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章 小黄门蹇硕

“有行校尉率部守城,本太守这下放心了!行校尉既然是堂哥的侄儿,也就是本官的侄儿!”军帐内,刘表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小侄拜见叔父大人!”听话听音!刘靖赶紧单腿跪地行礼(因穿着护龙甲,不能三拜九叩),又多了一个当太守的亲戚。

“贤侄快快请起!大家已不是外人了,贤侄有何请求?就告知叔父。”刘表一脸笑容,慈祥的问道,一股暖意传来。刘靖一个孤儿,想在这战乱不断的时代活下去,不得不攀黄附紫,这也不失尊严!有时候,为了活命,暂时失去尊严又何妨?韩信受胯下之辱、司马迁受宫刑……

生命第一重要!和生命相比,尊严有时候不算什么!

小不忍则乱大谋;宁可站着死,不愿跪地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看你怎么解释了!

一切以条件变化而变化!这都是先人的智慧!

“叔父大人,小侄发现东门靠城墙的民房离城墙太近,唯恐蚁贼用火箭攻击,引发大火,造成恐慌!小侄请叔父大人速派人拆除那里的民房!拆下的石块、木头可用作滚木、擂石,一举两得!请叔父大人多给百姓一些补偿。承诺等蚁贼退后,由官府为他们异地重建。”昨日,刘靖进东门时就发现了那个隐患。

“请贤侄放心,老夫马上派人去办,贤侄还有何请求?”

“叔父大人,为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小侄刚才已承诺给他们发双饷,请叔父大人派人把捐赠的钱物送到军营来!有叔父大人在后面坐镇,小侄就可以安心打仗了!”

先把钱物放到刘表那里,让他过过手,再转移到刘靖的手上,这就是谋略。手中有粮(钱),心中不慌!

“这也好办,老夫马上派人把钱物都送过来!贤侄就安心指挥打战,老夫会为贤侄备好钱粮和军械的!”

“多谢叔父大人!请叔父大人回府歇息!”

送太守一行人到辕门,望着马车消失在人群中。

刘靖一转身,辕门外站立的十几个百姓突然跪地,韩丰、王俭和张成等人急忙上前挡在前面,手扶刀柄,怒目而视。

还有点警惕性!

为首是名老者,五十多岁,中等个,头发花白、凌乱,衣衫单薄。

十五个半大的孩子,脏兮兮的,赤脚,跪在地上,手抓着用衣服包的一斗米,惶恐不安。

一群想当兵混饭吃的少年灾民!

“行校尉大人,请收下庶民们吧!庶民们虽不能上阵杀敌,但可以帮大人搬运军械;大家不要军饷,只求二餐米饭!”

“老人家快快请起!”刘靖扒开众人,来到老人跟前,双手扶起老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小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怎见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跪?就是这个缘故,刘靖后来差点被一位发须花白的刺客刺杀,这是后话!

“多谢行校尉大人!”老人抬起头,面色疲倦,但一双眼睛没有一丝慌乱、显得很平静!

士人!

宁可杀不可辱!

“你们都站起来说话。”

“多谢行校尉大人!”众少年站了起来,低着头。

“老人家贵姓?家住何方?家中还有何人?”

“回禀行校尉大人,庶民张庆达(张奉),湘东郡茶陵人,一家老小靠庶民教书为生,虽清贫,但也其乐融融!不想蚁贼叛乱,家人全部遇难,庶民一人侥幸逃了出来,随灾民流落郴县,看来就要老死他乡!今日见到大人的募兵告示,庶民虽年老,但能识文断字、撰写文书。这些孩子们都是随庶民一起逃难的孤儿,庶民看他们也怪可怜的,就一起约好来从军,大家有二餐饱饭吃就满足了!但军爷看庶民们不是太老、就是太小,一个也不要!庶民听说大人在路上把身上的干粮都分给灾民们吃了,觉得大人是个仁慈之人,就约好在此等候大人出来,一直等到现在,终于见到了大人!求大人收下庶民们吧!”

思维清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一个好文书!

“好吧,本官就收下你们!”

“叩谢行校尉大人!”众人欢天喜地,急忙跪地叩拜。

“张庆达,你就留在本官的身旁,做本官的簿记!”

簿记就是秘书(秘书长就是主薄或长史)!帮刘靖行文,所欲言而未能言,免得出洋相!

从天眼受伤翅膀上带回来的箭矢(上面的文字为隶书)受到启发,练了二年的隶书,阅读和书写隶书已不成问题,但行文就没有把握了!先暗地里跟着这个张庆达学习、学习。

刘靖不能随便拜师,一日为师终日为父!也显得他没有学问,传出去会被士人瞧不起(张庆达只是个乡村教师)。

“属下叩谢大人!”这时代的男人大多从过军,知道军队的规矩和礼仪。

“无云,你带他们去找韩大人,请韩大人安排一下。”

“末将遵令!”

进帐前,刘靖把天眼放飞了,让它自己出城寻找食物,一天吃二只母鸡太浪费了,普通百姓一年吃不上一只鸡!

--------

军帐。

这是军营里最宽敞的木屋,粗大的木柱,能容纳一百多人,大厅两侧铺有长条毡毯,毡毯上整齐摆着一排排木案,墙上固定有一排排木钩(挂盔甲和兵器之用)。

韩段帮刘靖脱下护龙甲,把它挂上。

身体灵活多了!

上首木案上有一个木匣,内有十只令牌;一张牛皮绘制的桂阳郡地图,东南西北、山川、河流和城池还算清晰,但没标比例尺,不少地名较陌生。

韩丰带许浩从韩琦那里取回笔墨和一捆空白的竹简,刘靖吩咐张奉书写黄忠等人的升迁文书。

拜王俭为假屯长,韩段(留在身边)、张思卿和张成为队率,龚豪、桂平、牛威、许浩和刘双为什长。

这十个人是刘靖在军营里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

“无风,你要带领大家加紧训练配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先带大伙去找韩大人领兵器和盔甲!”

“末将遵令!”一行人高高兴兴地去了,宽敞的大帐内只剩刘靖和张奉,突然显得有些冷清。

刘靖讲了半天话,嗓子都有些沙哑了,也没人给他倒杯水?这帮小伙子,还有韩段,都不知道伺候人?还是林芝、小萍丫头好!

刘靖正有些落寂,张奉双手递上一杯茶。

“庆达会画图吗?”

刘靖想把这张桂阳郡地图绘在布上,随身携带。

“回禀大人,属下略懂一、二。”

“好,你去找韩大人要一块绢,把这幅地图绘在绢上!”

“属下遵令!”

刘靖席地而坐在案前(跪着真不舒服,但要慢慢习惯,你已经是个东汉人了),看地图。室内生有木炭,一点不觉冷。

三天前,一个人还在山中与马和鹰为伴,如今竟然成了八千士卒的领导!天方夜谭!

众人都在忙碌,刘靖竟然能忙里偷闲?

诸葛亮同志事事躬亲,最后被累死了!他不相信下面的干部,也耽误了人才的培养,最后导致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像魏延这等人才都想反叛!

深刻的教训!

刘靖一个人正在遐想,韩丰带着大家笑呵呵的回来了!

“请大人恕罪!末将们只顾高兴去领盔甲和军械,忘记了保护大人!”十个人看到刘靖一个人坐在军帐内,笑声突然消失了,吓得慌忙跪下请罪。

“都起来吧!让本官瞧瞧你们的军械?”

他们只是一群家丁,如今成了军士,指望他们一天就成为中南海的保镖?

时间会改变一切,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将军!

“多谢大人恕罪!”一群人抹着额头上的冷汗,站立起来。

韩丰,铁甲、铁盔、皮靴,腰挂铁剑,英姿飒爽!

人靠衣、马靠鞍。

王俭,皮盔、皮甲和皮靴。

韩段、张思卿、张成、龚豪、桂平、牛威、刘双和许浩,皮盔、皮甲和皮靴。

除了韩丰多了一柄铁剑外,其余众人身上拿的军械没有变(从家里带来的)!

韩丰是假军侯,六百石,配铁剑,应该佩戴铜印墨绶(还没到位)。

王俭是假屯长,但他的装备和队率、什长没有区别!

屯长、假屯长为比二百石;队率为比一百石。

四百石至二百石的佩戴铜印黄绶(没到位)。

印绶就是这个时代的官衔、军衔,是朝廷专门制作的!

官员出门在外,都要把印绶带在身上,印装在腰间的攀囊内,将绶带垂于腰旁。以印章的材质和绶带的颜色、绪头的多少来区别官职的大小。诸侯王为赤绶四彩;九卿、二千石为银印青绶,三彩;三公、大将军和车骑将军为金印紫绶,二彩;一千石至六百石为铜银墨绶,三彩;四百石至两百石为铜印黄绶,一彩。

听起来很复杂,习惯了一个样。

就像现代的军衔,一杠为尉官(一至四星)、二杠为校官(一至四星),金星就为将军(一至四星)。

刘靖如今是代刘表守城,佩戴的是太守印绶(二千石):银印青绶,印为白银打造而成(呈环形,直径八公分左右);绶带为三彩(绿色、紫色和绀色),大概有四米,折成回环,自然下垂(打过领带的人觉得不难,但觉得有些累赘)。

“无风和无霜留下,其余的人到帐外守卫!”

“末将遵令。”

怎样排班、保护、接待?刘靖给韩丰和王俭上了一课,两人频频点头。

刘靖刚想坐一下,一屯义从和十个传令兵来了。

这些兵士都是周明从老兵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身材高大,十八-二十岁,稚嫩而富有朝气的面孔,清一色的皮盔、皮甲、皮靴,铁剑,长弓、箭壶、铁枪,由一名高个屯长(铜印黄绶)带领。

“拜见行校尉大人,末将奉都尉大人军令前来报到,负责保护大人。”屯长王密朗声禀报。

王密,字子生,郴县人,二十一岁,身材高大,方脸,富有朝气。

左队率万里,右队率田武。

迁王密为假军侯,为虎豹义从营假(副)统领。

迁万里为假屯长,统领左队,假屯长王俭为副;迁田武升为假屯长,统领右队,队率张思卿为副。

让王俭和张思卿跟着这些老兵们锻炼一下,重点培养。

韩段和张成为贴身义从。

从什长中升了四个队率:吴开、耿飚、李江和曹珲。

所有士卒升为伍长。

义从营的框架搭好,以后好扩充。

皆大欢喜,感激不尽!

和平时期,军士想提升一级很困难!刘靖用官位买人心,只是多出点军饷,又不是他自己出!

十个传令兵,队率曹军负责。

公文、情报的接送都靠他们,就像机要秘书!马虎不得,要绝对可靠,办事认真。

张奉写好升迁文书,刘靖仔细看了一遍,加盖官印,派传令兵送往太守府审批。

----------

洛阳。

清晨,天阴沉沉的。

小黄门蹇硕急匆匆跑到濯龙园,轻声叫醒皇上。

昨夜,天子刘宏和香妃、清妃一夜颠鸾倒凤,浑身酸软无力,三人赤裸的抱在一起酣睡。听说蹇硕有紧急军情禀报,哈欠连天;知道不是大事,蹇硕是不会打扰他的春梦的。

两位妃子醒来,慌忙起身帮皇上穿衣系带。

天子刘宏,三十多岁,瘦长、白净、小眼睛,细脖子,面色灰暗,但一双眼睛透出狡诈和精明!

永康元年(公元一六七年),三十六岁的桓帝刘志病死,但身后无皇子!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临朝称制,和父亲城门校尉窦武、光禄大夫刘儵、中常侍曹节等商议,迎立解渎亭侯刘宏。

刘宏是肃宗孝章皇帝刘烜的玄孙;曾祖父刘开是河间孝王,生有四子:惠王刘政、蠡吾侯刘翼、安平王刘德、解渎亭侯刘淑。桓帝刘志就是刘翼之子。解渎亭侯刘淑就是刘宏的祖父,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解渎亭侯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刚满十二岁。

同年,光禄大夫刘儵、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和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

建宁元年(一六八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城门校尉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因定册有功,拜窦武为大将军,曹节被封为长安乡侯。

灵帝即位后,由于年小,仍由窦太后执政,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十分显贵。重新启用前太尉陈蕃为太傅,和司徒胡广共领尚书事。大小政事均由窦武和陈蕃参与定夺。窦武、陈蕃起用了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打击的李膺、杜密和陈窟等参议政事,赢得了许多士人的心。

宦官惶恐不安,曹节向太后大献殷勤,取得了太后的信任。陈蕃与窦武对此非常担忧,二人商议,密谋消灭宦官势力,但计谋败露。

永康元年九月初七,中常侍曹节抢先发动政变,他把灵帝刘宏骗出,持剑开路,关闭宫门,逼迫尚书起草诏令,任命王甫为黄门令;胁迫太后,夺取了玉玺,派人逮捕窦武。大将军窦武兵败自杀,太傅陈蕃等人相继被害,夷三族,窦太后迁入南宫。

刘宏封曹节为长乐卫尉,封育阳侯;升黄门令王甫为中常侍,朱瑀、共普、张亮等六人封为列侯,其他十一人封为关内侯。

刘宏在阴谋和险恶四伏的宫廷中慢慢长大……

蹇硕,三十多岁,高大健壮,方脸慈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他十岁进宫,侍候窦皇后,因眉清目秀,加上聪明伶俐,深得窦太后喜爱。每天清晨,他起得早,坐在西苑平台上,观看御林军出操,乐此不疲,有时候看见他拿根木棍手舞足蹈,大家也好奇,但因是皇后身边的太监,也没人敢上前质问。一晃十年过去了,窦皇后成了太后,御林军士卒换了一拨又一拨,教头好像都换了五茬。

窦太后见刚刚进宫的刘宏郁郁寡欢,就把年龄相仿的蹇硕送给刘宏,陪他玩耍,照顾起居。

一天清晨,皇上刘宏很早醒来,心血来潮,想和御林军士卒一起出操。

晨雾中,西苑平台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手拿木棍上下翻飞,左刺右冲,舞起一道道光环!刘宏走近一看,是太监蹇硕!天子大吃一惊,身旁竟有这等高手!皇上忙问他的功夫是向哪一位师傅学的?他憨笑用手一指下面的教军场,偷学那些御林军教头的枪法,也不知道什么招式?反正觉得好玩。

皇上好奇,招来新任御林军教头窦玉雄,想试一下蹇硕的枪法?窦教头自出师门,十几年来没遇对手,一杆窦家枪出神莫化,一个小太监能有什么功夫?皇上好玩!没在意!用木棍当枪比试,想和太监玩几个回合后,再把它放倒。一开始很随意,你来刘靖往,感觉手上棍子越来越沉重,背上竟出了冷汗,遇见高手了!不敢大意,运动真气,一连使出窦家十八招杀手锏,平时很自信的杀手锏,力道霸道,今日竟然石沉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太监一脸傻笑,窦玉雄心中一阵慌乱,一道光芒射来,大吃一惊,慌忙用棍抵挡,左胸口感觉一阵疼痛,中枪了!

天子刘宏哈哈大笑!窦玉雄顿时羞愧难当,当天就恳请还乡,从此在江湖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蹇硕一战出名!刘宏非常高兴,亲自从北宫武库中拿出青云护龙枪赏赐给他,蹇硕跪地谢恩,如获至宝!但一转身,刘宏就后悔了,但君无戏言,为此心疼了五天。

后来,刘宏请来天下第一剑师王钧教自己剑术;一年期满,自己的剑术没有多大长进,蹇硕竟然偷学到了王钧剑术的精妙。王钧说他是一个练武的奇才,只可惜是个太监,不然要收他为徒。

大臣皇甫蒿、卢植和朱儁看了蹇硕的枪法和剑术,又惊又忧!惊的是,一个小太监竟然无师自通,成了绝顶高手!忧的是,宦官中又多了一位高手(中常侍段珪也是高手),实力大增,铲除奸阉的难度增大了!好在蹇硕这家伙没有心计,也不喜欢读书,皇上的兵书战策丢得到处都是,但他一看就打瞌睡。对音乐也不感兴趣,有次陪皇上听老师蔡邕弹琴,皇上如痴如醉,他竟然站着睡着了,气得蔡老先生吹胡子瞪眼!他只是嘿嘿的陪笑,一个白痴!

但也怪,他不喜欢看书,但皇上要他练字,他竟然坚持下来了,五、六年后,一手好隶书,连蔡邕都暗暗称奇,刘宏专门让他撰写圣旨。

中平元年(一八四年),大贤良师张角纠集三十六方(小方六千人、大方万余人),计划于三月起事!

大方马元庆纠集三万人到冀州邺城聚集,其间来往于洛阳数次,密会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起事。黄巾军司马唐周向朝廷告发了此事,起事暴露,马元庆带领三百多名教中高手,铤而走险,联合封谞和徐奉准备刺杀刘宏,三百多人怀着决死的信念竟然杀进了北宫,杀死了一千多名御林军,二十多名高手将皇上刘宏和十几名御林军堵在了一间大殿内,情况危急!

关键时刻,蹇硕提枪带着十几个太监赶到,大吼一声:“杀!”浑身杀气,完全不是平时那个傻乎乎的白痴!一杆青云护龙枪上下翻飞,接连枪挑十位高手!中常侍赵忠和段珪率领黄门军赶到,杀死了所有杀手,马元庆负伤被俘,被车裂处死,诛杀封谞、徐奉等有关联者千余人。

蹇硕、赵忠和段珪救驾有功,各赏赐五百金。拜蹇硕为小黄门,赏赐虹日剑。

拜赵忠为大长秋,掌管太后、皇后旨意与**事务。

拜段珪为中黄门冗从,掌管殿卫军。

蹇硕救了刘宏一命,更得皇上宠爱,成为皇上的贴身护卫,佩虹日剑上朝,掌管玉玺,起草诏书。

------

北宫德阳殿。

都城洛阳“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称为“九六”城,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地形北高南低,既有天然屏障,又便于交通,平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面积十一万平方千米,洛阳周围有人口二十多万户,一百多万人。

洛阳城有十二座城门,南墙四门,北墙二门,东、西墙各为三门,以大夏门的规模最大,有三个门洞,其它各门仅有一个门洞。街道最长三千米,最短也有五百米,一般宽四十米,分为三条平行的道路,用土墙隔开,中间一条称为“御道”,是供皇帝和大臣通行。

宫殿为政治中心,占据全城的主要位置。

洛阳有南、北二宫,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北宫在北部中央偏西地区,南宫在南部中央偏东地区,两宫相距一里,有复道相通;南宫是皇帝议政和受群臣朝贺的地方,光武帝就住在南宫却非殿。

南宫有五排宫殿,位于南宫中轴线上的有却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另外,在中轴线两侧各有两排殿,约三十余座,十分壮丽。南宫四面有门,以四方之神相称,即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

永平三年(公元六十年),明帝刘庄开始修建北宫及诸官府,八年冬十月成,耗资二百多亿钱;汉明帝以后,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宫。

位于北宫中轴线上的大殿有温錺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殿、宣明殿和平洪殿。另外,在中轴线两侧,还有殿观等近二十座,其四门与南宫名称相同。

北宫风景秀丽,是皇帝和嫔妃寝居之所,接近太仓、武库和濯龙园。

北宫的东北方还有两处宫殿:永乐宫和永安宫,殿称嘉德殿;永乐宫为天子刘宏的母亲董太后居住;永安宫为何皇后、贵人、皇妃及皇子、公主居住。

北宫的正殿叫德阳殿,南北七丈,东西三十七丈长四尺,殿高二丈,周围广场可容纳万人。

北宫经过刘宏花巨资修缮后,宫殿更加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

大将军何进、大尉张延、司徒崔烈、司空许相、太常刘焉、宗正刘虞、光禄勋邓光、卫尉刘廷、执金吾甄举、太仆黄琬、将作大臣朱儁、廷尉马日磾、大鸿胪曹蒿、大司农王瀚、少府樊陵、御史中丞刘陶、司隶校尉袁隗、尚书令皇甫蒿,大长秋赵忠、中常侍张让、侍中刘弘、尚书仆射卢植,尚书袁逢、韩馥、钟繇、司马防、鲁馗、秦正、周奂和赵融,议郎孔融、周毖、孔伷、冯芳、伍琼、彭伯、王颀和崔均等文武百官站立多时,看见皇帝刘宏驾到,跪地三呼万岁,起身分列左右。

十一月,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与先零羌叛,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帅,进攻三辅。

刘宏急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大司农袁滂为副统领,率荡寇将军周慎,领北军二万出京讨伐北宫伯玉。

拜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光禄大夫崔烈为师徒、尚书朱儁为光禄大夫、议郎王翰为大司农。

北方今年干旱,冀州、青州、并州和幽州今年秋收锐减,太行山上的黄巾叛逆蠢蠢欲动,已有十几封告急文书传来。

南方冬天突下暴雨,荆州桂阳郡和湘东郡遭受大灾,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告急文书不断。

太尉张延出列,双手递上三份奏折。

太尉为三公(太尉、司徒和司空)之首,是全国军事行政长官,主兵事,参议军务及掌武官及任命罢除。

太尉分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

太常为九卿之首,掌国家宗教祭祀及礼仪、文化教育。

卫尉掌管宿卫警戒南宫、北宫,编制二千人。

光禄勋掌管宫殿门户守卫,侍从皇帝左右,传达诏命,顾问应答,地位重要,机构庞大,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议郎、谒者、期门、羽林等禁卫武士,编制一万人。

因两部军营的居住地点位于京师城南,故称为南军,均为各郡选调进京服役的正卒。

常山国相吴青八百里急报,黑山贼张牛角、褚飞燕和杨凤等,乘北方干旱,流民增多之时,下山和流民纠合一起,号称三十万,一举攻占冀州常山郡治真定城、灵寿城和井陉等大小十座城池,正向赵国挺进。

豫章太守孙铭八百里急报,黄巾余孽彭脱、韩林,在扬州平都(现吉安市)举事,请求援兵。

湘东太守汤洪急报,安城、茶陵等五座城池已被蚁贼攻陷,请求援兵。

桂阳太守刘表急报,十日前桂阳境内突发暴雨,耒水猛涨,堤岸破溃,大批田地被淹,房屋被冲毁,十几万百姓流离失所。酃县、耒阳等四座城池已被蚁贼攻陷,请求援兵。

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章 七星龙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复常山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七章 讨伐曹操(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七章 名花有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六章 齐心协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猛都尉吕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第五十一章 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走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黄里阻击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三章 救驾有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诸葛亮出山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章 讨贼校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挡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乐浪郡求救第二百二十四章 黄里阻击战(一)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四章 先发制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一章 两全其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第四十五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一)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八章 刘靖的阳谋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章 清理物品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五章 赫然开朗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章 郴县之行(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一章 车骑将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过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进攻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二章 青羊坡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二百十六章 诸葛亮发现了阴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心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六章 担心的事发生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章 意外发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四章 镇南将军府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章 家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前后夹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讨伐曹操(三)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计划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章 郭太进军冀州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章 进京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四章 登陆受阻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八六章 居庸关沦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章 讨贼校尉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四章 湘东郡行太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复常山郡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二章 交州整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军营失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七章 鱼死网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三章 激怒了吕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农侯刘协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战(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一百八十章 公孙度投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三章 吴县顾元叹第二百十四章 又签订停战协定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忙了一阵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三章 骑马第四卷 新三国 一百五十一章 关羽袭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零八章 货币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章 突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七十二章 不死不休(九)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八章 陇山古道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出师不利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章 郴县之行(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四十五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马当先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预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二章 儿子出生
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章 七星龙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复常山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七章 讨伐曹操(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七章 名花有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六章 齐心协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猛都尉吕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第五十一章 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走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黄里阻击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三章 救驾有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诸葛亮出山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章 讨贼校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挡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乐浪郡求救第二百二十四章 黄里阻击战(一)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四章 先发制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一章 两全其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第四十五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一)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八章 刘靖的阳谋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章 清理物品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五章 赫然开朗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章 郴县之行(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讨伐曹操(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一章 车骑将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过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进攻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二章 青羊坡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二百十六章 诸葛亮发现了阴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心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六章 担心的事发生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章 意外发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四章 镇南将军府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章 家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前后夹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讨伐曹操(三)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计划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章 郭太进军冀州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章 进京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四章 登陆受阻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八六章 居庸关沦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章 讨贼校尉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四章 湘东郡行太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复常山郡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二章 交州整军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军营失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七章 鱼死网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三章 激怒了吕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农侯刘协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六)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战(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第一百八十章 公孙度投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三章 吴县顾元叹第二百十四章 又签订停战协定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忙了一阵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三章 骑马第四卷 新三国 一百五十一章 关羽袭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零八章 货币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章 突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七十二章 不死不休(九)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八章 陇山古道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出师不利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章 郴县之行(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四十五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马当先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预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二章 儿子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