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些许小事

清晨时分,一场夜雨之后,被洗涮干静的道路呈现出拍油的原黑色,此时公共电车上的那些去接夜班的工人们大都在公路上爬行,汽笛声已经使他们麻木了,堵车的等待并不是最焦急的。一但他们到达由组合机床构成的流水化生产线上,这些的人就立刻像一部机器的齿轮一样开始转动这一天和过去一样,从连云港直到兰州,从江苏省到甘肃省,陇海,这条横亘于中国中部的工业巨龙的工业齿轮一如既往的正常运转着。

工业,在很大程度上,陇海就是工业,而作为陇海龙头的连云港,或许是中国唯一一个“工业最为齐备”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金融商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工业才是这座城市的命脉,而每天往来于城市和工业区间的通勤车亦证明了这一切。

每天清晨当十数万名工人在半堵塞的公路上爬行之时,将工人们带往远离城市的工厂时,一列列火车昼夜不停的从内陆驶到这座港口城市,或是直接进入某一家大型总装厂,或是直接驶向港口,而在那些包装箱上,除去中文品牌之外,上面还喷写有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甚至还有其它的文字,从这些不同的文字中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中国,至少陇海的实业界正在向大半个世界出口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在港口处,这些由铁路运来的成千上万吨工业制成品被装上轮船,然后发往世界各地,这些商船满载着工业品驶出,最终会为中国换回一船船黄金。

而这一切恰恰就是“成金潮”的一种体现,而伴随实业兴盛产生的“金潮”,却全部受益于这场战争,而其中却带着一些“投资之味”。

“在这场利用欧战的“投机”之中,国家通过投机或冒险转瞬间成为“强国”,公司或企业追逐、利用国家政策的惠泽分羹一杯成为巨富。所以,有一句话或许最能充分说明一切——“乡巴佬一夜成大富”,这或许才是“金潮”或者“成金”的形象解释。”

在穆湘玥向总理汇报时,他直接引用了报纸上引用日本的“成金”两字。按将棋规则,功能最弱子力最低的棋子“步”一旦冲入敌阵,即可获得护卫在王将左右的金将的战斗力,将棋术语称之为“成金”。而“成金”两字因其更为形象,不仅被日本接受,同样也被中国所接受,所以。这时他在提及“成金”时,倒也未觉任何不适,甚至就连李子诚听了,也是欣然接受。

“首先“成”的是国家。按照工商部的统计,由于向协约国输出军需品和向美国扩大输出生丝。向美国、南洋、印度、拉美、非洲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缘故,1915年出口商品价值总额为14.88亿元,出超额达到8.75亿元。”

听着穆湘玥的汇报,在他提及近九亿元的出超时。李子诚笑了笑,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或者说是当年建立六合公司时。所梦想的,即便不用想象,他也知道,这场“金潮”之中,公司获得了多少财富,更为准确的来说是他个人获得多少财富。

“总理,也正是在这种空前的超额利润的刺激下,社会生产全面攀升。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电业的产值普遍增加310倍甚至更多,钢产量民国四年为179.3万吨,船舶保有吨位民国四年达到76万吨。在经济繁荣条件下。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股市亦呈现出活泼态势。全国各大企业的资本总利润率,1914年时仅为8.1%,而民国四年则达到21.1%之多。

而在已经“成金”的国家的带动下,许多企业和个人怀着投机冒险心情,趋之若鹜般地投身于“成金”风潮之中。按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出现了“铁成金”(因经营钢铁而发财)、“船成金”、“布成金”、“丝成金”、“纱成金”等大富小富……”

听着穆湘玥的汇报,李子诚的眉头却是不时轻扬着,作为国务总理,同样也是工商部总长,他太了解这一切了,这正是他所渴望的剧变,也是这个国家所需要的发展。

在这场成金风潮愈演愈烈的民国五年的春夏之交,实业,早已成为全中国最热火的字眼,同样也是最受追捧的字眼,似乎在一夜之间,全国上下都涌现出一片创办实业的浪潮,而“实业救国”、“实业强国”的理念更是随之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一年间,中国的实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国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来的工商实业大发展时期,整整一年,各省的工商实业均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着,像河北、广东以及沿江一带的工商实业增长率更是高达18%以上,甚至高达20%,各省的将军以及民政长们第一次惊讶的发现,即便是不收苛捐杂税,工商实业的税收也远远超过过去,甚至于,当他们服从中央的命令减免工商业的苛捐杂税的同时,又会进一步促进工商实业的发展,而在这种发展中,最终受益的又是他们。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横征暴敛,不仅会激起民愤,同样也会让他们的个人声誉受到影响,而扶持工商实业发展,却可以让他们获得空前的财富,当然,面对着因战争产生的世界范围的卖方市场,各省的将军并没有闲下来,他们同样双眼通红的把视线投向实业,把过去敛夺的财富投入到实业投资上,以同其它人一样,在这“银河”之中挣取个人财富。

而大港工业区、上海浦东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以及沿江工业区的兴建,面对这些工业区内全面免除“苛捐杂税”以及“免一减二”的税收优惠,各省为避免“本省之财输往他地,造他地之富,速本地之贫”的局面,很多颇具眼光的将军们,立即作出了回应的,先是全面免除工商实业所需承担的苛捐杂税,随后。为了“本省实业发展”,更是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虽说远不及中央创办的那些工业区的优惠力度,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一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被挽留了下来,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他省他地投资,毕竟对中国人而言千百年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道理,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所以,他们更愿意在本乡“造富乡亲”或者说于本乡成个人事业。

而这一些,最终都导致一种结果,国内实力人物将个人的视线,从国内政治转移到实业财富,从对权力的追逐转之为对财富的追随,同过去掠夺民财不同,现在。他们是通过实业投资挣取财富,尽管他们的第一桶金,并不见得干净。但这至少是一种变化,至少他们的财富可以加快中国的发展。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间,国内各省的实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各省实业大发展的同时,陇海铁路沿线工业带的发展却更为迅速,经过五年的发展和过去两年的“产业转移”之后,这条铁路线成为了中国仅有一条“轻重工业带”,这里供应着全中国85%以上的机器,可以说,中国实业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陇海工业带的存在。”

眉头微微一扬,穆湘玥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因为过去的一年,正是他全面掌控公司的一年,尽管公司是沿着当年李子诚制定的路线前进,但是至少这种变革是在他的引领完成的。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去年获得一等嘉禾勋章,那是为了表彰他为中国实业作出的贡献。

“两年前,陇海工业带一年只能够生产不到三万部机床成套轻工业设备亦不超过三万套,而此时,在市场的带动下,经过两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这里的产能不仅满足着国内的需要,甚至还出口到国外。

而最明显的例子是,就是机床。

机床是产业之母,尽管早在1867年江南制造局制造出第一台机床,但是从1867年直到民国二年,中国自行制造的车、刨、钻、锯机床不超过一千部,而且性能质量远逊于欧美,直到民国二年,连云港机器修理厂的建立,中国才算是拥有真正的机床工业,在随后的两年间,随着连云港重型机械厂、六合通用机械公司、六合纺织机械厂、徐州重型机床厂、西安通用机床公司、郑州矿用机械公司等一系列的机床的建立,中国才算是拥有牢固的机床工业……”

“嗯,”

点头打断穆湘玥的话语,李子诚补充了一句。

“机床是工业之母,没有机床工业,就不会有现代国家,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民国四年,在李子诚主持国务院后,国务院提交国会通过了《机床制造事业法》由此掀开鼓励机床制造业的法案,按照这一法案,机床制造业制造一马力机床可获得一元免税,而购进国产机床的企业亦可获得一元补助,尽管那时中国的机床制造业已经建立,但因建设的需要,每年仍有半数的机床依靠进口。

民国三年四月,为加快公司的机床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摩根银行、汇丰银行以及淮海银行融资3.745亿元,同时向美国派出规模庞大的机床采购团,在采购多达四万部机床的同时,同时还采购了新的大型压机等各种大型机床,尽管其中20%后来因美国自己需要而被美国撤销,但这一批机床的采购,还是缓解了中国机床工业的急需,为实现机床国产化铺平了道路,那时自己抓住了那个关键的尾巴。

就像现在的日本,固然日本同样迎来了历史上有名的一战“天佑”,但是这场“天佑”,有了中国的作为竞争对手和对比对象之后,却显得很是苍白无力,从去年年初开始,出于的工业上的需要,日本也向美国派出了机床采购团,尽管他们和美国的机床制造商签署了3600万日元的合同,但是其中大多数因为美国自身的需要而被取消,而且其机床价格亦远高于战前,机床数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日本的发展。

在欧战之前,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以及两年发展积蓄下的技术工人,公司从美国大量进口机床,以至于当年美国出口机床的60%都是销往中国,而那时。日本的机床数量倍于中国,而现在,中国的机床数量却数倍于日本,这正是这场“成金潮”最成功的地方,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将具备全面压倒日本的优势地位。

事实上,直到民初。中国对日本一直都着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只不过这种优势是中国以轻工业为主,日本重工业相较中国更为发达,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并不明显,而现在,业已形成经济优势,却是中国重工业全面压倒日本工业,甚至较之欧洲国家亦不逊色。

而现在形成的重工业、消费品工业、金融业以及其它各行业的优势。最终将会在几年后得到充分的展现,到那时,任日本如何努力。亦无法改变中国对其行成的全面优势,而到那时,甚至不需要战争,只需要……唇角轻扬着,有着后世成功经验作为借鉴的李子诚清楚的知道,有时候只需要通过适当“竞争”,就可以让一个国家陷入崩溃。

“……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实现机床国产化的同时,一批批新式的高效能、高精度的机床开始生产出来。在民国三年4月,中国仅拥有2.75万台机床。其中5400台属于陆海军兵工厂,生产武器装备,另外2.2万台则属于民间工厂,其中1.8万台属于六合公司,而到了民国五年五月,的中国却已经拥有21.3万倍机床。其中2.3万台机床属于陆海军兵工厂,另外17万台属于民间工厂,而其中属于六合公司以及下设子公司的多达14万台……”

这或许就说明了,六合公司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样也说明了过去两年前,陇海铁路沿线所取得的发展和发展速度,而且现在,中国每年新拥机床的数量都在以五万部以上的速度增涨着,到明年,甚至可能达到六位数量的增长速度,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前提——拥有足够的产业工人。

但当穆湘玥道出这些字眼时,他的脸上却没有了任何得意之色,更多的却是些许隐忧,随着六合公司的发展,这家企业势必将会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巨鳄”,他的力量足以影响整个国家。

心想着未来的六合公司,穆湘玥不禁朝着似是在沉思着的李子诚看去,他能够意识到,随着六合公司的这种“无止境”的发展下去,到那时,甚至可能会出现——“公司拥有国家”的局面,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一直执行着“抓大放小”,扶助中小企业,建立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式,但是这种发展,在进一步加快公司发展同时,却又带来的了一个副面效应——六合公司一直牢牢的控制着中国各个行业的上游行产业,而这种控制,更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掌控,也正因如此,有时候穆湘玥才会有一种“隐形工商部”的感觉,因为只要愿意他就可以掌握着一切,甚至就连工商部的那些科长们,在制定政策时,亦需要询问公司的态度,不是因为李子诚是国务总理,而是因为公司的实业界的影响力和操控力远超过政府,只不过在这种对话中,公司更多的是通过“产经联”这个所谓的产业经济的民间组织对话,从而避免外界“说三道四”。

抬起头,注意到穆湘玥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藕初,这几年,你辛苦了!”

在出言安抚他的同时,李子诚又随口问道。

“怎么,藕初,是不是还有什么其它的问题?”

对于穆湘玥,李子诚心下一直怀揣着浓浓的感激之情,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他可以当现在的这个“甩手掌柜”,很多人都说公司能有今天是自己的功劳,可只有自己才知道,如果没有穆湘玥,恐怕公司……也正因如此,在去年公司又一次进行调整之后,自己断然决定给予其5%的公司股份,这不是公司下属子公司的股份,而是六合公司的股份,仅只是5%的股份,就足以让藕初成为中国排名前几位的巨富,这只是对他努力工作的一种承认,当然也是他应得的回报。

“致远……”

犹豫着是否提出这个忧虑,最终,穆湘玥还是把这句话给生生吞了下去,或许,有些事情并不是他能改变的,如果没有公司,现在的中国可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吗?显然不可能,这或许就是发展的弊病。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些小事罢了!”

“藕初,我记得过去,你对我可是从不隐瞒的!”

故意作出一副不快的之色,李子诚心下倒是有些疑惑,藕初是怎么了?

“啊……致远,看你说的,真的只是一些小事……”

连忙收起有些浮动的心神,穆湘玥在心里又寻思起了一个借口来。

“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我也不知道,应不应提一下!”

“嗯,说来听听!能入藕初耳中的,想来怕不是什么小事!”(未完待续。。)

第174章 根本第251章 空战第162章 战俘营内求以死 军官生而为公平第192章 阀思第61章 长记性第102章 张三第94章 不过如此第220章 造船厂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顾虑重重难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第276章 改变第138章 子弟兵远征欧罗巴 琪紫二人遇于海第118章 商无小事第118章 捧杀第6章 他不是第48 摩根的抉择第42章 侦察部队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81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3章 嘱咐第72章 在途中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60章 挖墙脚第81章 盛老四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顾虑重重难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第239章 绝不妥协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第120章 另类行销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224章 台风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269章 拼死而为第341章 长宝第68章 哥俩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总-理府 连云晓之情理诱以利第149章 利益第170章 兄弟第97章 出自于私 谋之以国第31章 条件第72章 在途中第220章 造船厂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第87章 血与火的考验第57章 宋老实第23章 关家第190章 杨度的建议第199章 丝第371章 定策第149章 利益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359章 我不能……第20章 接连下马威第16章 秦王扫六合第159章 有办法!第125章 怪叔叔第237章 应对第229章 奇迹第203章 大总统的忧民之心第267章 男人的……第111章 进一步第3章 邮轮上第197章 是政客?还是……第21章 可行性第176章 二年第47章 担保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313章 作画第266章 铁骑山下第7章 江海关税务司浮想 京城内风云变幻第93章 华润泉的建议第108章 什么最重要第192章 阀思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107章 一本万利第63章 出征第125章 怪叔叔第378章 离心离德第55章 公而无畏第230章 拖不得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57章 机车制造厂第330章 敲打第95章 第一第2章 欲取先予第253章 东西方第361章 人体试验第10章 帮我坑人吧 更!第9章 会馆会餐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245章 好好干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340章 走向海洋
第174章 根本第251章 空战第162章 战俘营内求以死 军官生而为公平第192章 阀思第61章 长记性第102章 张三第94章 不过如此第220章 造船厂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顾虑重重难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第276章 改变第138章 子弟兵远征欧罗巴 琪紫二人遇于海第118章 商无小事第118章 捧杀第6章 他不是第48 摩根的抉择第42章 侦察部队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81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3章 嘱咐第72章 在途中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60章 挖墙脚第81章 盛老四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顾虑重重难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90章 致友军于何境?第36章 鲁南铁道大劫案第239章 绝不妥协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第120章 另类行销第163章 战地医院平静且尊严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224章 台风第114章 笔的故事第269章 拼死而为第341章 长宝第68章 哥俩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总-理府 连云晓之情理诱以利第149章 利益第170章 兄弟第97章 出自于私 谋之以国第31章 条件第72章 在途中第220章 造船厂第216章 萨拉热窝的枪声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第87章 血与火的考验第57章 宋老实第23章 关家第190章 杨度的建议第199章 丝第371章 定策第149章 利益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359章 我不能……第20章 接连下马威第16章 秦王扫六合第159章 有办法!第125章 怪叔叔第237章 应对第229章 奇迹第203章 大总统的忧民之心第267章 男人的……第111章 进一步第3章 邮轮上第197章 是政客?还是……第21章 可行性第176章 二年第47章 担保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313章 作画第266章 铁骑山下第7章 江海关税务司浮想 京城内风云变幻第93章 华润泉的建议第108章 什么最重要第192章 阀思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107章 一本万利第63章 出征第125章 怪叔叔第378章 离心离德第55章 公而无畏第230章 拖不得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57章 机车制造厂第330章 敲打第95章 第一第2章 欲取先予第253章 东西方第361章 人体试验第10章 帮我坑人吧 更!第9章 会馆会餐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245章 好好干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战第340章 走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