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红蝙蝠栖息的洞窟 (2)

恍惚里,渐渐移来一个黑影,仿佛是披着斗篷的老头,但头顶上的两束幽绿的光暴露了它的行踪。那不是大蟒吗?它在使劲地窜呀窜,窜向森林的密处,窜向幽暗之处,窜向诡秘的所在,但躲避不了那双冥冥中注视它的眼睛。它窜呀窜呀,窜到了无数的头骨中间,从头骨里窜来窜去,最后变成了一棵苍凉的老树。但一声霹雳下来,老树被劈成了两半。树中间游出一条小蛇,又窜入了湖底,一个响雷炸下,湖水瞬息蒸发,湖底成了一个干涸的坑。蟒直立而起,嘴里吐着火向天上烧去。它抠下自己的眼珠,抛向天空,化为一个响雷,天被炸粉碎了。忽然,一个巨大的声音窜过森林。大蟒怒吼一声,冲向天空,在天空盘旋着。动物们齐声呐喊着,给大蟒以力量。一种铺天盖地的力量涌向大蟒,它心性的光明显发了。

但也许,这一切,仅仅是雪羽儿的幻觉。因为火球已逼近自己。雪羽儿听到自己栖身的松树已叹息了。它定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开始逃遁。它的腿比蜈蚣还多,每个枝丫都在挪动。雪羽儿还听到了树沙沙的脚步声,很像是千万个士兵在夜行。但它更像在飞翔,每根松针都变成了翅膀,枝条摇曳着,舞蹈着,整个天空都成了舞场。雪羽儿担心屋子会叫它抖散了架,就在自己和琼的腰里缠了系腰,捆在树上。

几道蒺藜似的亮光炸了进来,随后是几声霹雳。透过当窗的小口,雪羽儿看到了山峦上一道道镏金色的裂缝。身旁的一棵树不知何时断了,怪怪的扎眼,像一只无力地升向苍天的手。树枝的裂缝一若女人的惨叫。许多不知名的大鸟在雨夜里穿梭着,似乎找不到归宿了。电光中,远处的大山像疯狂奔跑的野兽的脊背一样起伏不定,露出了惊慌和无法言说的诡秘。世界翻江倒海着。一切都被搅和在一起,像海啸来临那样,分不清天和地了。房屋咯叽咯叽地叫着,闪电时时被风吹熄,天地间恍惚着一个个鬼魅的影子。各种声音乱毛般纠缠成一团,辨不清是雷声还是风声。千万只野狼嚎叫着,叫人毛骨悚然。

巨大的声响漫无边际,但又在毛孔之间徘徊着,并渗入了毛孔,炸出一个漩涡。

没有了自己的港湾,也找不到一点儿依靠,只有的身躯在维持着自己的生命。一双双黑暗的大手在颤抖着伸来。屏住了呼吸,不敢呐喊一声,却不甘心被淹没在恐怖的森林之中。雷声虽在轰鸣,却无法消去那裹挟一切的寂寞与黑暗。

4.大蟒

后来,阿甲告诉我,琼和雪羽儿在老山里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救大蟒。他说,成精的大蟒躲过那次雷殛之后,就得到了升华。若干年后,便成为天龙八部之一,称为摩睺罗伽,也即大蟒神。其余七部为:勇健、轻捷的夜叉,能凌空作乐吸香气为食的乾闼婆,身大好斗的阿修罗,双翅展开有三百多万公里的迦楼罗(金翅鸟神),形似人而头上有角的歌神紧那罗,还有诸天和龙众等。

对这件事,我将信将疑。你知道,我是个多疑的人。许多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活着?这当然是指我堕入梦幻三昧的时候。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信了阿甲的话。因为,在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中,大蟒成了我的朋友。它跟我的家人合了影。有缘的朋友,可以看到那张照片。那时,帝释天命令它守护金刚亥母洞。就是在那个洞里,我跟它相遇并成了朋友。在《大手印实修心髓》中,我记载了它跟我的家人合影的故事。

阿甲说,那个暴雨雷电后的次日,雪羽儿发现大蟒缠在自己栖身的树干上,这成为它躲过雷殛的一个原因。据说,雷神是不敢乱殛人的,他只能殛玉皇爷叫他殛的那个。要是雷神滥杀无辜,跟妖魔有啥两样?玉皇爷也不想背凶手之名。

阿甲的理由听起来很充分。

流行于凉州的说法是:琼和雪羽儿救下了大蟒。琼口中不间断的真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发出的圣光像金钟那样罩住了那棵成年老松。那是出世间的圣光,世间神雷神根本无法接近。阿甲说,不但无法接近,连正视都不敢呢。

但凉州老百姓却说,是雪羽儿的月经纸救了大蟒。你知道,凉州百姓是很有想象力的,他们能从虱子的喷嚏声中听出次日的风雨,能从蚊子的哼咛中感觉到来年的瘟疫。他们说,在雷神逼近之时,雪羽儿举着那张血迹斑斑的纸,纸上发出无与伦比的血光。那血光足以令所有世间神魂飞魄丧逃之夭夭。你也许不知道,凉州女人来例假时决不能进堂屋的,因为她会冲跑堂屋供桌上的列祖列宗和财神喜神。前边我讲过《遗事历鉴》中那个故事:凉州某大户欺负了一个寡妇,寡妇便扯起一路哭声到那大户家,坐在大门门槛上母狼般号哭。那天她正来月经,血水随哭声流出,冲破一道道封锁线,印在门槛上。此后,大户败运了,死骡子死马,火烧水淹,如筛子盛水,百眼眼儿往外漏财,不到一年,就穷得连裤子也穿不上了。

瞧,那血水如此厉害。关于它的故事,足有一骡车哩。

但不论哪种传说,至少其结果是相同的,就是大蟒躲过了劫难。据说对那类灵修成就者,无论人还是动物,玉皇爷只遣雷神一次,若是殛不了,就说明它命不该绝,只好等它成了大气候时,将其招安了,给个名分。所有玉皇爷封过的,就有了享受香火的资格,百姓就可以建庙供养了。

又据说,得不到玉皇爷招安封赏的神灵还有个办法,就是能得到高僧大德和皇帝的封赏。关公被东吴削去脑袋后英魂不散,四处游荡,乱叫:还我头来!天台宗智者大师问,你向人索头,那文丑颜良们向谁索头?关公大悟,就皈依了天台宗智者大师,从此成为佛门的守护神灵。后来,关公又得到历代皇帝的敕封,才成为“关圣大帝”。

更据说,连圣人们也得讨封呢,那孔夫子,要不是得到人间帝王的封赏,天下是不会有那么多文庙的。

躲过了雷火之劫的大蟒会继续在祁连山里修炼,直到多年后的一天,它才位列八部天龙。这就是说,它至少还得和本书的主人公相居一段时间。当然,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故事。

5.古洞

雨过天晴之后,雪羽儿出了“屋门”。她发现大蟒正缠着木屋。当时,她以为蟒是在保护木屋,那长长的蟒身,像凉州老人腰间的系腰,将木屋紧密地团结在松树周围。这也许是木屋在那个可怕的暴风雷雨中没有散架的主要原因。当然,那木屋的居住者,同时也保全了蟒的生命。

许多时候,你在成全别人时,往往也在成全自己。这是那个难忘的雷电之夜给雪羽儿的最大启迪。

太阳出来之后,蟒缓缓地下了树,望望雪羽儿,不声不响地走向自家山洞。洞口的茅草们已被雷火烧了,浓浓的硫磺味儿弥漫在空中。蟒很不喜欢这味儿,就蜷在洞口望着日头爷发呆。

次日上午,雪羽儿煮好一锅青羊肉,连汤带肉,端给琼。自己胡乱吃了些,带了刀、布袋和九节鞭,去找能栖身的山洞。已到秋天,祁连山里已有了飘零的黄叶,百草仍很繁茂。马莲疯长着,这本是搓草绳的好东西。金刚家每年秋收时,都用马莲草绳捆麦子。雪羽儿割些马莲,搓了很长的一根绳子。在山洞栖身,绳子是少不得的,多备些没错。然后,她随缘拾些蘑菇,拔些嫩的曲曲菜等。本是来找山洞的,不想无意插柳,倒弄了好些吃的。

近处虽有山洞,但多不成规则,稍有品相些的,已叫野兽占了先,洞口布满了野兽的蹄印。但既然琼说了,她就得尽力。琼的话,是雪羽儿的圣旨。

雪羽儿于是将目光转向了高处的山洞。记得,有时的悬崖上,也有一些洞,因为陡,野兽进不去,只是打食和取水不方便。但就目前的状况,这号山洞反倒是最好的选择。雪羽儿想起了不远处的一个山洞。那时,老见洞口立个黑鹰,不知现在是不是仍被鹰占着?记得山洞的洞口很规则,有人工痕迹,也许曾有修行人居住。

沿途的路被野草占满了,最霸道的是冰草,四下里乱窜着。冰草也是搓草绳的好材料,要是靠近村落,早叫人抢了。因老山里多狼,村里人都不敢单身来。有时,他们也会邀上百十人,成群结队进老山。有时,天旱草少时,也会赶着牲口。村里时不时就能吃到滚了洼或是叫豺抽了肠子的牛肉。但雪羽儿向来被村里人当成另类。他们像躲麻风一样躲着她,村里人家有婚丧嫁娶啥的,也从来不请她。没办法,老虎不吃人,臭名在外哩。但在每一个恍惚的瞬息,雪羽儿总感到一种委屈和孤寂。

那山壁上的山洞距离倒不远,雪羽儿很快就看到了它。只是因为采蘑菇野菜搓草绳等事花费了大量时间,日头爷已经偏西了。雾也开始从一个幽深的山谷里漫出,渐渐向这边迷蒙过来。雪羽儿很想回去,因为要是天一黑,她是摸不回自己“家”的。老山里“路”的概念,是指能放脚的地方。一入夜,天地黑成一块后,就到处是路,到处也不是路了。但雪羽儿只想看看那山洞。她想,看一眼就成,能住了再说,住不成也不用再来了。

雪羽儿攀上了山壁,山壁上有人工的凹处,攀来倒很容易。雪羽儿很高兴,因为这号山洞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里面,定然有平整的地面和相对宽敞的空间。有的墙壁上还有放羊油灯的地方。上回进山时,忘了将家里的羊油灯带上,要是找到山洞,她想在石壁上弄个坑儿,用黄羊油来取亮。一入秋,动物们都肥了起来,那肥油,把肠肚子都糊了。上回的青羊就撕下了一堆,可惜没个做灯的碗。

那山洞处,也长满了荒草。没办法,谁叫人家是老山呢。人一老,一脸毛;山一老,一山草。雪羽儿撕些陈年干草,拧成火绳,引了火。进了老山,火镰火绒们是必须随身带的,这几乎成了规矩。

还没进洞,雪羽儿马上闻到了一股臭味,那是发着霉味的腥臭。雪羽儿皱皱眉头。她不太喜欢这气味,山洞里有霉味很正常,潮湿的山洞免不了霉味。但这山洞里却是一种恶臭,她怀疑,里面定然有动物尸体。

吹吹火绳,叫它燃亮些,雪羽儿进了洞。地上有一摊摊黑色的东西,拣起捻捻,发现是鸟粪;再前行,竟看到一架骷髅,它倚了墙,仿佛正在打坐。那人身旁还有个皮囊,上面也盖满了鸟粪和灰尘。雪羽儿用脚踢踢,竟发出金属声响。她抖抖皮囊,竟还是弹性十足。这便是皮子的好处,要是布袋的话,怕是早成灰了。囊口向下一抖,呛啷啷一声响,倒下一堆东西,其中竟有个净水碗,正好能做成羊油灯;还有金刚铃金刚杵等,还有几本羊皮做的书。她在久爷爷那儿老见这东西,一向不感兴趣,但估计琼会喜欢,便揣进怀里。倒是那铃杵不错,明显是古物。要是遇到识货的,说不定还能卖些钱。因为曾在墓地上独居过一段时间,雪羽儿不怕尸体。细想来,也真没个啥怕的。每个活着的人,究其实质,也不是拖着个尸体吗?那涂脂抹粉百般珍惜的,也不就是个骷髅吗?

雪羽儿提了皮囊,吹亮火绳,继续前行,竟发现了好几个骷髅,都东倒西歪的,一副凶死的模样。这下,雪羽儿怯了。那修行的骷髅不奇怪,老山里老见这号修炼一生的人,活着跟死了一样,都是独鬼一个,谁也不知道他的修炼是否成就。除了即身成就后出外弘法者外,修炼的成就与否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了印证他的上师外,别人总是黑馍馍盖天窗。雪羽儿不愿像久爷爷那样穷一生去修行,就是因为她不愿当独鬼。哪知,不愿当独鬼的她,充其量仍是个独鬼而已。

雪羽儿踢踢那些骨头,想发现些稀罕物件,却失望了。脚一触,那些衣物都变成灰了。骨头们撞击出清脆的声响,很是欢快。

忽然,雪羽儿发现了一把镰刀和铁锨,这是金刚家常用之物。这镰刀,说明了死者中至少有一个是金刚家的人,想来他(或是她)是到老山里割冰草时死的。雨水不广的时候,村旁的草们多叫牲口啃了,村里人也会进山打冰草搓草绳。这人想必就是在打草时死的。那铁锨,也许是准备挖獾猪或是旱獭的。村里每年总有几个不明不白失踪的,有些也许叫明王家打了冤家。这死者是谁?雪羽儿一时也无法考证。

那镰刀铁锨虽锈迹斑斑,但雪羽儿还是想带回去。啥有啥的用处,这老山里,没啥也不方便。洞虽然很深,她还是不想再前行了。她想,等明日或是后日,再来拾掇些零星东西。她想,只要琼愿意,她就在老山里过吧。

哪知到了洞口,发现天已黑成了一块锅底。

那就待一夜再走吧。她想。虽有些心急,但知道,老山里夜行,是很容易迷路的。

她撕些枯草,搓了几根火绳,就进了洞,找个地方,蹲了下来。才迷糊,却奇怪地觉出,一股凉风正向她袭来。

6.红蝙蝠

第85章 命运的空乐 (1)第18章 愤怒的乌鸦 (1)第52章 鸡毛传帖 (1)第14章 飞贼的来历 (2)第7章 偷青 (1)第9章 偷青 (3)第8章 偷青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56章 寺门上的破鞋 (1)第67章 雪羽儿或是她妈的另一种死法 (2)第56章 寺门上的破鞋 (1)第83章 施咒者第65章 《梦魇》之五:阿甲的诅咒 (2)第93章 谈“打碎”和“超越”(代后记) (2)第47章 《梦魇》之“涅槃” (1)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46章 老山 (2)第86章 命运的空乐 (2)第79章 初冬的阳光 (1)第87章 命运的空乐 (3)第80章 初冬的阳光 (2)第51章 朝圣之旅 (3)第35章 吴和尚的羊心 (2)第38章 护法神牛 (1)第18章 愤怒的乌鸦 (1)第50章 朝圣之旅 (2)第57章 寺门上的破鞋 (2)第2章 本书缘起 (2)第1章 本书缘起 (1)第80章 初冬的阳光 (2)第46章 老山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19章 愤怒的乌鸦 (2)第84章 寻根或是预言第33章 《梦魇》之“剃度” (3)第49章 朝圣之旅 (1)第10章 《梦魇》之“诛法” (1)第23章 朝圣的僧侣 (2)第87章 命运的空乐 (3)第20章 愤怒的乌鸦 (3)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23章 朝圣的僧侣 (2)第83章 施咒者第6章 阿番婆 (2)第62章 金刚家的木驴 (4)第67章 雪羽儿或是她妈的另一种死法 (2)第93章 谈“打碎”和“超越”(代后记) (2)第44章 《梦魇》之“怙主” (3)第59章 金刚家的木驴 (1)第1章 本书缘起 (1)第4章 西夏的铁鹞子 (2)第7章 偷青 (1)第35章 吴和尚的羊心 (2)第40章 护法神牛 (3)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81章 菩萨 (1)第12章 《梦魇》之“诛法” (3)第49章 朝圣之旅 (1)第61章 金刚家的木驴 (3)第47章 《梦魇》之“涅槃” (1)第76章 红蝙蝠栖息的洞窟 (3)第37章 落网的飞贼 (2)第18章 愤怒的乌鸦 (1)第79章 初冬的阳光 (1)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56章 寺门上的破鞋 (1)第21章 愤怒的乌鸦 (4)第25章 青龙煞 (2)第9章 偷青 (3)第25章 青龙煞 (2)第38章 护法神牛 (1)第5章 阿番婆 (1)第52章 鸡毛传帖 (1)第30章 罪恶第20章 愤怒的乌鸦 (3)第80章 初冬的阳光 (2)第29章 夜里的蚕豆声 (3)第13章 飞贼的来历 (1)第45章 老山 (1)第87章 命运的空乐 (3)第34章 吴和尚的羊心 (1)第20章 愤怒的乌鸦 (3)第8章 偷青 (2)第62章 金刚家的木驴 (4)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25章 青龙煞 (2)第4章 西夏的铁鹞子 (2)第82章 菩萨 (2)第82章 菩萨 (2)第22章 朝圣的僧侣 (1)第25章 青龙煞 (2)第82章 菩萨 (2)第64章 《梦魇》之五:阿甲的诅咒 (1)第84章 寻根或是预言第50章 朝圣之旅 (2)第62章 金刚家的木驴 (4)第8章 偷青 (2)
第85章 命运的空乐 (1)第18章 愤怒的乌鸦 (1)第52章 鸡毛传帖 (1)第14章 飞贼的来历 (2)第7章 偷青 (1)第9章 偷青 (3)第8章 偷青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56章 寺门上的破鞋 (1)第67章 雪羽儿或是她妈的另一种死法 (2)第56章 寺门上的破鞋 (1)第83章 施咒者第65章 《梦魇》之五:阿甲的诅咒 (2)第93章 谈“打碎”和“超越”(代后记) (2)第47章 《梦魇》之“涅槃” (1)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46章 老山 (2)第86章 命运的空乐 (2)第79章 初冬的阳光 (1)第87章 命运的空乐 (3)第80章 初冬的阳光 (2)第51章 朝圣之旅 (3)第35章 吴和尚的羊心 (2)第38章 护法神牛 (1)第18章 愤怒的乌鸦 (1)第50章 朝圣之旅 (2)第57章 寺门上的破鞋 (2)第2章 本书缘起 (2)第1章 本书缘起 (1)第80章 初冬的阳光 (2)第46章 老山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19章 愤怒的乌鸦 (2)第84章 寻根或是预言第33章 《梦魇》之“剃度” (3)第49章 朝圣之旅 (1)第10章 《梦魇》之“诛法” (1)第23章 朝圣的僧侣 (2)第87章 命运的空乐 (3)第20章 愤怒的乌鸦 (3)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23章 朝圣的僧侣 (2)第83章 施咒者第6章 阿番婆 (2)第62章 金刚家的木驴 (4)第67章 雪羽儿或是她妈的另一种死法 (2)第93章 谈“打碎”和“超越”(代后记) (2)第44章 《梦魇》之“怙主” (3)第59章 金刚家的木驴 (1)第1章 本书缘起 (1)第4章 西夏的铁鹞子 (2)第7章 偷青 (1)第35章 吴和尚的羊心 (2)第40章 护法神牛 (3)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81章 菩萨 (1)第12章 《梦魇》之“诛法” (3)第49章 朝圣之旅 (1)第61章 金刚家的木驴 (3)第47章 《梦魇》之“涅槃” (1)第76章 红蝙蝠栖息的洞窟 (3)第37章 落网的飞贼 (2)第18章 愤怒的乌鸦 (1)第79章 初冬的阳光 (1)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56章 寺门上的破鞋 (1)第21章 愤怒的乌鸦 (4)第25章 青龙煞 (2)第9章 偷青 (3)第25章 青龙煞 (2)第38章 护法神牛 (1)第5章 阿番婆 (1)第52章 鸡毛传帖 (1)第30章 罪恶第20章 愤怒的乌鸦 (3)第80章 初冬的阳光 (2)第29章 夜里的蚕豆声 (3)第13章 飞贼的来历 (1)第45章 老山 (1)第87章 命运的空乐 (3)第34章 吴和尚的羊心 (1)第20章 愤怒的乌鸦 (3)第8章 偷青 (2)第62章 金刚家的木驴 (4)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25章 青龙煞 (2)第4章 西夏的铁鹞子 (2)第82章 菩萨 (2)第82章 菩萨 (2)第22章 朝圣的僧侣 (1)第25章 青龙煞 (2)第82章 菩萨 (2)第64章 《梦魇》之五:阿甲的诅咒 (1)第84章 寻根或是预言第50章 朝圣之旅 (2)第62章 金刚家的木驴 (4)第8章 偷青 (2)