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海瑞正在收拾东西。

他从浙江调任江西兴国县令之后,在兴国县令的位置上一直做的不错。

海瑞清丈土地,打击城内的富户隐藏的田亩和人口的犯罪行为,审理挤压的官司,兴国县的百姓都称呼他为青天。

不过海瑞深受苏泽的影响,还是做出了一些和苏泽穿越前那个历史时间线不同的事情。

海瑞从兴国县的官府府库中,拿出最后一点积蓄,在兴国县筹办了五座官府经营的工坊。

兴国县虽然穷,但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海瑞按照兴国本地的特产,分别建立了一座石灰工坊,松脂工坊,煤矿,铁矿和造纸坊。

这些工坊都是海瑞根据苏泽寄给他的天工开物上的方法建造出来的,靠着先进的工艺,这五座工坊在短短一年期间,就实现了盈利。

城内的大户纷纷找到海瑞,希望他能开放一些产业给富户们。

海瑞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他坚持矿坑必须由官府经营,只同意将铁矿加工,石灰加工和松脂、造纸坊的技术开放给这些富户,让他们自行在城内设立工坊。

一时之间,兴国县这个位置靠近山区,交通并不算发达的小县城,竟然在海瑞到任之后,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

飞龙军攻入江西,江西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江西其余各县都在尽力阻止流民进入,只有发展了工商业的兴国县来者不拒。

海瑞收留了很多的流民,给他们安排官办工坊的工作,又带着他们修建水利建造水力工坊,兴国县反而因为大量劳动力的涌入,而日益繁华起来。

不过海瑞升官的理由,却不是他治理兴国县的大功劳,而是因为他多次违抗严党的上级,并且公开抨击严嵩父子。

海瑞到任兴国县之后,江西是严党的老巢,他顶头上司多次想要插手兴国县的产业,都被海瑞用《大明律》阻止。

海瑞又不满朝廷中的腐败,认为是严党专权导致的,所以不断的公开和私人场合抨击严阁老,还经常说要去江西分宜去当知县。

分宜是严嵩的老家,海瑞这个反严嵩的家伙要去江西分宜当知县是想干什么?

海瑞这些言论传到了京师,严党和清流都开始运作海瑞升官。

御史言官除了纠察百官之外,还有举荐贤能的职责。

清流一派的江西道给事中上书,认为兴国县令海瑞善于理民,在任一方考评上等,推荐海瑞晋升。

而严嵩一党把持的吏部立刻就给海瑞安排好了位置,海瑞的升迁立刻通过。

吏部发文,将海瑞召到京师,担任户部云南清吏司主司。

平心而论,户部十三清吏司的主司算是不错的岗位了。

大明朝的财政制度极其混乱和复杂,户部无论是人数和管辖的事务,都是六部中的第一大部,甚至有时候还能凌驾于吏部之上。

原因也很简单,吏部说起来是管人事任命的,可是你小小的吏部管得了吗?管不了的嘛。

严嵩掌权之后,经常军训吏部官员,搞得吏部官员如同喽喽。

每次吏部推荐官员名单,都要派官员去内阁教育,等到内阁大佬们定下推荐人选,吏部才会草拟名单给皇帝。

而皇帝则从名单中选出自己合适的人选。

吏部在推荐高级官员上没有权利,在任命中低级官员上,也被内阁侵夺了权力。

严嵩模仿唐代政事堂制度,也在大明内阁搞出了什么堂除。

中下级的官员吏部推选之后,也要内阁审议通过才能下发,内阁凌驾于吏部之上,完全将吏部当做了小秘。

而户部却因为其专业性,免遭了内阁毒手,成为拥有较高自主权的部门。

户部下设十三清吏司,分别对应大明两京十三省中的十三省。

吏部云南清吏司对接云南布政使司,负责管理、监督、统计云南一省的财政,又是京官,比起兴国知县确实是很好的位置了。

不过海瑞还是有些闷闷不乐,他刚刚在兴国县做出来一点成绩,别人就忙着摘桃子了。

接任兴国知县的就是个严党中人,听说是上一科的进士,在京师等了三年,最后花费重金攀附上严世蕃,这才选到了兴国知县这个职位。

海瑞想起自己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产业,又想到交接大印的时候,那位新任知县贪婪的目光,看到那位新知县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手下去接管工坊,海瑞心里不是滋味。

海瑞将驽马套上马车,让老母亲和妻子坐在马车内,自己则扶在马车外,他拒绝了万民伞,因为他只有一辆马车没有地方放。

海瑞也没有脱靴给百姓留作纪念,因为这双都要穿破了官靴是他唯一的官靴,上面密密麻麻的针脚都是海妻在油灯下缝的。

海瑞的行李也只有这么几件,都是他从浙江带过来的。

怀着不知道悲喜的心情,海瑞踏上了前往京师的道路。

京师之中,此时却是花团锦簇,春暖花开的热闹景象,此时京师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应天府花了大力气,将京师城内的乞丐和饥民都驱赶到了城外。

因为今天是科举三家跨马游街的日子。

嘉靖四十一年的殿试结果出来了,苏州府贡士徐时行为一甲第一名,为本科状元。

苏州贡士王锡爵为一甲第二名,为本科榜眼。

徽州府贡士许国为一甲第三名,是本科的探花。

今年徐时行二十八岁,王锡爵四十二岁,许国三十五岁。

京师百姓看着年轻的状元公,发出大明人才辈出的感慨,这场科场盛事,总算是能冲淡一些京师百姓的惨痛记忆。

骑在马上的徐时行却觉得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竟然考中了状元?

虽然大明朝天灾人祸不断,但是今年的科举依然是大明建国至今最卷的一场。

没错,每一年都是最卷的一年。

但是嘉靖四十一年尤其的卷,能够在其中杀出,徐时行都觉得像是一场梦一样。

身穿红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徐时行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如果他来参加科举,那肯定轮不到自己中状元了吧?

想到了在福建抗倭的苏泽,徐时行再次感慨自己这次的状元是捡来的一样。

不仅仅是徐时行这么想,分别在他两边的许国和王锡爵,也都是这么想的。

二月份举行的贡试,内容和形式和乡试差不多,主要考察的也都是科举作文。

但是贡士的成绩对最终进士排名影响不大,这是一个参加殿试资格的考试,决定科举最终排名的还是这场殿试。

作为国家最高等级的考试,而考上进士的官员理论上就是大明官员了,而科举前几名更是被视为国家未来的宰相。

殿试的内容不再是考察科举文了,而是皇帝亲自命题的策论。

而今年殿试的题目同样是皇帝亲自出的,但是所有拿到题目的考生们,拿到这个题目都是懵的。

《论徐福出海寻仙》,这是什么鬼题目?

堂堂国家最高的抡才大典,竟然不问苍生问鬼神?

几个愤青的考生直接出离愤怒了!

可是愤怒又怎么样?十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走到了殿试的这一步,难道还能交白卷吗?

徐时行拿到这份卷子也是懵的,他对于方数和丹药这些事情并不了解,也不愿意阿谀奉承皇帝写一些仙人出没的故事。

他按照按照苏泽的海外殖拓理论,又结合了一些苏泽在苏州府时候讲过的南美海外新物种,给皇帝描绘了一个满是奇珍异宝的海外世界。

徐时行的文字水平很高,他不喜欢台阁体的华丽骈复,提倡平实婉丽,婉曲周详,不作夸饰惊人之语。

偏偏他这样的文风,写出的海外世界却让人信服。

徐时行又按照苏泽的殖拓理论,提出了解决大明白银问题、粮食问题和土地问题的思路,向更加广袤的海外寻找出路,重新焕发诸夏时代对外开拓的荣光,再次举起始皇帝派遣徐福开拓海外的精神。

这篇文章虽然和嘉靖所要的内容不符,但是徐时行所写的依然勾起了皇帝的极大兴趣,也许在那海外神奇的土地上,真的有能够成仙的丹药呢?

徐时行于是被点为状元。

跨马游街之后,又过了几日按照科举名次,分别授官。

徐时行以第一名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

王锡爵以第二名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编修。

许国以第三名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编修。

剩余二甲进士,年龄在二十八岁以下的五人,参加翰林院的馆选考试,通过的就授庶吉士,留在翰林院观政。

其余的二甲和三甲同进士,按照科举名次在吏部文选司等待授官。

接下来又是琼林宴又是同年宴,徐时行又在京师参加了好几次宴请,所有人都在夸他是青年俊杰,日后将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可是徐时行想起曾经在苏州府和上海县的事情,总觉得自己在京师完全是浪费时间蹉跎光阴。

等到徐时行再入翰林院,每天的事情就是在翰林院中看书,偶尔作为翰林官员还要给皇帝写青词,这一切都让徐时行感觉到空虚。

所有人都在努力表现,认真做事,那些皓首穷经的老翰林们,每一次接到给皇帝写青词的任务,都搜肠刮肚的一字一字的斟酌。

翰林院那些国朝律令和政令资料,早就已经落满了灰尘,反倒是方术和道教书籍人手一本。

严党和清流争斗的余波也在翰林院中荡漾,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徐时行深深的发现,在大明朝这巍峨的宫墙和气派的朝廷官署中,装得下权谋,装得下算计,装得下名利,可偏偏装不下任何对大明朝有利的事情。

在京师的百官浮华绘卷之下,这些华丽的青词和一道道政令中,竟然没有一件事和大明朝的百姓有关。

四月,帝下旨,命御史姜儆、王大任分行天下,访求方士及符录秘书。

又命令翰林院全体官员,包括观政学习的庶吉士在内,研究宫中府中所藏的道书丹书,寻找可以延年益寿的丹方。

而更让满朝惊愕的是,新科状元,刚刚担任翰林院修撰的徐时行,被皇帝一道旨意派往福州,让他去福州接触琉球使臣,寻找海外仙药和仙方。

对于如此荒唐的诏令,徐时行可以说是哭笑不得,可是迎接他的却是翰林院同僚们嫉妒的眼神,甚至整个翰林院都在猜测,徐时行到底是抱上了哪位阁老的“大腿”,才能得到如此“美差”!

徐时行只好收拾行李,从京师出发南下。

在漕运船上,徐时行和进京的海瑞擦身而过。

五月,福州城内信风起,琉球使臣的贸易船靠港。

如狼似虎的官兵登上琉球使臣的船,直接将携带国书的琉球使臣林长靖拖下了船。

等到陶公公接到消息的时候,琉球使臣都已经被关押在巡案衙门的大牢中了。

“鄢大人!你如此苛待朝贡使者!杂家要上本参奏你!”

留下一句不疼不痒的威胁,陶公公只能带着人返回市舶司衙门。

他派遣小太监去川石岛找苏泽想办法,却听到了苏泽已经带领水师新军杨帆出发的消息。

坐在旗舰新世界号上,林良珺匆忙从传讯的小艇爬上甲板,向苏泽汇报道:

“飞剪船没有在目标航线搜寻到倭寇的踪影!”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苏泽,戚家军已经按照计划北上,埋伏到福州城周围,舰队前进的方向就是兵棋推演的那条航线。

但是现在飞剪船却没有找到敌人,难道是推测错了?倭寇不是攻打福州府?

苏泽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兵棋推演的结果不会错,我们的情报也不会错,大海茫茫,也许是飞剪船搜索错了区域!”

“取海图来!”

众人连忙拿来海图,苏泽又看了看风信标的风向,然后开始在海图上作图计算。

在【算学】技能下,苏泽很快计算出了结果。

“这个区域搜索过了吗?”

“没有!”

“派飞剪船去搜索这个区域!”

先发,错别字马上改。这章有点难写,写到这会儿,上班去了,到单位再改。

(本章完)

第88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第438章 出兵借口第170章 县试前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111章 卫所事忙,科举升级第664章 铁路司的畅想第679章 雨将军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30章 女王朝贡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171章 县试(求月票)第461章 人才“诅咒”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503章 弄不完的权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409章 广筑城?第054章 抵捐第283章 改稻为桑的关键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290章 庙算之道第596章 睢阳之战的战后总结第628章 大赦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262章 明亡于开中法废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23章 芦田第538章 大都督已经决定就是你了第158章 冤案第285章 好巧啊,陆二爷第251章 发钞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659章 碾碎第032章 精盐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322章 震惊!第301章 无间道,何心隐倒严第193章 将铸新钱第587章 物价再涨第131章第598章 系统性歧视第245章 李时珍第641章 攻占陕西第618章 舍不得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69章 改土归流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86章 大买卖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566章 睢阳第031章 大明特色:阳奉阴违第425章 兼并崩溃螺旋第482章 缺官第613章 扮猪吃虎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231章 当家难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047章 官学和私学第170章 县试前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21章 破坏圣像运动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第372章 愚民,吾不为也!第623章 教乱第421章 水晶宫制宪会议厅第421章 水晶宫制宪会议厅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
第88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第438章 出兵借口第170章 县试前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111章 卫所事忙,科举升级第664章 铁路司的畅想第679章 雨将军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30章 女王朝贡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171章 县试(求月票)第461章 人才“诅咒”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503章 弄不完的权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409章 广筑城?第054章 抵捐第283章 改稻为桑的关键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290章 庙算之道第596章 睢阳之战的战后总结第628章 大赦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262章 明亡于开中法废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23章 芦田第538章 大都督已经决定就是你了第158章 冤案第285章 好巧啊,陆二爷第251章 发钞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659章 碾碎第032章 精盐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322章 震惊!第301章 无间道,何心隐倒严第193章 将铸新钱第587章 物价再涨第131章第598章 系统性歧视第245章 李时珍第641章 攻占陕西第618章 舍不得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69章 改土归流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86章 大买卖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566章 睢阳第031章 大明特色:阳奉阴违第425章 兼并崩溃螺旋第482章 缺官第613章 扮猪吃虎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231章 当家难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047章 官学和私学第170章 县试前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21章 破坏圣像运动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第372章 愚民,吾不为也!第623章 教乱第421章 水晶宫制宪会议厅第421章 水晶宫制宪会议厅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