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将至

长沙郡刚刚安静下来,需要休养生息,刘靖不想把周围的粮价抬得过高。虽然怀疑蔡讽、蒯良、习平这次没有跟随他做空粮价(多头这次倒了大霉),但突然不要他们帮自己购买军粮,一下子就冷落他们,也不厚道!再说大家已是利益共同体。

一个政治家的成功,背后都有大财团或党派的支持!

是不是也成立一个**党?太超前了,再说刘宏严厉打击党人,搞不好弄巧成拙。

要和豪门世族搞好关系!

桂阳郡去年免交了税赋,今年又风调雨顺,境内没发生叛乱,地方安定,秋粮丰收,百姓手里肯定有多余的粮食,与其低价让别人买走,不如自己加价先买下来,让农民得实惠(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当地百姓来年种粮的积极性。

刘靖预感这是最低的粮价了!他的到来只能延缓这个朝代的灭亡。

历史上,董卓被杀(一九二年)后,长安陷入混战……兴平元年(一九四年),长安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粮价更是涨到了天文数字:谷一石五十万,豆麦一石二十万!

草根树皮吃完了,糟糠兽骨也吃完了,吃死人,吃活人;男人吃女人,大人吃小孩(易子相食)。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蒿里行》。

惨不忍睹的人类悲剧尽量不让它出现在他眼前!

这时代赚大钱又不违法的只有买卖粮食了(现代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可拿来炒)。

张举、张纯一旦叛乱(已经明显延后),建立大燕国,天下惊恐,粮价飞涨!

史书记载,中平五年(一八八年),就是明年,是东汉王朝最乱,也是罪困难的一年,乌桓人跟着张举、张纯叛乱,鲜卑人入侵、南匈奴叛乱,王国、韩遂侵扰三辅……春夏大旱,南方和中原田地绝收;秋冬暴雨,河水(黄河)泛滥,冀州、兖州和青州河水两岸一片汪洋,上百万流民向幽州逃难(那里有幽州牧刘虞治理),天子刘宏内外交困,忙于应付,操劳成疾,一年不到就病死了,从此天下大乱!

刘靖能改变部分历史的进程,但不能改变气候变化导致的天灾!

一个多月过去了,老虎关的轮廓建成(有点赶急,但不是豆腐渣工程),关墙高十丈,用粘土和石头堆砌而成。刘靖一行人登上城墙,气势雄伟,巍峨的群山环绕,和勇士城呈犄角之势,营房、马厩、仓库等还在建设之中,驻扎二千人。

军司马秦可率凉州水师到了宛川河。

张艺、郑浑建成了一艘楼船、七艘艨艟、五艘斗舰和十艘桥船,别部司马孙威率领一千水卒上船,在宛川河上开始了适应性训练。

军侯马德和假军侯李云率部回到了神箭营。

假军司马吴阿满率领的一屯连弩车营留在了船上,如今变成了两屯。

-----------------------------------

榆中城。

“大帅,刘云天派人送来劝降书!”司马黄衍急匆匆的走进来。

“各位,刘云天在信中威胁我们,五日内不投降,他将命令大军向枹罕、羌道、北地郡羌居地发起攻击,所有烧荡羌、白马羌和先零羌叛逆的男丁格杀、女眷为奴,牛羊没收!”王国匆匆看了一眼,面露忧郁之色。

“大帅,北地郡离这里千里,族中所有成年的男丁都被在下带来了,要是刘云天派五千骑兵突袭族人,我先零羌将遭受灭顶之灾,恳请大帅、副帅容许在下带领手下出关向刘云天投降!”先零羌渠帅零虎率先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泪流满面。

官军已经封锁葵园峡谷、河水和宛川河,先零羌回家的路已经被封,除了投降,就是决战。

“大帅,也容许在下带人赶回枹罕,阻挡官军进攻。”烧荡羌渠帅吾雉也跪地请求。

“大帅,也容许在下带人赶回羌道,阻挡官军!”白马羌渠帅火风跪地请求。

“你们都糊涂了!这是刘云天的恐吓、离间之计!你们离开后,他将猛攻榆中、金城,大家都会灭亡!”韩遂来回踱步,气急败坏,大家没有想到刘云天会利用羌人的弱点。

“大帅,刘云天说到做到,恳请大帅容许在下投降!”零虎依然跪地不起。

“大帅,请容许我们回家吧!”吾雉、火风也跪地不起。

“你们会后悔的,刘云天野心大得很,他消灭了我们,下一步就会征讨你们!”韩遂怒火攻心,咳喘了几下,面色通红。

三人去意已绝,强留下来,惟恐反戈一击,羌人易变!

“那你们就走吧!”王国说完,叹息一声,心灰意冷,不如做个好人。

“多谢大帅、副帅!”三人连忙向王国跪地谢恩,又向韩遂跪地谢恩,爬起身来,召集队伍去了。

“八万大军一下子去了一半!”韩遂望着三人背影,一脸的孤寂。

“大帅,我们是不是……”长史李相如劝道。

“不行!我们还有四万大军,五万多百姓,榆中和金城两城坚固,粮草也能熬到明年开春,马上要下雪了!北方边境鲜卑人、乌桓人蠢蠢欲动,中原不稳,要是哪个地方再发生叛乱?刘宏就会调走刘云天的大军!就是他不走,等大雪融化,吾雉和火风会带人过来助我们一臂之力,大家只要坚持二个月!”韩遂一脸坚毅。

“大帅,城中的百姓怎么办?城中这么多人,粮草只能维持一个月!”李相如担忧的问道。

“与其让他们饿死在城内,不如放他们一条生路,发放二日的粮食,让他们去找刘云天。”王国说完,长叹一声。

王国派李相如和黄衍带五千人赶往金城,羌人的大军撤走后,那里只剩下五千守军,大家的家眷都在城内。

---------------------------

“大帅英明,不费一兵一卒就消减了叛逆一半兵力!”司马荀攸一辆欣喜。

“大帅英明!”董卓和众将随声附和,满脸敬佩之色。

“不是本帅有多大本事,而是本帅手下有十万精兵,谁阻挡得了?胜败只是时间问题,羌人聪明得很,乘机开溜!我们虽然可以乘机围困榆中,解决王国、韩遂,但以后想消灭羌人,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耗费更多的粮草辎重,死更多的将士!”刘靖高兴不起来,忧心忡忡。

众人闻讯,笑容消失了。

“但大家也不过分担心,等我们消灭了王国、韩遂的叛军,慢慢采取劝降和攻击的方法,各个击破!”

“大帅英明!”

------------------------

“零虎,本帅说到做到,既然你们投降了,本帅放你们回家去,好生放牧、种田,再也不要叛乱了!”

和平只能是暂时的,大汉日渐衰落,羌人一旦强大,他们必叛乱!这是这个民族的天性决定的(崇尚武力)!

“多谢征西大将军不杀之恩,在下谨记将军大人的教诲。”渠帅零虎和四个小帅垂头丧气的脸上浮现了欣喜。

“你们都知道,傅州牧是个好官,以后有官吏欺压你们,你们就告诉傅州牧,或派人告诉本帅,本帅奏请皇上,严惩不贷。”

“多谢征西大将军!”

“你们战死的族人都已火化,他们都已升天!伤残的士卒已经跟随本帅的伤卒到荆州屯田去了,本帅帮你们照顾他们,他们会衣食无忧的!”

羌人相信死后火化能升天。

“多谢征西大将军!”五人眼睛湿润起来。

“你们到陇县去,带上你们的族人一起回北地郡去吧,好自为之!”

好人做到底!

“多谢征西大将军!”五人泪流满面。

第二天,刘靖吩咐军司马李强,假军司马张达、张思卿带二千骑兵,“护送”七千多降卒和三千多牧民赶着一千辆牛车(他们自己带来的)走了,羌人的战马和兵器留了下来,只有零虎和四个小帅配有战马。

刘靖还没有傻到让他们把战马和兵器带回去。

枪杆子出政权!羌人多变!

--------

午后。

天灰蒙蒙的,寒风簌簌,暴雪将至。

“大帅,从榆中城方向来了许多老百姓,黑压压的,拖儿带女的!”特种斥候营副统领李金急匆匆跑进来禀报。

“走,我们去看看!”

刘靖带着众人来到老虎关,看见黑压压的百姓被阻挡在关前,别部司马龚心带着士卒搭箭上弦,严阵以待。

二万多老百姓在寒风猎猎中簌簌发抖,都是老人、女人和小孩,没有看见一个年轻的男人!

王国、韩遂真的说到做到,把难民丢给刘靖,把负担也交给他,看他杀不杀她们?一箭双雕!

“承德,放她们进来吧!”

“末将遵令!”

龚心命令士卒放下弓箭,带着一群士卒下去打开了城门,百姓们簇拥着进了老虎关。

“宾硕,你把她们交给马县令(马凯),让他派人妥善安置,暂时住在勇士城内,多备些柴火,给每人每日发放一些粮食,不准饿死人、冻死人!”

“末将遵令!”

--------------------------

十二月中。

榆中城,西临河水(黄河)。

城墙高大,护城河三丈多宽。

七万多大军在东南北三门外扎下大营,孙威带着二十多艘楼船、斗舰和艨艟(又建好了一艘楼船)在河面上巡视,完全切断了城内外的联系。

东门城楼上是韩遂的军旗,北面是马腾的军旗、南面是王国的军旗,难道三人都在城内?

正好一锅端!

-------------------------

洛阳。

“皇上,幽州八百里急报!”上军校尉蹇硕慌张张的走进**,皇上和吴妃一夜缠绵,浑身酸软,刚进入梦乡。

“皇上,蹇爱卿有紧急军情禀报!”吴妃轻轻推醒刘宏,他一听有重要军情,就知道出事了,急忙穿衣出了内室,来到外室,蹇硕急忙迎上。

“微臣奏禀皇上,幽州牧刘大人八百里急报,前泰山郡太守张举、前中山国相张纯于前日在辽西郡肥如县叛乱了,聚集了十万多叛逆!”

“快传大臣们深夜上朝议事!”刘宏顿时慌乱起来。

------------------

德阳殿。

粗大的蜡烛把屋内照得通明,升起了炭火,温暖如春,大臣急匆匆的进入大殿,众人穿着裘皮袄,抱着紫香怀炉,面色严峻,他们已知道幽州出大事了!

“幽州牧刘爱卿急报:贼首张举和张纯联络辽西乌桓人丘力居、辽东苏仆延,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辽东太守阳终,占据肥如城,立国号大燕,推举贼首张举为皇帝,贼首张纯为丞相、安定王、弥天将军!还要朕让位!这等叛逆,该千刀万剐!”刘宏怒气冲冲,蚁贼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建立大燕国,把朕还放在眼里。

“启奏皇上,微臣愿领军北上平叛!”尚书令皇甫嵩率先出列奏道,面色坦然,好在皇上有先见之明,组建了四万西园军。

“好,就辛苦皇甫爱卿了!拜皇甫爱卿为征北大将军,持节钺,派越骑校尉袁术、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领二万大军北上平叛,统领冀州和幽州兵马!”

“微臣遵旨!”

“命令使匈奴中郎将邓雉,征调一万匈奴人前往幽州平叛!”

皇帝怒气未消,罢免太尉崔烈,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光禄大夫袁逢为大司农。

左尚书仆射卢植为尚书令,右尚书仆射朱儁为尚书仆射,尚书左丞陶谦、尚书右丞司马防。

韩馥、孔融、许劭、周毖、孔伷、刘岱、刘繇、秦正和王柏等为尚书;钟繇、崔均和许靖等为议郎。

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四章 发现了盐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一章 区星叛乱第一百九十五章 诸葛亮出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辨登基第二百二十五章 黄里阻击战(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二百三十一章 鲁肃来谈判第一零四章 鲁肃归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八章 天下掉下金元宝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四章 罪该万死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章 郴县之行(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厌诈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七十二章 不死不休(九)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占怀县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四章 机会闪现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章 又见典韦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一章 九龙河伏击第五十六章 谯县决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四章 报复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三章 南阳太守秦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图河渡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讨伐曹操(一)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章 小黄门蹇硕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二章 黄忠一家人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三章 应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当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棋逢对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二章 突围第四十九章 扰敌之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善罢甘休第一零零章 曹操和吕布跑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一章 洛阳武库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忠枭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猛都尉吕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区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黄里阻击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章 紧要关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复常山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二章 厉兵秣马第二百二十八章 马腾阵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八六章 居庸关沦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关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七章 鲜卑人要溜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五章 围点打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六章 潞县失陷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五章 向乐成转移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郑玄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一章 诏告天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进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一章 硝烟又起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挡车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二章 投石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二章 受伤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一章 刘氏宗室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九章 占领广牧城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获了三条大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对峙第五十四章 秋后算账(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三章 回马枪第五十章 鲍鸿运来了粮草辎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六章 紧追不放第五十五章 秋后算账(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后王坡决战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七章 收复了美稷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献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五章 向乐成转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第八三章 迁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九章 孙子兵法第七七章 占据谯县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三章 项庄舞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战虎牢关
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四章 发现了盐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一章 区星叛乱第一百九十五章 诸葛亮出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辨登基第二百二十五章 黄里阻击战(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二百三十一章 鲁肃来谈判第一零四章 鲁肃归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八章 天下掉下金元宝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四章 罪该万死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章 郴县之行(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厌诈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七十二章 不死不休(九)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攻占怀县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四章 机会闪现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章 又见典韦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一章 九龙河伏击第五十六章 谯县决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四章 报复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三章 南阳太守秦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图河渡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讨伐曹操(一)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章 小黄门蹇硕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二章 黄忠一家人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三章 应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当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棋逢对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二章 突围第四十九章 扰敌之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善罢甘休第一零零章 曹操和吕布跑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一章 洛阳武库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忠枭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猛都尉吕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区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黄里阻击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章 紧要关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复常山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二章 厉兵秣马第二百二十八章 马腾阵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八六章 居庸关沦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关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六章 排山倒海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七章 鲜卑人要溜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五章 围点打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六章 潞县失陷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五章 向乐成转移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郑玄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一章 诏告天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进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一章 硝烟又起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挡车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二章 投石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二章 受伤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一章 刘氏宗室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九章 占领广牧城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获了三条大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渭水对峙第五十四章 秋后算账(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三章 回马枪第五十章 鲍鸿运来了粮草辎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六章 紧追不放第五十五章 秋后算账(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后王坡决战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七章 收复了美稷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献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五章 向乐成转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第八三章 迁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九章 孙子兵法第七七章 占据谯县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三章 项庄舞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战虎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