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论法

南京,民国五年的南京并不是“京”,在中国,“京”的意思就是首都,虽说民国初建时,曾以南京为首都,可随着南北议和达成,清帝退位,而新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又不愿往南京履职,所以,民国后仍以北京为“都”,至于南京,这座清时的江宁,民国后改名为南京后,却未改名,依为“南京”,可无论如何变化,这南京因其地处长江下游要道,却依然保持着过去的繁华。

不过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苏北陇海沿线的迅速崛起以及上海等苏南江口一带的实业发展,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却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了,论金融经济其不敌上海,论实业工业其不敌连云,不过,即是如此,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这里依然还是江苏的中心,至少是江苏的政治中心。

虽说金融不如上海、实业不如连云,但是作为省会,南京却有着自己的繁华,南京的主街上汽车的喇叭声,电车的铃铛声,混合在一起发出“城市的乐响”,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在过去几年中,虽说被边缘化,但是仍然取得长足的发展,至少在表面上,其正在朝着“现代城市”的方向发展着。

过去鲜见的公共厕所和垃圾桶出现在这座城市,避免了城市的肚乱,连云式的炒料柏油取代了旧时的马牙路或者石板路,甚至交通信号灯,这一新鲜物件,也出现在这座城市,就连城市煤气,亦开始在城内铺设管道,不过,这种变化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受限于私产的法律保护,南京内城的街道依还是过去的老街。无论是相比于上海或者连云,都显得太过狭窄尤其是随着大量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更是如此,每天,数以百计的汽车、公共电车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穿行。更使街道变得拥挤不堪。

不过虽是如此,但对于不少南京人来说,他们依然享受着与过去别无二致的生活,在一条窄巷深处的一间茶馆内,虽说南京人并不像北京人那么爱泡茶馆,可对于中国人来说,茶馆、酒馆总是一个好去处。这间茶馆的生意显是不错,在茶馆内小二挤来挤去高呼着“某处倒茶,某处开荷兰水”的叫声;而在掌柜的柜台处又有争着付钱时的争吵,而大门口巡逻的警察一边和人招呼着,一边在门外的巡逻挂盒上“签着到”,此时,虽是五月,但茶馆内却是一阵烟卷的辣味混着人身上的汗臭:都结成一片弥漫在这座茶馆内。

在茶馆的大堂内。虽是上午还未到饭点,可却是早就满满地挤着一屋子客人,而在大堂中间。一条上楼的梯子走道把这大堂分隔为前后两部。前半部靠着一排窗,紧靠着窗,窗外边置着一排花盆,透过窗子,将绿荫和浓香充满了这半间房子;左首便是墙壁了,依着墙也摆着许多茶几椅子,也攒集着一群茶客。

依如往日,茶馆们大都是在那里高谈阔论着——“纱”、“布”、“罐头”、“军需”,“面粉”之类的声浪,在这茶馆间震得人耳聋。中间更夹着小二们开汽水瓶的嗤的声音,这连云出的瓶装的荷兰水,几乎是在这一进五月,便在各地盛行开了。

但在茶馆的最里面,靠近上楼的梯子下,却有一位将近三十岁的男子。一身黑色的西装,脚上又是锃亮的黑皮鞋,此时他一人独自坐在一张椅子里,慢慢地喝着汽水,时时把眼光投向了身边的那一道门,似乎在等着什么人,突然,一个人影从门外走进,几乎是在那人走进来的同时,这西装男子便迎了过去。

正欲和往日一样,去楼上点两个小菜、再温一壶酒的吴开省,冷不防被人堵住了,整个人微微一怔。但当他看清这位西装男子之后,他也已经恢复了常态,微笑点着头说:

“呀,是方议员!几时来的?——好巧,好巧!”

“听说吴议员中午喜欢倒这,方某也就只好守株了。”

方若朴谦逊地笑着回答,眼睛却在打量一眼这位吴省开,他的话里已经点名了来意,他是专程来这等他的。

这时便有一个声音招呼了过来:

“呀!吴议员!您来了,楼上二号雅间!”

小二的这一声叫唤,立即让吴省开回过神来,然后他便作着手,请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楼上谈吧!”

当两人上楼时,在茶馆内,却还有一青年,原本一直坐在那的他,微微笑着,眼光在那两位上楼的人身上扫过,很快的便跟了过去,似乎他也在等着什么。

一进层,吴省开好像松出一口气似的说道:

“你该不是想和我在这讨论那个省宪吧?那个,我的确是个外行,恐怕我也爱莫能助了。”

在说话时,吴省开的脸上却是带着遗憾之色,他在说话时,甚至朝着门外看了一眼,这江苏省制定省宪,可谓是开全国之先河,而亦正因如此,他才会在这场变故中,想置身事外。

“不全是此事,吴先生,还是先坐了再说罢。”

方若朴却是指着面前的椅子,现在他似乎是这间雅间的主人似的。

“哎!”

一边说,吴省开一边皱一下眉头,便坐了下去,从坐下去开始,他就觉得浑身上下一个劲的怪不自在,这件事,他很想躲过去,可却又躲不过去,虽说江苏省议会,国社党占据着六成的议席,可是吴省开却知道,这个“省宪案”他们是想以全票,至少接近全票的优势通过,从而确定省宪的合法性,他不想涉足其中,而现在却又不得不涉足其间,这种局面,倒是让他颇为苦恼。

雅间顿时静默了下来,虽说二楼比之一楼是清静了许多,但却还是没有那个房间像这里一般,如此的静默,甚至直到小二按着过去吴省开待客的习惯,送上两个拿手菜,配上一荤一素两个凉菜后。这房间内还是一如既往的静默,可在这静默之中,方若朴却是始终看着吴省开,似乎是在等着他打破静默。

“哎!……省宪啊!”

终于受不了方若朴的视线。吴省开还是打破了沉默,长叹一声后说道:

“这省宪制定,看似利国利民之事,可……可……”

犹豫着,吴省开却一咬牙说道。

“若是各省皆有异心,各省将军皆有私心,那制定出来的省宪。可就,可就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之所以吴省开很难像过去一样支持这个省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对外省不放心,也正因如此,他方才不想涉足其间,如果不是因为影响力有限,而且通过省宪又势在必行的话,恐怕他早就出言反对了。

面对吴省开的担心。方若朴却是笑了,他对吴省开点点头;然后缓声说道:

“吴先生,身在江苏。却心怀国家,方某佩服、佩服。” wWW ⊙ttKan ⊙c○

虽看似讽嘲,可语间却全没有任何讽嘲之意,对于对方的称赞,吴省开却只是一叹。

“心怀国家,却是谈不上,虽说吴某没能力阻止省宪,但至少能自证其清吧。——但是,新铭,你告诉我。为什么这次国社党非要通过这个省宪?”

吴省开的话却是让方若朴心下一哑,他在思索片刻后说道。

“制定省宪终究还是为了国家!”

“可江苏可保省宪之正?那全国又能怎么样了?这省宪为何又势在必行?”

微微一笑,方若朴却是只给了个含糊的回答:

“江苏先有制宪七原则,所制之宪皆以此为根本。”

摇着头吴省开却说道。

“人民主权、共和制、确保中国统一承认中央、三权分立、制约与均稳、有限政府、个人权利……”

吐出这七个江苏省宪制定时首先确立的七原则时,吴省开的声音异常的高,甚至显得有些激动。在吐出这些原则之后他又摇着他的长脖子发言了。

“这七原则看似合理,就像你们在议会上说的那样,省宪的制定的目的有两个——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这是好心,可……你也知道,在江苏行,在其它省,尤其是在各省的将军看来,这省宪法简直是可怕。”

沉吟片刻,吴省开又补充道。

“有人还说,若是中国各省省宪一定,估计就是中国重燃战火之日了!因为各省将军绝不愿意看着省宪制定,看着省议会用这个什么省宪去夺他们的权!”

对于吴省开的忧虑,却只是面带着微笑,静而不语的看着桌上的菜。终于,在对方表露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他沉吟了一下以后,抬头看着吴省开说道:

“是啊,省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各省政治走向合理、合法!最终,用人民选举的方式,结束中央任命将军统管的方式,吴先生,你记得五年时,总理前往京城就任总理之前,中国的政治情形么?那时,咱们国家是什么样子,政治局势又是什么样子呢?”

说到这里,方若朴的脸上闪出红光来了;他向面前听者瞥了一眼,考察他自己的话语起了多少影响,可是却未曾想吴省开直接出言驳道:

“总理就任年余,确是于中国有功,中国有今日确实是总理之功,但现在……但现在,若是总理这么一意孤行下去,大概最后只会适得其反罢?”

就好像身边爆开了一颗炸弹,方若朴的脸色突然变了。他站了起来,向四周围看看,蓦地又坐了下去,勉强笑着说:

“吴先生,你明白!”

“我不明白?那好,今个你方新铭就让我明白,明白,到时,议会与将军彻底决裂,各省议会遭镇压、解散,将来各省将军又有可能利用自定省宪对抗中央时,这又当以为何……”

“不会发生这一切!”

方若朴大声回答道,脸上逼出一个苦笑。这一声“宣言”式的叫喊,不但倾动了眼前这个人,甚至就连外边原本的酒令声也为之一哑,而吴省开看着眼看着方若朴说道:

“不会发生?是总理,还是总统到时调兵?到最后,怕还是武力解决吧!”

方若朴并没有回答,但吴省开却是说道。

“武力解决,如果武力当真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何当初总理不能一鼓作气,乘胶澳大胜之威,挥师北伐?”

于是这个小雅间内却只能听到吴省开的高谈阔论,当他在那里高谈阔论时。在隔壁的房间内,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却是拿着本子在那里记着什么,而在他的记录本上“省宪”两字却被钢笔重重的划着一个圈。

“省宪?什么是省宪?”

年青人嘀咕一声,这几天,省议会一直在闭门讨论着什么议题,而且那些议员们的口风也非常紧,他曾试探的问过一些人。可却未得到任何消息,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似乎这省议会闭门讨论的,就是这——省宪!

“将军专横,的确不假,可其若敢以蛮力而解散省议会,那我等又岂能做视之?”

看着吴省开。方若朴吐出了一句话来。

“到时,江苏省势必将以政治、舆论、经济各个方面,以为他省之援!”

“以为他省之援?以政治、舆论、经济如何援?”

开口质问的同时。吴省开的眼光在方若朴的脸上一掠,似乎说:

“到最后,不还是以要以军力决定正负!”

可就在这时,方若朴却开口说道:

“组织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需要,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力不可侵犯,一但有某省将军试图推翻省议会和省宪,那么,本省民众自当奋勇而起,以各种手段维护本省公民之权益。界时驱军之行,则势在必然!”

说这话时方若朴,似乎深恐别人不相信他的这番言语,既然用了十分肯定的口吻强调道:

“自由之树必须时常用爱国者和暴君的鲜血来浇灌,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他的这一番话,却只是吴省开的眼光看定在他身上了。与此同时,在隔壁偷听的青年,在听到这句话时,浑身猛然一颤,对于这句话他并不陌生,可此时,当他听到这句话时,却只觉发自内心的一颤,这似乎像是一个宣言,一个……

在片刻的惊讶之后,吴省开看着方若朴慢慢地说:

“不错,话或许是这个理,但是,以武力论是非之河,不可轻岂,无论是民众自发,还是将军劣行,最终的结果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弄来弄去,我还是不知道究竟是民众得益,或者是有损于中国!”

在道出这番话语之后,吴省开却是朝着窗外的街道看去,他之所以不愿支持省宪,其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未定国宪,而定省宪,不仅有违常理,而且最让人担忧的却不是因此所引发的混乱,而是可能诱发的分裂。

看着窗外的那日显繁华的街道,他却是知道一点,一但战火燃起,对中国会有何种危害,恐怕这刚见着的希望,也会因此烟消云散,在那种情况下未来的中国会走向何方?

沉思着,一时间,吴省开却是陷入长时的沉默之中,而方若朴看了他一眼,一开始并不愿打破他的沉默的他,最终,还是喊了一声。

“吴先生!”

“嗯?”

回过神来,吴省开看到方若朴手沾酒水,在桌面上写起了字来。

“吴先生,只知省宪之劣,却未见推行省宪要……”

这时他的手指已经在桌面上写下了四个字,吴省开探头一看桌面上那用酒水写下的字迹,整个人便是一愣,随后有些惊讶的看着方若朴,似乎不太明白他写这四个字的用意。

“这……”

“吴先生,去年年末制宪会议未开即告流产,想来其内里原因,吴先生亦有所耳闻……”

何止是有所耳闻,在吴省开看来,若是不是那些人为一已私利,尤其是那位大总统,若非因其态度暧昧,又岂会有制宪会议的流产,一但中国宪法得立,又岂会有今天江苏一省单独行以省宪之举?

可以说,今天的江苏省一省之举,根本就是迫于无奈而做出的选择,江苏不愿与各省同污,所以,才欲还权于议会,还政于民,但这一举动若是想行以合法,就必须有法理可依,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两难之境。

若是江苏省一省单独行宪,那么……突然,吴省开猛的抬头看着方若朴顿时变了脸色,在惊讶之后,他用试探的口吻说道。

“新铭,你的意思是……”

或许是因为惊讶,吴省开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且仿着先前方若朴的样子用酒写字,在他写另外四字之后,方若朴却是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

听着隔壁的静寂,房间内的青年却是好一番着急,就在他心急着不知那边到底在说着什么时候,隔壁却是传来一阵笑声,然后却又是一阵叹息,那笑声和随后的叹息的明显的带着几分无奈与苦涩。(未完待续。。)

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206章 绿色革命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225章 德国第106章 投机第185章 前夜第326章 学会敬畏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170章 兄弟第182章 风云际会第300章 人心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163章 意外收获第57章 最现实的问题第33章 杨度之才更!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23章 关家第136章 邀请第174章 军如匪、政如盗第173章 奉天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247章 航母第360章 阴云第223章 交易第80章 贝当的门徒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76章 改变第68章 哥俩第211章 中南海第96章 张季直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301章 伦敦的雾第213章 新模式第111章 进一步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129章 想想办法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5章 贷款第70章 釜底抽薪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78章 一种人第162章 战俘营内求以死 军官生而为公平第166章 徐州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19章 九里山上第362章 变局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48章 河南劝业再劝业第102章 张三第157章 战时会议定以策 战场纪律酷无情第56章 施以谋第245章 好好干第51章 提笔之手第245章 好好干第98章 私与公第65章 联想第52章 先手更!第359章 我不能……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174章 根本第350章 野心第189章 变乱之夜第48章 河南劝业再劝业第349章 兼并第372章 革命家第102章 张三的建议第267章 男人的……第86章 老朋友第192章 阀思第62章 人性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第205章 合肥魂第135章 琪玉心烦恼亦忧 府内舞会迎致远第354章 上海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01章 人参铁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104章 推进置腹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47章 担保第291章 淬炼灵魂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283章 狰狞第152章 倪嗣冲的奸与厚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142章 旧大陆战事无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闲第240章 自治会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339章 陆军海战队第25章 送上门来第102章 张三
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206章 绿色革命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111章 专员之访第225章 德国第106章 投机第185章 前夜第326章 学会敬畏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170章 兄弟第182章 风云际会第300章 人心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163章 意外收获第57章 最现实的问题第33章 杨度之才更!第53章 势不及人更!第23章 关家第136章 邀请第174章 军如匪、政如盗第173章 奉天第132章 连岛为屏塞为防 禁区鲨居择他地第247章 航母第360章 阴云第223章 交易第80章 贝当的门徒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108章 富贵险中求第76章 改变第68章 哥俩第211章 中南海第96章 张季直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73章 理想与梦想第301章 伦敦的雾第213章 新模式第111章 进一步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129章 想想办法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5章 贷款第70章 釜底抽薪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78章 一种人第162章 战俘营内求以死 军官生而为公平第166章 徐州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19章 九里山上第362章 变局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48章 河南劝业再劝业第102章 张三第157章 战时会议定以策 战场纪律酷无情第56章 施以谋第245章 好好干第51章 提笔之手第245章 好好干第98章 私与公第65章 联想第52章 先手更!第359章 我不能……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174章 根本第350章 野心第189章 变乱之夜第48章 河南劝业再劝业第349章 兼并第372章 革命家第102章 张三的建议第267章 男人的……第86章 老朋友第192章 阀思第62章 人性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第205章 合肥魂第135章 琪玉心烦恼亦忧 府内舞会迎致远第354章 上海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01章 人参铁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104章 推进置腹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47章 担保第291章 淬炼灵魂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41章 内务部队决缓急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283章 狰狞第152章 倪嗣冲的奸与厚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142章 旧大陆战事无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闲第240章 自治会第170章 应对未来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339章 陆军海战队第25章 送上门来第102章 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