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县试前

第170章 县试前

县学中,海瑞正在给三人突击讲课。

县试的日子出来了,二月初十。

其实在县试这个层次,科举并没有那么严肃。

原因也很简单,童子试三场,县试只是一场资格类的考试,通过了县试只是取得府试资格。

海瑞今天没有讲四书五经,而是给三人讲县试的规矩。

“这几日就可以去礼房报名了,报名之后还要交上打格考卷纸和素纸稿纸各二十张。”

县试的答卷纸和草稿纸都是要考生自己准备的,但是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这些卷子要提前交到县衙礼房,检验完成后再打乱发给所有的考生。

其实在真正答卷的时候,只用到三张答卷纸和九张稿纸,剩余的纸自然也不会发还给考生,而是当做县衙办公用纸。

苏泽也忍不住吐槽,这些人是一点油水都不放过啊。

海瑞继续说道:“县试的流程你们都知道了吧?我再讲一遍注意事项。”

“县试考三场,第一场考的经义,《四书义》和《五经义》各一道,帖体诗一首。”

“本朝最重经义,刷人也主要在第一天的考试中,只要经义通了,贴体诗只要声韵不出错即可,而后两场基本上不黜落考生。”

时人最重八股,有些私塾甚至连后两项考试内容都懒得教,反正只要经义合格就能考上,何必浪费时间在其他上面。

海瑞继续说道:“第二场考诏浩表判论,只要格式不出问题,莫要说些悖逆的话,并不会黜落人。”

说完海瑞看了一眼苏泽,他对现在苏泽的经义能力已经很认可了,但是怕他脑子发热在卷子里写一些反动的内容。

诏浩表判论,诏就是衙门的公文,表是表彰文书,判就是判决书,这些就是公文写作,格式对了就行。

“最后一道是策论,以往年度黜人大多是避讳的问题,县试不是殿试,四平八稳就可以了。”

科举考试从诞生以来,考试侧重点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大概脉络就是从唐代最重“文”,到宋代最重“论”,再到明代最重“经”。

唐代科举考试重视的诗词,也就是个人的文学素养。

唐代科举并不是做官唯一的途径,唐时还有五姓七望这样的累世大族,进士官远没有大明这么贵重。

唐代科举,以诗文取士,也让整个科举考试舞弊严重,考试前行卷成风,很多文人都会赠送权贵诗词博取文名,或者依附于权贵获得推荐。

宋吸取唐代的教训,开始不重诗文,反过来重视实务策,也就是策论的写作。

但是实务策论的写作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寒门子弟的不公平。

大家当然知道策论取士,取的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策论这东西是普通人都能写的嘛?

寒门子弟连四书五经都不一定买得起,别说秦汉散文和史书了。

宋代策论要兼具文采和论据,这论据自然就是平时日常读书积累了。

寒门读书人在策论考试中自然是非常劣势,这就类似于如果高考不仅仅要考语数外,还要考音乐美术科研成果,这东西就不是普通人玩的了。

考策论的结果,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指向性太强。

宋之重臣,都要知贡举,就是主持过一次科举考试。

知贡举的大臣出的策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政治立场录取考生,那被录取考生的政治倾向就肯定和知贡举的主考官相同。

所以宋代形成了缠斗了好几代的新旧党人,科举考试反而成了党争的工具。

明代再吸取前面的教训,诗文和策论虽然还有,但已经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了。

考的就是《四书五经经义》,朝廷给你把考试范围和考试教辅书都定好了,穷人富人都按照这个考!

所以虽然八股取士因为变态的考试内容和严格的考试格式,被后人视为落后的象征。

但如果放在现在,一场只考笔试的高考,和“素质教育”、推荐信录取的高考,普通人到底选哪个呢?

说到底,科举就是一场选拔性考试。

无论是什么考试内容,只要是选拔性考试,必然会选到最顶尖的人才。

听到海瑞讲完了之后,他说道:“这次我要避嫌,就不参加县试的监考了,你们好好努力。”

还没考试,县里就有风言风语了,三人都是海瑞的学生,都说海瑞会在县试中偏帮自己的学生。

海瑞直接向白知县申请了避嫌,风言风语才小了很多。

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海瑞这次离去。

三人中年纪最长的陈朝源说道:

“这县试还有一些细枝末节,我也讲给苏兄听听吧。”

陈朝源说道:

“苏兄要准备一些吃食,三场考试每一场都要考一天,是可以带食物进去的。”

“不过馒头糕点这些东西最好别带,鸡蛋鸭蛋也要切开。”

苏泽疑惑的问道:“这是有什么忌讳吗?”

陈朝源摇头说道:“这不是什么忌讳,为了防止夹带,兵丁会掰开糕点馒头检查,鸡蛋鸭蛋也会捏开。”

苏泽想想了这个时代士兵的卫生水平,又想到他们用指头捏开这些食物的样子,顿时也没了胃口。

苏泽连忙说道:“我明白了,陈兄!”

陈朝源说道:“我第一次县试没人和我说这些,带进去的馒头被捏的稀碎。”

“文房四宝自然不用说了,油纸和香囊也是需要准备的。”

这下子连林清材都看向陈朝源,他也参加过县试,可没准备这些东西。

陈朝源说道:“这也是经验之谈,考棚简陋,还会漏风漏雨,进去之后先用油纸封上,一旦下雨也有个遮挡。”

“我有一次考试,外面下小雨考棚内下大雨,我是顶着衣服遮着考卷才完成答题的,最后还因为墨迹晕染开了被黜落了。”

好惨。

苏泽又问道:“那香囊呢?”

陈朝源说道:“这考棚有位置好的,自然有位置差的,位置最差的就是茅房边上的,而且考棚中多有异味,带着香囊是为了遮味的。”

陈朝源叹息一声说道:“考棚被称之为‘号间’,环境比县衙大牢也没好到哪里去,还好县试不锁院,只考三天而且考完每一场都能回家,那些身体稍弱的参加乡试回来都要大病一场。”

苏泽也沉默了,看来身体不好还不能参加科举。

这些都是陈朝源多次参加县试的宝贵经验,苏泽和林清材连忙向他表示感谢。

陈朝源说完之后,有些低落的说道:“今年是我最后一次考了,若是再考不过,那就跟着我族兄做状师去了。”

说到了这个话题,气氛就凝重了许多。

陈家并不富裕,不可能供陈朝源无休止的科举下去的。

大部分的读书人,也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期限,那些考到白头发的老童生还是很少的。

陈朝源已经快要三十岁了,他儿子都要快要开蒙读书了,家里不可能供养两个读书人。

陈朝源笑了一下说道:“还多谢汝霖给我找了一份差事,若是今年再不中,那我就在编辑部好好做事了。”

苏泽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陈朝源和林清材的科举水平,如果用系统评分那就是Lv4的水平。

能不能考中也要看运气,或者判卷考官的个人喜好,甚至连考场座位的位置好不好,下不下雨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他们成绩的原因。

谈完了科举的话题,三人结伴前往礼房登记报名,还没到县衙就看到黑压压的人。

苏泽也被惊到了,他没想到南平县竟然有这么多读书人。

陈朝源说道:“去岁我们南平县参加县试的足有四百多人,今年只多不少。”

苏泽惊讶的说道:“这么多?”

陈朝源说道:“这还多?福州府那边县试的就有一千多人,我们已经少多了。”

好吧,福建不愧是科举大省,考生果然多啊。

陈朝源说道:“其实苏兄不必担心,这些人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来体验一下的,为了熟悉考场和考试流程,为日后进学立个目标来的。”

苏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和后世大一参加公务员考试一样,大部分人来县试就是练手的。

排了半天的队伍,三人终于排进了县衙,刚进县衙就遇到了一个熟人。

林显达看到苏泽,立刻迎接了上去。

“阿泽兄弟,我等伱好久了,我这就带你去礼房登记。”

周围的读书人对苏泽怒目而视,但是几个人认出苏泽之后,众人纷纷移开目光。

林显达在承发司做事,和县衙各房都有接触,他办事伶俐是白知县眼前的红人。

苏泽笑了笑说道:“都快要排到了,多谢显达兄弟了。”

林显达想了想说道:“那我陪阿泽兄弟一起排。”

苏泽第一次来县衙礼房就交了周秀才的保书和证明文件了,如果全县的读书人都在这个时候送审证明材料,那礼房的人加班也忙不过来。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早就已经确认过了考试资格,所谓报名就是确定参考的程序罢了。

所以队伍排的很快,进了礼房之后,苏泽看见一排条桌,五个吏员坐在后面,苏泽很快就被喊到了最边上的桌子前。

这个老吏不就是苏泽第一次来县衙时候,学习到那个技能的老吏吗?

看到苏泽的名字,老吏抬起眼睛,看到苏泽之后立刻热情的说道:“苏公子稍等,马上就好!”

苏泽想到第一次见到这个老吏的时候,他以保书字迹潦草让自己回去重写的样子,和现在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礼房老吏现在哪里敢得罪苏泽,府衙县衙都看中的读书人,连致仕蔡员外都能逼死的狠人,又是整个延平府最著名的《拍案惊奇》的主编。

不一会儿,这个老吏登记好《考用簿》,让苏泽签字画押后,又迅速从后面拿出一枚木牌。

甲六。

县试就已经开始糊名了,这牌子就是苏泽的准考证号码,他在县试卷子上不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只能写甲六这个号码。

县试考三天,但不是连续考的,考一场休息两天再考。

考过一场会放一次榜,只有通过的考生才能考下一场。

除了最后一次的正式放榜,前两次放榜也只会写通过考生的考号。

苏泽接过了木牌,老吏又谄媚的说道:“甲六是去年案首的考号,祝愿苏公子考运如虹!”

好嘛,这不就是退役明星的球服号码吗?这也能当做人情来送?

陈朝源和林清材也登记完毕。

陈朝源是甲十八,林清材是丙七。

陈朝源看到苏泽的号牌:“恭喜苏兄了,甲六可是去年案首的号牌。”

陈朝源低声说道:“若是往日,这号牌至少要五两银子。”

苏泽现在也不是以前那个穷鬼了,但是他还是被这五两银子惊到了。

这么一个号码五两银子?

陈朝源低声说道:“去年案首的号牌五两银子,考上童生的号牌四两银子,只考过府试的号牌三两银子,仅考过县试的号牌二两银子。”

“若是来的晚了,花钱还买不到呢,看来是有人打过招呼了。”

苏泽也是无语,果然大明朝的衙门是明码标价,果然是“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

果然还没到门口,就见到县衙衙役陈伯飞站在门口,他笑着对苏泽说道:

“苏相公,拿到号牌了?”

苏泽这才知道这是陈伯飞打的招呼,陈伯飞拱手说道:“祝苏相公高中案首!”

接下来几天,苏泽都在认真读书刷题,林德清送来了最新的《时文选刊》,这都是南北直隶进士当年参加科举时候的八股文合集,苏泽照着题目写了几篇文章,又仔细揣摩题目的真意,又涨了不少科举技能经验。

【摹写八股,科举技能+30,Lv6,993/3000】

Lv6的科举技能参加县试绰绰有余了,不过苏泽的目标是八月份的秋闱乡试,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勉强能在乡试前将科举肝到Lv10.

苏泽看着面板:

苏泽,男性,25岁。

智力:12

力量:11(前文勘误,是11)

敏捷:6

魅力:6

剩余属性点:0

看来剩下的都要加智力属性点了。

二月五日,惠民药局黄提举送来一只香囊,转眼就到了县试前的日子。

前文勘误,力量是11,前文已经改了。

抱歉抱歉。

(本章完)

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场会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009章 寒菜粥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638章 筹码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465章 辅政和垂帘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93章 烫手山芋第043章 笔架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为道第658章 少爷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332章 南京钱逛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676章 和谈人选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231章 当家难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距中原太近第261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31章 当家难第025章 急救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013章 开荒忙,煎人寿第412章 进步和落后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376章 草芥飞长,破土欲出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273章 天工开物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315章 开会的“艺术”和艺术第320章 西禅寺培训班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628章 大赦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577章 又在六国下矣第679章 雨将军第192章 乡试临近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278章 争在未来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165章 金色书法技能第527章 赚钱的都写在禁令中第028章 初阵第101章 大数据练兵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444章 阳谋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买办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586章 两面包夹之势第556章 内阁议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073章 于二公子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027章 鸳鸯阵第105章 选被动,同行第331章 还政于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024章 械斗罚银第044章 大明神剑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115章 真传一句话第069章 县令第146章 海战之法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609章 做空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018章 船坞第272章 吾未壮(本卷完)
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场会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009章 寒菜粥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638章 筹码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465章 辅政和垂帘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93章 烫手山芋第043章 笔架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为道第658章 少爷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332章 南京钱逛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676章 和谈人选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231章 当家难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距中原太近第261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31章 当家难第025章 急救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013章 开荒忙,煎人寿第412章 进步和落后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376章 草芥飞长,破土欲出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273章 天工开物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315章 开会的“艺术”和艺术第320章 西禅寺培训班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628章 大赦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577章 又在六国下矣第679章 雨将军第192章 乡试临近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278章 争在未来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165章 金色书法技能第527章 赚钱的都写在禁令中第028章 初阵第101章 大数据练兵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444章 阳谋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买办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586章 两面包夹之势第556章 内阁议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073章 于二公子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027章 鸳鸯阵第105章 选被动,同行第331章 还政于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024章 械斗罚银第044章 大明神剑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115章 真传一句话第069章 县令第146章 海战之法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609章 做空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018章 船坞第272章 吾未壮(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