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来投降

王衍一走,守利州的就是王宗弼。

王宗弼还没有准备好呢,康延孝和李严就已经带着唐-军先锋杀过来了。

西川大震。

康延孝想打,后面的郭崇韬叫停。

正所谓上兵伐谋,能劝降的坚决不动手,投入和产出还是要衡量一下的。打仗是你康延孝的事儿,算账就是中军主帅的权责范围了。

而郭崇韬之所以叫停,倒不是因为王宗弼,而是因为他接到了一封信,信是从蜀国武德留后宋光葆那里发过来的。

这封信不是挑战书,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投降书,算个啥呢?罢战协议。

宋光葆给郭崇韬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你想进军肯定要在我的辖区过,我不跟你打,放你过去,你也别来惹我。如果你非要来惹我,我就跟你死磕。

面对这样一个色厉内荏的人,郭崇韬报以冷笑,大笔一挥,准了,和对方把这协议给签了。

然后唐-军大摇大摆地路过,蜀军鼓掌欢送,双方各得其所,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战斗情谊。

宋光葆开了个好头儿,他用创造性的思维告诉周边的兄弟们:仗,还是可以这样来打的!

接下来一帮子兵痞们有样学样,纷纷效仿,武定节度使王承肇、山南节度使王宗戚、阶州刺史王宗岳纷纷跑过去跟唐-军签协议,但他们签的不是让道协议,而是投降书,在他们看来,你让了道儿不就等于是投降了嘛,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直接一步到位,投降了事,还能混个好印像。

结果蜀国各地节度使、刺史有样学样,把个蜀地献了个七零八落。

当然,也有不投降的硬骨头,他非但不投降,还要起兵去勤王,硬撼唐-军。

这个人竟然是王承休,现在是秦州节度使,也就是之前邀请王衍去秦州的那个死太监。

不得不说,在五代时期太监这个群体涌现出了很多牛人,他们身残志坚,无论是在带兵打仗还是治国理政方面都展现出了超长的能力,而且还一个比一个的忠心,把那群武夫悍将们都比了下去。

王承休虽然是个佞臣,但佞臣未必就不会为主分忧,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祸国殃民与忠于主上这两种情节是可以同时具备在同一个人身上的。

在蜀国各地的实力派都开始改换门庭,向后唐投降的时候,王承休决定尽起秦州之军,到成都去助战。

节度副使安重霸也是王衍的宠臣,而且比王承休还受宠。

安重霸对王承休说:“一击不胜,可就大势不妙了。但是你作为主将想要为国尽忠,我无条件支持,你说咋搞就咋搞!”

王承休信了,心想关键时候还是要靠兄弟啊,既然这样,那就出兵吧。

秦州兵马全部集结完毕,大军浩浩荡荡出城,出城没走多远,安重霸翻身下马,握住了王承休的马缰,随后纳头便拜。

王承休大惊:“兄弟何必行此大礼?”

安重霸表情凝重:“秦陇这个地方,国家当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下来,不容易啊,我们两个都去勤王了,谁来为国家守卫此地呢?这样吧,您去勤王,我来守卫!”

还没等王承休反应过来,安重霸已经带着本部兵马回城了,轰隆一声紧闭城门,那意思很明白:勤王没有回头路,秦州不欢迎你了!

王承休那个气啊,不跟我走你就早说呗,何必又来骗我的秦州城呢。现在可好,勤王还没开始呢,老家先给弄丢了,这跟谁说理去!

没办法了,王承休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向西进兵。

他这里一走,秦州的安重霸立刻派出了八百里加急,目的地是后唐郭崇韬的大营,去干啥呢,投降。

于是乎,易守难攻的秦陇之地,一夜归唐。

四方都在投降,蜀地一片惊惶。

而后唐大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就是利州。这架势怎么看都要有一场硬仗要打。

打硬仗嘛,首先双方要有必战的决心,实力方面还要旗鼓相当。

可是蜀军不想打,上到王宗弼下到普通士卒,都不想打,而且他们也没实力去打,这可咋办呢?

是投降呢还是投降呢?

后唐的郭崇韬鬼精鬼精的,为了降低战争成本,他派了使者进城,劝降。

王宗弼本来就无心守城,现在拿了劝降文书,更是心动。

但你说就这么投了吧,心里还是有点打鼓,不好下决断。这时候利州城外又跑进来三个人。

这三个人就是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是不是有点眼熟?不错,这就是之前跟唐-军接战吃了大败仗的三个招讨使,王衍已经下令把他们斩杀,只不过当时三个人当时还没回来,命令就没有执行。

现在三个人回来了,王宗弼就把王衍当时留下的诏书拿出来给三个人看。

这三个人看后脸色煞白,喉咙发干,心想这下完犊子了,好不容易逃回来,难不成送死来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战场上挨一刀了,好歹也是个烈士啊!

现在想什么都晚了,落在别人手里,死就死吧。

可是王宗弼却不动手,站在三个人对面哭鼻子。

对方一哭,三个人也不好愣着,陪着一起哭,边哭边想你个瘪犊子哭个啥子哟,诏书上写明了要杀我们三个,又不是杀你,你这黄鼠狼哭鸡,有个毛用啊!

王宗弼哭得差不多了,跟变戏法似的,又把后唐的招降文书拿出来了。

三个人一看,狂喜,随后狂骂(在心里)。

狂喜是因为后唐要打过来了,王宗弼八成要投降,既然要投降,这王衍的诏书也就不用执行了,三人就不用死了呗,捡回来一条命,能不高兴吗。

狂骂是因为本来就不用死的,王宗弼你个王八蛋临投降了还要吓唬我们一遭,不地道啊。

大家心里都明白,但是明面上还不能说破,只能走程序,说通俗一点就是演戏。

毕竟投降这个活儿涉及到忠奸的问题,一个人不好做决定(黑锅背不起),现在又来了仨,凑够了一桌麻将的人数,这就有商有量好拍板了。

商量的过程是这样的。

王宗勋先说话:“国家沦落到这番模样,都是皇帝王衍一个人的责任,谁让他这么贪玩呢!但是人家毕竟是皇帝,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兄弟你也不用为难,现在就杀了我们三个吧。但是丑话说前面,今天你杀了我们仨,以后可能就要轮到你了!希望你能够穷极思变!”

啥叫穷极思变,说白了就是造反投降呗!

这事儿谁都想到了,就是没人敢提。现在王宗勋把窗户纸捅破了,王宗弼就要借坡下驴。

“我正有此意,所以才把诏书给你们看嘛,今天怎么样也要商量个对策出来!”

好嘛,既然话都说开了,接下来就到了表态的时候了。

三个人异口同声对王宗弼说道:“不如降唐罢?”

呼~,这话憋了这么久,说出来真痛快!

王宗弼也不含糊:“你们留在这里先跟唐-军接触接触,银钱啦、粮草啦该送就送,别心疼,我这里先到成都去跑一趟,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现在是老兄你说了算,我们仨能保住命就知足了,还不是听你安排。

于是乎大家分头行动,王宗弼去成都,王宗勋等三个人负责跟唐-军联络,送钱送物商量投降。

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三十一章 群殴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横冲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冯道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罗绍威第九章 黄巢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谜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十八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二)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十章 李克用与朱温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结局(二)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五十章 王建与李茂贞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胜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七章 两个人的舞台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十五章 决战汴州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处直的悲剧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诰的崛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温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九十八章 祸起镇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杨刘争夺战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决战第一百七十五章 刘皇后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之后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法无天徐知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温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三十二章 战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
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三十一章 群殴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横冲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冯道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罗绍威第九章 黄巢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谜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十八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二)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十章 李克用与朱温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结局(二)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五十章 王建与李茂贞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胜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四十八章 贱贱二人组第七章 两个人的舞台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十五章 决战汴州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处直的悲剧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诰的崛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温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九十八章 祸起镇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杨刘争夺战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决战第一百七十五章 刘皇后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之后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法无天徐知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温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三十二章 战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