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夺城

柳西林率先部五千精锐趁乘运粮船出于不意,从东陵湖口抢入,从东陵湖东岸码头登岸,在控制东陵湖东岸码头之后,兵锋直指硖石山军垒与寿州城之间,杜绝硖石山守军退往寿州城的可能,于午中之时才派出数骑驰到寿州城北城楼下,当着寿州北城守军的面,大声宣读枢密院令。

“强贼!”元翰成昏厥过一回,这时候醒过来听得有数骑在城下宣读枢密院令,破口大骂,“强贼,快将这几个强贼给我射死!”

丁知儒发狠的砸打垛墙,手掌鲜血淋漓,他何尝不想下令将城下这几人当场射杀,叫淮东军看看他的颜面,但是当场将这数骑射杀,那除了死守待援之外,就再没有退路可走!

寿州附近就六营守军,还给分割成寿州城及硖石山两处,没有办法汇合在一起。

虽说此时才有五千淮东精锐从寿州城外登岸,但丁知儒毫不怀疑信阳孟家已投淮东,不然宁则臣不可能悄无声息的从信阳出兵直袭寿州,那就意味着凤离军西援信阳的第一镇师主力及受孟家控制信阳城守军很快就会走水路进入寿州城下。

六营不到四千守兵给分割成两处,就将面对两万五六千的兵马扑来,能守多久?丁知儒对兵事不甚熟悉,但看守将陈巨先脸色苍白就知道他一点都没有把握能守到董原率主力从淮山北麓回援……

陈巨先是董原信任的嫡系将领不假,但其他将领以及最普通的兵卒,都不是一点脑子都没有的傀儡!跟淮东撕破脸,在胜算极渺茫的情况,寿州城里不到两千守军,有多少人需要背着“叛反”的罪名跟淮西一条路走到黑、宁死也跟淮东对抗到底?

“信阳有异,招讨使在光山县必有察觉,应很快就有密令传回。”陈巨先对丁知儒说道,他虽然忠于董原,这时候也不敢擅起兵衅,将最后的退路堵死;即使要战,也该是董原来做决定。

淮东军都兵临城下,董原都没有信报传来,可以料想董原至少在昨天之前都没有觉察到信阳的异动——他们还有什么底牌跟淮东对抗?

董原要调整光山以南的兵力部署,要率嫡系兵马回援寿州,根本就是三五天就能成的事情。

而林缚所下的枢密院令很明确,明天之前就必须让出寿州城防,不然就是以叛反论处,凤离军将直接攻打寿州城——毫无疑问,丁知儒根本没有资格去试探淮东军的底线。

这时候有数骑从西南打马狂奔而来,他们是董原从光山派来奔回寿州报信的亲信,但看到东陵湖东岸的淮东甲卒阵列,欲哭无泪,狠命的抽打马臀,往寿州城里驰去。

董原于光山到寿州之间并没有笔直的驰道可传信,信骑从光山驰来,昼夜行五百余里,跑死好几匹马,还是没能赶到凤离营前部精锐将硖山石与寿州城割开之前赶到寿州报信。

看过董原的密函,丁知儒心痛的泪流满襟,将密函示于陈巨先、元翰成等人,说道:“招讨使已派人去守信阳,钟嵘等将已率随州军降,形势犹有可为,必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天下终不会给淮东竖子只手遮住。我出城去与淮东军交涉,不能将招讨使家人及楚王及诸将家小都带出寿州城,宁死不降!”

“寿州不能让啊,”楚翰成拖着哭腔,满面泪痕,便是有董原的密令,他也不甘心看着经营数年的寿州、濠州就这样叫淮东轻易夺去,抓住丁知儒的胳膊,说道,“陶春就是在涡阳,离硖石北山大营不过百余里地,有三万兵马,可立即派信骑过去叫他率兵回援!”

丁知儒苦涩一笑,摇了摇头,陶春这些年来给他们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从最初执掌五万精锐,给削弱连两万嫡系都未必能全数掌握,他要吃错哪门子药才会帮他们跟淮东死磕?

就算陶春愿意领兵来援,浩浩荡荡的淮水他怎么过?

淮西仅有的那点水军,都集中到淮水上游去了,在淮水上游防备随州军北逃,也根本没有跟淮东精锐水军在淮水决一胜负的可能!

元翰成无语泪流,就此放弃寿州,濠州也不能保,陶春必然会离心趁机脱离淮西的掌握,就算董原手里还有十数万兵马,但没有养兵之地,没有养兵之粮,谈什么东山再起,谈什么跟淮东对抗的资本?

****************

日头西斜之时,宁则臣率中军主力近一万五千兵马进入寿州。

在柳西林率部完全对寿州城与硖石山军垒的分割与封锁,中军主力就直接从硖石山西麓登岸,宁则臣乘座船进入东陵湖,进入东湖的临时营垒与柳西林汇合。

丁知儒出城过来,提出交出寿州防务的种种条件,宁则臣抬头问他:“徐州城毁之后,楚王移藩寿州,有什么道理叫楚王此时不奉旨就随你们去信阳?闵王乃皇上幼子,年幼就封藩寿州,皇上思念甚勤,不说将闵王送归江宁,你们要将闵王带走是何居心?陶春为涡阳镇守,他的家小即使要随军,本将自然会送他们去涡阳,又有什么道理随你们去信阳?本将只是奉令来接管寿州的防务,以备胡虏从山东出兵偷袭寿州,丁大人您是不是想太多了?”

丁知儒一口血差点喷出来,厉声说道:“淮东欺人太甚,就不怕肘腋生变。”

“淮东无欺人之意,也无扣人为质之心,”宁则臣手按着长案,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睛盯着丁知儒,说道,“但哪些人该走,哪些人想走,哪些人不该走,哪些人不想走,岂能一点规矩没有?该走的,想走的,丁大人尽可以带走,本将一概不留;哪些不该走的、以及那些不想走的,丁大人要是想与本将争口舌之利、耍什么手段,也莫要以为淮东是好欺负的!”

“……”丁知儒与宁则臣怒目相向,没有退让之意。

宁则臣挥手道:“请丁大人回城去,明天午时我来取寿州城!”根本不给丁知儒分辩的机会,叫左右扈从直接将丁知儒从营帐驱逐出去。

将丁原驱逐回寿州城,宁则臣这边动作也丝毫不怠慢:分兵五千进据东陵湖南岸的一处屯寨,控制从西南入寿州的通道,以防董原有鱼死网破之心从信阳率兵援救寿州;分兵五千进抵硖石山北麓伐木为营,将硖石山两千淮西守军封死在营垒之中;又连夜将八千兵马直接推到寿州北城外扎营,架设起重型抛石弩,当夜就以军演为名,重逾百斤的石弹接连将城外的护城河砸得水花飞溅……

到这一刻,丁知儒、元翰成、陈巨先等人都明白了,淮东暂时还不想直接将他们逼反,但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跟淮东讨价还价的余地。

淮东在山阳还有三万水步军,赶来寿州参加不会慢于董原从光山回援,真要拼个头破血流,怕是真合林缚之意:哪怕将汉水西岸的北燕十万兵马放逃,有此借口,林缚也不会放过彻底歼灭淮西兵马的机会。

林缚此时使水营战船进入汉水,并曹子昂率五六万兵马守住樊城、枣阳一线,就能将燕胡兵马完全封锁在樊城以北、以西,而会林缚可以直接从黄陂一线率淮东军主力北上,越过淮山进入信阳围歼淮西兵马——淮西缺乏与淮东长期对抗的物资,内部派系矛盾重重,钟嵘等六万兵马又都是人心没定的降军,真要决一死战,淮西决没有侥幸获胜的机会……

宁则臣的意思很明确:楚王与永兴帝幼子闵王未奉旨不得离开寿州;淮西军将卒家小愿意迁出寿州的,一概不拦,不拘为人质;那些不愿意走的,也禁止丁知儒用手段挟持他们离开。

昼夜间,楚王元翰成陡然老去,背驼腰弯。

元翰成明白他的确没有离开寿州的借口,而此时的董原根本就没有跟淮东摊底牌的资格。董原既然选择隐忍,更不会为他跟淮东摊牌,而他留下在寿州,好命一些就是软禁至死,歹命一些就是暴病而瘁。至于他的那些美妃宠妾、王子王孙,断不可能再过得舒坦……

林缚要代元自立,最先会铲除的就是他们这些帝室藩篱。

此外,确如丁知儒所料,他不能强行要挟,陶春在寿州的亲族即使没有与陶春取得联系,也拒绝随他们一起迁去信阳,他们宁可留在寿州观望形势——淮东既然此时许丁知儒将董原的家小迁走,待陶春真决心追随董原,不从淮西脱离出来,淮东也多半不会撕破留难他们。

丁知儒心痛得滴血,陶春会有什么选择,根本不难猜测:一旦林缚将叛反的罪名扣实在淮西军的头上,而淮西看不到能赢的希望,怕是陶春会第一个站出来脱离淮西,甚至会为了讨好林缚,而反过来凶狠的攻打他们!

二十七日午时,紧闭的寿州城北西两门无声的打开,守军护送由近千乘骡马大车组成的车队,从西门而出,在淮东军甲卒的监视,逶迤往西边的霍邱而去……

宁则臣披甲坐在战马之上,孟畛也随之站在寿州城西北面的一座缓坡上,看着车马队西去,柳西林在北门已先率部进入寿州城。

孟畛说道:“肖魁安那边或许能派人去游说……”

宁则臣摇摇头,说道:“主公的意思,既然董原愿意让出寿州城,那就照着既然的战略继续追歼汉水西岸之敌,我们暂时先占住寿州城及硖石山军垒,至于淮西防区具体怎么调整,战后再做安排,先不节外生枝。”

孟畛点点头,董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淮东则要优先确保主要作战意图能够得到实现。

第5章 黑水洋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09章 新的战场第58章 秋野监谋逆案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4章 内府第125章 浉水论奸雄第十四章 海岛生存(二)第62章 北还徐州第75章 摧枯拉朽第54章 尚有余计第85章 转折第122章 浙南战事尾声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误(一)第14章 东行出海第60章 宫廷阴影第121章 雨夜春意无边第18章 长亭相迎第十章 夜惊情第44章 齐头并进第一百一十章 冰释(二)第88章 故人相见第13章 兵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骆阳湖水战(三)第26章 回江宁第44章 兵家秘术第51章 江西形势第76章 担忧第33章 观星台第10章 嫡争(一)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46章 柳暗花明第18章 喝斥第62章 林族利益第69章 为何造反第122章 英雄迟暮第87章 劝诱第2章 镜儿湖驻营第89章 鏖战第123章 夜雨琐事第119章 礼山第22章 跑马灯第二章 江宁途中(二)第16章 谁能知心第4章 内府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32章 天子气象第23章 三月潼原第24章 行刺之谋第71章 袁州条件第25章 回崇州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127章 俘兵第132章 江滩第11章 求死之道第六十一章 袭营第二十六章 东阳通判第4章 海塘问策第19章 巡政谈马战第7章 晒盐第56章 态度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149章 荆湖军政第六十章 三伍编卒第73章 青州军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94章 关门第123章 追击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29章 山间禅院第37章 亲卫营新卒第85章 转折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18章 喝斥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57章 竹堂家事国事第10章 血书第124章 断尾第7章 相逢一笑第3章 宁王第157章 勇将第154章 归心第22章 暨阳坚壁第41章 冰裂第117章 进退两难第十二章 江宁商号第96章 传捷第7章 晒盐第97章 晋安攻守第68章 鏖战燕雀岭第35章 整顿第20章 猪鼠之辈第16章 谁能知心第67章 暗将第119章 崇城基业第77章 东海攻略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72章 防线四不像第84章 廷争
第5章 黑水洋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09章 新的战场第58章 秋野监谋逆案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4章 内府第125章 浉水论奸雄第十四章 海岛生存(二)第62章 北还徐州第75章 摧枯拉朽第54章 尚有余计第85章 转折第122章 浙南战事尾声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误(一)第14章 东行出海第60章 宫廷阴影第121章 雨夜春意无边第18章 长亭相迎第十章 夜惊情第44章 齐头并进第一百一十章 冰释(二)第88章 故人相见第13章 兵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骆阳湖水战(三)第26章 回江宁第44章 兵家秘术第51章 江西形势第76章 担忧第33章 观星台第10章 嫡争(一)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46章 柳暗花明第18章 喝斥第62章 林族利益第69章 为何造反第122章 英雄迟暮第87章 劝诱第2章 镜儿湖驻营第89章 鏖战第123章 夜雨琐事第119章 礼山第22章 跑马灯第二章 江宁途中(二)第16章 谁能知心第4章 内府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32章 天子气象第23章 三月潼原第24章 行刺之谋第71章 袁州条件第25章 回崇州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127章 俘兵第132章 江滩第11章 求死之道第六十一章 袭营第二十六章 东阳通判第4章 海塘问策第19章 巡政谈马战第7章 晒盐第56章 态度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149章 荆湖军政第六十章 三伍编卒第73章 青州军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94章 关门第123章 追击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29章 山间禅院第37章 亲卫营新卒第85章 转折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18章 喝斥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57章 竹堂家事国事第10章 血书第124章 断尾第7章 相逢一笑第3章 宁王第157章 勇将第154章 归心第22章 暨阳坚壁第41章 冰裂第117章 进退两难第十二章 江宁商号第96章 传捷第7章 晒盐第97章 晋安攻守第68章 鏖战燕雀岭第35章 整顿第20章 猪鼠之辈第16章 谁能知心第67章 暗将第119章 崇城基业第77章 东海攻略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72章 防线四不像第84章 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