

他又踱了几步,接着道:“朝中非得有似杨士奇这般的大臣,可以协助天子,代天子治理天下,才可尽力减少疏失,令百姓安居乐业。若是我大明庙堂上,都是杨卿这样的人,那么天下就可以无忧了。”

其实朱棣的意思很明白。

他和太祖高皇帝,甚至包括了太子,都可以勤政的。

尤其是太祖高皇帝,那简直就是劳模。人家可以一天只休息几个时辰,每日从早到晚地处理国家大事。

可朱棣也明白,自己的后代,肯定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大量的贤臣来辅佐。

而这些有能力的人,又不免令人担心。

毕竟树大根深,又难免与人沆瀣一气。

事实也是如此,终明一朝,多少大学士,他们出身士绅,一步步走向高位,实际上……却永远摆不脱与人利益相关的牵连。

就好像一个人出身于士绅之家,从读书开始,就有诸多的所谓恩师、同窗、同学,科举之后,又有大量的同僚和同年和故吏,等终于执掌天下大权的时候,你能够忽视这些人的利益吗?

可一旦你选择处处保护他们的利益,那么势必又与皇权产生了冲突。于是,到了明末,这样的情况达到了哭笑不得的地步。

身居高位的大臣,因为不能忽视自身或者是门生故吏、亲朋好友的利益,依旧还顽固的保护士绅,将更多的税赋,强加于百姓。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为了平叛,就又需更多的饷银,而这些饷银,照旧没有加于士绅,而是继续强加于那些尚未反叛的百姓身上。

最终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了。

这一次,张安世可谓是对百官给予了沉重一击。

若说此前,只是通过新政,去破坏他们的土壤,而现在,算是直接的伤害了。

却听朱棣沉吟道:“杨卿能独当一面,此等封疆大吏,不可多得,敕其入朝,进文渊阁听用。”

不等杨士奇谢恩。

本是得意洋洋的张安世,有点懵了。

慌忙道:“陛下,陛下……错了,错了……臣的意思是……杨公乃是一个活章程,可新洲暂时离不开他啊,臣只是拿他来举一个事例,这杨公……新洲只怕还要再用几年……陛下……”

张安世都想哭了。这么一个人才,宝贝疙瘩一般的人,陛下你看一看就好了,伱咋还夺人所好?

朱棣:“……”

张安世连忙继续道:“臣的意思是……臣的意思是……”

显然,跟皇帝抢人并不是明智之举。

倒是此时,杨士奇道:“陛下,臣尚还年轻,尚需在新洲,继续磨砺,能为朝廷效命,实乃臣平生所愿。只是……恳请陛下,切不可拔苗助长,容请臣在新洲,继续磨砺一些时日。”

他这话倒算得体。

总算是将这尴尬打破了。

朱棣瞪了张安世一眼,心里大抵在骂,入你娘,你兴冲冲的跑来献宝,结果只是让朕看一看,过一过眼瘾,是吧?

心里骂归骂,朱棣温和地对杨士奇颔首,道:“杨卿所言,可谓老成,是这么一个道理,既如此,就准奏了。大臣于海外的年资,确实非有十又五六年至二十年不可,如若不然,怕是难以胜任庙堂中的繁重。”

百官:“……”

大臣都是人精,人精的意思就是,无论朝廷制定什么限制,他们总能想方设法地找到捷径。

原本大家还心里哀叹,不得了,以后可能真要下海了。

不过没关系,捷径也未必没有,大不了出海两三年,熬一熬资历,再回朝中总可以吧。

结果,杨士奇居然婉拒了朱棣的征辟。

朱棣直接来了一句,海外的年资非有十数年至二十年不可。这下真是完了,十几二十年,这哪里是熬资历,这儿子出生出海,回来孙子都要有了。

张安世精神为之一振,立即道:“陛下所言极是,正是此理,若是时日过短,只怕难见成效,理应制定章程,非有十五年不可。这样的话,各藩国用起来,也安心一些。不然用不了几年,人就走了,藩国这边,只怕意见也不小,尤其是赵王殿下和汉王殿下,他们性子急……”

朱棣面上如古井无波,拿赵王和汉王来做挡箭牌,却是朱棣没有想到的。

朱棣沉吟道:“只是……现在朝廷确实需一个这样的大臣入朝,开一开风气,也好教朕,再称量一二,这杨士奇,朕也就不夺人所好了,还是在其他的藩国之中择选一员长史入朝吧。”

这是天大的事,即便是朱棣,也无法一拍脑袋就去干。

否则遭致的反对实在太大。

而先选一人入朝,估量一下此人的能力,用一用,一方面可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朱棣也可借此观察一二,可谓两全其美。

(本章完)

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405章 破釜沉舟两章送到,求月票!第98章 大捷第600章 大发现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592章 惊天消息第553章 急奏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28章 此卿家事 与朕何干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288章 张安世出击第545章 族灭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229章 破天荒的赏赐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480章 坏人心术第335章 开太平第305章 大权在握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407章 杀人见血第272章 一桩天大的功劳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441章 税赋大涨第163章 张安世智擒乱党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326章 反杀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335章 开太平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582章 分红第22章 大病初愈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击第399章 有杀气第92章 封官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148章 聚宝盆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44章 请君入瓮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粮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66章 朕发财了?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98章 大捷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184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259章 国公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177章 诛灭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101章 榜首第305章 大权在握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243章 往死里坑第299章 天下无敌第33章 入宫第326章 反杀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264章 宝贝第536章 盖世之功第49章 发财第54章 龙颜震怒第41章 老兄威武第51章 我心善第452章 大获全胜
第271章 石破天惊第405章 破釜沉舟两章送到,求月票!第98章 大捷第600章 大发现第302章 贺喜陛下第83章 八十三章:满门抄斩(七千字大章)第592章 惊天消息第553章 急奏第156章 天降横财第28章 此卿家事 与朕何干第354章 朕的好孙儿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288章 张安世出击第545章 族灭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517章 瓮中捉鳖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229章 破天荒的赏赐第199章 人赃并获第549章 乱世用重典第480章 坏人心术第335章 开太平第305章 大权在握第368章 孝顺的皇孙第407章 杀人见血第272章 一桩天大的功劳第138章 父子相残第441章 税赋大涨第163章 张安世智擒乱党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383章 图穷匕见第326章 反杀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335章 开太平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237章 富可敌国第217章 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582章 分红第22章 大病初愈第178章 天罗地网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击第399章 有杀气第92章 封官第127章 富可敌国第148章 聚宝盆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416章 赵王有疾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244章 请君入瓮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粮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推荐一个朋友的网剧第66章 朕发财了?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425章 生财有道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314章 普度众生第515章 后发制人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578章 暴富人生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98章 大捷第205章 赶尽杀绝第184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414章 此乃阎王殿第525章 入值文渊阁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561章 可怕的真相第259章 国公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第177章 诛灭第20章 陛下 有个好消息第101章 榜首第305章 大权在握第476章 给朕剐了第243章 往死里坑第299章 天下无敌第33章 入宫第326章 反杀第340章 帝心难测第339章 好东西给你看看第264章 宝贝第536章 盖世之功第49章 发财第54章 龙颜震怒第41章 老兄威武第51章 我心善第452章 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