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铜亭密议

梅殷到了京城后,还是住在徐辉祖府上,当晚还约了洪鹏,三个从小就一起玩泥巴的帝国军功二代,举杯庆贺此次和谈计划以及附属军事行动的圆满结束。

洪鹏这人心思粗,早忘了沈孝成的事情。

洪鹏喝得很多,徐辉祖喝得很少,梅殷见徐辉祖喝得少,知道他有心事,也喝得很少,等洪鹏这家伙终于醉倒的时候,徐辉祖也放下了筷子。

“辉祖,我刚回来,也不让我歇息几天,到底有什么大事这么急。”梅殷早就看出了徐辉祖的心思。

“哈哈,驸马好眼力,我确实有大事,这里不方便,我们去铜亭上去谈吧。”

徐辉祖让人把洪鹏送回家,然后屏去下人,他和梅殷两人自己提着灯笼上了铜亭。

二人分主宾坐下后,徐辉祖面色凝重地说:“今天,我有一件大事要和你商量,这件事干好了,美名青史不成问题,如果干不好,我俩的结局就不可知了。”

梅殷看了看他,手里轻轻拨弄一盆兰花,沉默。

“梅殷,我先请你看一篇贞观政要里的文章。”徐辉祖拿出一张他自己写的宣纸给他,梅殷知道他是徐辉祖本人的书法,那一行行飘逸雅致的王体字写着这样一段话: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梅殷把这张纸一扫而过,然后继续欣赏他的花,似乎在思考。

“梅殷,你还记得当年的胡惟庸案吗?”

“辉祖,你是说胡案处置得不对吗?”梅殷从未见过徐辉祖说话这般吞吞吐吐,不知他为何多方试探,心中起了警惕。

“当年太祖处置胡案虽牵连过广,但亦有为君的道理,我不是和你讨论这个事,我想说的是君权和相权的事。”徐辉祖说出了他的意图。

“你想恢复宰相制度?”梅殷何等聪明,他明白了徐辉祖为什么说美名青史或者结局不可知,还有那篇贞观政要肯定宰相制度的文章。

可是朱元璋曾明令禁止任何人讨论设立宰相,违者天下共诛之。

说来好笑,中国自秦朝时就设宰相,春秋战国时列国也有“相国”,但从洪武十三年后,宰相就在中国历史上绝迹了。

起因就是胡惟庸谋反案。胡案绵延十几年,包括很多开国功臣和高官在内的三万余人被诛杀,其中就包括梅思祖的儿子、梅殷的堂哥梅义。

朱元璋为防止大臣擅权,下诏从此废除宰相制度,如后世有人提议复相者,一律处死。

“梅殷,我想建立一个内阁,太祖时就有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我想以内阁之名行宰相之实。”徐辉祖等于承认了自己要恢复宰相制度。

“辉祖,你是为私还是为公,你想做‘宰相’吗?”梅殷想搞清楚徐辉祖这么做的原因。

“我不想做宰相,建文朝的第一任‘宰相’我想请你来做。”梅殷用手指了指梅殷。

“我做了‘宰相’,那你做什么?”梅殷微笑问道。

“我还要恢复洪武初期的大都督府,统一管理天下兵马,不过大都督府只限于建文一朝,太子即位后,就会撤销,以免后世奸臣谋逆。”徐辉祖准备自己当这个大都督。

“辉祖,你这个铜亭下面有炭火,我俩在这里很暖和,如依你所言,岂不是我们俩要被天下人的‘炭火’烤焦?”

“梅殷,恕我直言,太祖皇帝雄伟过于汉高,而豁达不及,英武过于光武,而仁厚不及。废除宰相,只会导致宦官和女祸叠生,是因噎废食之举,君上独揽大权,大肆诛戮群臣的事情不能再发生!。”徐辉祖说到这里有点激动了。

梅殷沉默,他想起了堂哥梅义一家被诛的惨状,如果堂叔梅思祖活得长的话,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还有,此次朱棣之乱,要不是朝廷武将被诛杀尽的话,怎么会一败涂地呢?”徐辉祖的脸色有点青。

梅殷站起来,走到窗前,打开了窗户,外面等候已久的寒风一下子全涌进来了,温暖如春的铜亭现在恐怕是徐府中最冷的地方了。

“辉祖,这里太热,我们吹吹寒风,冷静想一想吧?”梅殷边吹冷风边说。

“梅殷,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几十年了,不满你说,家父也曾经和我说过,太祖心胸不广,不能包容万象,后世人君如果学样,不信任文武大臣的话,大明的天下从此将不‘明’,而是一片灰暗了。”

“辉祖,我不能不说你说的不无道理,我相信你这么做,是为了大明,是为了天下苍生,你和皇上提过吗?”

“皇上英明,他已经同意我的主张了。”徐辉祖只好这么说。

“既然你们俩都同意了,你今天就是来请我组建内阁的吧。”梅殷问道。

“不错,正是如此。”徐辉祖很爽快承认了。

“辉祖,我最后问你一句,你将自比于史上何人?”

“幸则为管仲,不幸则为诸葛武侯。”

“好,如果你想做曹操,我十万梅家军一定和你血战到底!”梅殷眼睛盯着徐辉祖一字一句说道。

这次谈话奠定了明朝内阁制度的基础,确定了明朝朝廷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也是建文盛世最早的发轫,被公认为是明代政治体制的一次飞跃。

从此对后世的明朝知识分子来说,也许你不能做皇帝,但你绝对有机会做内阁首辅,内阁的权力不比皇帝小,甚至有时候比皇帝还要大。

这次密谈在后世的野史上被称作“铜亭密议”。

比如童千华的《建文野闻录》是这样记载的:有族叔某为徐越公府上老家人,其言:“建文五年正月,梅帅从淮安来,夜宴于越公府上,宴后越公屏去从人,与梅帅至铜亭之中,天移明始出。盖内阁和大都督府之创皆在正月。则二人铜亭密议,与此不能无关也。

新年伊始,朱明复御案上就一下子收到了徐辉祖的三份奏章,朱明复直觉感到有大事情粘上来了。

第一份写的是在六部之外成立内阁,帮助皇上处理政务,一切内外奏章先经内阁拟出初步意见后,再交皇帝审阅;

第二份写的恢复洪武前期的做法将五军都督府合为一个大都督府,总览一切军政,另外成立禁军都督府,直辖锦衣卫和王伦卫两个卫,由皇帝本人直接领导,不隶属于大都督府;

第三份是待大都督府成立后,正式组建一万人的王伦卫,有大都督府安排相关营房、器械和饷银问题。

朱明复知道徐辉祖的意思,他是说我很有诚意,同意你弄个王伦卫来玩玩,你有一万人保护你,也该放心了,但是我不放心你,所以请你自己把手脚捆起来,向我表示你的诚意。

捆住朱明复的就是前面两个奏章,所谓成立内阁和大都督府的建议,虽然还留给朱明复一个什么禁军都督府,但是只有两个卫,事实上,由于洪鹏是徐辉祖的人,朱明复只有一个王伦卫。

徐辉祖个人虽然很欣赏朱明复,但是政治家行事讲究的是冷静和平衡,在公事上他是毫不留情、毫不手软的。

朱明复花了吃完一盘糕点的时间思考后,认为徐辉祖的方案还是比较符合双方实力对比的,谁叫他是冒牌皇帝呢。

可惜他找不到那个密道,不然作为明教教主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于是他写了一封密信让王真去交给徐辉祖,朱明复已逐渐看清王真是徐辉祖的人,不然一个刚入宫的太监怎会成为司礼监的二把手呢?

朱明复密信的内容是:你的三个奏章朕都同意,但是请越公不要干涉皇宫和宗人府的事务。

朱明复之所以要宗人府是有他的深意的。

徐辉祖未必不知道朱明复的小九九,但他也怕朱明复给他捣鬼,这样他推行新政的效率将大受影响。

于是他爽快得用他漂亮的书法在密信上回了几个字:臣谨遵圣意。

建文五年,大明帝国出现了一个新机构,那就是内阁,首任内阁首辅由深孚众望的驸马梅殷担任,次辅则是工部尚书李柄秋和吏部侍郎杨荣。

还有一个旧机构也借机强势复活了,那就是大都督府,大都督自然是越国公徐辉祖,都督佥事是兵部尚书廖平。

王伦卫也随后成立,指挥使为金胜淮,但是还只有编制,并无人员。

第2章 千年教堂第15章 救梅景正第22章 王真的事业第62章 挥手从兹去第14章 割地收款第30 四章 无间道第18章 报恩之时第9章 玉汝于成第42章 求贼捉贼第20章 特务专业考试第8章 和平协议(下)第18章 各得其所第41章 阴招叠出第53章 平倭之战(一)第35章 凯旋路上第4章 公仇私恨第62章 挥手从兹去第53章 平倭之战(一)第6章 派送美食第56章 他是我孙子(二)第11章 大喜大悲第36章 救人之旅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31章 看海的秀吉第2章 疯狂的雄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29章 祸乱邻国第55章 他是我孙子(一)第19章 少年可倾国第1章 皇室后裔第5章 千古奇论(一)第26章 土豪的冬天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13章 特区就特区吧第42章 谁在骗谁第3章 遭遇哀兵第48章 试图逃走引子第11章 大内议婚处(上)第40章 执掌明教第3章 海禁之争第7章 叔侄相逢第42章 求贼捉贼第13章 和尚生活血大的鼓励小封推及其他第33章 好日子也有烦恼第45章 食尔之肉第9章 玉汝于成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13章 特区就特区吧第5章 心事已了第1章 万象更新第5章 心事已了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47章 徐军入城第2章 千年教堂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30章 对马岛上第30 四章 无间道第21章 教育可是大问题第30章 大义灭亲第38章 太湖里的阴谋第17章 惊天真相第6章 千古奇论(二)第20章 杀牛之战第47章 琴儿姑娘第47章 琴儿姑娘第43章 平定叛乱第30章 大义灭亲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3章 遭遇哀兵第10章 铜亭密议第29章 祸乱邻国第6章 冒死上书第3章 替身计划第61章 九本好书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8章 和平协议(下)第45章 战前祈祷第32章 说服梅殷第2章 疯狂的雄第25章 麻烦的朱泰熙3 明史徐辉祖传第26章 审心审人3 明史徐辉祖传第27章 不谋而合第54章 平倭之战(二)第16章 就叫东厂吧第23章 贵人贱画第41章 明教内讧第12章 大内议婚处(中)第39章 跑不掉的大锦鲤第23章 贵人贱画第12章 大内议婚处(中)第20章 特务专业考试第3章 妙手回春第9章 南京失守
第2章 千年教堂第15章 救梅景正第22章 王真的事业第62章 挥手从兹去第14章 割地收款第30 四章 无间道第18章 报恩之时第9章 玉汝于成第42章 求贼捉贼第20章 特务专业考试第8章 和平协议(下)第18章 各得其所第41章 阴招叠出第53章 平倭之战(一)第35章 凯旋路上第4章 公仇私恨第62章 挥手从兹去第53章 平倭之战(一)第6章 派送美食第56章 他是我孙子(二)第11章 大喜大悲第36章 救人之旅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31章 看海的秀吉第2章 疯狂的雄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29章 祸乱邻国第55章 他是我孙子(一)第19章 少年可倾国第1章 皇室后裔第5章 千古奇论(一)第26章 土豪的冬天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13章 特区就特区吧第42章 谁在骗谁第3章 遭遇哀兵第48章 试图逃走引子第11章 大内议婚处(上)第40章 执掌明教第3章 海禁之争第7章 叔侄相逢第42章 求贼捉贼第13章 和尚生活血大的鼓励小封推及其他第33章 好日子也有烦恼第45章 食尔之肉第9章 玉汝于成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13章 特区就特区吧第5章 心事已了第1章 万象更新第5章 心事已了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47章 徐军入城第2章 千年教堂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30章 对马岛上第30 四章 无间道第21章 教育可是大问题第30章 大义灭亲第38章 太湖里的阴谋第17章 惊天真相第6章 千古奇论(二)第20章 杀牛之战第47章 琴儿姑娘第47章 琴儿姑娘第43章 平定叛乱第30章 大义灭亲主角朱明复年表一第3章 遭遇哀兵第10章 铜亭密议第29章 祸乱邻国第6章 冒死上书第3章 替身计划第61章 九本好书第55章 平倭之战(三)第8章 和平协议(下)第45章 战前祈祷第32章 说服梅殷第2章 疯狂的雄第25章 麻烦的朱泰熙3 明史徐辉祖传第26章 审心审人3 明史徐辉祖传第27章 不谋而合第54章 平倭之战(二)第16章 就叫东厂吧第23章 贵人贱画第41章 明教内讧第12章 大内议婚处(中)第39章 跑不掉的大锦鲤第23章 贵人贱画第12章 大内议婚处(中)第20章 特务专业考试第3章 妙手回春第9章 南京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