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惊老秦(三)

老秦公君还沉浸在半个时辰之前抵达咸阳捷报的喜悦之中。

宦人景监亦是面庞上堆砌着笑容,等待着老秦公君的下一步指令,只听老秦公君握紧了拳头,不停的上下摆动着,还一边说道:“此番以庞繁之战为首的河西大捷,已经是让孤一扫往常魏国对老秦的欺凌了……”

说着,老秦公君回过头看着景监笑道:“此番那赢琰居然是先派遣兵马以阴晋之战击溃河西南境的十几座城池的魏国戍卒,此子居然还是亲自率领兵马奇袭了魏国的故都安邑,那可是两万魏武卒啊!”

老秦公君难以掩饰住心中激愤之情:“这赢琰居然只用近万孤老秦的锐士,便是击溃了两万人的魏武卒啊!”

景监点了点头,对老秦公君言道:“的确是如此,想来那位公子琰先后有伐荆、攻楚、征吴、退齐,击韩等功绩,能够做到这一步,虽说是有些难以接受,但亦是有着可能的!”

景监的一席话又是让老秦公君从喜悦之中逐渐是脱离了开来,数息之后,居然是颇为惆怅的言道:“可惜,此子乃是南秦林氏的公子,还是那南秦的储君,否则的话,孤真的是想将其永远的留在老秦,正是一位天纵其才啊!”

景监听出来了这将那南秦赢琰永远留在老秦,究竟是什么意思,因此略有一些诧异,不过还是抚慰老秦公君为太子嬴肆言道:“太子此番率领的左军亦是不错的……伐魏之战的首战,便是太子遣前将公孙延不战夺取的函谷关,俘虏了魏国的八千函谷关戍卒,少梁亦是太子率领麾下左军突袭夺取,此番伐魏之战,太子左军的功劳亦是不可替代!”

景监的这句话,戳中了太子的痛点,闻言之后,老秦公君的眼色忽然是黯淡了下来。

这让作为老秦公君数十年的近臣景监亦是心中掀起来了惊天骇浪,论起来老秦之中谁最了解老秦公君?有人说是与公君生死托付的国相公孙鞅,也有人说是与公君同塌而眠、心思敏锐的宣后。

其实不然,老秦之中最为知晓老秦公君心思的,正是眼前的这位宦令景监。

让景监惊骇不已的正是其从老秦公君的眼中看到了对太子嬴肆的深深失望之意,那丝失望亦是让景监笃定,这老秦公君有罢黜太子的意思。

“难道是顾忌围绕在太子身边的那些老氏族?”景监猜测道:“或是为了保全国相公孙鞅……”

就在景监这般猜测着,那长公主嬴珏却是突然闯进大殿来,老秦公君见状,丝毫没有责怪嬴珏毫无规矩的意思,不过却是明知故问道:“自上次你离殿之后,孤不曾召见你,怎么今日却来了殿上?”

嬴珏开口道:“女儿心中实在是有着疑惑,想要询问公父!”

未待老秦公君应下,长公主嬴珏便是开口问道:“阴晋之战是否是那伐魏右军所为?那率军突袭数百里奔袭魏国故都安邑,且是击溃了魏武卒的,是不是那公子琰?”

老秦公君却是摊开了手,道:“珏儿你已经是知晓了此事,何必再问呢?”

嬴珏却是道:“我想从公父口中得知此事的真假!”

老秦公君面色一滞,随后便是点了点头道:“是他,他授权于栎阳营将嬴壮和临阵提拔的小将王简,出兵阴晋,大小数十战,夺取魏国河西南部十几座城池,与国相的中军完成对汾阴魏国河西军的腹背受敌之势!”

“也是他奔袭数百里,自怀德出发,仅仅是携带着近万士卒,便是奔袭了盐氏、安邑,击败了两倍于己的魏武卒,且是踏破了安邑!”

看着嬴珏,老秦公君终是将此番那公子琰的战绩一一说了出来,随后看着女儿嬴珏的复杂面色,老秦公君终是开口说道:“如此青年才俊,后辈英才,孤看着都是欢喜的很,但你确实百般抵触,孤亦是想通了,若是你不愿意嫁到南秦去,孤便是从嬴姓公室之中找出来一位绝世佳人,方才是能够与这公子琰相匹配……绝不在为难你!”

闻言,嬴珏抬起头,当下是言道:“不!女儿愿意嫁。”

老秦公君有些诧然的看着嬴珏,当下又是问道:“十数日之前,你不是还说,是为了老秦的国事,你愿意妥协么……如今孤不欲你妥协。”

“女儿绝不是妥协……”嬴珏否认道,随即又是说道:“女儿不愿意嫁,是不愿意嫁给一位囊虫公子,一位只会凭借着出身却是毫无文武建树的公子,女儿不会嫁。”

“但是伐魏之战之中……”嬴珏不欲说下去,但是殿上的老秦公君和那宦令景监皆是懂,嬴珏当下对老秦公君跪下请令道:“女儿请令,前往河西去!”

前往河西!

老秦公君和宦令景监皆是没有想到,长公主嬴珏居然是提出来了这等想法,当下景监是劝阻道:“长公主,如今河西兵祸连连,虽说老秦的军队已经是攻占了大河以西,但是其地还是流窜着魏国的游侠和兵寇,亦是不安全!”

嬴珏闻言却是反问道:“这份危险若是比及那位公子赢琰率领不到万人的老秦锐士突袭安邑的险情呢?”

景监当然是不会回答“自是万万而不及的”一类的言语,只得摇了摇头,对长公主嬴珏方才的问话是无言以对。

殿上的老秦公君看着这女儿嬴珏良久,知晓这位女儿性格的执拗,老秦公君稍稍叹息了一声,方才是开口问道:“你可是想好了?”

嬴珏态度坚定且是果断的点了点头,对着老秦公君应道:“绝无后悔之意!”

“好!”似乎是作出来了什么极大的决断,老秦公君亦是平复了心中因为伐魏之战的巨大战绩,点了点头,对嬴珏言道:“孤答应你!”

随即,老秦公君又是看着宦令景监下令道:“景监,召集咸阳附近的骑卒,步卒,但凡是孤老秦能够调动的兵力,哪怕就是最后一个士卒,尽数调集起来,你亲自领军,随长公主前往河西助战!”

景监闻言,这咸阳如今的兵力乃是老秦公君担忧公孙鞅伐魏失败留下的最后不得已手段,如今却是要尽数拿出,景监亦是有一些犹豫,毕竟除了魏国河西战场,老秦占据了戎地亦是极为不安分的因素。

似乎是注意到了景监脸上的犹豫之色,老秦公君方才是言道:“那小辈赢琰都是敢率军突袭魏国故都安邑,击溃两倍于己的魏武卒,孤坐镇咸阳,岂能够没有底气!”

“若是有不知死活的戎狄来犯,孤即便是带着咸阳城内的老秦妇孺,亦是会坚守到伐魏大军大捷回归咸阳的那一刻!”

景监闻言,终于是面色触动,当下亦是对着老秦公君弯下了腰背,行礼应道:“喏!”

第十七章 血溅朝堂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说服出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八百一十七章 长平惨胜第二百五十八章 击溃孟骧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三百三十八章 立储(下)第九章 韩悝入仕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乡暂歇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三十六章 书肆盛况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具甲骑兵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峥嵘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七百六十八章 东宫草案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忧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九十章 南郡大战已起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会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贤试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二百七十章 夺回武关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宫前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五百九十二章 蓝田各部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东宫二署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钟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对问(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冲突(下)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战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托付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来至第七百零五章 洲邑要害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归秦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战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忧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踪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宜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二十章 筹办上林苑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四百四十章 休养之策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袭第八十一章 进军南郡(下)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五章 度量衡第二百九十一章 陇东之战(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陇西密事(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寿王退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齐聚东宫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庙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齐营第六百三十章 异变突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九十一章 秣兵厉马(上)第八十二章 寿王归襄
第十七章 血溅朝堂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说服出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八百一十七章 长平惨胜第二百五十八章 击溃孟骧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三百三十八章 立储(下)第九章 韩悝入仕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乡暂歇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三十六章 书肆盛况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具甲骑兵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峥嵘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七百六十八章 东宫草案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忧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九十章 南郡大战已起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会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贤试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二百七十章 夺回武关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宫前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五百九十二章 蓝田各部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东宫二署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钟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对问(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冲突(下)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战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托付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来至第七百零五章 洲邑要害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归秦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战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忧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踪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宜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二十章 筹办上林苑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四百四十章 休养之策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袭第八十一章 进军南郡(下)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五章 度量衡第二百九十一章 陇东之战(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陇西密事(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寿王退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齐聚东宫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庙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齐营第六百三十章 异变突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九十一章 秣兵厉马(上)第八十二章 寿王归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