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皇帝是位英主,英主就要有英主的作为,所以他亲信文臣,想要开创大唐的中兴盛世,正所谓“亲贤臣,远小人”是也。那么谁是小人呢?李晔认为宦官就是小人的代表,而且宦官头子杨复恭还曾经害死了国舅爷王瑰,李晔对其恨之入骨。
当时张浚已经失势,杨复恭一头独大,掌握着朝廷的禁军,并干预朝政。昭宗皇帝对此很是不满,因此想到了一个以毒攻毒的计策。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你杨复恭不是一头独大,没有敌手吗,那我就创造出一个对手来陪你练练!李晔在禁军中物色了一名将领,这个人是杨复恭的干儿子,名叫杨守立。李晔说:“守立啊,你是大唐的忠臣,我现在赐给你李姓,并提升你的军职,以后你要好好尽忠啊。”
杨守立是个见了高枝儿就往上爬的人,一看皇帝看中了自己,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跟着皇帝肯定比跟着太监混有前途啊,所以就一门心思地去讨好皇帝,把自己的义父杨复恭晾在了一边儿。
李晔在杨守立身上下了血本儿,先后提拔对方为六军统领、天武都头,遥领镇海节度使,并加了同平章事的职衔,成为了当朝宰相。
这样一来,杨守立真的平步青云了,成了能够和杨复恭叫板的人物,李晔成功给杨复恭树立了一个对练的敌手。
做完了这些工作,李晔开始对杨复恭下手了,他解除了杨复恭的兵权,派对方到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那里做监军。这是明目张胆地给对方降职外派,杨复恭十分不满,他拒绝去上任,对皇帝李晔说:“我病了,想要回家休息。”
杨复恭的意思是以退为进,让李晔收回成命。可李晔却不上套,他顺水推舟,准了杨复恭的请求,直接免了对方的官职,说一声:“好走不送!”把对方踢出了朝廷。
这下好了,杨复恭也不用去凤翔了,直接回家养老就可以了。
杨复恭很失落,一下子从权力巅峰跌落到一介白身,任谁也要失落啊。失落中的杨复恭并不接受现实,我老杨虽然被免职了,但人脉还在,自己还有一大票的干儿子们在朝廷和地方任职呢,通过他们我照样可以掌控朝政。
接下来杨复恭依靠自己的养子杨守亮、杨守信、杨守厚以及心腹张绾等人和朝廷对抗,并通过玉山营军使杨守信打探皇帝李晔的情报,想要伺机而动。
这就是要造反了。
你想造反肯定瞒不住李晔的法眼,他感觉还是先下手为强好一些,他找来了杨守立,对他说:
“你立功的机会到了,去把杨复恭给朕抓来!”
杨守立二话不说,带人就杀过去了。
但杨复恭不是一只鸡,你想抓他也不容易,这家伙的义子们在京城也握有兵权,见到天子派兵打来了,竟然进行反抗,双方展开了一场乱战。
结果杨复恭这边寡不敌众,逃出京师,跑到兴元节度使杨守亮那里避难。
逃到兴元后的杨复恭还不甘心,带着兴元节度使杨守亮、武定军节度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绵州刺史杨守厚这些义子们向朝廷宣战。
不得不说杨复恭这个人很能作,你一个死太监跟皇帝叫板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吗?打到京城去你是能做皇帝还是怎地?
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时候有一个人开始登台表演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茂贞,现在是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向昭宗皇帝李晔上表:“杨复恭那厮竟然敢造反,微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请陛下准许微臣去平叛!”
李晔说:“不准!”
为什么不准呢,难道是李晔想放杨复恭一马?当然不是,李晔是怕李茂贞借着平定杨复恭的机会扩张地盘,把兴元等地据为己有,那样的话李茂贞就坐大难制了。
帝王之术乃是平衡之法,李晔深谙此道。
李茂贞不是傻子,他当然明白皇帝的想法。李茂贞更是个野心家,他是不会按规矩出牌的,你不让我打杨复恭我就不打了吗,向你汇报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你批与不批结果都是一样的,我就是要打杨复恭,就是要抢地盘,你能怎么样!
李茂贞联合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一同攻打杨复恭。
杨复恭和杨守亮很不经打,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老巢兴元也被李茂贞占据了。两个人退到了阆州,韩建带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围攻阆州,最后阆州也保不住了,杨复恭等人率部突围,想要去河东投靠李克用,没想到走到半路,被韩建抓了个正着。杨复恭被乱棒打死,杨守信就地处斩,杨守亮被押送京师,枭首示众。
至此,杨复恭集团彻底覆灭。
李茂贞占领了兴元,向朝廷上表,请求让自己的儿子李继密镇守兴元。
李晔接到了李茂贞的奏报,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给李茂贞回信:“爱卿既然占了兴元,取了山南西道的地盘,那朕就委任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吧。凤翔这个地方,麻烦你让出来,朕另有安排。”
随后李晔正式下旨,任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派宰相徐彦若出镇凤翔,接替李茂贞的位子。
李茂贞肯定不愿意啊,他跟李晔说:“陛下,您可能理解错了,我想要山南西道的地盘,凤翔节度使的位置我也不想放手。”
李晔:“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两个地方都给你,你以后翅膀硬了打我怎么办!”
李茂贞:“凤翔是我的根据地,我是不会放手的,你看着办吧!”
李晔:“现在就敢不听话了是吧,你就不怕我打你吗!”
李茂贞:“奉劝陛下还是老实一点吧,我手下的军兵可都不怎么听话,如果真的打起来,害得陛下您再次出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李茂贞太放肆了,李晔咽不下这口气,他要出兵讨伐李茂贞。
李晔找来宰相杜让能商讨对策,杜让能是个明白人,他说:“陛下听说过汉朝的‘七国之乱’吧?”
李晔说:“听说过。”
杜让能:“当时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建议削藩,惹怒了诸王,他们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来造反,后来汉景帝即便诛杀了晁错也没有使诸王退兵,反而造成了大范围的战乱,民不聊生。现在李茂贞兵多地广,我们即便出兵也讨不到好处啊,更何况凤翔离京师又近,到时候万一出师不利,想要把老臣当做晁错杀掉来退敌,恐怕都不能了。”
李晔怒火难消:“爱卿说得对,但朕是天子,不能让他李茂贞随意凌辱!”坚决出兵。
李晔让杜让能召集禁军,任命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择日出兵讨伐李茂贞。
出兵的诏令一下,京城的百姓们不乐意了,这几年禁军一直打败仗,刚不久还被河东的李克用胖揍了一顿,大家已经对禁军完全失去信心了。
现在大军又要出征,出征就要征集粮草,问谁要呢,还不是问百姓要。正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呢,更何况我们普通小老百姓家呢?不能出兵,坚决不能出兵!
百姓们群情激奋,在大街上拦住上朝的宰相们讨说法,讨着讨着就开始动武,瓦罐、臭鸡蛋、碎石头什么的都用上了,一齐向宰相们脑袋上招呼。
宰相们好汉不吃眼前亏,下了轿子就跑,百姓们就追,宰相们跑啊跑,等到终于跑赢了,发现自己办公用的堂印都给跑丢了。
京城上演的这场群体性事件并没有打消昭宗皇帝李晔出兵的念头,征讨李茂贞的大军还是如期出发了。
凤翔就在长安城的西边儿,离得很近,禁军出城走了没几天就看到李茂贞的部队了。
李茂贞说,你们来啦,带了多少兵马呢?覃王李嗣周回答说,不多不多,就带了天子扈驾军五十四都,问你怕不怕!李茂贞说怕不怕的等到打过了才知道,要不,我们现在就开始打?
李茂贞一个冲锋下来,就把天子扈驾军给冲散了,李嗣周被打得很疼,哭着跑回长安城找李晔去了。
李茂贞鼓噪进军,屯兵三桥,威慑长安,找昭宗皇帝李晔答话。
李晔登上长安城头,对李茂贞说道:“你敢兵犯长安,想要造反不成!”
李茂贞:“怎么能说是造反呢,主要是陛下您身边小人太多了,我是来诛杀他们,清君侧的。”
李晔说:“我这里没有小人,都是忠臣,你白跑一趟了,回去吧!”
李茂贞:“微臣能听陛下的话,但手下的军兵们不听啊,这事儿有点难办,要不然陛下您跟这些大兵们说一说,看看他们会不会自己回去?”
李晔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回去把两个枢密使杀了,送了两颗脑袋到李茂贞面前,说:“主张起兵讨伐你是这两个枢密使,你所说的‘小人’都已经诛杀了,现在你满意了吧,赶快回去!”
李茂贞却并不买账,他认为杀得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杀的人还没有死,这个人正是当朝宰相杜让能——李茂贞和杜让能两个人有矛盾。
李茂贞对李晔说:“想要讨伐我的不是这两个人,而是杜让能,我要杀他。”
李晔不肯杀杜让能,李茂贞也不退兵,两个人死耗在那里了。
这时候杜让能出来说话了,他对李晔说:“老臣之前就曾说过,出兵讨伐李茂贞会招来灾难,现在的局势,只有杀了微臣才能消除国难,陛下还是赶快动手吧。”
昭宗皇帝李晔悲痛流涕,泣下沾襟,贬宰相杜让能为雷州司户参军,随后赐死。李茂贞见想杀的人也杀了,威风也抖得差不多了,带着大军扬长而去,长安围解。
这一战之后,朝廷的颜面彻底被丢光了。如果说之前被李克用打败还情有可原的话(毕竟对方是个战斗力强悍的大军阀),那么这次被二流军阀李茂贞打败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朝廷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朝廷了,现在的它根本没有自保之力,不管是谁都能过来踩它几脚,扁它一顿。在这之后,长安周围的军阀们都不怎么安分了,他们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喜欢带兵到长安进行武装游行,逼着昭宗皇帝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大唐朝廷正式成了一个摆设,群雄逐鹿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在这段黄金时间段里,杨行密和钱镠、马殷等人大打出手,围绕着湖北、苏南地区反复用兵;朱温的扩张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终于攻杀了徐州的时溥,吞并了对方的徐州;而李克用那里却并不乐观,他损失了一员大将,这员大将的名字叫李存孝。
我们先来看一下朱温。
朱温消灭时溥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消灭朱宣、朱瑾兄弟前后用了十几年时间(打时溥的时候也在和朱氏兄弟开战),都可以称得上是持久战,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原各大军阀的战斗力都有多么强悍。
时溥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被活活耗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