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另有心计

余额不足

还跪在地上的士兵回答道:“何大人只说是要紧事,并无多说其他?”

王怀庆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依然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之态,说道:“去请何大人到司令处会堂相见。”

“是。”

随后王怀庆又转向那些下属,叮嘱几句道:“你们这几天就把新军服的事处理好,正月过完后我要看到咱们巡防营上上下下都是一派新气象,明白吗?”

众人军官应诺,继而很识趣的告辞退下。

那三名捧着王怀庆崭新礼服、礼帽的士兵还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套新装。

王怀庆看了一眼,有几分不耐烦的罢了罢手,说道:“先退下,把礼服送到我府上去。”

待到众人全部都退去之后,王怀庆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这才迈步向会堂走去。

来到会堂,何克平早已被带到这里,正坐在会堂角落一处茶几一旁,在看到王怀庆从正门而入时,他连忙起身迎上去行礼。何克平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尽管现如今他在昌黎县是“拥护共和”的名人,可一身行头一如既往,甚至脑袋后面的辫子都跟王怀庆一样没有剪掉。

王怀庆招呼何克平落座,又命听差重新上茶,等茶水点心停摆妥当之后,他才屏退了闲杂人等。好整以暇的先饮了一口热茶,他带着深意的笑容向何克平问道:“何大人今日来营中见我,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何克平满脸堆笑着说道:“若非重要之事,在下又岂敢叨扰王大人呢。这几天在下与一众属官彻夜商拟,总算定下了万全之策,今后税政之事的文牍案件一应准备齐全,上面就算查下来咱们这边也会有据可依。”

王怀庆立刻扬起了眉毛,追问道:“当真万全?”

何克平笑呵呵的说道:“难不成在下还敢跟王大人开玩笑不成?要知道这件事前前后后都是在下经手,若上面追查下来,在下同样难逃其咎呢。不过今日前来,在下还是要敬告王大人一些细微之事,一来对大家都好,二来也能把一些事说清楚。”

既然不是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王怀庆整个人自然放轻松了下来,他笑着说道:“甚好,甚好,我这个人最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何大人有话但管直说就好。”

何克平于是不慌不忙的说道:“王大人您是明白人,我等县府为了应付税政之事,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照应,如今虽然办成了这件事,可日后保不定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事,到时候依然还是要派人去上面走动走动才是。”

以王怀庆的老道,他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何克平的意思,不过却装出一副沉思之态,一时半会没有开口应答。

何克平深知王怀庆这只老狐狸贪婪成性,只要是能装进口袋的东西向来是不会含糊,略作停顿之后,他接着又说道:“咱们昌黎县的税政虽是有些条款可做,但毕竟还是要拿出一部分交到上面去,这一方面打点,一方面交公,县里剩下的实在不多。所以……”

王怀庆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不疾不徐的打断道:“何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何克平见王怀庆变脸,心里暗暗骂了一句:他奶奶的,姓王的还真是一天都不手软。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也只能把不满的情绪藏在心里,脸上保持笑容的说道:“在下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希望能与王大人您约定好,今后县府和巡防营就一直遵照四六来分这个规矩,这样在下好交差,王大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听何克平不找自己重新议定税收瓜分,王怀庆脸色立刻又舒展开来,欣然说道:“何大人这是哪里的话,难道是怕我王怀庆出尔反尔吗?何大人放心,咱们大丈夫说一不二,今日就这么约定下来,日后绝不再变。”

何克平这次前来会见王怀庆,确实希望能够重新商议分红的比例,毕竟自己还要向县里的官绅做一个交代。一旦给王怀庆的过多,官僚们要想多赚一些就必须加征课税,而一旦加征课税又会为难大士绅、大地主们,虽然有王怀庆在后面撑腰,可毕竟这些人不好得罪。

他在昌黎县任上这么多年,自然是了解王怀庆的为人,所以在见面之前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两套说辞。如果王怀庆不肯让步,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从今往后就按照四六分成这个“铁律”来办事,省的王怀庆哪天贪性大发又会索要更多。

得到王怀庆的承诺之后,何克平勉强的笑道:“众所周知王大人一诺千金,今日与王大人约而论定,在下自是能够大大安下心来了。”

王怀庆豪爽的大笑道:“哈哈,哪里哪里,今后何大人只管放心就是。此外若何大人遇到什么麻烦事,大可来找我,只要我能摆平的事情,决然不会让何大人操心。”

何克平连连点头应道:“在下先多谢王大人了。哦,对了,除了这件事之外,在下今日还有另外一事要禀于王大人。”

王怀庆问道:“哦?什么事?”

何克平下意识的斟酌了一阵,然后才说道:“是这样的,在下的外甥一直在经营东直隶的粮食生意,昨天他送了一批粮食去滦州,碰巧遇到了以前故里的一位旧友,而这旧友眼下正在七十九标当值。”

王怀庆不由自主的变了变脸色,喃喃的说道:“与七十九标有关?”

何克平继续说道:“正是如此,在下的这位外甥听他的故友介绍,最近滦州在七十九标的支持之下同样成立了一个共和政府,不过据说滦州地方的士绅并不是很支持这个共和政府。而且就在七十九标内部对这件事也存在一些分歧,他们的代理标统张建功认为二十镇很快会开拔调回关外,所以不应该干涉地方的政务,倒是有一个姓袁的参谋官却一直积极的在滦州活动,似乎是要在滦州干一番大事。”

王怀庆并不认识什么代理标统张建功,但是对姓袁的参谋官却印象极深,不用多猜也能知道此人肯定是袁肃。一想到袁肃,他便有一种牙痒痒的感觉,心头一股恨意久久消散不去,当初自己好歹抬举了一番袁肃,没想到这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却来一个翻脸不认人。

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在自己看来袁肃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何克平略作停顿,说道:“听在下那外甥带回来的消息说,七十九标内部似乎又在筹谋一个计划,好像是说要脱离二十镇然后霸占滦州。”

王怀庆微微眯起眼睛,冷冷的说道:“脱离二十镇?霸占滦州?这些消息都是你外甥从那故交旧友嘴里听来的?”

何克平怔了怔,仔细揣摩了一下王怀庆的意思,然后说道:“确实都是在下的外甥从故交旧友那里听来的。”

王怀庆说道:“七十九标企图脱离二十镇,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到处张扬?”

何克平呵呵的推笑道:“新军那边的情况,在下也不得而知。在下之所以向王大人提及这件事,无非是觉得这或许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

王怀庆凝神问道:“有利可图?”

何克平进一步说道:“王大人试想,二十镇毕竟是关外的兵,自调进关内这段时间里又频频闹出事故,京城方面怎么会让这样一支不可靠的部队常留在近畿呢?所以在下推测,七十九标代理标统张建功所说的话很有可能不会有错,二十镇迟早会调回关外。”

王怀庆渐渐意识到什么,立刻说道:“何大人的意思是等二十镇调回关外之后,咱们巡防营也去接管滦州的防务?”

说是接管防务,这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话,其中的意思无非就是占据滦州的地盘。

何克平笑着颔首说道:“二十镇一旦全部撤走,东直隶一带就只有王大人巡防营的兵力,若王大人不去治理周遭的治安,一旦发生什么乱子,老百姓们还能指望谁呢?”

王怀庆很满意何克平的说法,煞有其事的点着头说道:“何大人此言甚是,我等当兵之人自当维护一方安稳,这是职责所在也是义不容辞。”

何克平对滦州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同时他很清楚,不管王怀庆是否能够占据滦州,对自己来说也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他之所以又是怂恿又是暗示,仅仅是希望王怀庆把注意力放在滦州这块肥肉上,如此一来昌黎县这边倒是可以松了一口气了。

当即,他又说道:“王大人镇守通永镇多年,真正是劳苦功高,直隶又是近畿重地,北京方面无论如何都会仰仗王大人来拱卫近畿安全。相信用不了多久,必然会委任王大人出任巡阅使、安抚使、镇守使等一方重将,到那时候王大人则更加名正言顺了。”

这原本只是一番拍马屁的话,至于是否能实现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在王怀庆听来,他倒是从中悟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近畿是如此重要的地方,若是自己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奠定势力,袁大总统势必愈发要拉拢自己,到时候岂不是要什么官职便有什么官职了吗?

一念及此,王怀庆对滦州这块地盘越来越感到兴趣,在他看来一切都只不过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现在只需要等着二十镇接到命令撤回关外即可。

至于袁肃这一节,他并非是置诸脑后。一方面他不相信何克平外甥的这位故交旧友,一支军队要脱离上级,这么严重的事情岂能轻而易举的泄露出来?

另外一方面他料定袁肃成不了大事,岂不说袁肃不可能有这个胆子,就算袁肃真在阴谋策动七十九标独立,凭对方一个黄毛小子一没资历、二没资金,七十九标凭什么跟着一个黄毛小子闹独立?

更何况,他还巴不得袁肃在滦州继续折腾出一些事来,算上之前的私自购置军火,这次又如此嚣张的要搞独立,就算二十镇统制潘矩楹不敢管,直隶总督张镇芳难道会坐视辖区内有人飞扬跋扈的胡闹吗?一旦闹僵起来,只怕连袁大总统自己的脸面都挂不住,到时候这姓袁的毛头小子必会自食其果。

“何大人这话说的太托大了,一切还得看上面的意思嘛,哈哈哈哈!”随即,王怀庆畅快的笑了起来。

第23章 ,见张镇芳第93章 ,郑州事变第39章 ,过河拆桥第73章 ,南北交锋第56章 ,道听途说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67章 ,国会危机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8章 ,锦衣回校第62章 ,青年北洋第7章 ,起义前夕第76章 ,试重机枪第35章 ,制订政策第83章 ,陷义帝制第21章 ,公所典礼第32章 ,另有想法第34章 ,着手发展第27章 ,迎王怀庆第99章 ,北上议事第13章 ,以寡敌众第22章 ,滦州交代第55章第2章 ,痛下狠手第87章 ,旅顺日军第92章 ,滦州煤矿第56章 ,道听途说第33章 ,学堂同窗第14章 ,借机行事第62章 ,准备北上第8章 ,毕业策论第70章 ,枭雄末路第97章 ,开始进攻第99章 ,到突破口第34章 ,香港分部第98章 ,三方度势第71章 ,江湖小鱼第3章 ,保境军资第52章 ,西南事变第90章 ,拟两部分第99章 ,加强铺垫第65章 ,联谊会上第18章 ,一时冲突第83章 ,着手行动第61章 ,汽车公司第64章 ,临时告诫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95章 ,疑点重重第92章 ,提前预手第98章 ,培植政府第52章 ,纳捐集资第41章 ,除夕夜宴第30章 ,只身行贿第92章 ,强猛攻势第64章 ,乌云密布第34章 ,着手收网第89章 ,壬子新年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0章 ,改变心思第68章 ,行将开战第1章 ,另有心计第34章 ,着手发展第67章 ,推心置腹第31章 ,远在昌黎第97章 ,开始进攻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38章 ,加紧提防第63章 ,背道消息第44章 ,曹锟劫见第96章 ,告一段落第40章 ,改变心思第58章 ,似是而非第64章 ,笑里藏刀第96章 ,告一段落第84章 ,长江之西第75章 ,各自为政第5章 ,商业计划第13章 ,重挫元气第54章 ,购置军火第85章 ,见何其巩第49章 ,并不简单第59章 ,安山丧礼第97章 ,开始进攻第90章 ,拟两部分第4章 ,别有图谋第5章 ,时势之见第21章 ,正式军官第14章 ,少壮北洋第83章 ,亲去隆庄第11章 ,入豫心思第2章 ,安山张府第34章 ,着手发展第42章 ,分配防区第93章 ,大胆之举第41章 ,当众翻脸第95章 ,预备巷战第15章 ,顺利突围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4章 ,借力打力
第23章 ,见张镇芳第93章 ,郑州事变第39章 ,过河拆桥第73章 ,南北交锋第56章 ,道听途说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67章 ,国会危机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8章 ,锦衣回校第62章 ,青年北洋第7章 ,起义前夕第76章 ,试重机枪第35章 ,制订政策第83章 ,陷义帝制第21章 ,公所典礼第32章 ,另有想法第34章 ,着手发展第27章 ,迎王怀庆第99章 ,北上议事第13章 ,以寡敌众第22章 ,滦州交代第55章第2章 ,痛下狠手第87章 ,旅顺日军第92章 ,滦州煤矿第56章 ,道听途说第33章 ,学堂同窗第14章 ,借机行事第62章 ,准备北上第8章 ,毕业策论第70章 ,枭雄末路第97章 ,开始进攻第99章 ,到突破口第34章 ,香港分部第98章 ,三方度势第71章 ,江湖小鱼第3章 ,保境军资第52章 ,西南事变第90章 ,拟两部分第99章 ,加强铺垫第65章 ,联谊会上第18章 ,一时冲突第83章 ,着手行动第61章 ,汽车公司第64章 ,临时告诫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95章 ,疑点重重第92章 ,提前预手第98章 ,培植政府第52章 ,纳捐集资第41章 ,除夕夜宴第30章 ,只身行贿第92章 ,强猛攻势第64章 ,乌云密布第34章 ,着手收网第89章 ,壬子新年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0章 ,改变心思第68章 ,行将开战第1章 ,另有心计第34章 ,着手发展第67章 ,推心置腹第31章 ,远在昌黎第97章 ,开始进攻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38章 ,加紧提防第63章 ,背道消息第44章 ,曹锟劫见第96章 ,告一段落第40章 ,改变心思第58章 ,似是而非第64章 ,笑里藏刀第96章 ,告一段落第84章 ,长江之西第75章 ,各自为政第5章 ,商业计划第13章 ,重挫元气第54章 ,购置军火第85章 ,见何其巩第49章 ,并不简单第59章 ,安山丧礼第97章 ,开始进攻第90章 ,拟两部分第4章 ,别有图谋第5章 ,时势之见第21章 ,正式军官第14章 ,少壮北洋第83章 ,亲去隆庄第11章 ,入豫心思第2章 ,安山张府第34章 ,着手发展第42章 ,分配防区第93章 ,大胆之举第41章 ,当众翻脸第95章 ,预备巷战第15章 ,顺利突围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4章 ,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